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歌·四季刊》的头像

《九歌·四季刊》

内刊会员

随笔杂谈
202408/26
分享

向往与逃离:人生的困境与突围——读《围城》有感

很多人都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因为其中有一句话很著名“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杨绛女士在电视连续剧《围城》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个人觉得叔本华先生的一句话“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用在这里评说很是恰当。当然,要想真正解读《围城》,我们还是要“走近”“走进”“走出”这座“围城”。

一、走近“围城”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一)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方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方在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如果单看内容简介,你可能会觉得无趣,认为其不过是一个不求进取的“庸人”的情感纠葛和一地鸡毛的事业琐事。看点在哪里?内容简介让你看到了“围城”的形,而它的灵魂你要走进去才能感受得到。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名叫“钟书”是名副其实,先生自幼爱读书,记忆超凡,精通多种语言,能背诵无数的诗词和文献,能将经史子集随手拈来、头头是道,堪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是“博学鸿儒”“文化昆仑”。然而先生的一生从不为书本所困,先生是极其接地气的,他是个幽默大师,他健谈善辩,口若悬河,舌灿莲花,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钱氏的健谈雄辩大有孟子、韩愈遗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乎无人不晓。

钱钟书先生始终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他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头脑的清醒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兼收并蓄并且绝不盲从。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先生的博学、幽默、深刻与其意向、理想等,你都可以在《围城》之中有切身体验。

二、走进《围城》

(一)《围城》的主要风景——“围城”人物

1.注定失败的男人——方鸿渐

《围城》中的男人们形态各异,赵辛楣、李梅亭、韩学愈、陆子潇、汪处厚,这些人都是真实可感的,每个人似乎都能从中找到我们祖辈、父辈、兄弟们以及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影子。然而这本书中但凡有真实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琐的、虚荣的或卑鄙的。

相对而言,那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方鸿渐优于里面的其他男人,至少他心存善念,从未想过伤害别人。他还不算是个卑鄙的人,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还想保持一点做人的尊严。然而他又注定是要失败的。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无论哪个时代,舞台都属于有野心、有志向、有才能的人。像方鸿渐这种“不上不下”的人注定是尴尬的。以致很多学者把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多余人”的悲剧在于思想上开始觉醒而缺乏行动的勇气和历史条件,而方鸿渐的悲剧在于他的庸常;“多余人”会给人以时代的前卫甚至英雄的感觉,而方鸿渐却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所以,既无野心又无志向还没有才能的方鸿渐,注定要失败,他就像是《红楼梦》中那块女娲娘娘补天没有用到的那块石头,自视甚高却因无用而自卑,最终变成了顽石。

2.精彩又伤悲的女人河

“围城”因着无数的女儿家汇成的奔涌的河水而变得变得很有生气。女儿们的“斗法”让围城之内精彩纷呈,同时也上演着各种悲情故事,让这条女儿河溢满了伤悲。

苏文纨是黄河,起源清澈,也颇有气势,毕竟是女博士,盛名还是担得起的,只是随着岁月和经历慢慢浊了起来,并且无可挽回。她空有苏小妹才名及法国博士帽,却沦落到先与方鸿渐诸人玩爱情与智力的双重游戏,待理想破碎,容颜渐老时草草下嫁,及至为人妇时,又诱惑赵辛媚与之发生私情,演绎了一出人生闹剧。她工于心计,喜欢男人簇拥在自己周围,男人之间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赏玩味并从中得到所谓的爱情的满足。伪洁与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

孙柔嘉是很多人家都可以有的门前的一个湖泊,看似柔弱无害,有着青青碧莲、曼曼花荷,但是却看不到底,毕竟遮遮掩掩的,一个不小心,丢了性命也未可知。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女生,这个小鸟依人地交付方鸿渐照顾的小女生,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这种既柔又嘉、却暗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中国道家文化中的所谓“阴柔”,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所谓“权谋”,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她看似是“围城”女人中最成功的,她最终牢牢地掌控住了方鸿渐,成为方鸿渐的生活核心,她掠走了唐晓芙的“梦”,取走了苏文纨的“明珠”,她是和方鸿渐有纠葛的女人中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可是,当她掌控一切后,婚姻、生活和命运,却又似乎全都失控了。她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她也在“围城”之中迷路,敢问路在何方?孙柔嘉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能够接受新教育的新女性,可惜,新思想没能敌得过原生家庭带给她的桎梏,她终究作茧自缚,成为了一个市侩女子。

唐晓芙是原始山林中的叮咚潺潺、清澈透明的小溪。她是纯洁而可爱的,她是整部《围城》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支芙蓉。她与方鸿渐同属理想青年,是方鸿渐心中的最爱。但她偏执于女性彻底解放,竟要求“占领爱人整个生命”,她要求的爱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她的心中容不下一点尘埃。她虽然爱着方鸿渐,但终究容忍不了他曾经的荒唐,最终忍痛分手。而方鸿渐终究也不是牛皮糖,他也放不下心中唯一能保留一点的可怜的自尊心,挥手离去。有时我在想,如果钱钟书先生可以让这两个有理想的人终成眷属,然后再败给生活的油盐酱醋,会不会更有讽刺力度呢?先生终究是善良的,他不忍心葬送心中这残存的唯一的美好,让方鸿渐的爱情终究变成了镜花水月,让唐晓芙成为方鸿渐可望而不可即的梦,而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深意。唐晓芙是围城的白月光,可是太微弱的皎洁驱不散围城的昏暗。

这三位女子是与方鸿渐纠葛最深的三个人,她们左右着方鸿渐的人生走向,无意合作却齐心协力把方鸿渐一步步推向人生的深渊。“围城”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女子,鲍小姐,张小姐,周太太,汪太太等等,数不尽数,形色各异。她们共同构成了围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围城》的别样风情——语言特色

笔者认为《围城》的故事比较一般,不过是饮食男女的故事而已,而且也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此书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就在于钱先生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绝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精妙之处实在太多了,在此拣重点和各位分享。

1.语言的明珠——比喻

《围城》中的妙喻有三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第三种是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使作品更显诙谐、幽默。

第一种比喻如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又如五人赴三闾途中描写“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老成”用在雨上,可谓唯钱先生一人,用得好!雨丝密说水面上在“长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却又恰到好处!

更常见的是第二种比喻,也是全书中的亮点。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颇为惊动了家乡那个小小的县城,先是报上登出新闻,继则应邀回母校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的学术报告。在县省立中学作演讲时,鸿渐说只有鸦片和梅毒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使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先生在此变抽象为具体,采用了以虚为实的手法。书上还有一些语句则变具体为抽象,将具体的感觉用抽象的物象来比喻。例如第一章中“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将眉眼间的距离比作离得远了害相思病,真是妙极,远胜过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神韵,更见犀利与深刻。

第三种比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关键在于他所用的喻体。作者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眼睛与鸡蛋,本无联系,作者想常人所不能想,运用夸张的手法,贬讽了李梅亭,让读者对之产生厌恶之情。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的春气入耳,蠕蠕欲活”,更突出了李梅亭的性格特点。

钱钟书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之高超的想象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形成众多妙喻。

2.语言的利刃——心理描写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中说,文学作品应该“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大部分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一定有成功的心理描写,但钱钟书的心理描写与众不同,关键就在“曲传未吐露”的心理,

在方法上,一是以情节曲传心理,并且调动一切表面看来无助或破坏那中心情景的琐屑细节。如结尾一章,方鸿渐与孙柔嘉吵架后,正回家想消释柔嘉的怨气,而柔嘉刚才正向姑妈讲鸿渐的不是,害怕已被鸿渐偷听到,方鸿渐其实并没听到,只得摆空城计:“你心里明白,不用我说。”结果柔嘉心虚之下,说“本来不是说给你听的,谁教你偷听?”这就无异承认了她在背后糟蹋方鸿渐,结果正准备向妻子低头的方鸿渐和一心想给丈夫找个好工作的孙柔嘉竟然越吵越厉害,终于走向不欢而散。

第二个常用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妙喻来曲传人物的心理,如赵辛楣与方鸿渐初次见面,赵“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充分传达了赵对情敌方鸿渐的故作姿态的轻视,因为一来赵因为追求苏小姐而确实在乎方,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一来因为他知道方得了个克莱登假博士还在报纸上登广告,确实看不起他。接下来“他的表情就仿佛鸿渐化为稀淡的空气,眼睛里没有这人。……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了。”

《围城》塑造的人物性格现实、典型,心理描写的逼真、传神;批判人性与文化,手法上幽默,精神内涵深刻:这些多得益于独具匠心的比喻手法和犀利深刻的心理刻画。

(三)《围城》的大动脉——主题思想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钟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钱钟书先生是想从文化层面上来认识其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和荒诞感的。在全书的结束部分,方鸿渐在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家庭(婚姻)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这实是一种五味杂陈之感,落寞无力之觉,道尽世间的人情冷暖、心中的感慨万端。

《围城》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二是文化批判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整体弊病。方鸿渐是“新儒林”中尚有正义感的人物,他的出国留洋,目的是“光耀门楣”,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剧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所致。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性,也是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封建遗老方遯翁不用说了,就是于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在她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旧式女性的面孔。作品通过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第三个层面则是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小说中多次点明了“围城”的含义。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对,老是与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不想结婚,但父亲却塞给他一个老婆,却也因“祸”得福,有机会出国留学;他不想得什么学位,在父亲和岳父的催促下,才买了一个假文凭充数;他不爱对自己一片痴情的苏文纨,爱上了温柔伶俐的唐晓芙,眼看就成了,却因为误会分了手;到了三闾大学,他不愿意在履历表上填上假学历,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却受到同样是“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外文系主任韩学愈的排挤;他害怕自己爱上孙小姐,却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孙小姐的婚事……方鸿渐的一生都在对“围城”的向往与逃离中纠结,最终深陷围城,无法摆脱,这是方鸿渐无奈而悲剧的人生,这种无奈和悲剧又是无数个“方鸿渐”的寻常人生,也许这就是先生要和我们共同体验的百味人生吧!

三、走出“围城”——《围城》的价值和影响

我们进入了“围城”,但是我们终究是要走出“围城”的,否则我们便辜负了先生的盛意了。毕竟先生写《围城》是“立此一镜”,不是为了困住人们,而是促动人们从他的“围城”中实实在在的回归生活,领悟人生,并希望不要在“围城”中四处碰壁。而我们能否真正走出“围城”,这不仅关涉人性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更关系到时代文明的发展。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原因,也基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

钱钟书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也是最纯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深挚的虔诚,在学术上他不能容忍一丁点儿的虚伪和取巧,故而在《围城》中,先生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类。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如曹元朗摹仿“爱利恶德”(艾略特)《荒原》的《拚盘姘伴》诗,又如买办张先生式的洋泾浜等。三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又如三闾大学中的“导师制”等。

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著名的克莱登大学假博士,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等等;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陆子潇以国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赠书给自己等等,举不胜举。读《围城》,我们从其中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做过的类似事情,这让我们不得不掩卷自省。先生借助其人其事提醒我们每一个人直视内心,正视灵魂。先生把人性中最真实、最虚伪、最丑恶的东西都揭示了出来,看似顽童一样的先生实际上活的最是通透;先生看透了人性的卑劣,看到了人生的欲求不满。说到底,人生的悲剧固然有着时代和家庭的原因,但根本而言,还是性格与行动决定命运。因此,做好自我管理,在我们不过百年的人生历程之中尤为重要。

我们走进先生的“围城”,最终还是要从“围城”中突围。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致敬先生: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谢谢先生,教会了我们如何不再在向往与逃离之中挣扎,不再在痛苦与无聊中纠结,让我们走出“围城”,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围城.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团建工作网,2014.10.1

[2]高俊林.男性中心主义与“围城”意识——钱钟书小说的重新解读.新疆大学学报,2003.9

[3]陈伟宾.钱钟书《围城》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探析,文学艺术,2010.1

[4]胡育.论《围城》的语言艺术,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5]李志连.钱钟书《围城》的文化反思.山西师大学报,2007.4

       

       【注】此文刊发于《九歌. 四季刊》2024春季阅读专号。作者王晶,为山东聊城第一中学教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