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是人所共知事情,不用夸张,也无须粉饰。
今天的人们都能够感觉得到,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食物的花样品种增多了。一日三餐绝对不会再以单一的食品为主。人们注重营养,讲究色、香、味、形、养俱全。胃口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食欲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早已不是以填饱肚子为荣。饭桌上的主副食品及各色菜肴,是应有尽有。地上跑的,跑到餐桌上的肉类副食,猪、牛、羊、兔肉。海里游的,游到盘子里的海鲜,鱼、蛤等等。单说那鸡、鸭、鹅、鸽子、鹌鹑等飞禽的蛋类产品,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说到蛋,尤其是鸡蛋。如今人们再也不用为了添加营养,为能够吃到它,而操劳奔波或发愁焦躁。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侯。父亲上班劳累过度,母亲就在碗里为父亲打上一个鸡蛋,用开水一冲,点上几滴香油,放一点白糖搅一搅,然后端给父亲。每当这时,父亲的眼睛饱含丰富而又复杂的眼神,流露出难以描述的情感。那时,他在心里肯定想的是母亲的辛苦和因饥肠辘辘而瘦弱的儿女。还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与生活艰辛。然后,慢慢地喝下去的滋味,肯定也不可能感觉到香甜、可口!因为,心里早已堵上了石头,胃口也不会那么张狂和安然自得。
那时,鸡蛋的重要性,在我的脑海里,简直是神圣的无与伦比。有了它,似乎就有了希望、寄托和依靠。谁说不是呢?养鸡的人家,指望它改善生活。一个鸡,就是一个“银行”。有的人恨不能从鸡屁股里抠出鸡蛋来!买鸡蛋的人,期望它为人增加营养强壮身体,还指望它提足精神头呢。又有谁不高看它一眼,另眼相待呢?有的人家,蛋青蛋黄吃的干干净净,蛋皮也会让缺钙或营养不全的孩子捣碎了喝下肚子。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丘陵环绕的大山里工作时。每到星期天,一大早就悄无声息地出门。象鬼子进村一样,到处打听找老乡们收购鸡蛋。谁家院子里传来母鸡下蛋的咯咯声,必然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如获至宝。登门不是拜访,而是求购鸡蛋一枚。
为了买到鸡蛋,给身怀六甲的妻子补养身子。我牺牲了许多的业余时间,到处求购。有一次,好不容易用刚发的薪水,换来几十个鸡蛋,象宝贝似的,用锯末衬垫,小心翼翼高高兴兴地带回家。让妻子大饱眼福又饱尝美味。
我大咧咧,兴高采烈地上班去了。以为妻子会自己吝惜自己,间接或直接地为未来的宝宝,补充营养。
由于我们夫妻两人,对胎教和科学育儿毫无理论准备,更无实际经验。生活上粗茶淡饭司空见惯。那鸡蛋的事情早已忘的干干净净。
偶然,有一天,打扫卫生清理床底下,让我大吃一惊!墙角蹲着一个大玻璃瓶子,里面躺着一个个圆呼呼,毛茸茸,绿莹莹的家伙!生来胆小的我,连忙喊来妻子,问她,那是什么东西?妻子惊慌失措,也说不清楚那是什么!
我俩,定神一瞧,仔细一回忆,又冷静一分析。然后又哈哈大笑!
原来,那是我费尽周折,千辛万苦买来的鸡蛋。天长日久,在玻璃瓶子里遮盖,憋闷,发酵,拔丝,霉变了。生长出了团团圆圆,绿色的毛!
一个个象珍稀动物绿毛龟,那样神奇可爱。也让我生发了无尽的联想和感慨。如同发掘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一堆蕴藏着古老文化的文物。
时间一晃,过去了二十多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养鸡专业户,专业村。比比皆是。鸡蛋上市供应量颇丰!想吃就吃,时时处处都能买得到。过去,别说没钱,有钱人也不能敞开的吃啊!那年月,除了害怕水肿,谁为肥胖害怕惊慌过啊?现在,人们还担心吃多了胆固醇过剩积淀,闹病呢!
为此,养鸡户组成合作社,联营、科学喂养,改进和提高产蛋量和品质。不断符合人们生活和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和挑剔的口味,加工成了成品或半成品。多滋多味,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从鸡蛋的演变发展史,可以看出。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共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大计的政府“菜篮子工程”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改善,越来越富足。尤其在禽流感和自然灾害面前,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和应对措施,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的管理监督,给予生活困难人口补贴,保障了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泱泱大国,济济民生。鸡蛋的生产和需求,早已不在话下。再不可能象我的妻子那样,委曲自己的肚子,忍受食欲的煎熬,捂出一瓶子“绿毛”鸡蛋吧!
(原创于星星赶山文斋:2007-09-1819: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