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鹰搏长天的头像

鹰搏长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5
分享

游洛阳龙门山

河南省洛阳市南部伊河两岸的龙门西山和龙门东山统称龙门山。龙门西山和龙门东山南段的佛龛石窟,是我国古代雕石造像艺术的瑰宝,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香山寺得助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捐资重修而闻名中原。龙门东山因建有名寺香山寺,又叫香山——题记


       2022年3月5日,我与妻、儿子、儿媳、孙子一起游览了河南洛阳的龙门山。

上午7点半,我们乘自家车从郑州出发,9点20到达洛阳南伊河西侧近龙门的停车场。我们向南又向东穿过一片古式建筑的购物、用餐街区,经扫健康码和行程码又向南下行400米长的碑、石、林、草副景区,进入龙门石窟景区北门的“大石门”入口。这大石门关隘似的横亘在入景区的大道上,有三眼相同的洞门,两侧的洞门栅闭着,只有中洞门由景区管理人员把守着检查游客手机上相约的凭证。我们一家人都是提前三天通过景区网络约游的。因景区为避免人流过稠引发疫情风险,实施了网约措施,每日限量4万人,且入景区须出示本人实时的健康码和行程码,谢绝14天内到过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游客。

我们穿过大石门继续南行,便望到了前面的东、西两山。再前行两分钟,便来到两山相加的伊水河西岸傍河道上。道东侧岸柳成行,刚露出新芽的柔枝低垂。岸柳与河水之间,是一道青石板、柱结成的拦墙。有人凭栏观水,有人倚栏留影。顺伊河水南望,一架多孔拱桥横跨伊河两岸。我便借伊河水与拱桥为背景给妻拍了照。

再前行五分钟,到了路桥相交的地方。拱桥高高横跨纵道,将两个6米多高的圆券门洞留给纵道作通道。两门洞正上方石刻“龍門”二字。两门洞之间的石壁上,刻着龙门石窟游览示意图。门洞两侧的桥体墙壁上,分别用中英文字雕刻着《龙门石窟介绍》。穿过桥洞龙门南行几十米,有一道高大牌坊门立于道上,门楣石刻“龙门石窟”四字。

我们穿过牌坊门,便进入了西山石窟区。据介绍,在面对伊河的两岸山壁上,共有窟龛2345个,现存造像10万余尊,其中80%的造像位于西山。沿着西山壁上曲曲折折的石阶步梯,可以到达众多石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西山只重点浏览了宾阳三洞、奉先寺和古阳洞。因儿媳欲帮孙子详细了解龙门石窟的知识,她母子俩便暂时同行细览。我与妻、儿子则一起观览。

宾阳三洞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明清后易名“宾阳洞”,寓意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父亲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建。宾阳三洞之中,中洞最具规模,洞高约9米,宽与进深约11米,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500年),至正光四年(523年)完成,是宣武帝为亡父孝文帝所营造的石窟。石窟内共有11尊大像,又分为正壁主像一组5尊和南、北壁各一组3尊,分别代表佛的过去、现在、未来。正壁主尊“现在佛”释迦牟尼通高8.4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高鼻大目,微露笑意。他左手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一手势表示佛在说法,称为“说法印”。在释迦牟尼两侧,分别侍立着二弟子和二菩萨,也是一副温雅敦厚的表情。南、北两壁的两组造像,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覆莲座上,可惜的是,南壁左胁侍菩萨和右胁侍菩萨的头像都已被盗,现分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宾阳中洞诸像的后壁上,还雕饰着众菩萨和弟子闻法的浮雕像。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供养天人也叫飞天,在佛教艺术中称为“香音神”,他们能奏乐,善飞舞,衣带飘逸,飞舞在莲花宝盖周围,呈现出《法华经·譬喻品》中所描绘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

宾阳中洞两旁的宾阳南洞与北洞,虽然也开凿于北魏,但因战乱、宫廷事变和社会动荡而半途荒废,直到唐代才重新开凿。而这时供奉的主像和造像风格,已从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逐渐向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过渡,表现的是另一种艺术风格。

宾阳南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多,原是北魏宣武帝于景明元年(500年)为亡母文昭皇太后营造的石窟,后中途辍工。直到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了给其母文德皇后追福才继续开凿,并雕造了石窟内的五尊大像。其主佛阿弥陀佛高约8米,脸形稍长,胸部微隆,两侧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其中左侧的弟子迦叶雕工十分精细,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双手合十,生动显示了一个饱经风霜、深谙世故的形象。外侧侍立的二菩萨身着披巾,饰璎珞,造型古朴,仍保留着北魏造像的遗风。在洞内的四壁上,还布满了大小150多个隋、唐年间的佛龛,窟顶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四周有两个手捧果品的供养人和六个手持不同乐器的伎乐人。

宾阳北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布局与南洞大体一致,主佛也是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趺坐,双手平分指天地,佛教中称为“施无畏印”;佛座呈方形,比南洞佛座多三个托坛力士,左右两侧雕刻着二弟子和二胁侍菩萨,四壁散刻着一些小龛佛像。洞内前壁南北各浮雕一天王,造型威武有力。

我们未到奉先寺就听说该寺供奉有龙门山最大的佛像,早生饱览一番的想法。但到附近时,看到该寺及周围的窟龛正在修缮,石壁上设置有钢管架和隔拦网。好在景区为游客着想,大佛前面只搭钢架没挡隔网,我们登上尽可能近的阶梯,透过稀疏的架管还能欣赏到大佛的姿容。再借助侧旁的介绍牌,也基本了解了奉先寺的景观状况。奉先寺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开凿,至上元二年(675年)竣工,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主尊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翘;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戚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布局得当,雕工精湛,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据后补有关造像碑记载,“皇后武氏”为雕造此大像龛曾“助脂粉钱二万贯”。因而,也有传说这尊大佛的面像是按照当时武后的面貌雕塑的。

离开奉先寺,我们来到古阳洞。据介绍,古阳洞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开凿于北魏时,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洞内小窟十分多,精巧富丽,是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洞内的题记书法质朴古拙,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和约签订后回京,途经洛阳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整修洞中的一尊佛像,把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游罢西山,经道终一个小庑殿门洞踏上龙门山南端的伊河桥向东山进发。站在桥面上,面对两山夹一水的壮景,我不禁想起“禹凿龙门”的故事来。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汪成了一片堰塞湖。那时,洪水时常泛滥,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曾多次身遭洪水之苦。于是,大禹带领人民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然后凿开龙门山,使受阻于龙门山的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根本上解除了当地的水患。目睹这宽广的伊阙,遥想那当年无比艰巨的凿山工程,我不由得想为大禹点一个赞。带着这种心境,我便与妻一起以伊阙和西山南半部石窟为背景,让儿子在此为我俩留了影。

在东山南段,我们重点游览了擂鼓台三洞、看经寺和礼佛台。

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主持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大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称其为“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以专修禅定为主,“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的意思。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源于印度。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为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他像高2.45米,结跏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前壁的北侧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鉴于高级别保护和修缮的原因,较长时间以来没向游客开放。我们通过附近的简介牌了解到:看经寺开凿于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洞窟高9米,进深10米,宽10.5米,是龙门石窟禅宗的代表洞窟。寺内雕刻有世界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29尊罗汉群像,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二十九代传法罗汉,身高均在1.80米左右,神态各异。洞顶的石刻莲花藻井,是目前现存最大的阴刻莲花,精美绝伦。

在礼佛台,我们隔着清冽的伊河水把龙门西山尽收眼底,充分领略了“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的壮观石窟景象。只不过那尊最大的佛像被正在修缮的架框相罩,只望见朦朦胧胧的轮廓。这反而增添了大佛的神秘感。

接着,我们沿东山道北行游览了香山寺。一条左有青石拦墙右有钢柱锁链的陡峭栈道,从东山下的东纵道直通山上的香山寺南门。见此,儿子劝我们另寻缓道上山。我说,不需要。妻说她攀住锁链能上去。然后,儿子在前我居中拾级而上,妻攀住锁链殿后。三歇之后,我们都爬上了高高的香山寺南山门,并在此留了影。我们穿过不锈钢栅栏拐角门,步入寺内主纵道。道左是成型绿植物夹杂些古树,道右南段,两棵各两抱粗的高大雪松蓊郁葳蕤。向右顺上行的山势,是高高低低的寺内建筑。向内走,“蒋宋别墅”的金字匾额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据说,这是1936年地方政府为庆祝蒋介石五十寿辰,选择香山寺南侧建的一幢两层小楼。当时,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以“避寿”为名,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来到洛阳,实则为部署“西北剿共”计划。蒋宋在洛阳共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此后,这座别墅一直处于沉寂状态,75年里从未面世开放。直至2011年12月修缮以后,才迎宾面众。我们欲进入时,却见门下部立一牌子,上书“内部检修,暂停开放”。

我们只好南绕上行,见有一座建筑精巧的凉亭,名曰“乾隆御碑亭”。亭心立一碑,上刻行草书的乾隆御题诗文。据《乾隆御碑》介绍: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秋,清高宗乾隆皇帝巡游洛阳龙门石窟,游兴大增,之后到了龙门香山寺,被这座寺庙的小巧精致、清新幽静所迷恋。于是兴趣盎然,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便是“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中,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御碑上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外,更让我们了解到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

接着,我们稍返再向北来到寺内建筑最雄伟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殿门两侧的朱柱上,黑底金字的对联饱含佛理。上联: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下联:乐邦有路赴信即生。游览此殿,增进了我对佛学的了解。

大殿当院,摆放一尊双层尖顶的古青铜香炉。不时有游客站香炉前面殿佛燃香祈祷。

大雄宝殿的下层北侧,有三个拱形石洞门,中洞门楣书“九老堂”三字。堂内墙壁上石刻着“九老”的头像。侧旁的墙壁上中英文书着“九老堂”的介绍:九老堂是龙门香山寺内的大堂。白居易“停宫致仕”后,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白居易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六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九老堂与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九老堂外往北往西是一个大院落。院落北边,是一道柱顶飞檐结构的长廊,前柱间加持有红漆木板凳,可供游客歇脚。

我们西行走出该院落,下一级地面有座小巧玲珑的石楼,据说当年武则天主政游龙门香山寺时曾在此楼坐朝。有《唐诗记事》卷十一云:“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即生动记述了当年武则天在石楼坐朝时主持的那次别出心裁的“龙门诗会”。被后人传颂千余年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典故就来源于此。

我们向西再下一级地面,有一座“三圣殿”,内供奉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皆金身金服,尊贵而端庄地立于金莲之上。两侧低一级,是两个手持兵器的天王,威武地立于云团之上。

院墙西北角有一出口门,两扇红木门敞开。两侧门柱上有副绿字对联:乐天到此多旧感/渊明归来有新词。出该门下几阶东行几十米,走出香山寺的北门。北门柱上也有绿联一副: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门口,一对石狮怒目龇牙,尽职地守卫着佛地的尊严。

我们告别香山寺,向北斜坡路下行百多米与滨河路相会。儿媳与孙子已经等在那里。全家人一起踏着青石板路往北行,直至伊河拱桥的东端。大家正欲上桥折返,我忽然看到东北方路边的墙壁上赫然伸出一面大牌子,上书“白園”二字。我猛然想起事先曾在网上搜的龙门石窟旅游方略中东山最后一个景点“白园”来。关于白园景点,我还依稀记得网上有这样的简介:白园即白居易墓园,坐落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地44亩,是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处于山间林海中,颇有仙风道骨之韵,是全国唯一的纪念白居易的主题公园。于是,我们一起折向东北方。

跨进白园门,我们沿着一条自然石块铺就的小道向东南行。跨过一座青石板小桥,一片竹木混合林遮蔽小道上,阳光从竹木缝隙间泄入,给人以清幽僻静之感。往前走,爬几道石阶,对面是一面巨大的横卧自然石壁,两端爬满绿叶的藤蔓。左边,一块一人多高的天然石块孤零零的立着,上刻红色“青谷”二字。经此,小道顺石壁折向东北方。踏着青石板阶梯折上几十米,眼前出现一块几百平方米的山间平地。立足东望,约30米外是一处餐馆。西边几米处,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有一古朴典雅的阁庐,名曰“乐天堂”。堂内陈列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汉白玉雕像:白居易素衣鸠杖坐在天然山石之上,神情专注地欣赏着香山风景,极具痴景萌诗之态。墙壁上镶嵌一块高大青石刻碑,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杰出诗人白居易的一生”为题目,介绍了白居易的生平。读之,使我对白居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前,我只知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写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很多名篇,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晚年号“香山居士”等,却不知道他出生于今河南新郑,五岁作诗文、九岁谙声韵、十六岁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绝句,晚年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结社,捐款修寺,七十五岁卒洛阳葬香山寺,国外名声远高于李白杜甫等。

站在乐天堂前环视周围景观,可深切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内涵,也可深切体味景区以人文史道精心布景的奥妙。

我们经过乐天堂前的小道西北而上,来到一片绿树掩映的坡地。正行间,忽见东上方有一条陡峭的阶梯道直通琵琶峰顶的石牌坊门。我们一口气登了上去,只见峰顶台对门口立一块庑殿顶石碑,上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字。碑后面,是白居易的墓冢,直径有十几米,矮墙和松柏拱围着,上面开满鲜黄的迎春花。墓冢外围,立着不少凭吊的纪念碑,细观立碑者落款,有清朝乾隆皇帝的,有韩国白氏宗亲会的,有新加坡白氏公会的,有白居易第五十三和五十四代后人的,有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的,有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的。墓西北侧,还有一块重达24吨的自然石卧碑,上刻《醉吟先生传》,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

据说此片布景隐含一个秘密:登高望墓区,形似琵琶。墓冢之丘为“琴箱”,其东南长长的芳草墓道为琵琶的“曲颈”。墓道外围是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由此来寓意《琵琶行》的盖世之作。

看罢白公墓,我们走原路返陡峭阶梯下,再折向东北方的“诗廊”景点。此诗廊位于琵琶峰北侧腰部,是道顺山头走势的弧形碑刻长廊,共有38块刻碑组成,都是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用楷、隶、行、草、篆隶、行草字体书刻的白居易诗文。为方便以后更仔细地欣赏这些优秀的书法艺术,我把每版碑刻都用手机拍了下来。并在最心仪的诗刻旁,为顽皮的孙子留了影。

诗廊东头不远处,有一小卖铺,出售与佛有关的饰物。我们无意购买,只在门口瞄了一眼,便循弧形山道向东南行。忽见前左侧有一栋现代建筑的三层楼,每层的阳台上都摆放着盆景。楼东侧有一上下过道洞门,敞开着。从洞门口望过去,可见接门口的下行台阶通过楼后的两进院落直抵山下大道。我问道旁的一个景区工作人员,前面还有何景点。她说,前面到一卫生间处就不通了。我又问可否从此小门下山。她答道:不可,该院是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活区,非工作人员免进。我们只好沿原路返至琵琶峰西门下,再一直向西走,才找到下山的道。

我们返回到伊河拱桥时,已经过中午12点。我走到桥西段与来时路相交处时,向北眺望那条滨河道上,一眼望不到头却不拥挤的人流正向南涌动。我用手机镜头留下了这个涌动的场景。目睹此场景,回想来时在此处桥下北侧看到的“龍門”二字,脑海中不禁浮出“鲤跃龙门”的历史传说来。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此处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所写:“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如果把我脚下的拱桥看作龙门的话,此时奔涌而来的游客正好是争相跳跃龙门的黄河鲤鱼。这么高的“龙门”,能有几条“黄河鲤”跳过呢?“看起来由鲤鱼变成龙确实不容易啊!”我不禁发出感叹。但我又一想,就是这么个不容易,才使我国的选拔人才之道从隋朝的科举考试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今的高考,约1400年长盛不衰。这不正是鲤跃龙门的一个事实参照吗?

我们从桥西头走下石拱桥,沿着靠西边的一条道往回走,边走边观赏路旁的奇石异树和刚绽放的桃花。

下午1点多,我们返回到来时的副景区初入地,不少几米长的青石条或横或竖无字碑似的立在那里,还有一节节两抱粗树干沿直径劈开,径面朝上固定在道旁作凳子。我们就选择一张位于带架座青石条附近的这样的凳子作桌子,把带来的烧鸡、猪头肉、烧饼、芝麻块饼、盒牛奶、苹果、香蕉、黄瓜等食品摆了上去,开始了别有风味的午餐。这烧饼夹肉就水果的吃法及桌上丰盛的食品,不时招来路人的目光。我们坐在青石条下的架座上,一边吃喝一边看着东边纵道上持续不断南涌的人流,感受着游览龙门景区后的惬意。还听到一个前去换岗的工作人员说,截至刚才,今天的预约游客已到达两万八。

吃罢午餐,我们一起谈论这次游览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龙门山景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文化底蕴丰厚,二是佛教色彩浓重,三是景点布局匠心。

下午2点多,我们一家人恋恋不舍的启车返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