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歌·四季刊》的头像

《九歌·四季刊》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5/21
分享

当文学的轻岚四处升漫

当文学的轻岚四处升漫

齐如林

一直萦绕我心头的是,应当如何看待校园文学,校园文学应该书写出什么样的天地。

工作后,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大学生的文学作品,却极少见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题材大都囿于爱情、乡愁、四季,对象一般是白云、小草、露珠、星星,指向大多是故乡、母亲、友爱和聚散,格调是孤独哀伤或幸福甜蜜……这样的海量作品,起初感觉还有点甜味,接着变觉得有些腻人,进而是枯涩,最后近乎麻木。

精巧有余却严重缺钙,仿佛得了一种软骨病,这是大学生文学写作的通病。诚然,校园文学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心灵的独白,让人真切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真率和梦幻的色彩。但当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一同呈现梦呓式的笔调时,就不能不让人担心校园文学的生命力了。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常说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不广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尽管社会阅历不足,却故步自封,囿于自己的小圈子,不去关注时代和社会。同时,一些同学对时下一些文学弄潮儿的作品奉之若神,并模仿其风格进行写作,致使文章肤浅,缺少深度。

真正的英雄,是从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真正的好作品,应是从世俗社会里陶炼出来并引领社会的。犹记2001年自己在第六期《九歌》卷首语里所写:“对于经历过五千年风雨的中华文明而言,她要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必然要选择一群苦难中长成的多钙质的民间歌手。我们不敢说单靠几本九歌能匡正时谬、重塑民魂,但我们可以以一片赤诚之心,躬行在新时代文学的河岸上,奉献一个纤夫全部强健而坚韧的伟力,以我们全部的血肉和骨骼,构筑校园文学的光华。”我们不能要求大学生立即喊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但一扫校园大学阴柔之风,写出有力量、有深度、立足于社会的作品,当是我们每个爱好、关心校园文学的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威廉·福克纳说,他一辈子都在书写那个邮票般大小的家乡。现如今,威廉·福克纳的家乡已经在文学的世界里得到了永恒的放大,成千上万的读者因他的作品而受到那个家乡的浸润。这是对超越时间与记忆的文字力量的最好阐释。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青春岁月里痴迷于校园文学并非为了心中的作家梦,而是为了把青春岁月里的生命之诗留住,为了让美丽的东西为自己停留的同时,并感染前后相继的同梦人。正是在追梦的路中,我们认识了美、真和善,发现了自己的心灵,明白了情感的分量和爱的意义,并由此萌发了对生活的挚爱之情和对人性的赞美。这是对蒸腾着青春与力量的校园文学的最好注解。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必然同时存在两种“气场”,那就是追求科学精神气场和崇尚人文精神的气场。在我们的学校,九歌文学社、校园文学研究会和百合文学网,还有其他很多的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校园文学阵地,便是让人文精神的气场充盈于莘莘学子周围的发源地。

当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无声无息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文学的河流时,我们就会感受到文化的轻岚四处升漫开了。那时,你我都会心神俱醉,并为自己属于或曾经属于这样的一所大学而骄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