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纪昀清的头像

纪昀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11
分享

大善人王克勤

文/纪昀清

最初认识王克勤,是缘于路宝莲老师主编的《竹林文苑》杂志刊载的一篇短文。这篇文章是由司晓升老师专门为追忆王克勤先生而写的。文章简略记述了王克勤生前鲜为人知的善行义举,令人记忆犹新。随后,又因某种机缘,认识了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会长刘知民老师和王克勤的小儿子王卫星先生,通过座谈和翻阅相关资料,我对王克勤先生感佩有加。

王克勤,1919年3月12日生于户县甘河镇尹村,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一生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虽不苟言笑,但却因一桩桩善举而闻名遐迩。尤其是上姚村的那些老人们,每每提及“王克勤”的大名,都赞不绝口,称其为“王善人”、“大善人”。

他的善根,追根溯源,最早应缘于不同凡响的家世。他出身世代望族,高祖曾是身家清白、齿德俱尊、闻名乡里的耆老乡绅,被县令推举出席过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堂上至今还高悬着乾隆御赐的“恩泽紫禁”金匾。其父王允信,为清朝贡生,民国初年任周至县土地丈量委员,当年是创业的好手,既经营户县尹村的家业,又在黑河东岸的楼观镇上姚村租下黑河滩,开荒种地,买下三百来亩地,盖了庄房,修了院落,建起了吊庄,为人仗义执言,处事宽宏大量,行善村邻乡里。每年夏秋,乡亲们用其父的牲口种地,其父都慨然应允,不收分文。其伯父王允恭,性情豁达大度,教学认真精进,一生热衷公益办学,为周至县武成中学首任校长。

王克勤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家族前辈广结善缘的影响,自然会善由心生,践行善道。

而将如是善行真正付诸于实践,则缘于他接管吊庄。1935年,吊庄产业又得以发展,急需用人,年仅16岁的王克勤便尊奉其父的指派,收拾简单行李装上车,携妻将子,辞别二老,从老家户县尹村迁徙至周至县上姚村,肩负起经管本家吊庄的任务。由于他始终坚持“义中求财”的理念,因而将家业经营得也越来越兴旺。他虽然年轻,却把家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奉为座右铭。正因如此,凡他经手属于公众的钱粮,从不挪用一分一文,一丝一毫。他曾把其父在上姚村置办的300多亩地租给佃户耕种,每遇到佃户诉说困难,他就不由分说予以减免,甚至全免。

他的敦厚善良,为其以后成为“大善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王善人”美名的由来,则缘于上姚村突降大火时王克勤的仗义疏财和奋力救灾。

据1999年4月1日《周至报》刊载的王安全《火海凤凰——楼观镇上姚村王克勤先生事略》一文记述:

“1949年5月10日,上姚村西南角一家媳妇和男人忙着整天插秧,媳妇请来妹妹哄娃。两三岁的娃娃被大风肆虐的响动惊醒了,就大哭大叫。无奈间,想起姐姐的叮嘱,娃肚子饥了就给炒鸡蛋吃。于是,姑娘就到灶火门,点着一把麦草塞进锅底,拉动风箱,火苗舔着锅底,油滋滋地热了。姑娘慌慌乱乱地去取鸡蛋,麦草火星掉下灶门,燃着了脚底麦草,腾地一声火焰窜起。偏偏这家男人是勤快人,农闲时喜欢割柴,成捆的干柴架在楼条上。这火寻着干柴,烈焰呼呼。姑娘慌忙扔下鸡蛋,捞起马勺,奋力刮水,泼向灶门的烈火。楼上的火焰趁机卷起草棚的干草,大火浓烟弥漫了三间草棚。娃娃被烟呛得哑了声,姑娘被烟火烤灼得鼻涕眼泪,失急了抱上娃跑上街,呼天抢地失声喊:‘着火了!救火呀!’

“留在村中的几十名老弱者闻声跑出来,端水灭火,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火烧连营,将4条街烧成了火焰山。这浓烟烈火腾空数十百丈。彼时虽有青壮年从地里冲进村中来救,但那火已成势,如何救得下?抢出城门的家具衣物,零散堆在地里,飞来的火星和未扑尽的暗火相勾结,这里一堆火,那里一片火,城里城外,尽成火海,霎时封住了城门。

“上姚村明代建城,清末民国,兵匪如毛,全村110余户,430余人,齐心协力,数次翻修,高筑城墙。平日里城墙雄视一方,防备匪盗。今日眨眼间火海吞噬城门,城门变为火墙,救火的人们被圈在城中火海,无处逃生,惊慌不断有人被火烧伤。”

王克勤得知,心急火燎跑回村,奋力救火。

只见村中关帝庙,四周火势汹汹,王克勤跑回家,“浇湿四五床棉被,顶在头上,上到庙顶,把湿被儿盖在火焰燎烧的地方,捂灭了火,保住了公产。又见大火封了城门,他指挥大家跑到村西北角的空地上,攀着城墙上胳膊粗的藤条,爬上城墙,又用长绳,一一吊向城外,趟过护城河,暂避村外。”

“直到黄昏风停了,大火方才渐熄。环顾村中,残垣断壁中冒着缕缕残烟。近百户人家被烧得没有一升口粮,没有一寸缕线。畜禽被烧得焦臭,树木尽成焦棒立在黑墙边,锅灶家具渐渐稀烂,近300间房屋化为乌有。村中染房、旅店、厢号、货铺大部分烧毁。也有三五家,救出一半间残房,三两件家具。”只有王克勤等四五家幸免于火。“天降灾祸,灾民家家绝望,号啕声震天动地,一村人将背井离乡。”

王克勤心痛惨状灾情,为了挽留乡亲重建家园,挨家走访。由楼观镇羊坡村陈程林创作的《王克勤舍财》经本中唱到:“王克勤站村中泪流满面,呼乡亲莫要走放弃家园。我吃住不能让大家旁观,残病弱和老小我管宿膳。我拿出衣和粮救济贫难,莫哭喊莫恼怨挺起腰杆。全村人合一心抱成一团,互相帮互相助重建家园。若离家去讨饭从此走散,把老幼和庄稼谁来照看。住一村是一家救灾消难,亲帮亲邻帮邻流血流汗。山不塌地不陷人能胜天,度此劫收庄田再干来年。”

之后,王克勤又组织本村小学学堂的师生腾出教室,安置灾民。但由于灾民巨多,无法容纳,为了解决灾民的临时住房问题,不让乡亲背井离乡,王克勤思前想后主意拿定,决定拆掉房屋,将木料砖瓦分开搭盖临时居所。次日一早,他便邀集灾民到家门口,请大家动手拆自家房屋。村民感激涕零,无人动手。当年14岁的马金贤回忆说:“谁能忍心下手拆那么好的大房。王克勤劝不动大家,自己上到房上,挖倒脊兽,哗哗哗把瓦一页页蹬下来。大家见了,也就动手拆房。我在房下转瓦,也是王老先生的受益者。我家有二三亩地,租了四亩地,当下没有一点钱,愁得泰山压顶。我爹背回半口袋粮,说是王老先生给的。”

火灾亲历者翟俊荣在《王善人救灾》歌谣中也如是写道:“王克勤着了急忙把房上,搬脊兽拆房瓦气宇激昂。众乡亲见此情才把房上,十二间大瓦房一齐拆光。椽和檩按大小分类堆放,把木料分灾民筹备盖房。把自家地坎上树木分净,还宣布种地户不交租粮。从姚村到尹村大车来往,运粮食运木料解救饥荒。”

为了筹集粮食木料,王克勤率先带头,又从尹村老家拉来粮食木料捐给村中。

在这救灾的紧要关头,为了安定民心,迎接全国解放,王克勤又毅然动员村民自救,组织救灾会。

王克勤亲自指挥,开展救灾工作:组织全村铁匠、木匠,搭盖灾民的临时住房,制作简单家具;组织妇女将捐来的布匹缝制成衣物;组织老人搓草绳,打麻鞋,分发粮食;组织青壮年劳力下地收麦,不误农时。

对于他的善举,其妻也予以默默支持。

其妻出身农家闺秀,自小聪明伶俐,才貌出众,通情达理,贤惠淑德,十几岁时到王家,辅佐王克勤幼时的学习生活,操持家务,打理生活琐事。她的婚姻是建立在儿童时代,尊崇父母安排,嫁夫随夫,夫唱妇随,照料丈夫,孝敬长辈,年龄虽小,但非常知理,和睦亲邻,勤劳俭朴。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甘于寂寞,不怕风吹雨打,顽强生活。

在这关键时刻,其妻主动将金银首饰和衣服予以变卖,捐给救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经常烧香拜佛,相信“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她经常给子女们讲丈夫王克勤积德行善的故事,就是想让他们以丈夫为榜样,与人为善,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要对得起丈夫用毕生心血所赢得的善名口碑。此时此刻,她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王善人救灾》歌谣中对此这样记述:“克勤妻任素贞贤淑义仗,卖金银和首饰再卖衣裳。捐给了救灾会灾民穿上,把她的贤名儿代代流芳。”

在王克勤夫妇精神的感召下,各村在饭时也纷纷担来饮食碗筷,以解灾民燃眉之急。不出数日,救灾有了头绪,人心安定。

不料,当救灾工作刚刚理出头绪时,兵灾却接踵而来。

1949年5月初,周至即将解放,胡宗南残部、十大县团、秦岭守备区等在沿山一带拉壮丁、抢粮食,姚村一日数惊。时年三十岁的王克勤,一米八五的个头,结实有力,正是做壮丁的最佳人选。全村救灾工作刚有眉目,如被拉丁,救灾工作势必前功尽弃,如想留下,就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于是,王克勤思来想去,便痛下决心,“把烙铁烧红将左腿烫伤,红烙铁放腿上滋滋作响。疼得他冒冷汗昏倒地上。苏醒后将伤腿敷药扎绑,咬着牙忍着痛挪步扶墙。”

次日,他拄着拐棍,继续指挥救灾工作。王克勤的这一义举,感动了临近村落的父老,向上姚村捐赠木材、衣物。在他的指挥下,“二十天三百间草房盖齐,姚村堡无一人流落外乡。”上姚村度过了这场罕见大灾。

一次座谈会上,翟俊荣说:“王克勤把救灾会办得好,全村灾民有吃有住。乾县、武功、兴平、户县一带人都称赞王克勤是王善人。”

之后,除陈程林、翟俊荣外,楼观道人就此事也创作了《王善人》经本,以此赞颂王克勤的善行义举,至今广为传颂。

就连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听到王克勤毁家纾难的事迹后,也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克勤先生,大同世界有所得,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

这便是王克勤被称作“王善人”“大善人”美誉的由来。

说实话,王克勤拆房救灾和烫腿救灾的事迹着实震撼了全村,也深深地震撼了我。可是经过多方走访,才发现,王克勤之所以这么做,并非一时冲动、偶然心热,而是与其自小就与众不同的秉性做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一,王克勤自小就豪爽仗义。刘振甫老人回忆说,那时候,他和王克勤等小伙伴经常玩“垒枣山”的游戏。由于王克勤身体壮实,经常自愿垒在“枣山”的底座。每次先生进行惩罚时,都是王克勤一个人承担责任,从不出卖其他的小伙伴,还说王克勤有江湖老大的气势。

其二,王克勤自小就有生意头脑。比当年的会计刘振甫老人都会算账。私塾先生检查背书时,他经常和先生讨价还价,执意要背那个字数最少的,不背字数较多的;当先生检查背诵因未背过就要接受惩罚时,他就央求先生用戒尺的宽面打手心,不让用窄面打,而且还讨价还价地少打几下。记得一次还提前偷偷地藏了先生的戒尺,气得先生罚他不准吃午饭。

其三,王克勤自小就爱据理力争。念私塾时,老师在学堂立下规矩,做错了题得打一板子。他答对了半道题,老师要打板子,他便与老师论理说规矩,老师只得打了半板子。

其四,王克勤自小就志向远大。念了三年私塾后,转入甘河小学读书时,常与伴儿读孔孟之书,听老师讲圣贤之事,对眉县横渠的张载喜欢得不得了。一次老师问他,你喜欢哪位先哲?他站起朗声背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为他日后践行善事指明了方向。

其五,王克勤自小就学习用功,功课俱佳。他的作文言之有物,常受老师夸赞,并被当做范文给同学们朗读;他写的毛笔字也备受老师赞赏,常拿去给同学做影格;他当班长时,组织活动得力,工作层次分明,井井有条,老师夸他将来是个大才。

其六,王克勤自小为人淳厚,从不摆架。一年四季,他身着一身农家黑衣裳,放学和长工吃一样的饭菜;放假和长工一起割草铡草喂牲畜,推土起圈,上地干活。成人后,长工抽纸烟,他也抽纸烟,长工抽旱烟,他拿起烟锅也抽旱烟。这为他日后经管吊庄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其七,王克勤自小就有“领导”风范,不仅慷慨大气,还乐于助人。

2017年8月5日,在尹村村委会举行的“怀念大善人王克勤座谈会”上,年过八旬的王志学老人回忆说:“王克勤为人淳朴善良、慷慨热情,我比他小,但我从记事开始,就知道他是我们的‘娃娃头’,我们都是人家的跟屁虫。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爱站到高处讲话,尤其爱讲那些江湖侠义的英雄故事。听我的父亲讲过,有一年大旱,村中许多人家里都颗粒无收,吃了上顿没下顿,其中也包含我家,那时也就五六岁吧,家里的姊妹们也多,经常饿得我们整天哭闹,大人就出去借粮借钱。王克勤知道小伙伴挨饿的事情后,就回家偷出许多的红薯和馒头散给我们,事后还让他父亲给家家户户借一袋粮食,后来听说也不要乡亲们归还。像这样的事情经常有,王克勤从小就乐于助人、慷慨大气,我那时虽小,但我觉得王克勤就是干大事的人么。”王志学老人就经常用王克勤的事迹教育他的子孙后代。

又据年届96岁的刘振甫老人回忆说,他和王克勤是自小耍得好的玩伴,他俩都是七岁时在尹村的老爷庙私塾才开始读书的。由于王克勤是他们的娃娃头,村里十几个同岁的小孩,还有比他大的孩子,都愿意听他的指挥。那时,家里穷的孩子经常吃不饱,王克勤就从家里拿大白蒸馍给他们吃。王克勤虽然是地主家的孩子,但却谦逊温和,为人仗义,经常给小伙伴们送铅笔和本子。他天资聪颖,有眼色,人缘好,不仅做事考虑周全,组织能力也特别强。经常是私塾先生不在时,王克勤就站到桌子上,两手叉腰,手拿着先生的戒尺,开始大声讲话,小伙伴们都会认真地倾听。每次讲完话,他就开始给大家散发白面馍馍。由于王克勤跟其父经常去县城,见的新鲜事情多,一回来就给他们详细讲述。

除此而外,尹村老书记王文学老人又向王克勤小儿子王卫星等人讲述了一则笑话。说是有年夏天,王克勤雇了头毛驴从县城回尹村,谁知中途天热,毛驴疲惫不堪,停滞不前,毛驴的主人也罢工不赶路了,王克勤不但没有因为耽误路程而生气,反而还付给毛驴主人双倍的路费并让其回家,而自己则顶着酷暑徒步回家。

这些点滴往事,充分彰显了机灵年少的王克勤自小就将“善德善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圭臬。他的这种心存善念、急公好义的秉性,使他在关键时刻总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

1946年春,国民党伤兵窜入村子,恣意抢掠,全村百姓敢怒不敢言。他挺身而出,将伤兵请到自己家,酒肉招待,好言相劝,并发给每个伤兵两块大洋,兵不血刃,除去匪患。

除此而外,还有一件事也让乡亲们至今念念不忘。

1947年,王克勤被上姚村、下姚村、上三清、下三清、西团标五堡群众公推为“水老”,负责管理古联堰(黄家堰)灌溉事宜。每年五村村民义务出工疏浚修理治堰渠,自行用水灌溉,不需承担水费。周至县水利局为多挣征税水费,强逼五村改用已竣工5年的黑水渠渠水灌溉,平均每户每年缴纳近200斤小麦和20元大洋。五村佃农居多,无力缴费,群情哗然,叫苦连天,又无力抗争。同年,水利局又派一人到下三清村催逼人们改用黑水渠渠水。此人自恃后台打硬,口气强硬又伤人,惹恼了村民,村民一阵拳脚相加,教训了那人。不料水利局兴师动众,问罪于古联堰五堡。王克勤在此危难关头,再次挺身而出,不畏强权,率众佃户由楼观到县城,由县城再到省城,仗义执言。在县上输了官司后,他不辞辛劳,自掏腰包,又赶赴省城法院据理力争,终于胜诉:黄家堰仍由五堡使用,水利局不得干涉。由此维护了五村村民的利益。一九四八年正月十八日,五堡村民给王克勤披红挂花,送上“热心公益”、“灵泽普润”、“德惠乡里”三面匾额,以示表彰。王克勤坚决谢绝在门口搭台唱戏,村老无奈,将戏台搭在村中大庙前。他过意不去,便请五堡民众执事,给剧团和看客管酒饭三天,不给村民增添负担。

王克勤虽出身地主家庭,思想上却一直倾向革命,通达开明。1936年秋,红军一部人马途径上姚村,他慷慨相助,送给了红军一批粮食和药品。1950年,他又自愿捐出自家300余亩地充公,被誉为“开明地主”,并出任周至县东部一个土改工作队队长,后又任周至县土改委员会委员。上姚村选举人民代表,大家齐声赞颂,王克勤全票当选周至县人民代表,光荣地出席地区、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担任首任周至县商业局局长、周至县供销联社理事会主任期间,他尽心尽责,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为解放初期周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便是众人眼中的王克勤——一个具有菩萨心肠的王克勤,一个广结善缘的王克勤,一个通达开明的王克勤,一个舍财救灾的大善人王克勤。

而在子女眼中,他则十分重视言传身教。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王克勤是名符其实的孝子。他每次回家给家中几位老人买东西时,都是一视同仁,一模一样,不偏不倚,受到老人夸奖。记得当年其母70余岁时,有点精神病,缠出的小脚走路不稳,说想到省城看看,死了做鬼也不冤。借在西安人民大厦开会之际,王克勤便把母亲接去,背上母亲一层楼看一圈,直到七楼。全省与会者啧啧赞叹,一时传为美谈。

俗话说,损坏公物要赔偿。王克勤勇于担责,从不推诿,实为众人之楷模。他逢年过节爱敲鼓。有一年,过春节,他抡起鼓槌,不小心敲烂了旧鼓面,倍感过意不去,于是他连夜趟水过渭河,从武功县锣鼓村,买了一面新鼓背回村,赔给村上,接着敲打。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常用这句话教育子女。记得孩子们小时候,每当他从单位回到家,就先让他们背《三字经》《朱子家训》,背不过就得伸出手挨板子。自他们懂事后,又经常教导他们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要牢记“忧德不忧贫”,意思是不要为贫穷而犯忧愁,而应为品德不高尚而考虑怎么办。

王克勤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说,讲仁义道德的人,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讲仁义道德的人,靠贪、占、抢、骗来发财。这样发财会走向犯罪道路。这句话也成为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他也常用这句话教导子女,让他们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自从长子与次子参加了工作,他又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说:“兢兢业业干工作,不要贪占别人小便宜,不能把公家东西往回拿,家里不图你们挣多少钱,只要求干好工作,不占国家便宜。”并用古人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不流矣”等古人教子名言教育他们,从小行善,多做善事。

可是,一旦孩子们做错了事,他则会严加管教,毫不留情。

20世纪60年代,姚村同鹿马村、团标村经常开展篮球友谊赛,当时作为篮球爱好者的长子王世堂和次子王世福也有幸参加了比赛。当时裁判是鹿马村的程长荣,因为裁判误判王世堂犯规罚了球,当时两个儿子就跟裁判顶嘴吵了几句,致使篮球赛中途戛然而止,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一场难得的篮球友谊赛就这样不欢而散。当天,在县上工作的王克勤回家,听到此事后,非常生气,把两个儿子叫在当面问明原因,让他俩跪在地上,由下午六点一直跪到晚上九点,中途不许起来,不仅要求他俩深刻反省,还要连夜晚去给裁判员道歉认错。两个儿子惧怕其父的威严,只好答应,王克勤方才让他俩站起来。当晚,王克勤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鹿马村给裁判员程长荣赔礼致歉。

程长荣说:“这是篮球场上经常发生的事情,不足为奇,一个裁判看不清、误判是经常发生的。只要竞赛双方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就不会发生矛盾。王先生对孩子有些过严了吧!”

王克勤说:“动不动就对别人发火,顶嘴,顶撞裁判,这样下去,以后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在程长荣的再三劝说下,王克勤才把两个儿子领回了家,回家后又数落了一阵子。自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敢顶撞他人了。

正是得益于王克勤的严格管教和日常熏陶,他们的几个子女在各自领域,都出类拔萃,干得有声有色。长子王世堂,水利工程师,原在泾惠渠、原水电局任职;次子王世福,一级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三子王卫星,在周至县供销联社供销贸易公司任职;女儿王菊梅,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们之所以能坚强面对生活的沟沟坎坎,发愤图强,除了其母的辛苦哺育外,归根结底皆深受其父王克勤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料,“极右”路线风靡之时,王克勤却因其二哥身居海外而蒙冤。

王克勤的二哥王克亮,1916年生,西北大学毕业后入重庆大学深造,时任国民党检察院院长于右任的秘书。1945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任美国共和党纽约州华裔党部主席,美国国会顾问,全美华埠服务中心董事长。受到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1964年,王克勤因此给扯上海外关系。中共周至县委1965年1月14日决定,地委组织部5月16日批复,免除王克勤周至县供销联社理事主任职务。同年9月9日,在周至县三干会上,进行了批判斗争,当会宣布戴上地主分子帽子。中共周至县委1965年7号文件,宣布对王克勤以敌我矛盾论处。同年9月14日,王克勤思想不通,含冤而死。

直到1979年1月17日,中共周至县委员会才发布了第2号文件《关于为王克勤先生平凡的决定》,为其平反昭雪,撤销错误决定,维持土改所定成分不变,本人按民主人士对待,推倒对其在批评帮助时,所提出的“立场未变”,“面从心违”,有“海外关系”等诬蔑不实之词,落实了受株连亲属的问题。周至县党政领导为表彰王克勤的生平懿行,还召开了隆重的悼念大会,姚村双委会也以“德播于野”的挽幛敬颂,并赞曰:“才情惠乡里,大义济危贫。终南仰正气,壮哉中华魂。”

王克勤虽去世多年,但他一心向善,一心为民的精神,却时时刻刻激励着他的小儿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秉承父志,他的小儿子王卫星担任周至县廉法征兵监督员,并被推选为周至县扶贫协会副会长,多次参与社会各界举办的扶贫、捐赠、救助等公益活动。曾先后荣膺“周至县廉政先进个人”,“周至县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商贸委先进工作个人”,“周至县政协第十二届至第十五届政协委员”,“西安市第九、十届归侨侨眷代表”等称号。

王卫星今天所取得的一切荣誉,除了慈母的悉心培育外,归根结底还得益于严父的德善仁爱,是他为儿子树立了慈善的标杆,让儿子找准了人生航向,并甘愿为之奋斗一生。

显而易见,王克勤是颇负盛名的大善人,他不仅是周至人民、户县人民的骄傲,更是陕西人民的骄傲!他的善名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和怀念!

王克勤,1919年3月12日生于户县甘河镇尹村,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一生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虽不苟言笑,但却因一桩桩善举而闻名遐迩。尤其是上姚村的那些老人们,每每提及“王克勤”的大名,都赞不绝口,称其为“王善人”、“大善人”。

他的善根,追根溯源,最早应缘于不同凡响的家世。他出身世代望族,高祖曾是身家清白、齿德俱尊、闻名乡里的耆老乡绅,被县令推举出席过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堂上至今还高悬着乾隆御赐的“恩泽紫禁”金匾。其父王允信,为清朝贡生,民国初年任周至县土地丈量委员,当年是创业的好手,既经营户县尹村的家业,又在黑河东岸的楼观镇上姚村租下黑河滩,开荒种地,买下三百来亩地,盖了庄房,修了院落,建起了吊庄,为人仗义执言,处事宽宏大量,行善村邻乡里。每年夏秋,乡亲们用其父的牲口种地,其父都慨然应允,不收分文。其伯父王允恭,性情豁达大度,教学认真精进,一生热衷公益办学,为周至县武成中学首任校长。

王克勤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家族前辈广结善缘的影响,自然会善由心生,践行善道。

而将如是善行真正付诸于实践,则缘于他接管吊庄。1935年,吊庄产业又得以发展,急需用人,年仅16岁的王克勤便尊奉其父的指派,收拾简单行李装上车,携妻将子,辞别二老,从老家户县尹村迁徙至周至县上姚村,肩负起经管本家吊庄的任务。由于他始终坚持“义中求财”的理念,因而将家业经营得也越来越兴旺。他虽然年轻,却把家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奉为座右铭。正因如此,凡他经手属于公众的钱粮,从不挪用一分一文,一丝一毫。他曾把其父在上姚村置办的300多亩地租给佃户耕种,每遇到佃户诉说困难,他就不由分说予以减免,甚至全免。

他的敦厚善良,为其以后成为“大善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王善人”美名的由来,则缘于上姚村突降大火时王克勤的仗义疏财和奋力救灾。

据1999年4月1日《周至报》刊载的王安全《火海凤凰——楼观镇上姚村王克勤先生事略》一文记述:

“1949年5月10日,上姚村西南角一家媳妇和男人忙着整天插秧,媳妇请来妹妹哄娃。两三岁的娃娃被大风肆虐的响动惊醒了,就大哭大叫。无奈间,想起姐姐的叮嘱,娃肚子饥了就给炒鸡蛋吃。于是,姑娘就到灶火门,点着一把麦草塞进锅底,拉动风箱,火苗舔着锅底,油滋滋地热了。姑娘慌慌乱乱地去取鸡蛋,麦草火星掉下灶门,燃着了脚底麦草,腾地一声火焰窜起。偏偏这家男人是勤快人,农闲时喜欢割柴,成捆的干柴架在楼条上。这火寻着干柴,烈焰呼呼。姑娘慌忙扔下鸡蛋,捞起马勺,奋力刮水,泼向灶门的烈火。楼上的火焰趁机卷起草棚的干草,大火浓烟弥漫了三间草棚。娃娃被烟呛得哑了声,姑娘被烟火烤灼得鼻涕眼泪,失急了抱上娃跑上街,呼天抢地失声喊:‘着火了!救火呀!’

“留在村中的几十名老弱者闻声跑出来,端水灭火,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火烧连营,将4条街烧成了火焰山。这浓烟烈火腾空数十百丈。彼时虽有青壮年从地里冲进村中来救,但那火已成势,如何救得下?抢出城门的家具衣物,零散堆在地里,飞来的火星和未扑尽的暗火相勾结,这里一堆火,那里一片火,城里城外,尽成火海,霎时封住了城门。

“上姚村明代建城,清末民国,兵匪如毛,全村110余户,430余人,齐心协力,数次翻修,高筑城墙。平日里城墙雄视一方,防备匪盗。今日眨眼间火海吞噬城门,城门变为火墙,救火的人们被圈在城中火海,无处逃生,惊慌不断有人被火烧伤。”

王克勤得知,心急火燎跑回村,奋力救火。

只见村中关帝庙,四周火势汹汹,王克勤跑回家,“浇湿四五床棉被,顶在头上,上到庙顶,把湿被儿盖在火焰燎烧的地方,捂灭了火,保住了公产。又见大火封了城门,他指挥大家跑到村西北角的空地上,攀着城墙上胳膊粗的藤条,爬上城墙,又用长绳,一一吊向城外,趟过护城河,暂避村外。”

“直到黄昏风停了,大火方才渐熄。环顾村中,残垣断壁中冒着缕缕残烟。近百户人家被烧得没有一升口粮,没有一寸缕线。畜禽被烧得焦臭,树木尽成焦棒立在黑墙边,锅灶家具渐渐稀烂,近300间房屋化为乌有。村中染房、旅店、厢号、货铺大部分烧毁。也有三五家,救出一半间残房,三两件家具。”只有王克勤等四五家幸免于火。“天降灾祸,灾民家家绝望,号啕声震天动地,一村人将背井离乡。”

王克勤心痛惨状灾情,为了挽留乡亲重建家园,挨家走访。由楼观镇羊坡村陈程林创作的《王克勤舍财》经本中唱到:“王克勤站村中泪流满面,呼乡亲莫要走放弃家园。我吃住不能让大家旁观,残病弱和老小我管宿膳。我拿出衣和粮救济贫难,莫哭喊莫恼怨挺起腰杆。全村人合一心抱成一团,互相帮互相助重建家园。若离家去讨饭从此走散,把老幼和庄稼谁来照看。住一村是一家救灾消难,亲帮亲邻帮邻流血流汗。山不塌地不陷人能胜天,度此劫收庄田再干来年。”

之后,王克勤又组织本村小学学堂的师生腾出教室,安置灾民。但由于灾民巨多,无法容纳,为了解决灾民的临时住房问题,不让乡亲背井离乡,王克勤思前想后主意拿定,决定拆掉房屋,将木料砖瓦分开搭盖临时居所。次日一早,他便邀集灾民到家门口,请大家动手拆自家房屋。村民感激涕零,无人动手。当年14岁的马金贤回忆说:“谁能忍心下手拆那么好的大房。王克勤劝不动大家,自己上到房上,挖倒脊兽,哗哗哗把瓦一页页蹬下来。大家见了,也就动手拆房。我在房下转瓦,也是王老先生的受益者。我家有二三亩地,租了四亩地,当下没有一点钱,愁得泰山压顶。我爹背回半口袋粮,说是王老先生给的。”

火灾亲历者翟俊荣在《王善人救灾》歌谣中也如是写道:“王克勤着了急忙把房上,搬脊兽拆房瓦气宇激昂。众乡亲见此情才把房上,十二间大瓦房一齐拆光。椽和檩按大小分类堆放,把木料分灾民筹备盖房。把自家地坎上树木分净,还宣布种地户不交租粮。从姚村到尹村大车来往,运粮食运木料解救饥荒。”

为了筹集粮食木料,王克勤率先带头,又从尹村老家拉来粮食木料捐给村中。

在这救灾的紧要关头,为了安定民心,迎接全国解放,王克勤又毅然动员村民自救,组织救灾会。

王克勤亲自指挥,开展救灾工作:组织全村铁匠、木匠,搭盖灾民的临时住房,制作简单家具;组织妇女将捐来的布匹缝制成衣物;组织老人搓草绳,打麻鞋,分发粮食;组织青壮年劳力下地收麦,不误农时。

对于他的善举,其妻也予以默默支持。

其妻出身农家闺秀,自小聪明伶俐,才貌出众,通情达理,贤惠淑德,十几岁时到王家,辅佐王克勤幼时的学习生活,操持家务,打理生活琐事。她的婚姻是建立在儿童时代,尊崇父母安排,嫁夫随夫,夫唱妇随,照料丈夫,孝敬长辈,年龄虽小,但非常知理,和睦亲邻,勤劳俭朴。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甘于寂寞,不怕风吹雨打,顽强生活。

在这关键时刻,其妻主动将金银首饰和衣服予以变卖,捐给救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经常烧香拜佛,相信“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她经常给子女们讲丈夫王克勤积德行善的故事,就是想让他们以丈夫为榜样,与人为善,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要对得起丈夫用毕生心血所赢得的善名口碑。此时此刻,她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王善人救灾》歌谣中对此这样记述:“克勤妻任素贞贤淑义仗,卖金银和首饰再卖衣裳。捐给了救灾会灾民穿上,把她的贤名儿代代流芳。”

在王克勤夫妇精神的感召下,各村在饭时也纷纷担来饮食碗筷,以解灾民燃眉之急。不出数日,救灾有了头绪,人心安定。

不料,当救灾工作刚刚理出头绪时,兵灾却接踵而来。

1949年5月初,周至即将解放,胡宗南残部、十大县团、秦岭守备区等在沿山一带拉壮丁、抢粮食,姚村一日数惊。时年三十岁的王克勤,一米八五的个头,结实有力,正是做壮丁的最佳人选。全村救灾工作刚有眉目,如被拉丁,救灾工作势必前功尽弃,如想留下,就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于是,王克勤思来想去,便痛下决心,“把烙铁烧红将左腿烫伤,红烙铁放腿上滋滋作响。疼得他冒冷汗昏倒地上。苏醒后将伤腿敷药扎绑,咬着牙忍着痛挪步扶墙。”

次日,他拄着拐棍,继续指挥救灾工作。王克勤的这一义举,感动了临近村落的父老,向上姚村捐赠木材、衣物。在他的指挥下,“二十天三百间草房盖齐,姚村堡无一人流落外乡。”上姚村度过了这场罕见大灾。

一次座谈会上,翟俊荣说:“王克勤把救灾会办得好,全村灾民有吃有住。乾县、武功、兴平、户县一带人都称赞王克勤是王善人。”

之后,除陈程林、翟俊荣外,楼观道人就此事也创作了《王善人》经本,以此赞颂王克勤的善行义举,至今广为传颂。

就连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听到王克勤毁家纾难的事迹后,也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克勤先生,大同世界有所得,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

这便是王克勤被称作“王善人”“大善人”美誉的由来。

说实话,王克勤拆房救灾和烫腿救灾的事迹着实震撼了全村,也深深地震撼了我。可是经过多方走访,才发现,王克勤之所以这么做,并非一时冲动、偶然心热,而是与其自小就与众不同的秉性做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一,王克勤自小就豪爽仗义。刘振甫老人回忆说,那时候,他和王克勤等小伙伴经常玩“垒枣山”的游戏。由于王克勤身体壮实,经常自愿垒在“枣山”的底座。每次先生进行惩罚时,都是王克勤一个人承担责任,从不出卖其他的小伙伴,还说王克勤有江湖老大的气势。

其二,王克勤自小就有生意头脑。比当年的会计刘振甫老人都会算账。私塾先生检查背书时,他经常和先生讨价还价,执意要背那个字数最少的,不背字数较多的;当先生检查背诵因未背过就要接受惩罚时,他就央求先生用戒尺的宽面打手心,不让用窄面打,而且还讨价还价地少打几下。记得一次还提前偷偷地藏了先生的戒尺,气得先生罚他不准吃午饭。

其三,王克勤自小就爱据理力争。念私塾时,老师在学堂立下规矩,做错了题得打一板子。他答对了半道题,老师要打板子,他便与老师论理说规矩,老师只得打了半板子。

其四,王克勤自小就志向远大。念了三年私塾后,转入甘河小学读书时,常与伴儿读孔孟之书,听老师讲圣贤之事,对眉县横渠的张载喜欢得不得了。一次老师问他,你喜欢哪位先哲?他站起朗声背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为他日后践行善事指明了方向。

其五,王克勤自小就学习用功,功课俱佳。他的作文言之有物,常受老师夸赞,并被当做范文给同学们朗读;他写的毛笔字也备受老师赞赏,常拿去给同学做影格;他当班长时,组织活动得力,工作层次分明,井井有条,老师夸他将来是个大才。

其六,王克勤自小为人淳厚,从不摆架。一年四季,他身着一身农家黑衣裳,放学和长工吃一样的饭菜;放假和长工一起割草铡草喂牲畜,推土起圈,上地干活。成人后,长工抽纸烟,他也抽纸烟,长工抽旱烟,他拿起烟锅也抽旱烟。这为他日后经管吊庄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其七,王克勤自小就有“领导”风范,不仅慷慨大气,还乐于助人。

2017年8月5日,在尹村村委会举行的“怀念大善人王克勤座谈会”上,年过八旬的王志学老人回忆说:“王克勤为人淳朴善良、慷慨热情,我比他小,但我从记事开始,就知道他是我们的‘娃娃头’,我们都是人家的跟屁虫。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爱站到高处讲话,尤其爱讲那些江湖侠义的英雄故事。听我的父亲讲过,有一年大旱,村中许多人家里都颗粒无收,吃了上顿没下顿,其中也包含我家,那时也就五六岁吧,家里的姊妹们也多,经常饿得我们整天哭闹,大人就出去借粮借钱。王克勤知道小伙伴挨饿的事情后,就回家偷出许多的红薯和馒头散给我们,事后还让他父亲给家家户户借一袋粮食,后来听说也不要乡亲们归还。像这样的事情经常有,王克勤从小就乐于助人、慷慨大气,我那时虽小,但我觉得王克勤就是干大事的人么。”王志学老人就经常用王克勤的事迹教育他的子孙后代。

又据年届96岁的刘振甫老人回忆说,他和王克勤是自小耍得好的玩伴,他俩都是七岁时在尹村的老爷庙私塾才开始读书的。由于王克勤是他们的娃娃头,村里十几个同岁的小孩,还有比他大的孩子,都愿意听他的指挥。那时,家里穷的孩子经常吃不饱,王克勤就从家里拿大白蒸馍给他们吃。王克勤虽然是地主家的孩子,但却谦逊温和,为人仗义,经常给小伙伴们送铅笔和本子。他天资聪颖,有眼色,人缘好,不仅做事考虑周全,组织能力也特别强。经常是私塾先生不在时,王克勤就站到桌子上,两手叉腰,手拿着先生的戒尺,开始大声讲话,小伙伴们都会认真地倾听。每次讲完话,他就开始给大家散发白面馍馍。由于王克勤跟其父经常去县城,见的新鲜事情多,一回来就给他们详细讲述。

除此而外,尹村老书记王文学老人又向王克勤小儿子王卫星等人讲述了一则笑话。说是有年夏天,王克勤雇了头毛驴从县城回尹村,谁知中途天热,毛驴疲惫不堪,停滞不前,毛驴的主人也罢工不赶路了,王克勤不但没有因为耽误路程而生气,反而还付给毛驴主人双倍的路费并让其回家,而自己则顶着酷暑徒步回家。

这些点滴往事,充分彰显了机灵年少的王克勤自小就将“善德善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圭臬。他的这种心存善念、急公好义的秉性,使他在关键时刻总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

1946年春,国民党伤兵窜入村子,恣意抢掠,全村百姓敢怒不敢言。他挺身而出,将伤兵请到自己家,酒肉招待,好言相劝,并发给每个伤兵两块大洋,兵不血刃,除去匪患。

除此而外,还有一件事也让乡亲们至今念念不忘。

1947年,王克勤被上姚村、下姚村、上三清、下三清、西团标五堡群众公推为“水老”,负责管理古联堰(黄家堰)灌溉事宜。每年五村村民义务出工疏浚修理治堰渠,自行用水灌溉,不需承担水费。周至县水利局为多挣征税水费,强逼五村改用已竣工5年的黑水渠渠水灌溉,平均每户每年缴纳近200斤小麦和20元大洋。五村佃农居多,无力缴费,群情哗然,叫苦连天,又无力抗争。同年,水利局又派一人到下三清村催逼人们改用黑水渠渠水。此人自恃后台打硬,口气强硬又伤人,惹恼了村民,村民一阵拳脚相加,教训了那人。不料水利局兴师动众,问罪于古联堰五堡。王克勤在此危难关头,再次挺身而出,不畏强权,率众佃户由楼观到县城,由县城再到省城,仗义执言。在县上输了官司后,他不辞辛劳,自掏腰包,又赶赴省城法院据理力争,终于胜诉:黄家堰仍由五堡使用,水利局不得干涉。由此维护了五村村民的利益。一九四八年正月十八日,五堡村民给王克勤披红挂花,送上“热心公益”、“灵泽普润”、“德惠乡里”三面匾额,以示表彰。王克勤坚决谢绝在门口搭台唱戏,村老无奈,将戏台搭在村中大庙前。他过意不去,便请五堡民众执事,给剧团和看客管酒饭三天,不给村民增添负担。

王克勤虽出身地主家庭,思想上却一直倾向革命,通达开明。1936年秋,红军一部人马途径上姚村,他慷慨相助,送给了红军一批粮食和药品。1950年,他又自愿捐出自家300余亩地充公,被誉为“开明地主”,并出任周至县东部一个土改工作队队长,后又任周至县土改委员会委员。上姚村选举人民代表,大家齐声赞颂,王克勤全票当选周至县人民代表,光荣地出席地区、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担任首任周至县商业局局长、周至县供销联社理事会主任期间,他尽心尽责,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为解放初期周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便是众人眼中的王克勤——一个具有菩萨心肠的王克勤,一个广结善缘的王克勤,一个通达开明的王克勤,一个舍财救灾的大善人王克勤。

而在子女眼中,他则十分重视言传身教。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王克勤是名符其实的孝子。他每次回家给家中几位老人买东西时,都是一视同仁,一模一样,不偏不倚,受到老人夸奖。记得当年其母70余岁时,有点精神病,缠出的小脚走路不稳,说想到省城看看,死了做鬼也不冤。借在西安人民大厦开会之际,王克勤便把母亲接去,背上母亲一层楼看一圈,直到七楼。全省与会者啧啧赞叹,一时传为美谈。

俗话说,损坏公物要赔偿。王克勤勇于担责,从不推诿,实为众人之楷模。他逢年过节爱敲鼓。有一年,过春节,他抡起鼓槌,不小心敲烂了旧鼓面,倍感过意不去,于是他连夜趟水过渭河,从武功县锣鼓村,买了一面新鼓背回村,赔给村上,接着敲打。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常用这句话教育子女。记得孩子们小时候,每当他从单位回到家,就先让他们背《三字经》《朱子家训》,背不过就得伸出手挨板子。自他们懂事后,又经常教导他们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要牢记“忧德不忧贫”,意思是不要为贫穷而犯忧愁,而应为品德不高尚而考虑怎么办。

王克勤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说,讲仁义道德的人,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不讲仁义道德的人,靠贪、占、抢、骗来发财。这样发财会走向犯罪道路。这句话也成为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他也常用这句话教导子女,让他们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自从长子与次子参加了工作,他又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说:“兢兢业业干工作,不要贪占别人小便宜,不能把公家东西往回拿,家里不图你们挣多少钱,只要求干好工作,不占国家便宜。”并用古人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不流矣”等古人教子名言教育他们,从小行善,多做善事。

可是,一旦孩子们做错了事,他则会严加管教,毫不留情。

20世纪60年代,姚村同鹿马村、团标村经常开展篮球友谊赛,当时作为篮球爱好者的长子王世堂和次子王世福也有幸参加了比赛。当时裁判是鹿马村的程长荣,因为裁判误判王世堂犯规罚了球,当时两个儿子就跟裁判顶嘴吵了几句,致使篮球赛中途戛然而止,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一场难得的篮球友谊赛就这样不欢而散。当天,在县上工作的王克勤回家,听到此事后,非常生气,把两个儿子叫在当面问明原因,让他俩跪在地上,由下午六点一直跪到晚上九点,中途不许起来,不仅要求他俩深刻反省,还要连夜晚去给裁判员道歉认错。两个儿子惧怕其父的威严,只好答应,王克勤方才让他俩站起来。当晚,王克勤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鹿马村给裁判员程长荣赔礼致歉。

程长荣说:“这是篮球场上经常发生的事情,不足为奇,一个裁判看不清、误判是经常发生的。只要竞赛双方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就不会发生矛盾。王先生对孩子有些过严了吧!”

王克勤说:“动不动就对别人发火,顶嘴,顶撞裁判,这样下去,以后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在程长荣的再三劝说下,王克勤才把两个儿子领回了家,回家后又数落了一阵子。自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敢顶撞他人了。

正是得益于王克勤的严格管教和日常熏陶,他们的几个子女在各自领域,都出类拔萃,干得有声有色。长子王世堂,水利工程师,原在泾惠渠、原水电局任职;次子王世福,一级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三子王卫星,在周至县供销联社供销贸易公司任职;女儿王菊梅,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们之所以能坚强面对生活的沟沟坎坎,发愤图强,除了其母的辛苦哺育外,归根结底皆深受其父王克勤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料,“极右”路线风靡之时,王克勤却因其二哥身居海外而蒙冤。

王克勤的二哥王克亮,1916年生,西北大学毕业后入重庆大学深造,时任国民党检察院院长于右任的秘书。1945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任美国共和党纽约州华裔党部主席,美国国会顾问,全美华埠服务中心董事长。受到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1964年,王克勤因此给扯上海外关系。中共周至县委1965年1月14日决定,地委组织部5月16日批复,免除王克勤周至县供销联社理事主任职务。同年9月9日,在周至县三干会上,进行了批判斗争,当会宣布戴上地主分子帽子。中共周至县委1965年7号文件,宣布对王克勤以敌我矛盾论处。同年9月14日,王克勤思想不通,含冤而死。

直到1979年1月17日,中共周至县委员会才发布了第2号文件《关于为王克勤先生平凡的决定》,为其平反昭雪,撤销错误决定,维持土改所定成分不变,本人按民主人士对待,推倒对其在批评帮助时,所提出的“立场未变”,“面从心违”,有“海外关系”等诬蔑不实之词,落实了受株连亲属的问题。周至县党政领导为表彰王克勤的生平懿行,还召开了隆重的悼念大会,姚村双委会也以“德播于野”的挽幛敬颂,并赞曰:“才情惠乡里,大义济危贫。终南仰正气,壮哉中华魂。”

王克勤虽去世多年,但他一心向善,一心为民的精神,却时时刻刻激励着他的小儿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秉承父志,他的小儿子王卫星担任周至县廉法征兵监督员,并被推选为周至县扶贫协会副会长,多次参与社会各界举办的扶贫、捐赠、救助等公益活动。曾先后荣膺“周至县廉政先进个人”,“周至县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商贸委先进工作个人”,“周至县政协第十二届至第十五届政协委员”,“西安市第九、十届归侨侨眷代表”等称号。

王卫星今天所取得的一切荣誉,除了慈母的悉心培育外,归根结底还得益于严父的德善仁爱,是他为儿子树立了慈善的标杆,让儿子找准了人生航向,并甘愿为之奋斗一生。

显而易见,王克勤是颇负盛名的大善人,他不仅是周至人民、户县人民的骄傲,更是陕西人民的骄傲!他的善名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和怀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