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多果树,脐橙是一种。橙香万里,尽显老区本色。
追根溯源,首先想到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袁守根。
因为他捎回156株脐橙苗成功种植,全区推广,孕育出“赣南脐橙”,让赣南人民实现小康梦,他被誉为“赣南脐橙第一人”。
因为他提出“做强脐橙产业”建议,被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让赣南脐橙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赣南脐橙总产值达122亿元,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受益。
己亥年冬日,橙子下树时节,袁守根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赴京参加中组部表彰大会。
临行那天放晴,照例昼暖夜冷。信丰县城电力广场旁边,一个不起眼的院子内,花卉盆景绿意勃发,爬藤三角梅香气扑鼻。
袁守根的老伴整理着一个皮箱,嘱他披上风衣。
长子买给他的手机,跳跃出一条条祝贺信息。
县里一位干部随同他出门,奔向赣州黄金机场。
碧空如洗,南北咫尺。
袁守根下榻国二招宾馆,同来自南昌市西湖区广润门街道党工委先进集体代表周作柱住一间房。一对老人,相见如故。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12月16日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全国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个先进个人,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同代表们亲切握手,不时交谈,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其中播出了习近平同第二排的袁守根握手画面。表彰大会上,袁守根为33位领奖代表中的一位,胸戴大红花,站在高高的颁奖台,载满橙乡的无限荣光。
庚子年元旦,我再次登门走访了袁守根。跟他见面,我头几天就预约好的。老人家生活蛮有规律,早起散步,早睡修身。他一大把岁数,除了偶尔下乡钓钓鱼,更多的时间还是像他在位时那样往果园跑,跟果农们打成一片。
他知我来意,我们无需客套,话题自然分享他的北京之行。他告诉我,江西这次有10个先进集体和7个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选了1个先进集体和1个先进个人代表赴京参会,为江西唯一一位上台领奖的代表。他激动地说,跟习主席握手的那一刻,情不自禁地自我介绍,我是赣南老区来的代表。习主席微笑着示意,好啊,好啊!
袁守根从柜子里取出大会座位安排表、合影照片和荣誉证书向我介绍,他的出席证编号为60号,坐在中间第一排第3号位置,靠他左边的是经济日报社退休干部代表罗开富。得知袁守根来自赣南,罗记者如遇知音,滔滔不绝地说,他曾经参加“重走长征路”采访到过赣州,从“长征第一渡”于都出发,经“长征第一仗”信丰,对遍布山岭的脐橙印象颇深,流连忘返。
这让袁守根想起了与他同名的袁开富,50年前一起创办国营信丰园艺场……
岁月更迭,时光回响。
1941年7月,在浙江省诸暨县大侣乡袁家村,一户人家生下一个落脚崽,依照辈分和生辰八字取名为袁守根,寓意“根木成林”。他年少时离开西施故里,考入江西省南昌一所大学读林学专业,走进客家摇篮赣州之南,求索他漫长的“守根”履痕。
俗话说:“日头出山,一片世界”,意思是指年轻人不负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前途无量。1963年袁守根被分到信丰县农垦局。他说,信丰人的热心、诚恳,从那天开始,他就切身体会到了,心也就安定下来了。两年后的秋天,袁守根调至西牛林场。林场多元开发,主栽种杉、松等十多个树种,不但办了一个苗圃基地,还尝试种植水果增加收入。袁守根想到了家乡的种植产业,建议林场种植温州蜜柑,场长安排他前往温州园林考察,引进温州蜜柑定植老营场地段。虽然这块地面积小不成气候,但袁守根在这儿迈出了实践柑橘技术的第一步,从此开启了信丰种植柑橘的先河。
一位叫顾佩荃的女青工做他的助手,配合记录土壤、气候数据,整理桔树生长资料。顾佩荃小他一岁,比他先一年调来林场。每天,袁守根和她结伴,一起进山岭,一块回林场,一来二往,日久生情,早已知根知底,走进婚姻殿堂顺理成章。他们休了三天婚假,在食堂办了两桌简单的宴席,照了一张黑白合影,一只樟木箱当家具,一条花围巾做嫁妆。
顾佩荃的曾祖父这一代居于安西镇,袁守根下一站工作地便是安西,担任国营信丰园艺场技术员。
信丰为何选址安西办场种植柑橘?这跟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关,取决于执政者的决策眼光。当时,信丰植树造林已显成效,为响应“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号召,县委决定创办一个国营园艺场。在一次县委常委会上,桌上放了一些寻乌县种植的蜜柑,大家剥开品尝后啧啧称甜,随即展开种植柑橘议题,讨论研究自己县的办场方案。一位与会领导推举了袁守根参与这项工作。
袁守根挥别新婚妻子,加入建场选址考察组。据《信丰脐橙志》记载,水利、林业、地质三个部门考察、勘测了西牛、大塘、安西三地,最终确定为河东片的安西。为了抢进度,早办场,1969年大年初二,袁守根同袁开富等4人进发安西,打响规划设计前哨战。春节刚过,汽车站要正月初八开工,他们毅然挑担背包前行。县城距安西29公里,他们行走了将近7个小时。他们租了圩上上堡街一间房子住宿、办公,并在此挂上“国营信丰园艺场”的牌子。
袁守根顾不得歇脚,顶着寒风上山测量地段、设计梯带、绘制果园版块界线。三个月下来,袁守根整个身子消瘦了一圈。办场初期,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食堂蒸饭的锅头破裂了,为了省钱只能将就着使用。有次袁守根路过一家搬离的国营铁器厂,见一面装过油印机蜡纸的锅头,丢弃在厂门口,他如获至宝检了回来,用柴油烧尽油漆,用细沙、清水洗净锅底换上。袁守根身兼技术员、文书、会计,晚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照明怎么办?他拿木条扎层棉花,醮上废弃柴油点亮。
不久,园艺场在老鸦岽对面办了一个柑橘苗圃,县里配给场部一辆10匹马力的手扶拖拉机,可是每天一大早,司机拿着摇把使劲地摇,风车叶子就是旋转不起来,总是要几个人推出十多米远,烟囱才冒出一股黑烟不再熄火。场里准备建第一座房子,推车的烦恼触动了袁守根的灵感,建房地址便定在斜山坡上。他将房子设计成七字形,一侧为三间住房,一侧为厨房、仓库,最前边做车库。他们下田挖泥制砖,上山砍杉树架梁木,去癞痢石打石头,到窑岗拉沟瓦建房。他们拆除临时帐篷,搬进了场房有了自己的窝。拖拉机顺势滑行,轰隆隆地响,省时省力。这山名因此叫“拖拉机站”。袁守根最早引进的两捆脐橙树苗,正是靠这部拖拉机运到邻山种植,诞生了“母亲树”,成就了脐橙母本园。
一带缓坡,一座山,又一座山。山与山之间一派葱茏,奏出了第一个音符,铺开了一片绿色。风是绿的,空气是绿的,连阳光也是绿的。在绿与黄的山间,有过多少血汗浸透的故事?有过怎样叩击人心的情结?
许多事情的必然结果,是在某些场合偶然萌生的。
1970年年底,袁守根赴湖南邵阳调购蜜柑种苗,从一种现象中受到启发,这里有“华盛顿”脐橙品种,为美国引进嫁接苗木,由于气候等原因,挂果率低,种植面积少。他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脐橙属于柑橘类水果,远比蜜柑珍稀,信丰气候跟这里有区别,说不定能见大成效,带点种苗回去试种可行呢?他问了问价格,对方巴不得搭销出去,回答说与蜜柑同价。
袁守根转念一想:这样自作主张买脐橙种苗,万一场领导班子问起责来,自己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不过,他身为技术员有理由解释是购回来做对比试验。心动不如行动,他毫不犹豫地选了两捆脐橙种苗,连同2万株蜜柑种苗一起装上了车。
袁守根这一小小创举,延伸出神奇般的魅力,这是谁都料想不到的。
时任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的袁开富果真开明,在班子成员会上表扬了袁守根,决定成立脐橙“三结合”科研小组,由袁守根负责管理、研究、观测。园艺场在拖拉机站附近,腾出一块座北朝南的山坡,种下这些脐橙种苗,袁守根为每棵脐橙树编号,详细记录何时发芽、开花、挂果、生理落果。日复一日的除草、浇灌、施肥、剪枝,他真切地体会了“园丁”这个词语的真实内含。时间一晃就是三年,这200株“华盛顿”脐橙苗存活了156株,就像奔赴一场前世的约定那般,发育得疯快,树冠像一把张开的大伞,枝干如一双双舒展的手臂,每棵树挂了十五六枚椭圆的橙子,酷似“肚脐眼”的底部外皮,代表着它独特而显赫的身份,总共收获400斤,产量虽然不高,但有个关键前提极为重要,那就是排除了脐橙在信丰的“水土不服”,这里可以成为脐橙的理想乐园。
1979年11月11日,安西园艺场更名为信丰脐橙场。这个以单个水果“脐橙”名称命名的场子,来了个历史性的大转折。
袁守根亦然。走出去,方能开阔眼界。1979年,他获得了到西班牙和美国考察脐橙种植的机会。那次出国考察,他结识了华中农大章文才教授。章教授是中国柑桔学科奠基人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曾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师从英国果树界的权威Ronald Hatton,他的“果树嫁接砧穗亲和性研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袁守根和他的同事们没有辜负章教授的良苦用心,“朋娜”荣登全国出口类脐橙评比榜首,载誉而归,“纽贺尔”被评为“部优产品”是最具分量的答卷。经过多年的试验、驯化和推广种植,“纽贺尔”以强大的综合实力,如今成为首选脐橙品种,占到赣南脐橙种植面积的九成以上。
时光像一枚汁液饱满的橙子,在金色的土地上不停地旋转滚动,激荡出密密层层的水花流向诗与远方。脐橙树站稳了“脚跟”,44岁的袁守根离开县脐橙场。他担任县科委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那些年,又点亮一束束科技星火。上世纪90年代初,赣州提出“在山上再造,兴果富民”,信丰种果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袁守根又被委以重任,回归老本行,领衔脐橙生产一线。
脐橙仍在赣南枝繁叶茂。2001年10月,年逾花甲的袁守根光荣退休,白发、皱纹、斑点,刀刻一般的痕迹,成为岁月留他的物证。按理说他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桃李满天下”的他却闲不着,时常往橙园转,义务当果医授技、做参谋出点子,分享种植经验。
山峦青黛,远峰高峻。每次踏入脐橙园,袁守根觉得四处的果园,满山的脐橙仿佛都在向他招手、致敬。“山有几道弯,水有几道弯,弯呀弯呀,总有脐橙香。一片片金果挂山梁,一阵阵笑声在回荡。”袁守根深深地陶醉在《橙乡吉祥》之中。
嘉定镇有家果业公司种植脐橙三千亩,郭经理想高薪聘请他担任顾问,俗话说“端了人家饭碗,就要服人家管”,袁守根回复他,做顾问可以,尽我所能帮你,如果我拿了你的钱,就没办法服务其它果园了。在外打工的卢培金,回到老家大塘埠镇种植脐橙,袁守根全程跟踪指导,每个月搭顺风车、乘乡村班车前往果园,教他移栽、培土、施肥及虫害防治,有时身体不适则电话里解答。因了袁守根悉心授技,卢培金的果园连年丰产小有名气,邻近果农唤他的网名昵称“炮哥”。
2013年柑橘黄龙病肆虐蔓延,农业部门为防病派出大量科技人员,蹲点山间地头防护病情。袁守根适时提出“种无毒苗木、消灭木虱、挖除病树”防控措施,使许多果园未受病害,喜获丰收。袁守根要求果农恪守一个原则:橙子的品质一定要原生态、健康、营养。每逢脐橙采摘季节,不少电商邀他去果园拍照、录像,做代言产品,他乐此不疲,打趣说“我这长相,不见得帅气啊。”
庚子之春,防疫期间,袁守根无比挂念果农,与果农共克时艰,每天打电话过问,发手机短信释疑,开微信视频聊天,“一对一”地把脉脐橙春管难题。
袁守根常跟人讲“一封信”的故事——
1982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笔写信给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鼓励赣南大力发展柑橘产业。胡耀邦的指示信像一把“金钥匙”,开启赣南脐橙发展之门,老表们转变思维,摆脱贫穷缠绕,放开手脚大种果树。
袁守根也写过“一封信”。2008年赣南脐橙因冰雹灾害而滞销。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示予以解决。2011年赣南181万亩脐橙增产增收,产量达140万吨。春节前,袁守根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致信温总理。2012年2月6日,江西省委下发温家宝批示,省委、省政府派专人到信丰看望袁守根,并转达总理的问候和关心。
天地生大美,万物润有声。任何一个堪称完美的农作物,无疑是由时间、地理条件和人为努力的组合而成。至2020年,赣南脐橙种植面积达156万亩,名列世界脐橙种植区之首,年产量第二;品牌价值超675亿元,位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水果类第一位,誉满全球。在袁守根引种脐橙“母亲树”的安西镇,闪耀出国家4A景区——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
我的写作速度远远跟不上袁守根接二连三的荣誉节奏。2020年10月袁守根再获殊荣,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于第七个国家扶贫日赴京出席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接见,并被安排在他的右座合影。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袁守根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月下旬,在江西省拟推荐“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候选对象中,袁守根名列其中……
袁守根一生橙缘情未了,续写着赣南红土地上的“橙色”传奇……
刊于《今朝》2021年第4期
(责任编辑:黄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