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朝》的头像

《今朝》

内刊会员

其他
202206/09
分享

红脉

红脉

文/邓京红

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了一块白底红字的小牌匾,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意味是什么,但上面的四个字却成为我人生启蒙最早认识的字:光荣烈属。听大人们说,苏区时期,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参军参战,仅我家就有两个爷爷参加红军,一个牺牲成为烈士,一个负伤失去一条腿,奶奶也支援前线参加洗衣队。

后来我参加工作,第一站是县委宣传部,才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家乡兴国县是一个对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地方。

就是这个地方,毛泽东在1929至1933年期间先后七次来到这里,亲自写下了《兴国土地法》、《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亲手缔造了一个苏区模范县。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称赞“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并亲笔题写了“模范兴国”。

也就是这个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主阵地,当时只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就达9万多人,编入主力红军就有5.5万人,牺牲的烈士5万多名,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3179名,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十分之一,占江西省烈士的十分之一,烈士之多名列全国县级第一。而长征路上就牺牲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倒下一名兴国籍烈士,成为共和国大厦的奠基石。

还是这个地方,诞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个大型兵工厂——官田中央兵工厂、第一个中央红军总医院、第一所红军军医学校、第一个中央造币厂……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兴国人,我心底里洋溢着无限的光荣和自豪,同时也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一块饱经战火的土地,这是一块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连年的战火锻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战争创伤。满目疮痍的山、贫瘠干瘪的地……

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兴国的贡献和牺牲,没有忘记这片被烈士鲜血浸透的红土地。兴国人民也从来没有丢掉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创造新的“第一等工作”。

重整兴国河山,首先向水土流失宣战!“山无鸟叫,河无鱼虾,田无肥力,灶无柴烧,锅无米煮”,县城潋江东门外码头原有18级石阶,经多年泥沙淤积已“全军覆没”!严重的水土流失曾一度让专家震惊,被国内外水保专家称为“江南沙漠”。为此,国家高度重视,专门为兴国“开绿灯”,唯一以一个县级区域作为一片,将兴国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兴国举全县之力展开了规模宏大、持续40年的重点治理,使兴国彻底摆脱穷山恶水,“江南沙漠”圆绿梦,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县和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为此,我采写了报告文学《告别“江南沙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受到广泛关注。

兴国人民曾像盼望解放一样盼望修铁路,也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支援修铁路建设。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能够结束兴国没有铁路、长期交通不便的历史,国家在修建京九铁路时特地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弯。兴国籍独腿老红军谢象晃在铁路线路最终确定以及开工和通车三个特别时刻三次激动流泪。京九铁路开通23年后,纵贯江西南北的昌赣高铁,再一次为了经过这座县城绕了一个大弯。京九铁路不惜放弃一路向南的直线路线,而是往东南方向拐弯,两跨赣江,钻山越岭来到兴国,线路也延长了几十公里;而昌赣高铁为了绕道兴国,更是延长了40多公里,产生了两座超过10公里的长隧道,增加投资40多亿元。铁路为兴国拐了两次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是“不忘初心”的“连心路”、“扶贫路”。

为了让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车道,国务院专门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还专门设立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打造老区中的特区,将试验区建设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先行区、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区。兴国县借国家支持革命老区的强劲东风,以苏区时期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参军参战的气概全力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2020年4月26日,兴国正式脱贫,彻底甩掉了30多年的贫困县帽子。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美丽的“模范兴国”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当年,兴国县把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模范兴国”制成四个匾额,高挂在兴国县城的四个城门上。今天,走进兴国县城,就仿佛走进一个红色历史大观园,处处都是红色记忆,处处洋溢发展气息。除了原有密布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外,在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以红色元素命名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遍地开花,红军路、红军桥、红军子弟小学,将军大道、将军大桥、将军园、将军馆,苏区大道、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模范大道、模范大桥……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兴国人民的红色情怀和兴国老区的崭新面貌。

行走在潋江两岸,但见一座座大桥如一道道彩虹,成为兴国县城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其中有一座正在施工的桥是红军桥,但这已是第三代红军桥。80多年前,潋江之上只有一座小木桥,当年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12个主力师8.6万人中,就有7个师4.5万人在兴国集结出发,跨过这座桥走上了万里长征路,从此她有了“红军桥”的美名;1981年12月,兴国籍上将肖华回到兴国,在他的关心下修建了一座宽7米的钢筋水泥红军桥;近40年过去了,红军桥再次重建设计为宽25米的双向四车道。红军桥,承载着兴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也见证了兴国老区的发展变迁。

冬日的暖阳下,红军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在万丈霞光中,我仿佛看见新建成的现代化红军桥像一条巨龙巍然矗立,再次刷新了革命老区的城市天际线。我知道,“模范兴国”正在“新长征再出发”的征途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刊于《今朝》2022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叶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