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朝》的头像

《今朝》

内刊会员

其他
202007/22
分享

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碉堡

文 / 冯健全

“永固楼”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桃江村营前组后山上,建于 1933 年夏,因其是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上的碉堡,又是迄今为止长征路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碉堡而被世人瞩目。历经 80 余年战火硝烟和风雨沧桑,“永固楼”依然矗立在青山之巅,犹如一位历史老人默默地俯瞰着山下广袤的田野,静静地倾听着从山脚蜿蜒流过桃江河,永不停息地传唱着红军赞歌。

国民党封锁线上筑碉堡

碉堡战术,是中央苏区时期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红军失利后,在第二、三、四、五次围剿中采用的一种最重要的“进剿”战术。特别是在 1933 年 7 月,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进一步拟定了堡垒战的战略战术后,国民党在红军活动的区域,选择制高点或交通要道,开始大规模的修建碉堡。据统计,到 1934 年 10 月红军长征时,江西全境共建有 2900 多座碉堡,仅赣南就有大小雕堡 1800 多座。为了防止红区扩张和红军对白区特别是赣州重镇的威胁,国民党在中央苏区西部边陲,沿赣江、贡江、桃江一线,北起赣县大湖乡(属今湖江镇),中经赣州东郊、大田、王母渡,南到信丰、安远约两百公里的红、白边境线上建立错综复杂的碉堡群。

赣县王母渡镇,位于区境之南,距赣州城区 40 公里。因贡江支流桃江(上源自龙南、信丰,于茅店镇注入贡江)贯穿全境,改革开放以前曾名桃江公社、桃江乡,圩镇就建在桃江西岸的一片开阔地上,历来是赣县南部六乡之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县南部山区的革命斗争,几经挫折。东河、西河红色区域并未连成一片,信丰、赣县、安远、于都和会昌五县边界地区仍被白色区域阻隔。王母渡则是这一区域红区与白区的交界处,桃江东岸当属红区,西岸则属白区。

1933 年 5 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军,伺机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十一个师又一个旅,筑碉堡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机动,以达到一举歼灭红军之企图。由于王母渡一带特殊的地理位置,1933 年夏天,驻守该地的国民党粤军第一军二师六团到达后,紧急征用当地百姓在营前山上建起三座碉堡。其中主堡一座即“永固楼”,附堡两座作为辅翼,三座碉堡组成一个班碉群,战时碉群之间可以组成互为应援的火力网,共同扼守桃江渡口。居住在王母渡圩镇的陈丙莲老人说,当年为建设这三座碉堡,白军规定每户必须出一个主劳力(不给工钱),还要求每户送一次茶饭,否则家中就要被抓一人去做壮丁(当兵),她的三弟因此被抓去当兵,从此杳无音信。当时王母渡乡 1800 余户、人口 9600 余人,据此推算参加筑碉堡的民工有 2000 人左右。

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苏区的全面推行,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为配合北路军、东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在赣州以东,沿桃江(信丰江)向南,经赣县境南的大埠、王母渡,折向东南,再经赣县的韩坊、信丰县的新田等地,构成了第一道防线。驻守王母渡的,正是陈济棠部第一军二师六团的部队。根据敌情,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突破粤军封锁,向湘南挺进。

1934 年 10 月 21 日傍晚。随红三军团后侧跟进的红八军团一部到达赣县王母渡,准备西渡桃江,突破国民党守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发现有红军从对岸渡江,隐藏在碉堡里和山上战壕里的敌军立即开火射击,用密集的火力封锁江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阻抗红军的进攻,敌军在每一座碉堡前还设置了铁丝网、深沟、暗堡三层防御工事,有的地方甚至还埋了竹签。碉堡里吐出疯狂的火舌,子弹呼啸着从江面飞过,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经过数小时激战,红八军团先遣部队分几路隐蔽接敌,成功炸毁了山上敌人作为辅翼的两侧碉堡,消灭了附堡里的守敌。剩下在主堡——“永固楼”里的敌人约一个排的兵力,见大势已去纷纷逃跑。战斗结束时,除敌排长带少数随从逃走外,其余的敌人均被红军俘虏。红军最终攻克并占领了“永固楼”,为大部队渡江扫清了障碍。10 月 25 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桃江,继续向赣粤边界开进,“永固楼”成为红军长征路上胜利突破敌军第一道封锁线的历史见证。

红军北上抗日后,1935 年 2 月。国民党开始对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分区“清剿”。为应对敌人残酷的“清剿”,2 月 19 日,项英、陈毅分头下达突围命令,各部队机关分九路陆续从于都南部出发突围。2月 25日,红军独立三团由团长徐洪、政委张凯率领,在王母渡渡河时被敌截断,与驻守在“永固楼”里及山地上的敌人展开激战。团长徐洪在突围中牺牲,政委张凯率余部折回于都,经安远、信丰边界,向信丰南部突围,继续坚持对敌斗争,“永固楼”再次见证了英勇红军浴血奋战顽强杀敌的光荣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永固楼”又成为监视日军飞机的“观察哨”和“防空台”。

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碉堡

碉堡,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工事,在战争年代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更是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重重障碍。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为了攻克敌人的碉堡,打通前进的道路,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碉堡里那黑洞洞的枪眼下。随着时间的消失和自然的侵蚀,如今已经很难看到保存完好的碉堡 , 尤其是象“永固楼”这样记载着红军长征故事的碉堡则更加稀少。在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建有的 1800 多座碉堡,如今是所剩无几甚至荡然无存 , 即使是仅有的几座碉堡遗址,也是残垣断壁,无法辨认。

著名党史专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长征课题专家石仲泉,曾耗时 7 年重走长征路,有目的地考察了长征路上大量重要的会议旧址和战争遗址。2010 年 6 月石仲泉专程考察了“永固楼”,称赞“永固楼”是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碉堡。

“永固楼”是典型的碉堡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三合土、木、砖结构,共三层,面阔进深一间,主体建筑平面呈抹角长方形,四墙角基础呈尖状正向延伸 4.6 米,成犄角或作翼墙,墙体平均厚度 0.5 米,通长12 米,宽 11 米,面积 132 平方米,东北正面墙上书空心楷书右读“永固楼”三字,外墙面(角)均设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外小内大的长方形射击抢眼,内墙抹角各设门道一扇,四周墙体残留楼层木构件痕迹及规格不一的长方形或五角形枪眼,墙体顶沿做凹字形垛墙。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大跃进时大炼钢铁占用等人为损坏,“永固楼”曾破损严重,其周边布满藤蔓,部分夯土墙坍塌,三合土封顶剥落,多处枪眼被堵,整个屋顶及楼梁楼板无存,木构件全毁。

“永固楼”虽然是国民党“围剿”红军所建,但是曾经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长征途中被我攻克占领,属于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的战场遗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永固楼”属于革命遗址范畴,应当也可以发挥它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永固楼”旧貌换新颜

中共赣州市委、赣县区委高度重视“永固楼”的抢救性保护工作。2005 年 7 月,“永固楼”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2014 年,赣县组织力量对“永固楼”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修缮了面临倒塌的部分墙体。2017 年 6 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炳军作出批示,要求对“永固楼”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为进一步做好“永固楼”的修缮工作,赣县区邀请具有甲级文物勘察设计资质的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派人到现场勘查,编制了“永固楼”保护规划和维修设计方案。区财政投入资金近两百万元,完成了周边和山下8户农户 20 多亩山地、6 户农户 100 余平方米杂房宅基地以及 300 余棵果树的征地拆迁工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永固楼”文物本体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原貌,新建了登山游步道、停车场等设施。目前,正在申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现场教学点,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着力将其打造成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一张“名片”。2018 年 3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发〔2018〕14 号文件将“永固楼”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赣县是中央苏区核心县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红三、八、五军团都途经赣县,在苏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与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胜利突破国民党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为红军主力向赣粤边界推进打开通道。“永固楼”是红军长征出发途经王母渡击溃守敌的重要战场遗址,是红军长征胜利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的历史见证。“永固楼”的修复,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追寻红色记忆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亮点,将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添一份宝贵教材。

此文刊于《今朝》2020年第1期

(责任编辑:叶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