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继祥的头像

江继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05
分享

走进清华

南安是泉州一个县域经济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南安大力发展制造业,缔造了水暖卫浴、石材、装备制造、轻纺鞋服、光电等产业集群。2014年,我在南安工作,有幸参加了南安市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民营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学习,走进了清华校园,走进了清华课堂。

我非常感谢南安市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不仅组织我们到清华学习,还承担了所有的学习费用;也非常感谢我的领导让我脱产去学习,帮我圆了进清华的梦。

到清华学习,没有自行车那是跟自己的脚过不去。你考上清华会不会开车不重要,但一定要先学会骑自行车才行。清华占地面积六千多亩,从东到西约2公里,从南到北约2.3公里,在校园里穿行,自行车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共享单车还没有兴起,只有在清华才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自行车。我们住在离清华西门不到二公里的地方,不得不租一辆自行车上学。早晨,我骑着单车跟着学霸们,不时地按着自行车铃提醒他们过马路注意安全,他们有时也回头看看我,还以为我是清华的教授呢。

清华,让我流连忘返的是那秋天金黄的银杏,美的无与伦比,美的令人心动,美的令人沉醉。

银杏可以称之为国树,它象征着坚韧不拔、质朴无华、友邦善邻,多予少取、永恒不变的精神。我们到清华的时候正好是11月深秋,清华的秋天向来是以飞鸟银杏闻名。一进清华西门,路两旁都是挺拔隽秀的银杏,亭亭玉立,端庄优雅,放眼望去,蓝天下那排列整齐的银杏,黄得透彻的银杏叶泛出温润的光芒。当阵阵秋风吹过,银杏叶如同翩翩起舞的彩蝶,纷纷从树上飞旋飘落,在地上铺成一层金黄色的“地毯”,从路的一头延伸到路的另一头。一片耀眼的金色为秋天的清华涂抹上了浓重的一笔,那绚丽璀璨的画面,确实让人陶醉、让人窒息。

清华,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那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清华的景色很多很美,但我了解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二校门、清华学堂、工字厅、水木清华、近春园的荷塘、图书馆和清华主楼。

清华有八、九个校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二校门。它是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的象征。二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1911年书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无论是近看还是远望,它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几乎每一个来清华游览的人都会在这里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并且会记住这个简单而又朴实的名字。二校门见证了清华的历史和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的鲜明标志,更是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的品格象征。

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11年。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和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任教,培养了一代国学英才。一百多年来,清华学堂以其庄严神圣的身影立足于校园中,用其坚定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一代代清华人的成长。

工字厅是清华园内的主建筑之一,始建于清朝较早时期。工字厅原名工字殿,从空中俯视,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好像一个“工”字,故得此名,大门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登基后的御笔。工字厅房屋100多间,原有四宫三院,外观看起来像四合院,院内游廊迂回、曲径通幽。清华学堂成立后,工字厅小院多为老师宿舍,一时间名师云集、群贤毕至。1925年,朱自清先生刚到清华任教时,就住在工字厅宿舍,1927年搬到西院居住。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的北侧和后门。其设计独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玲珑典雅的古亭。大门正额“水木清华”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这四个字出自东晋文学家谢混的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最后的一句。两边柱子上悬有清道光进士、侍郎殷兆镛书写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夏季荷花盛开,风香满池,粉荷碧叶绚丽多彩;冬季白雪飘飘,翩跹飞舞,周围玉树琼枝环绕。

近春园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中间有个小岛,四面荷塘围绕。1927年夏天,朱自清先生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仿佛自己来到了荷塘,那层层叠叠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月色朦胧、薄雾缭绕的荷塘出现在眼前。

清华最早的图书室始建于1912年,真正的老图书馆于1916年开建,后来进行了三次扩建,形成了老馆和新馆二个部分。现馆藏图书近600万册,形成了覆盖全学科、包含丰富的文献类和载体形式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馆内藏书之多,插架之丰富,更是闻名遐迩。老图书馆淡红色的墙上、高大的玻璃窗上,爬满了绿叶葳蕤的爬山虎,让人感觉到岁月的痕迹;新图书馆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同时又在细节上进行了创新,整个建筑庄重典雅。它见证了一代代清华人的成长,无数清华学子钟情于此,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励志而有趣的故事。无论日落日出,无论春夏秋冬,每当走进清华图书馆,扑面而来的是满架淡淡的书香,映入眼帘的是清华人孜孜不倦的身影。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是通向成功的彼岸。

清华大学主楼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清华师生自行设计的杰作,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由中央主楼、东主楼、西主楼和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是清华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看上去气势雄伟、浑然一体,体现了清华人的聪明才智和宽广的胸怀。

清华,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授课老师和同学们,使我受益匪浅。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清华大学的研修班更是凭借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职业培训领域备受瞩目。

清华大学总裁班的授课老师们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他们个个都是专家教授,来自于各个领域的顶尖人士,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能够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老师们讲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不时地提问和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们的讲课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成功经验的介绍,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解开了我们心头上的迷惑,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参加这次总裁研修班学习的学员来自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大家以诚相待,互相帮助,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如果没有这次学习机会,大家可能无缘相识,通过与他们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短暂的学习日子里,我游览了百年清华校园,聆听了大师们的讲课,感受到了清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魅力。手捧着清华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将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清华校训不断激励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