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继祥的头像

江继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8
分享

我心中的福州

我在泉州工作的那几年,经常去福州。福州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无论是其丰富的历史遗迹、美食文化还是自然风光,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探索和体验。我喜欢福州,尤其喜欢福州的榕树、鼓山、西湖公园、三坊七巷。

福州,别称榕城。这个自汉代建城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头巷尾到处可见一棵棵参天的榕树,像一座座挺立的铁塔,为城市守护着安宁;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城市遮挡着风雨;像一片片舒展的绿洲,为城市蓬勃着生机。

榕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一年四季常青。榕树可以独木成林,既可以减少夏季的炎热,又可以抵御台风暴雨的侵袭。福州种植榕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东晋时期福州太守张伯玉就号召百姓广泛种植榕树,从而使福州城市的绿化率大大提高,形成了“暑不张盖,绿荫满城”的景象,福州由此有了“榕城”之名。

榕树是福州的市树。福州的榕树无处不在,一棵棵枝繁叶茂,翠绿欲滴,苍劲古雅,其状如伞,其干似柄,其枝如骨,其叶似冠。榕树须如美髯,榕须入土生根,一旦柔软的须尖触到地面,即可生根,而根又长成树,树又吐须,须又生根,就这样连绵不止,生生不息。榕树做到了根须一体,生死如一。每一条榕须都是一条生命,即便被雷电击倒、被连根带起,只要一须尚存,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榕树无论在砂砾石头、岩壁石缝中,还是在任何艰难的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长,坚强不屈地同环境作斗争,机智巧妙地与环境共生存。榕树是长者,气根长垂,宽容慈祥;榕树是仁者,榕荫众生,包容万象;榕树是智者,坦然面对各种环境,绽放其生命精彩;榕树是强者,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雄姿挺拔。榕树不假乎人,不离乎类,不以直节为高,不以孤生为异,凌寒而不改其操,连理而不称其瑞,成就了榕树的大通之德和王者风范。

历史上不乏佳作颂词赞美榕树。北宋丞相李纲《榕木赋》赞之:“南有巨木,其名曰榕,下盘踞于厚地,上荡摩于高穹。雨露之所雩润,雷霆之所震悚,日月之所照烛,乾坤之所含容”、“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

福州榕树在岁月中衍生出一种文化,这个文化叫做榕树文化,根植于榕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福州文化思想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千百年来,榕树以其宽广的胸襟、博爱的柔情,滋养哺育榕树之邦,形成特有的榕树文化和榕树精神。

福州榕树不仅为城市点缀绿色、增添美感、带来清爽,更以其身上浸透出的“落地生根、生命如炬、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榕树精神,成就了福州人脚踏实地、坚强乐观、团结拼搏、胸怀天下的优秀品格,鼓舞着福州人自强向上、奋斗不止。

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一篇题为《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写道 “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福州人精神。”

鼓山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其顶峰有一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便有簸荡之声,故名“鼓山”。鼓山是一处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圣地,这里不仅有着千年佛教文化的底蕴,还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享有“闽山第一”的美誉。

鼓山的佛教文化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鼓山的佛教寺庙涌泉寺始建于公元783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经楼、印经楼等。整座寺庙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错落有序的寺庙建筑群。涌泉寺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被称为“闽刹之冠”。涌泉寺千佛陶塔,是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寺内景观十分幽美,飞檐翘角,红墙黛瓦,绿荫遮空,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足迹。

这里山峦叠嶂,峰峦秀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处处鸟语花香。这里有丰厚的植被、珍贵的植物,彰显着鼓山重要生态价值。这里有著名的八仙岩、白云峰、狮子峰、蟠桃林等等,它们都是由花岗岩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壮丽奇观。这里有七百多幅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以其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缓步而行,踏上登山古道,那石墨灰的阶梯犹如一条古老的游龙顺山而生,弯弯曲曲构成了画卷般的美景。一路林深树密,飞瀑流泉,还有众多摩崖石刻相伴,空气中满是负离子的清新,耳畔是悦耳动听的鸟鸣声和潺潺流水声,面前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茂盛美丽的花草,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来到峰顶瞭望台,登高远眺,眼前所有的景象一下豁然开朗,整个福州城区的景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一条条平坦的公路环城而行,又蜿蜒地伸向远方;一座座高楼大厦林立,各式各样的建筑疏密有致地排列在一起,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俯瞰这繁华的城市,让人感受到无尽的魅力与力量。

有人说“不到鼓山,不算到福州,不看鼓山摩崖石刻,白来到鼓山”。鼓山的摩崖石刻群不仅是中国历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摩崖刻石的集中地,也是历代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著有较大的艺术价值。鼓山的摩崖石刻,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上千年,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篆、隶、行、草、楷,一应俱全,有的豪放不羁,有的儒风凛合,有的寄情山水,有的心怀天下。

古往今来,鼓山奇秀的山水景观给文人墨客带来强烈的创作灵感,他们以山石为纸,以锤凿为笔,在这里挥洒诗情画意,留下无数经典之作。鼓山峭壁灵石上丰富多彩的摩崖石刻,或雄奇或古怪,或灵秀或朴素,或苍劲或婉转。这些摩崖石刻题材多样,或警世名句,或劝世贤言,或赋诗言志,实为鼓山的一大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这里有朱熹所留径达四米的“寿”字,是鼓山单字最大的摩崖石刻,同时也是福建省内少见的大字摩崖石刻之一;有文天祥所留的“忠孝廉节”,这四个字意气风发,刚劲敦厚,力穿巨石。

行走在古道之上,穿梭于密林之间,抬头仰望历经千年风雨留存于世的摩崖石刻,欣赏古人精美的书法,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史名言,不失为一种心灵上的洗礼。

福州西湖公园,尽管名气不如杭州西湖大,但这座公园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被誉为“福建园林明珠”,是福州迄今保存风貌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典园林。

福州西湖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晋太康三年,郡守严嵩筑子城开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入此,以灌溉农田。因此湖地处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到了五代,福州西湖成了闽王朝的御花园。宋淳熙年间,福建抚使赵汝愚又在湖中建了澄澜阁,由此形成了“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等福州西湖八景。清道光八年,林则徐重新修建西湖,为湖岸砌石,为福州西湖增添了靓丽的景色。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故此福州西湖正式成为公园。

虽说福州西湖不像杭州西湖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但她有自己别样的美,福州西湖的水恬静而又娴雅,犹如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端庄贤淑,温婉可亲;又像一块迷人的无瑕翡翠,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走进福州西湖公园,仿佛穿越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这里既有江南园林的婉约之美,又有福建民居的闽中之秀。公园内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给人一种古典和雅致之感。湖边万枝垂落的柳树,像披着绿色盛装的少女,在微风中婆娑起舞,一枝枝柔软的柳条轻轻擦过湖面,像俊俏的姑娘在对着明净的水面梳理着头发。轻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铺上一层层闪光的碎银,又像披上一道道起伏的绿缎。

走在卧波长堤,时而榕树如盖,时而垂柳夹道。临桥驻足,凭栏远眺,碧水盈盈,游船如梭,行人如织;沿岸水榭亭廊,假山瀑布,错落有致;一个个古老的建筑掩映在绿荫丛中,显得古意盎然。漫步公园,随处可见人们在下棋、打牌、聊天、健身、跳舞,其乐融融。站在岸边,一眼就能看到水底,水里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时而摆摆尾巴,好像跟游人在打招呼,给湖水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泛舟湖上,欣赏着这水天一色美景,尽情领略大自然的恩赐,心情愉悦,惬意无比。

每到端午之际,福州西湖就会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万人空巷”龙舟竞赛的壮观景象。鼓点激昂,呐喊震天,木桨划破水面,龙舟飞驰如箭,参加比赛的队员争相展示他们的龙舟技艺和团队精神。数以万计的人们涌到湖畔,一睹龙舟竞渡的盛况,一睹“棹影群龙戏,涛声万马过,楫飞晴散雨,鼓急水惊波”的激烈场面。

福州龙舟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早在公元928年就有关于福州龙舟竞渡的记载,相传更早在2000多年前。从古至今,福州人对龙舟的热爱始终如一,正是这种热爱,凝聚了人心和力量,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团结,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龙舟选手,使福州龙舟走向了世界。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经典代表之一,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和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三坊七巷自晋代开始形成,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现存古建筑两百多栋,是千年城市坊巷棋盘格局的遗存地,是精雕细琢的民居建筑群展示地。三坊七巷是老福州的缩影,是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它浓缩了福州的历史精华。

三坊七巷的名字源于它的格局,由三条坊和七条巷组成。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线,坊在西,巷在东,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坊坊相连,巷巷相通,坊与坊之间,巷与巷之间各有各的个性,从总体上看却自然天成、浑然一体。

三坊七巷建筑群规模宏大,坊巷格局完整而又富有个性,展现了历史上福州的城市建设理念和街坊布局特色。坊巷内的古建筑,大到院落规模、结构形式、建筑风格,小至墙面砌法、门窗格式、材质色调,无不体现出福州古民居的时代特征和建筑特点。

三坊七巷的建筑以传统木结构为主,这些建筑采用了古代的斗拱技术,使建筑更加稳固和耐用。石板深巷,多进院落,青瓦白墙,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装饰,还有火红的灯笼点缀在如茵的绿树丛中,古雅中透着幽静。

三坊七巷每一栋古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每一栋古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有名门望族的宅院,有文人雅士的书斋,有商贾巨贾的店铺。这里有许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家的故居,他们在这里寻找灵感,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为这条老街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走在三坊七巷,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街巷。古朴的砖瓦,斑驳的屋墙,还有那刻满痕迹的门牌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心跳和岁月的流转。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沉淀着记忆,每一根屋梁都承载着智慧。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流淌着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虽然岁月褪去了它的油光色彩,但又赋予它千年古韵,那是从这飘逸出来的韵味悠长墨香,从这散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

走在三坊七巷,可以看到许多店家在门口叫卖,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食吸引着路人的目光。这里有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有芳香四溢的美味小吃。在这里,一边品尝着小吃,一边欣赏着古建筑,感受到福州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感受到福州千年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三坊七巷,这个伫立在福州市中心的古建筑群,回响着福州人世代的梦想,连接着福州的过去与将来,成为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精神之光,激励着福州人创业兴家、励志图强。

福州,这座城市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将自然风光与人文精华完美融合。祝愿福州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