搜索
晋屏藩的头像

晋屏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4
分享

我对书法的一点理解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有特别讲究的表现方式、有典雅的欣赏模式,越出了国界,不再受一国文化的羁绊,而是有更大的法则。

书法的工具是笔墨纸砚,它的表现形式是书写线条,它的欣赏模式是典雅的,是文人间的欣赏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一个真正的书家,那是非常讲究的。魏晋的书家大概是这样子的,穿着宽袖大袍,拖着木屐,把手洗干净后,走进书室,点燃一支清香,由侍女或者书童研好墨,铺好素绢,然后左手捋住右手衣袖,挥毫泼墨,写它几幅条幅。不是出了名的大家笔迹,不能上大雅之堂。好字的标准是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写毛笔字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是一种闲情逸致,书房里的一套工具或金或玉或宝,象文房四宝以外的笔架、纸镇、笔筒、书画筒等,平民百姓根本消受不起,他们和书法没有关系。他们一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没那么多的资金,三是没那么多的时间,四是见不到名家字帖真迹。到了后世,读书可以做官了,贫民阶层才勒紧腰带让孩子读书写字。贫穷人家笔墨纸砚用的是最差的材料,他们讲究的是实用,富贵人家笔墨纸砚却非常豪华奢侈。

在古代,书法一般掌握在三种人手上,一是皇家,二是士人,三是艺伎。文人相会,流觞曲水,或在白色的粉壁上挥笔疾书,或穿着官礼服题字表演,这是书法表现的另一种形式。到了现在,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人口的大量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保养老制度的确立,名家名帖的大量印刷,名笔、宣纸、一得阁墨汁随处可得,印刷工艺的革命,给书法艺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创造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与伦比的条件,使得书法艺术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从国家级到村级层层设立书法协会,这大概是新中国的创举。可以这样说,历史上书法艺术从来没这么风光过,从来没有这样大的人群在写毛笔字。写毛笔字已经从高雅的艺术走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所用的材料普遍非常讲究。讲究是书法的本质。­

­

书法既然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一个人用一辈子的功夫也不见得够用,一个人即使活一千岁也不见得就能攀上顶峰,只有创新,没有超越。但艺术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代宗师圣手在某个历史时期产生之后,某种风格便成为定局,竟无人能超越,只可能出现新的风格上的突破。写毛笔字的人很多,但真正知道怎样写的人并不多。那是一辈子的一个领悟过程,有高士指点就大不一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以尽快的明白许多道理。先要有爱好,要有好的启蒙老师培养,教你方法,培养兴趣,方法加毅力就有可能成功。按方法歩骤,从描红开始,一笔一划,横平竖直,老老实实。字写整齐后,就可以写文章了。但要想当书法家,那就辛苦了。要选名家名帖,先楷书、再行书、再草书,按部就班,长年累月,刻苦临帖,由量变到质变,直至忽一日兴趣所致,便可以开始创作了。谋篇布局,讲究章法和加盖印章之法。讲究法在身外,可将一身所学用于书法,书法家就是学问家。即使成了名家,还不能放松,还得日日月月年年,没完没了,活到老写到老。这大概是每一门技艺的普遍法则。­

持之以恒是很重要的。启功老先生在六十多岁时讲过一个故事:在他小时候,有一个书法神童,字写得相当好,他父亲整天领着他拜师访友,大家都称赞那孩子是神童。但数十年后,却看见那人在某店铺给人当伙计,终究没成什么气候。这种事从古到今多了去了。­

再说方法,不要拘泥一种方法,也不要迷信古人。爱新觉罗.启驤在书法讲座上说:不要迷信古人所说的握笔姿势,能使笔运转灵活的握笔姿势就是正确的姿势。这种提法是大胆的,反传统的。­

书法有其要求。如:你师承哪家,习何人字帖。在中国历史上,从魏晋开始,出现了很多书法名家,产生许多不朽的名帖。你要是不临帖,你的字什么都不是。你就是天天临帖,也不容易得到人们的承认。还讲究个入帖出帖。文人相轻,稍不如意,便不认可你,即使你比我强,我还以为我比你强呢。这种风气由来已久,王献之就不以为自己的字比他的老子王羲之差。­

还有一个讲究,人品决定书品。你这个人要是个品质恶劣的人大奸大恶,你的书法再好也不传。如蔡京、严嵩、秦桧都是好的书家,但后世的书法界就是不认你,连字的遗迹都不好找。但对皇帝的要求要宽松一些,做皇帝的再糟糕,你的书法成就还是承认的。­

在书法界,皇帝、亲王、王子、贵族、士人、官绅、布衣还算是平等的。书法成就不以出身论英雄。卫夫人是女流之辈,张旭、傅山都是布衣百姓,智永、怀素是僧人,但照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这种书法的平民化倾向,决定了其在后世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但在古代知名书家中,当官的占绝大多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当官的人中文化人比重要大得多。­

书法实在是中老年人的艺术,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路径深幽,门槛太高,三十岁前连门都找不着,四五十岁登堂入室就算不错了。­

在这里有两句话送给同仁共勉。第一句叫练也白练,这是因为,书法高深,不具品味的人练一辈子也是枉然。第二句话叫不练白不练。有这么一批人,纯粹出于爱好,不为名利计,你不叫他练他就难受。这才是真正的书道中人。­

­

以上是我对中国固有书法艺术的肤浅理解,不知和大家的感觉相同否。时代不同了,书法艺术上的一些观念是否也应该改变,当然,这不能由我说了算,就如同上面所说的一些现象是历史形成的一样,也不是我胡诌的。但中国读书人的脾气实在古怪,连书法界的潜规则都这么多,要不是多年的观察还真的发现不了。我在这里讲这么多,人们可能会说这个人的字也许写得不错,但惭愧的很,我的字我知道,连我自己还没有感到满意。我曾经看到某人写的诗集,前面是诗论,写得很好,但看到后面他所写的诗,距离相差甚远。让我们不断学习,继续提高吧。­

                               (作于2009年1月,2020年5月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