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朝》的头像

《今朝》

内刊会员

其他
202108/22
分享

红土地上的“红叔叔”

文/刘世平

引子:哥哥出门嘞当红军,笠婆挂在他背中心哎,流血流汗打胜仗…… 

我的老家在赣县。

这是一片红土地。

在送郎当红军的年代,我的曾祖父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后来在反“围剿”作战时牺牲。

那一年他21岁,还是处于被人叫“叔叔”的年纪。

其实,当年和曾祖父一起出发的“叔叔”有很多。同样,和曾祖父一起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叔叔”,也有很多。

他们有的能叫出名字,有的连名字也没有。在这数十年后的今天,一批批和当年“叔叔”们流着同样的血,有着共同信仰的叔叔,依旧奋战在这片红土地上。

他们的青春,在新时期一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中闪光。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就叫“红叔叔”。 

一 

“红叔叔好!”

“红叔叔,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很开心。”

……

早春。赣县大溪。正值上午放学时间,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排着队伍,路过大溪村委会时,个个争相与一名扶贫干部打招呼,言语十分亲切。据说,这样的场景,每天都能看到。

这名扶贫干部叫洪波,是省广播电视局的一名干部。3年前,在南昌工作的洪波作别亲友,来到赣县区吉埠镇大溪村扶贫。

3年里,共产党员洪波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溪建起了新风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村风文明建设,帮助村里引入“农家书屋+电商”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这些举动,也让洪波这个外地人,彻彻底底地赢得村民的认可。

因为洪波每次上户都佩戴党徽,手拿红色的帮扶记录本,“红叔叔”这个称呼就这样叫开了。

“在大溪扶贫并不苦,最苦的是夜深人静想家的时候。”洪波说道,“可每次想到自己的孩子时,我就会想起为革命牺牲的88个大溪村民,决战贫困,就要像先烈那样坚定信念。”

在赣县这片有着红色烙印的土地,“红叔叔”的称谓是有着基因传承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着众多处于“叔叔”年龄段的赣县人,决然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赣县区革命烈士陵园,密密实实的墓碑上,镌刻着“叔叔”们如火的青春。“刘书宗17岁牺牲,罗坚硁20岁牺牲,戚妹子16岁牺牲,卓训芳26岁牺牲,刘达伸17岁牺牲……”

李五莲,这个红军中的出色女干部,在一场战斗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仅26岁。彭学礼、朱如红,这两位成长于桃江河畔的青年才俊,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在同一年英勇就义,年仅23岁。

一个个年纪轻轻就敢干大事,也一个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历史,终究没有让先烈们的鲜血付之东流,他们长眠的这片土地,也在一任任“叔叔”们的奋战下,逐步变成他们当年想要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他们用鲜血染红的“基因”,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叔叔”,接续了未竟的使命。

进入新时期,红土故地换新颜。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赣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战争的创伤和自然、地理及历史的原因,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赣县区领导班子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在全区大会上作出部署: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和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主战场。

号角声声,战鼓阵阵。先烈们标杆在前,组织上军令如山,赣县区各级干部闻令而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挂点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帮扶贫困程度深的村,担任贫困村“大村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自荐到村为脱贫而战,众多党员能人、创业先锋主动返回家乡,在村干部的平凡岗位上为脱贫出力。

让时光回溯到90年前。

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从于都峡山来到江口,在当地召开了群众大会,送来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6月,中共赣南特委机关从于都步前冈迁至江口小均坑,让这里的革命再掀热潮。

当年的江口,红旗招展,苏区军民欢欣鼓舞。可如今,有着光荣历史的江口,同样面临着脱贫压力。“江口地广人多,发展欠账很大。”江口镇有关负责人颇有感慨,“可我们宁愿苦战,也不愿苦熬。”

面对困难,党员干部没有畏惧。两年前的7月,赣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0后”干部郭海燕和丈夫一起,离开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回到家乡江口镇河埠村驻村扶贫。“很多年轻人都往城市走,对自己的发展、小孩的成长都更好,可我却还是牵念着老家,尤其是亲身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程度和贫困程度,那颗‘心’就定了下来。”郭海燕说道。

“小家”与“大家”之间,郭海燕选择了后者。自此,她和丈夫就在河埠这个村子扎下根,一个在村里忙扶贫,一个在基地上忙产业。

两年多时间,郭海燕帮着村里跑资金、要项目,种植蔬菜、开展活动,让这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在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村民刘富钿因病在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拮据。郭海燕知情后,鼓励他种植蔬菜、从事公益性岗位。现在,刘富钿的蔬菜卖了一茬又一茬,这个屡受磨难的老农不仅鼓起了腰包,心情也变得更加美气,逢人就夸:“海燕比自己家人还亲,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克服众多困难,在“小家”和“大家”之间取舍,赣县区纪委干部邱成昇同样没有犹豫。2017年8月的一天,单位领导找到邱成昇征求意见,打算让他到沙地镇马口村担任第一书记,邱成昇当即就同意了。那一天,临近妻子的预产期不到半个月。

“如何取得家人的支持,怎样解决孩子出生、人手不够的问题?”回家的路上,邱成昇反复思量。可当他回到家中,把组织上的决定向家人和盘托出时,识大体的妻子同意了,并主动提出让年老体弱的岳父、岳母来帮助带孩子。

组织信任、家人支持,邱成昇便上任了。在马口这个离家1个半小时车程的省级重点贫困村,邱成昇和乡亲们铆足了干劲,饲养家禽、种植油茶、发展苗圃。在众人的努力下,马口村也在当年实现整村脱贫。“小家庭是有困难,但和村里大家的困难相比,微不足道。”邱成昇说道,“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意识。”

向南,向南,一路向南。10年前,来自青海省乐都县的年轻党员杨茂权来到2500公里之外的赣县。10年里,在水土保持领域有着一技之长的他,致力于红土地的崩岗治理。

两年前,杨茂权向组织报名,来到该区大田乡最边远的高排村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红军东征时期,我家乡驻扎过红军,那时从赣南带来的苏区精神,对当地影响很大,毕业之后我就想来老区工作。”杨茂权说道,“赣县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脱贫攻坚,最繁重的任务也是脱贫攻坚,作为共产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

凭着这股劲头,一年多的时间里,杨茂权结合村情因户施策,带班子、转作风、抓产业。如今,地处边远的高排村,正以影视基地、疗养基地、中草药谷建设为依托,打造一个集影视参观、民俗体验、农业推广、采摘垂钓、驴友拓展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把高排的人气做旺,财气自然会来,底气就一定会足。”杨茂权拿出民情记录本说道。在高排村村口,一块标语十分醒目,上面写道:高山之巅有群众,排除万难来扶贫。

在赣县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悬挂着两对夫妻的黑白照。他们是:汪群与贺复丹,曾延生与蒋竞英。1928年,这两对夫妻一起组织领导了大埠农民暴动,同年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夫妻都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前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们夫妻是共产党员,都必须上。”两年前,在革命烈士纪念馆读完夫妻烈士事迹的赣县区民宗局局长何仲说道。于是,他和妻子谢芸向组织请战,报名到村担任第一书记。

“要不留一个在家,毕竟还有老人要照顾。”有同事相劝;“你自己能去驻村就已经精神可嘉了,谢芸就算了吧,到时候弄得家不像家。”有亲友担心。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现在是到了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阶段了,我可不能当逃兵。”何仲的态度斩钉截铁,很快便来到少数民族村——湖江镇尧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妻子谢芸则到梅林镇双龙村担任第一书记。

从那以后,何仲夫妇俩就成了攻坚战场上的“战友”。在尧口村,何仲结合村里浓郁的畲族文化,向上争取资金50多万元,打造了极具畲族风情的民族特色村。在双龙村,按照就业扶贫的思路,谢芸为村里建起了2个扶贫就业车间,先后带动11户贫困户就业。

如今,双龙村已经脱贫摘帽,尧口村也在脱贫致富路上“快跑”。去年暑假,从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何妤专门到他们所在的村开展扶贫调研,写下了长达8000字的调研报告。在报告中,何妤写道:“以前对我来说,精准扶贫只是简单四个字,现在我明白了,精准扶贫的意义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为社会贡献力量。”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夫妻齐出力,上阵父子兵。放眼赣县城乡,众多的父与子、夫与妻、兄与弟在脱贫攻坚的“战壕”中并肩作战。

沿着平江流域向北,赣县区南塘镇政府就坐落在平江河畔。“90后”夫妇钟起清、蔡金秀,一个是镇扶贫工作站干部,一个是驻村第一书记。他们白天入户走访,推动着一个个扶贫项目从开工走向竣工,夜晚梳理扶贫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

在韩坊镇梅街村,年轻教师王诗宝、朱青花扎根乡村学校10个年头,立足三尺讲台为教育扶贫出力。“在这片红土地上工作,每当想起那些革命烈士,心中就涌起无穷的力量,基层扶贫工作虽然辛苦,但和先烈们相比,这些辛苦就不值得一提了。”王诗宝说道。

去年10月一个清晨,进行了两次手术的陈久发终于醒了。微微睁开眼睛,他便急着问老伴要手机,拨通了村里的电话。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还牵挂着村里关爱老人的事。

陈久发是赣县区交通运输局的一名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这个退伍军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鼓励村民养蜜蜂、种植甜叶菊,帮助村里修水利、上项目、建文化设施。驻村扶贫工作期间,身体较弱的陈久发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最终病倒在扶贫岗位上。“宁愿自己掉肉,也不愿村民们在脱贫路上掉队啊。”陈久发说道。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穿行在赣县城乡,处处充盈着“尽锐出战、决战决胜”的浓郁氛围,党员干部踊跃上阵,社会贤达齐心加入,用行动践行革命先烈们一心为民的情怀。

赣县区石芫乡沙洲村村民曾昭亮,这个有着不幸过往的农家汉子脸上,又重新有了笑容。曾昭亮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郭礼坪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去年,曾昭亮带着患病的小孩到上海治疗,一头是高额的医疗费用,一头是因为要照顾孩子,人手不够。倍感无助时,郭礼坪主动上门,为曾昭亮办好了医疗报账手续。

其实在沙洲村,一心为群众办事只是郭礼坪驻村工作的一部分。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要让村民富起来,就必须在“一亩三分地”里做文章。基于这样的考虑,郭礼坪和村“两委”干部带着村民们发展蔬菜、甜叶菊、猕猴桃、葡萄等产业,把沙洲这个小村打造成了闻名周边的果蔬采摘胜地,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致富增收的好路子。郭礼坪颇有感慨地说道:“提高脱贫质量,关键是要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既要为群众‘跑腿’办实事,也要带领大伙脱贫奔小康。”

从沙洲村出来往山里走,半个小时之后就到了广福村。苏区时期,这个小村同样有着光荣历史,有一大批村民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80多年过去,广福村仍旧戴着省级重点贫困村的“穷帽”。

为了尽快带领群众脱贫,年轻的扶贫干部进村了,在外创业成功的众多乡贤也回来了。他们结合村里的实际,修路修桥,带领村民种植油茶、花卉苗圃和饲养家禽等产业,穷山深处的广福村正焕发着新的活力。广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邱昆文说道:“现在的广福村,只要想干活,到处都有活干,只要想赚钱,就能赚到钱。”

……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行走在这片红土地上,当年革命先烈们留下的苏区印记,成了新时期老区干群决战贫困的“嘹亮军歌”,这些年轻的,或者年老的“红叔叔”,他们的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由基因生长的力量在朝着脱贫的目标不断蔓延……

一处处红土新颜,一批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叔叔”,令人蓦然想起201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那场座谈会。

那一天,出席会议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这是在告慰,也是在激励。

刊于《今朝》2021年第1期

             (责任编辑:范建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