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朝》的头像

《今朝》

内刊会员

小说
202401/15
分享

徜徉在虔山赣水的氤氲里 ——“水木赣州”曹真书画作品展序

文/简 心

“赣之为邦,其山耸而厉,其水湍以清”,置身于曹氏丹青中的水木赣南,会有一种强烈的地气感:这里的土山敦厚而倔强,这里的溪汊浚急而清亮,这里的季风潮湿而回转,这里的云雾绵薄而多变,这里的崖石粗砺而坚峭,这里的草木丰茂而驳杂……山嶂包围下,各种云气漫过来,岚雾翻飞,胸前浮满了负氧离子和雨毛粒子,猛吸一口,鼻子湿漉漉的,仿佛能闻到各种草木落叶的气息,这时打开感觉系统,感觉每个细胞都在膨胀、放飞。

这是一个隐藏在南方青山丛中的诗意“国度”。“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城市多消尘,还山弄明月”“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稍稍翻开文学史,就会折服于赣南大地的蓬勃元气与诗性光芒。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何以血缘感和生命感的艺术创作,追寻赣南的山灵水韵、植被地理,最大化地展现这块土地的形貌、气质与基因,以鲜活的书画作品为赣南山水草木摹神立传,是曹真先生孜孜以求的使命与母题。他不仅常常入重峦叠嶂、山河涧谷、岩崖丘壑,与山川草木耳鬓厮磨,相激相荡,更不时将自己还原成一朵云,一块石,以草木之心游弋于赣南大地,行山问水,相感相照,信马由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形诸笔墨,寓于丹青,抒于诗文。“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曹真不仅是诗、书、画兼工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位广涉文、史、哲等诸多领域的文化学者。他以求真之性观山照水,以较真之情体事格物,以动真之势求艺治学,以归真之心行思天地,不断出入山林田野写生考察。他致广大而求精微,有时为了精准把握一个物象和肌理细节,往往对着一片树叶、一块石头就要默察揣摩一个下午。疫情三年,外出殊为不便,他换了个活法,坐地即深山,就近观察赣州的水光山色,草树烟云。一个兰溪谷,他竟然去了三十多次,峰山、八境公园林林总总千奇百态的乔灌藤草更成了他日常写生的植物“模特国”。

十年前,有画家跟他说“赣州都是馒头山,没法画”。这几年下来,他终于明白,那是画家还没有真正走进去。赣南大地,岩壑峰峦变化极为丰富,或奇险或幽静,或丰腴或峻秀,如龙如龟如蟾如莲,如项如盖如仓如盘,曰“齐云”,曰“翠微”,曰“通天”,曰“九连”。赣州的山,有呈万马奔腾之势者,苏东坡赞曰“山为翠浪涌”;有呈宾主朝揖之礼者,黄庭坚比作“梅岭桂岭来朝宗”;有呈奇葩绽放之态者,李朴绘之为“云根秀出碧芙蓉”……赣州的水,有翻滚腾跃者,孟浩然说那是“跳沫鱼龙沸”;有优雅娴淑者,汪广洋说那是“烟江水花净”;有蜿蜒逶迤者,余君卿说那是“赣流东江龙蛇走”……

书法是笔尖的舞蹈,绘画是纸上的漫步。他凭借自己独特的诗书画三维交感,高灵敏的体事品物之心,以及世情物理的细思默察,赋之于各种笔法墨趣的技巧反复推敲揣摩,加之对于硬毫软毫、生宣熟宣,以及各种颜料的品鉴相用,把赣南的山光水色、云形雾态、草木性灵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以古代文人吟诵赣州的诗词为内容进行书法创作,广纳博收,随缘就取,法山法水,积累了一大批书画艺术精品。

易曰:“可观莫如木。”树木,是我们最容易感知的美好事物。山水之余,曹真喜欢与草木相处,加之览书、品物、博玩与美食。他有句笑眯眯的口头语,说这个好玩,或者说这个不好玩,或者说,这样就不好玩了。他说这些时,心是开着的,好像随手摘了一片新茶,鼻前嗅了一下,唔,好,然后就交给茶艺师去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是要人智慧不单向外用,而是向内返观自照,随缘自足,使生命成为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当智慧和慈悲成熟,所有一切,都是好玩。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丹心向自然。最大的美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坚持独一无二的自然。只要谁保持了山水元气,天地初心,一切归真为原版,那么,谁就是最美的宇宙。所谓“真”,就是本,就是我们到世上的本来样子——真水无香。面对喧嚣滚滚的图文音像与电子科技时代,当许多艺术家都忙得昏天转地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曹真先生以自己的画,悄悄告知:我在赣州。

刊于2023年《今朝》第三期

(责任编辑:钟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