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俵歌,赣南音乐的一声惊雷
文/甄屏 克仁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 ——题记
一
赣南。春天。从北方来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到了这里,被太平洋上来的暖气流团团围住,形成潮漉漉的南风天。濛濛细雨纷纷扬扬,打湿了芭蕉绿瓦,濡湿了行人衣衫,树上和墙壁上到处挂满了酥酥软的水分子。到了五月,暖气流终于打败冷空气,天空放晴,忽地变得澄澈透明。赣南到处林木繁花,山田如缎,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5月23日傍晚,新落成的赣州大剧院灯火通明,剧院门前广场静谧祥和,一拨拨市民纷纷来到这里,戴着口罩,安静有序地排队等候进场。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天持票进入赣州大剧院的人和以往稍有不同,他们举止从容,穿着正装,眼神里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期待。而偶有匆匆赶来的迟到者,则满致歉疚地自觉候在场外,耐心等到上半场演出结束中场休息,才寻隙悄声进入剧场寻位坐下。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本土高端的专场音乐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佬俵歌之声合唱专场音乐会。
主办单位:赣州市文联、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举国上下纷纷以各种形式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用深情的歌唱向党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此次音乐会共分四个篇章进行:第一篇章《我们的情怀》充分展现了佬俵歌合唱团成立四年来始终坚定“佬俵唱的歌,为佬俵歌唱,唱佬俵的歌”的初心;第二篇章《我们民族》演绎了各民族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带领观众体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第三篇章《我们的依恋》充分表达了对赣南这片红土地的真挚热爱;第四篇章《我们的时代》抒发了人民对党的百年荣光辉煌岁月的深情回望和礼赞,表现了对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由衷喜悦,表达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憧憬。
近1500名现场观众,20000余人网络在线收看!人们沉浸在高雅的艺术氛围中,接受着一支支乐曲的浸润,洗礼,觉得艺术离他们如此之近,灵魂也变得澄澈纯净,感到内心从未有过的欣喜、灵动和轻盈。
人民满意是检验舞台艺术精品的唯一标准。演出结束,现场观众掌声如潮,久久不愿离去。应观众呼吁,合唱团进行了返场演唱。返场中邀请了合唱团的老队员代表共同演唱《牵手》。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
这是一支深情优美的歌曲,每当佬俵歌合唱团重大演出结束,团员总会情不自禁哼起这支歌来互诉衷肠!动人的歌词,燃烧的情愫,一下子将人们拉回往昔,多少蓬莱旧事,风浇雨歇,皆成过往,一时台上台下真情涌动,演员和观众得到前所未有的交响和共情。在艺术熏陶感染中,很多人眼里挂满了激动的泪水,音乐会成为了他们此生难忘的记忆。
演出结束,观众们纷纷通过微博、微信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表感言:
——没想到赣南不仅有大型采茶歌舞剧,还有本土大型合唱音乐会!
——纵观整台演出,既美且善,精彩纷呈,沁人心脾,感人至深,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们和乐积于中,英华发于外,台上台下,心声交应,意合符节,箫韶之音毕,江上数峰青,直是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水平相当高,尤其是和声部,唱得特别好!有专业团队的范!
——美好的音乐总是浸润灵魂的。音乐会结束,掌声如雨,许多观众意犹未尽,不愿离去。而我从这深泓的掌声里,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心率与气格——就像一堆来自大宋的城砖和瓷片,穿过岁月窑火,泛着温暖迷人的光泽。
此次佬俵歌合唱团专场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规模宏大,艺术水准高,群众参与广,而且实现了高雅音乐与本土音乐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其实,熟悉佬俵歌合唱团的观众都知道,这不是其首次成功与荣耀。自佬俵歌合唱团成立至今,四年来,南下北上,省内省外,已然参加了近三十场交流演出和比赛,获得了国内外同行及圈内外的高度认可:
——2018年7月,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被评为成人混声组“A级合唱团”(金奖)和成人组女声“B级合唱团”(银奖)。
——2018年11月,代表赣州市参加“放歌新时代——江西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合唱类竞赛,荣获一等奖。
——2019年8月,参加第二届台北国际合唱大赛,斩获“民谣及传统音乐组”银奖。
——2020年1月13日,成功举办“仲易之夜——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专场音乐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文艺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域的灵魂,一个没有文艺的地域和民系,就如同没有水花的河流,这个地域其实是哑巴的。而在所有五彩斑斓的文艺样式里,歌声无疑是挂在人类眼眶里最原始亮烈的泪珠。
佬俵唱的歌!唱佬俵的歌!歌唱佬俵的歌!——打诞生落地,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就以“赣南佬俵”的鲜明标识,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艺术使命。四年来,他们秉持初心,以卓越的合唱艺术展现现代客家人的精气神,用优美的合唱艺术鼓舞人、培养人、感召人,在国内国际舞台唱响了赣南客家音乐,传播了赣南客家声音,成为了赣南文化的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二
回首来时路,佬俵歌合唱团的成长之路写满了艰辛、曲折与不凡。
2016年夏,北京西站。一对衣着得体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女踏上了返赣的列车。他们一个叫汤光华,一个叫谢晶莹,两位赣州音乐副教授,刚刚到首都观摩完第13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看得出,他们心潮澎湃,依然沉浸在这次国际合唱节贯穿全场的数次千人大合唱艺术所带来的强烈震撼里。
列车徐徐驶离北京西站,越过华北平原,穿行于山东、河南、湖北,过了江西九江、南昌、吉安,离赣州近了,离家乡近了。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山水带着赣南特有的乡土气息迎面而来。离家越近,一种压在心头的使命感也越沉,两人几乎异口同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赣州,客家民系的摇篮,共和国的故都,有近四分之一的江西人口,有近五分之一的江西土地面积,为什么不可以组建一支合唱团到国际舞台上去亮亮相呢?列车哐当哐当前行,一如汤老师和谢老师的思绪,他们沉吟着,酝酿着……如何用我们客家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组建起一支具有赣南特色的合唱团,把赣南客家音乐元素的合唱作品,唱响在北京的国际舞台上!
回到赣州,两人立即向市文联党组汇报。得到了首肯,得到了支持,他们忐忑悬空的心终于找到了支点、方向和动力。
合唱是一个音乐问题,然而建立一支能够“立足本土音乐,走向世界”的合唱团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市文联主席李雷,恰恰是这个工程的“总工程师”。
从小在文联大院里熏陶长大的李雷,毕业于赣南师院音乐专业,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声音禀赋,使他年轻时就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不仅曾是一位优秀男中音歌唱家,还有着文艺战线摸爬滚打执教多年的丰富管理经验,多年之后,当他历经基层行政领导岗位磨砺再度回到文艺战线做“当家人”,跟文艺家们可谓是“滴血亲”。他对文艺界情况了如指掌,不仅掌握文艺工作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怀大局,存高远,讲实际,敢担当,工作雷厉风行。
在合唱团成立之前,李雷提出了首先要明确“什么人唱”“唱什么”“为谁而唱”的宗旨问题,提出要树立一种精神引领合唱队伍、凝聚人心,并提出要制订合唱团架构与运行方案,明确近远期目标与任务。
赣州素来有四张文化名片,红色、绿色、古色和客色,其中最有标识度的要属红色和客色。赣州有近千万的人口,95%都是客家人,历史上历经5次人口大迁移,有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近年来,赣州发展日新月异,但一直没能建立自己的专业艺术团队,没有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对外展示窗口。为了弥补这一缺憾,需要成立一个演唱赣南原创音乐作品,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传播到世界舞台的合唱团。
在各方调研和党组讨论后,李雷一锤定音:“我们赣南佬俵唱歌,就唱佬俵的歌,歌唱佬俵。我们的合唱团就叫佬俵歌合唱团。”合唱团宗旨是:致力于创作、传播赣南客家音乐和红色题材音乐作品,同时演绎国内外优秀合唱作品;用优秀的合唱艺术展现现代客家人的精气神,用合唱艺术鼓舞人、培养人、感召人。
2017年4月,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正式成立,成员由赣州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各行业音乐爱好者组成。首个训练基地落户于赣州市黄金中学。
三
当年5月,合唱团开始第一批团员的招新及排练。招新启事向社会发布后,报名者踊跃,但合唱团时刻严把准入门槛,团员从最初报名的170多人最终筛选到现在的60人。合唱团现在的男女比例是2∶3,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男女高低四个声部平衡分布。虽然70%左右的团员有大学音乐的教育背景,但因为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年龄、地域和工作、生活各有差异,大家的专业素养显得参差不齐。为了让团员接受正规的声乐训练,赣州市文联选择了建团经验丰富的汤光华和蔡思颖担任合唱团的指挥。老师和团员基本确定之后,合唱团坚持每周两次集训。
合唱艺术既是一种古老的、高雅的、具有极高形式美的艺术体裁,又是一种年轻的、发展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众化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和其它艺术不一样,是一种群体智慧、情感与声音流线在实践中交汇糅合的审美结晶,它不仅需要个人苦行,还需要集体声音整合修炼,同时也仰赖专业人士的苛求挑剔和严格审视评判。为此,远交近取,赣州市文联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和合唱团一起举办研讨会、作品改编会等,不断打磨佬俵歌合唱团的演唱曲目。比如,为提升合唱团的声乐水平,除了鼓励团员之间结对帮扶,还定期邀请赣州本土的声乐专家唐玉琴、燕录音等进行专业声乐辅导。
对于一个来自社会各业全靠8小时之外进行专业集训的60人合唱团来说,一时一地心血来潮参与三两次,不难,难在四年如一日寒来暑往的执著坚守,这需要勇气、毅力,和对音乐痴情不改永不相负的信仰和初心。
刘凡,黄金中学音乐老师、合唱团副团长。每周三和每周日晚上的排练,她来得早,走得晚。时间长了,孩子爸爸就有意见了。刘老师每次只好默默地把家务早早安排妥帖,把老公和孩子的晚饭提前做好,这才匆匆忙忙赶往排练场。
在赣县区工作的钟海飞、刘江艺两位团员,每到排练的日子,一下班就赶往训练基地。赣县到城区十多里路,当时赣州城区正在进行道路改造,开车常要弯来绕去,路难行且耗时间,然而他们风雨无阻,从没请过假。
在南康区工作的高旺生、何健等团员,也是如此。好在他们在城里有亲戚,有个落脚处,排练后翌日早起,常常踏着晨曦朝露驱车赶回单位上班。更难能可贵的是年轻女教师廖秋平,工作单位远在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大余县新城镇王屋岭小学,为了钟爱的合唱艺术,她干脆在赣州城区租了一间房子。何为执着?这也算一种。
即便是在赣州中心城区工作或居住的团员,也非常地不容易。
有一次,团员曾平骑一辆自行车去训练基地,快到黄金中学路口拐弯处,不想,飞来横祸。马路对面,两个嬉闹的小孩,用小石头朝树上扔,不知打树上的果子还是打什么,然而石头成抛物线正好砸到马路对面行走的他。当时他血流满面。还好附近不远处有一家医院,匆匆忙忙在那里缝了四针。当大家看到他头上缠着纱布出现在排练现场时,都感到惊讶,感动之余,都为他的执着点赞。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排练结束了。团员郑荣清骑着电动车回家,因路况不好,路灯灯光昏暗,重重地摔倒在地。受伤的她当晚立马到医院就诊,因伤势较重,需住院治疗。合唱团派代表去医院看望她,她反而笑着安慰大家,日夜牵挂着排练和比赛事宜,心系着合唱团的每一位同伴们……
四
花开有声,育化无痕。鲜花与掌声背后是智慧和汗水的浇灌。
从合唱团艺术家对自我近乎苛刻的完美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艺术的赤子情怀和对艺术生命羽毛的怜惜和珍爱。文艺工作者之征途,就是敢于拿出时间,耐得住寂寞,甘下苦功夫,狠抠硬功夫,把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摸准、摸透。
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合唱团成员感受作品的精神与情感内核,以壁虎爬墙的姿势,身心沉浸式贴近、贴近再贴近领略作品诞生的场景氛围、时代背景,对每一个发音每一个吐字不断纠正和反复练习,以实现声音脱胎换骨的效果,甚至是凤凰涅槃式的提升。同时通过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来娴熟运用自己掌握的歌唱技能和发声吐字技巧。有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常常会锱铢必较,狠抠到近乎执拗和苛刻。
又是一个排练的夜晚。
“坐好,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成军姿状。后背挺拔,这样头腔、口腔、胸腔三腔的气才能贯通。”汤光华老师严厉地要求着每一个合唱团员。他声音不大,但透着必须坚决执行的信息。大家不由自主地调整了坐姿。合唱团成员虽然以中小学的音乐老师为主,但每个人的音乐素质以及艺术修养参差不齐。这支队伍,该如何来带呢?喝了洋墨水的汤老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汤光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合唱与合唱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曾经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赴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合唱与合唱指挥的专门研究。
夜深人静。窗外,夜空静谧而美好,草丛深处夏虫唧唧,偶有一两声鼓噪的蝉鸣。
“音高不到位,重来。”
“节奏不清晰,要像切豆腐一样整齐。这个地方来五遍。”训练基地里,汤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训练团员。他说,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必须打牢。
同样严格要求的还有蔡思颖老师。
蔡思颖,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指挥。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一位和蔼可亲的、严格要求的合唱指挥。
“注意,声音要在高位置,声音不能抖。”
“注意歌词的归韵。这里多来几遍。”
有一次下雨天,蔡老师淋湿了,有团员看到她脸色不太对头,要她休息一下。然而,她说没关系,一直坚持到排练结束。
且看佬俵歌合唱团的训练计划表:
正确的发声方法,气息训练,头声训练。
发声的基本原理,起声与气息的关系。
基本母音的训练。
三腔贯通,声道上钩,气息下坠。
共鸣器官的调节,共鸣位置的统一。
弱声唱法。
哼鸣唱法。
练习节奏。
音响平衡与声音融合训练。
音色与风格。
文化内涵与生命意向。
……
发声是由某一个点决定的,线随点而延长。歌唱必须要做到生动、灵动和律动。
训练是枯燥的、疲惫的,而且有严格的考勤制度约束。连续一个周期的业余时间排练,有团员因来自家庭、邻里、同事的非议而影响到个人情绪。这时,团长谢晶莹出马了。
谢晶莹,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团长。她外表朴实、沉静,内心火热、细腻,说话声音不大,待人真诚,淡然亲切,寥寥数语便让团员感觉与其已像家人朋友般亲近。
合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谐和”。通过训练每一位成员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集体适应性,达到情感色调、咬字吐字协调、声音共性相互融合的效果。团员不能像独唱那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歌为心声,曲由衷来,每个合唱团成员情绪的波动都会影响合唱的艺术效果。
团长谢晶莹,不仅将合唱团历练演出、参加赛事的协调、联络等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更是很好地担当了合唱团召集人、“消防员”的角色,及时掌握每个团员的思想动态,进行交谈交心,“对症下药”,确保全无后顾之忧参加合唱团排练、演出。
在谢晶莹的带动和影响下,谢绍作团员来得早,带领部分团员把凳子搬好;罗健武团员,给每位歌者赠送了一只水杯;殷学军团员,时不时地给大家带一些点心和水果;钟海飞团员,给大家带来一些蜂蜜。排练场还经常会出现整箱的矿泉水,现在都不知道是哪位团员悄悄地奉献的。佬俵歌合唱团,就是一个和谐、向上的大家庭。
建团以来,佬俵歌合唱团已出色完成数十首带有客家地方特色的作品,如《十送红军》《落雨嘞》《绣军鞋》《苏区干部好作风》《打支山歌过横排》《赚到铜钱早早归》《丢丢打》等。经过数月训练后,合唱团开始到周边各地进行拉练演出,得到了领导、群众、音乐界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2017年12月合唱团在梅州的那场交流演出。那是佬俵歌合唱团成立以来,首次到省外登台亮相。梅州和赣州虽一山之隔,却地处粤北,广州改革开放的后台地,那里的团队怎样?每个人心里都踩不着底!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再说!大胆唱!
出乎意料,演出难以想象的成功!用现场观众的话来说,“梅州也是客家集聚地之一,在梅州演出的现场座无虚席,观众非常认真地看完了整场演出。动情之处,好些观众都不禁悄悄抹起了眼泪。演出结束时,全体观众都起立鼓掌,掌声如雷,响彻了整个音乐厅,而且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梅州观众的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佬俵歌合唱团团员们兴奋不已,他们回到下榻的酒店,一个一个不愿回房,聚集在酒店大堂里,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情到深处,他们围成圈,一遍遍唱起了《牵手》,酒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从此,他们更加坚定了“要把佬俵歌唱遍世界每一个客家聚集地”的信念。
李雷认为,交流演出实际上就是“走出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唱团得到了对外展示,信心和凝聚力也相应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引进来”,通过观摩其他团队,了解不同形式、风格和水平的合唱业态,不断自我吸氧,促进自身的进步。
五
如果说佬俵歌合唱团成立初期扎实排练和非凡历练是起跑,那么其凤凰涅槃展翅而飞的那一刻是在2018年夏天。
那年春天油菜花旺,桃红李白之后,训练基地院子里的各种树都喝饱了雨水,樟树换了新叶,杜鹃、桐树和樱花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花蕾。从楼上窗口往下俯视,硕大无朋的樟树树冠,像一朵朵淡绿的轻云。料峭的风摇动它们的枝叶,发出沙沙的美妙乐音。
早在春节过后,佬俵歌合唱团团长谢晶莹与指挥汤光华就向市文联主席李雷汇报新年工作计划,表达想去北京观摩将于7月份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李雷主席严肃道:“仅仅去观摩?为什么我们的团队不能去唱一下?”接着,他用坚定的语气,再次强调了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的使命与担当。
工作任务下达,接下来就是确定演唱曲目。唱什么曲目呢?要代表赣南,曲调优美感人,更要有赣南文化基因和标识度!经过多次慎重讨论研究,决定在合唱节演出混声作品《十送红军》《落雨嘞》,女声演唱《绣军鞋》《落雨嘞》。
赣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是红军五次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歌曲《十送红军》表达了赣南苏区人民当年送别红军长征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作为这片红土圣地的文艺工作者,肩负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担当,演唱《十送红军》具有典型代表性,更能唱出其细腻和深情的内涵。《落雨嘞》以及《绣军鞋》都是赣南本土作曲家在田野采风后,根据客家音乐元素创作出的优美的合唱曲。把这些合唱作品,在北京的国际舞台上唱响,正是佬俵歌合唱团的初心和使命。
办好报名手续后,艰苦的排练开始了。时值酷夏,团员们排除各种困难,连续10天集训,经常排练到晚上10点半才结束,回到家里漱洗一下已是深夜11点钟。所有人心里都有个信念,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7月4日晚,室外温度刷出新高度,合唱团的排练现场亦是“热度”破表。随着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开幕日期临近,佬俵歌合唱团的排练进度也紧张起来。
7月18日,要出发了,大家在火车站广场雕塑“马踏飞燕”前合影,每个人都显示出勇往直前、奋力争先的精神面貌。
虽然已经千锤百炼的磨合、融合训练,但作为一支组建才一年多的年轻合唱团,每个团员都明白自己的责任。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在指挥的要求下,每一个团员仍在抓紧时间细抠,分声部训练。连列车员都感动了,她感慨地说,这真是一群有追求的艺术家。
合唱团在北京期间,除了观摩交流演出和参加演出,就是在合唱团驻地的酒店抓紧时间排练。为不影响酒店其他旅客休息,全团人马在酒店外空坪上,抓细节,补短板。夏夜户外蚊虫多,多人被叮咬,忍住坚持!没有灯光,指挥老师就拿着手机照明。
20日下午参加女声组的测评,合唱团女声组由蔡思颖老师指挥演唱了《绣军鞋》和《落雨嘞》,在国际评委专家面前首次亮相。
23日晚上,到中央戏剧学院剧场中心的小剧场,参加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混声组的测评。佬俵歌合唱团混声组由汤光华老师指挥演唱了《十送红军》和《落雨嘞》。评委一共是7位,2位中国评委、5位外籍评委,他们坐在离舞台二米多的地方,音高、音准、节奏统统逃不过这些音乐“大伽”的耳朵。
佬俵歌合唱团两次出场演唱,团员们都出色地完成了歌曲技术环节,展示了优美动听的四声部合唱,完美诠释了赣南客家音乐的温婉、动情、淳朴的特色。在现场点评环节,来自美国的专家指出,“能听到这样纯粹、质朴的合唱作品,很让人陶醉,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
测评结果如何?只有等待在24日上午的闭幕式上揭晓。
翌日清晨,下了一阵小雨。雨后空气清新,天空格外湛蓝。
上午10时整,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颁奖典礼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的大会议厅隆重举行。首先主持人播报了D级奖项名单,接着颁发了友谊使者奖。主持人又播报了C级奖项名单,获奖单位在欢呼,我们也在欢呼,因为我们的名字不在上面,这说明我们可能是更高一级奖项。接下来主持人又播报了最佳钢琴伴奏奖、最佳指挥奖、最佳组织奖。
终于等到主持人播报B级奖项,听到“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这个名字,团员们欢呼了,女声组指挥蔡思颖上台领奖时,全团再次欢呼。当主持人播报A级奖获奖名单时,“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这个名字又出现了,混声作品的指挥汤光华上台领奖,团员们击掌欢呼,哦,又欢呼!
奖杯传到团员们手中,大家都激动地举着奖杯拍照留念。多位团员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共有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308支团队,共计15000余人参加不同组别合唱测评活动。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凭着传播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满腔热血,克服重重难关,才取得骄人佳绩。其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之精神令人敬佩,受人尊重,使人鼓舞。
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合唱教育大会重点在于测评。由多名国际点评专家,根据所有参加测评的合唱团整体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和评测,划分出A\B\C\D四个等级,成绩最为优异的方能获得“A级合唱团”的最高荣誉称号。
赣州市文联佬俵歌合唱团获得A、B级合唱团(金、银奖)两大殊荣,实属不易。这次获奖,创造了赣州音乐历史的高峰,是赣州音乐团体踏上世界级音乐舞台的重要标志,是赣州音乐界的一声惊雷!
总结会上,市文联主席李雷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合唱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汤光华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佬俵歌合唱团,在国际合唱舞台上越走越高,愿客家民歌越唱越远!
合唱团指挥蔡思颖说:传播赣南客家音乐,合唱是极好的途径。希望本次比赛后能有更多的作曲家加入赣南合唱作品的创作之中。传承赣南客家音乐,弘扬赣南客家文化,佬俵歌一直在路上!
合唱团团长谢晶莹说:扎根红土地,保持佬俵歌的特色,继续前行!
艺无止境,从未停步。佬俵歌合唱团坚守“秉承初衷,不辱使命,倾心为艺,追求理想,勇攀高峰,敢于胜利,团结友爱,快乐和谐”的精神,满载梦想和芳华,收获力量重整行装再度出发。
又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位于黄金中学的训练大厅灯火通明。“佬俵歌”们除去疲惫,脱下尘装,清清嗓子,开始回归“山林田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声音集训和精神放逐。是的,这些白日里各自忙碌着营生的人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样灯火可亲的夜色,原本应该属于家人,然而,却有更多的“音乐家人”在呼唤自己,就像一滴水呼唤另一滴水,一朵浪花奔赴另一朵浪花——大海无声。他们明白,这土地并不是没有惊天动地的声音,也不是没有让声音发光的耳朵,只要雨滴们埋头赶路,总有抵达春雷破土的一天。而在这太阳沉睡大地进入梦乡的时刻,恰是他们歌声赶路之时——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
刊于《今朝》2021年第2期
(责任编辑:杨遵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