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元日》,流传千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是应该状元及第的,四个字孺子其朋,让他丢了状元,但一生官至宰相,历史上以改革派政治上垂名,文学上唐宋八大家更是家喻户晓。
王安石的《伤仲永》,现在再读,却读出了当年不一样的味道。
以前以为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被父母耽误了。
现在觉得是一个父母,自己修为不够,是教育不好天生好材的所有孩子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家庭如是,国家也如是。国民素质是教育引导的结果。
近几天在看商鞅变法和商鞅之死。
有志不在年高,反过来说,法国政坛年轻化对政治家的宽容,无论私生活还是年龄,美国社会对总统选举的严酷,年轻不够有为,美国社会德高望重有作为的政治家没有新星,只有老朽。
早年遇见一例周围人放鞭炮,那种收缴来没有严格制造鞭炮资格的伪劣产品,结果一个文化人在放鞭炮过程中发生意外,炸裂眼球,只得被迫摘除,否则局部血管出血不止,性命都难保。
就这么一件事,整个逻辑思维,造成的恶果,让人每到过年提起鞭炮,我都唏嘘不已。
这个除夕很是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看大二的孩子,首次把烟花点燃放完。
孩子自己也说,是第一次放,也有点胆怯,作为医务工作者当然知道,每年过年,总会有人因为放鞭炮摘除眼球或者严重伤及视力。也因此心理有阴影,不让孩子放鞭炮。
爸爸在世的时候常说,物极必反。
创造是体验,规避风险,但裹足不前,也是不会有金光大道的。
当那么多车在马路上奔驰,为千家万户带来便捷和快乐幸福的时候,总有家庭在为车祸付出几代人的代价。
代替王安石的那个状元名叫杨寘。也是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所作《送杨寘序》非常著名。劝友人仕途不顺时候,以琴相随,如何应对人生逆境。
附送杨寘序原文: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附原文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放眼四望,现实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时候,在古人古书中沉醉,以求兰心蕙质,除夕初一也不例外,学习思索无止境。
辞旧迎新之际,愿新朋旧友和远近亲人都平安顺遂,教子有方,处事谨慎,人生作为,时时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