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继祥的头像

江继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8
分享

我的父亲

虽然父亲已经离世三十多年,但我仍然时常怀念他。我内心深处渴望着用文字来抒发这份深藏的情感。尽管我曾多次尝试描述父亲的形象,却总觉得未能完全刻画出他的真实面貌。这或许是因为我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或者我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然而,我可以通过书写父亲生前的点滴往事和我的感悟,来表达我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感激之情。

关于父亲的幼年生活,我偶尔从母亲和长辈们的叙述中得知。据说,我那未曾谋面的爷爷和奶奶,曾是本地颇具名气的地主,家中拥有数十亩良田。他们对待家里的长工十分和善、宽厚。父亲生于1931年,作为家中的独子,自幼就受到爷爷和奶奶的溺爱。这种宠溺使得他在少年时期养成了赌博的恶习,最终在解放前夕因赌博当光了家中的财产。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家在土地改革时被划为中农,从而避免了一场厄运。

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因此他识文断字,算盘打得熟练,字也写得工整,这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1950年,父亲加入了土改工作组,担任土改队的会计,直到后来成为人民公社的会计。没过多久,由于身体和家庭原因,他回到村里担任生产队会计。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从小很少见到过父亲的笑脸,也没有牵过他的手,更没有被他抱过,更别说敢在他面前耍小孩脾气了。我少年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比较叛逆,似乎和他没有什么感情交流,还经常惹他生气,轻则被他呵斥,重则被他打一顿;平时在家,如果我坐在什么地方,一见到他过来,我便如坐针毡,坚持不了几秒就得赶紧走开,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尽量不出现在他的面前。虽然我很畏惧父亲,但内心对他还是十分尊敬。

父亲对我管教很严,每当我犯下错误,无论是大是小,都会以他那不容置疑的威严,引导我面对现实,反思自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我牵着一头温顺的老牛,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那时的我,心思全然不在看管牛身上,而是被远处一群嬉戏的蝴蝶深深吸引。不知不觉间,老牛挣脱我手中的绳索,踏入邻居大婶那片郁郁葱葱的菜地,悠闲地啃起那嫩绿的叶子来。等我回过神来,眼前已是一片狼藉,原本整齐的菜地已变得杂乱无章,几棵蔬菜更是被连根拔起,散落在泥土之上。

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慌乱与不安,急忙拉着老牛逃离了现场,心中暗自祈祷不要被大婶发现。但世事往往不遂人愿,傍晚时分,大婶打听到是我在放牛时,牛毁了她家的菜地,便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父亲见状,立刻迎了上去,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我的责备,也有对大婶的歉意。他先是请大婶坐下,随即泡上了一杯清茶,试图缓和紧张的气氛。接着,父亲开始用他那低沉而诚恳的声音,再三向大婶赔礼道歉,并愿意赔偿她的损失,承诺以后会严加管教我,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我站在一旁,低垂着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对父亲为我承担责任的感激,也有对自己行为的深深懊悔。我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不仅给别人带来了损失,也让他丢尽了脸面。待大婶走后,父亲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但言辞中更多的是教诲与期望:“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到别人,甚至是整个家庭。今天的事,你要记在心里,以后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

那番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我的心上,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从那以后,我变得更加懂事,学会了承担责任,也明白了父亲那份深沉而厚重的爱。而那次放牛闯下的祸,也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教训。

还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依旧如同昨日重现,那份深刻的印记仿佛刻在了心底,无法磨灭。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我与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的一位长辈家门口追逐嬉戏,无意间撞了他一下并发生了口角。或许是因为年少轻狂,我竟一时冲动,说出了几句粗话。长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转身离去,留给我一个深邃的背影和心中隐隐的不安。

当我回到家,以为晚上发生的一切,父亲不会知道。这时,门外却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竟是那位被我冒犯的长辈。他站在门外,叫了我父亲的名字。我的心猛地一紧,意识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没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告诉我父亲,我骂了他的那两句话。父亲听后,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他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好像充满了怒火。那一刻,我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强烈而急促。

正当我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体罚时,那位长辈对我父亲说:“孩子不懂事,说说就行,别打他。”然而,这句话非但没有平息父亲的怒火,反而像是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愤怒。父亲猛地转过身,从墙角抄起一根竹竿,厉声喝道:“今天不打他,他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站在那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竹竿一次次落在我的屁股上,带来的是火辣辣的疼痛和无尽的懊悔。长辈在一旁焦急地拉着父亲的手,试图阻止这场暴怒的宣泄,但他的劝阻似乎只让父亲更加愤怒。终于,当最后一记竹竿落下后,父亲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告诉我:“记住,尊重长辈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今天这顿打,就是要你长记性!”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长辈有过不敬之言。而那次挨打的经历,也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最深刻的一课。每当回想起那个秋日的晚上,我都会提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尊重他人,尤其是要尊敬长辈。

父亲自解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对自己也十分节制。他身患胆囊结石已有十多年,每年都会复发两三次,但他总是坚持不去医院治疗,只是偶尔去卫生所拿些药来缓解病情,希望能为家里节省开支。直到那年的十月,痛得他在床上直打滚,他才决定前往县城医院接受手术。尽管父亲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但他从未停止过劳动,不是在整理房前屋后的小树和菜园,就是在地里浇水施肥、除草培土。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我家的老房子坐落在村子的最东头,岁月在其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步履蹒跚的年迈老人。每逢下大雨,瓦片的缝隙间总会落下细细的雨滴,滴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节省每一笔不必要的开支,父亲不请瓦匠来修补,而是等到天晴之后,搬来楼梯,自己爬上去捡瓦补漏。他对照漏雨地方,将屋顶上的瓦片一块块地调整,直到它们严丝合缝,不让一滴雨水有机可乘。他的手法虽不及专业瓦匠那般娴熟,但那份认真与执着,却让人动容。

父亲一向乐善好施,总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六十年代初的饥荒时期,那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年代。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外地年轻人逃荒路过我们村,饥饿迫使他从生产队废弃的农具堆里拿走一块废铁,试图以此到废品收购站换取几口勉强果腹的食物。然而,他的这一行为很快被警觉的生产队干部发现,年轻人因此被关了起来。

父亲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他要帮助这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因为他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逼到绝境,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经过一番诚恳的交涉,父亲说服了生产队干部,将年轻人保释出来,并热情地邀请他到我家暂住数日。在那几天里,父亲不仅用家中本就稀缺的粮食来款待他,还与他促膝长谈,给他精神上的慰藉与鼓励。临别之际,父亲将家中仅存的最后一点粮食分给了他一些。

这个年轻人未曾料到,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竟能遇到如此善良和无私的人。他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起来后与我父亲紧紧相拥。多年以后,当岁月流转,生活逐渐好转,他依然铭记着这份深厚的恩情,多次从外地前来看望我父亲,两人的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成为了村里流传的一段佳话。

父亲的乐于助人,不仅在那些令人瞩目的关键时刻有所体现,更在于那些平凡日常的点滴之中,为邻里间提供了很多支撑与帮助。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买好红纸来找他写对联。那时,家里的红纸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父亲坐在那张略显陈旧的四方桌前,神情专注。他先是细心地将红纸逐一丈量,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将一张张红纸裁剪成各式对联所需的尺寸,宽窄相宜,长短有别,每一刀都显得那么精准。随后根据对联的字数,将红纸巧妙折叠,形成一个个带有斜十字折痕的方块。这些方块,就像是即将绽放的春联之花,静待着父亲笔下生花,绽放出新春的第一抹亮色。

挥墨之时,父亲更是全神投入。他时而沉思,时而提笔,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苍劲有力,又不乏温婉细腻。他的笔下,既有对家国天下的深情颂扬,也有对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的温馨寄语。每一副春联,都是他对生活的理解与美好的祝愿,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年味与人情味。如此场景,年复一年,成为了我们家和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以及那些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的春联,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温暖。

随着我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承担的家务活也越来越多,父亲便很少再对我发火或动手了。相反,我们的接触日渐增多。我深切地感受到父亲威严外表下隐藏的细腻情感和炽热的爱意,他深深地关爱着我们家每一个子女。

在我十八岁那年,去外地求学,父亲不放心,执意要送我一程。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他来到县城码头,搭上了一艘前往汉口的轮船。船舱里,父亲默默地坐在我身旁,尽管他一言不发,但我知道他心中是万般的不舍。当我们抵达汉口火车站时,已是第二天上午。检票的时间到了,父亲把身上所剩无几的钱掏给了我,并再三叮嘱我,把钱放好,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我踏上了通往异乡的列车,父亲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远行。望着他逐渐模糊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视线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无言而深沉的父爱。我坐在火车上,耳畔传来汽笛声的凄厉呼啸,仿佛狂风掠过窗户,刺痛我的心。我似乎听到了父亲呜咽抽泣的声音,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酸楚与悲伤,泪水悄然滑落,顺着我的脸颊缓缓流淌。

在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不幸地得知父亲身患重病,不久后他就去世了。当我从外地匆匆赶回,父亲已入殓。为了再看他一眼,我叫人打开了棺盖。凝视着他那安详的容颜,我泪如雨下,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淹没。我静静地坐在父亲的灵堂中,陪伴他度过这最后的漫长夜晚,泪流满面,直到天亮。我未曾预料到,父亲在58岁的年纪离我而去。我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带他去看病,更后悔自己没有为他送终,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

在父亲离世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在梦里与他重逢,那是一种深深的牵挂和浓烈的思念,让我心如刀绞,倍感痛苦。我明白这是因为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没有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尽到孝道,没有给予他足够的情感慰藉,也没有让他过上舒适的生活。而他的一生都在为我考虑,希望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当我终于领悟到父亲给予我那份特殊的父爱时,我深感他的冷漠与严厉背后,实则是他将爱深藏于心,以行动来表达。我懂得了他沉默中的深情,明白他对我的殷切期望,感知他的爱如海洋般深沉,如微尘般细腻。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薄情的人,对父亲的关爱和回馈实在是太少。然而,过去的事已无法改变,我只能将这份深深的思念与忏悔珍藏在心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