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康政的头像

蒋康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7
分享

把故乡藏在明亮的窗口

※窗外

为了看清楚我的样子,那三只小小鸟雀一齐向屋里的我飞来,由于用力过猛,飞到我近前,稳不住身,飞过屋脊去了。越过我的瞬间,我倒是清清楚楚看见了它们腹部上灰灰的羽毛;腹部还一起一伏的呢,像个小小的发动机。在我愣神之际,它们又折了回来,荡了开去,一圈一圈地盘旋着,实在让我疑心它们是在圈画着它们的势力范围。这样的话,我是圈里的,还是圈外的呢?它们一次又一次靠近我,大概是要实地考察我的可靠程度。我甚至看清了它们黑黑眼睛里的探询,探询里的小小光芒。

其实,不止是鸟,还有它们,都在向我靠近。

你看,今天的银杏叶片就比昨天的放大了一点儿,往深里绿了一点儿,更精神了一点儿。只要一抬眼,我就能满眼嫩绿,满眼生机,而刚刚过去的整个冬天,即使我展眼十万八千里,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绿来。而我今天又比昨天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们的努力。

我这样慢腾腾地叙述,实在赶不上它们向我走来的速度,它们快过了窗外那条路上的任何一个行人,快过了我笔下的任何一个字。南风徐徐,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次又一次地更新着自己,它们的金黄汹涌,任谁都赶不上黄金的步伐;你让我挑选一个动词,来捉住青青麦苗向上、向碧的生机。很气馁地告诉你,我努力过了,都失败了。我只好将注意力放在那些行人身上。

南来的、北往的、南来一阵又北往一阵的,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背着书包的学生、赶往田地的农人,红的、黄的、银白的、黑得发亮的……

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我的叔父!他向我走来了,他是一定要走进我家、走到我面前的,并且我们叔侄俩要有一次长谈,推心置腹的。昨晚上,突然接到他的电话,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因为一点点过节,我们之间冷场好长时间了。他打电话说,春天了,青菜、大蒜都要抽薹了,韭菜要拔茎了,趁它们还没缓过劲来的时候,多带些给我们吃吃,再让一段时间,菜园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这个电话,我等了一个春天、两个冬天,想不到它和第二个春天一起到来了!

叔父弯着腰身,身体前倾,显然他的三轮车被装满了。跟他周边的一切比起来,他缓慢得跟一只蜗牛差不多。他慢,但是他慢得有重量,慢得从容。我还看到,因为这么长时间亲情的积攒,整个清晨甚至都稍稍向叔父倾斜了过去。

我赶紧下楼,去帮衬着叔父。我们叔侄俩一起向前走的情形,肯定会成为别人窗前的又一道温馨美丽的风景。

※故乡有匹马

/01/

它是褐色的。我看见它时,那种褐色很是有光泽。阳光的投射下,那光泽在身上一漾一漾的,显见出它的年轻和与年轻一起到来的鲁莽、闯劲。如果再加上它的奔跑,流线型的奔跑身姿让你十分眼热。“嘚嘚”的马蹄声,多远就能听到,并且再传到比麦田和劳作还要遥远的地方。

只是从来没有听见它的叫声。是因为刚到,还腼腆,抹不开脸面,还是因为它根本不屑于用声音打扰周遭的一切?实在不得而知。在我的记忆里,这匹马始终奔跑在一部无声的电影里。

那么他的主人该听见了它的长嘶或者短鸣,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它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总该有点自己的想法,它的嘶鸣就是它想法的流露。我一直想寻找机会,请它的主人向我描述一下它鸣叫的神态,虽然他不可能做到生动,但干巴巴的表述一定会聊胜于无的。后来,是怎样的阴差阳错,我与它的鸣叫失之交臂,至今我后悔不已。

它终究在我的故乡没有呆多久,只是几天,只是这几天当中的几次奔跑。“嘚嘚”的马蹄声,将我弱小的故乡紧紧围绕;就像严冬里面,母亲在我们脖子上系上一条围巾一样,暖和,熨帖。

它去了哪里?我知道,还有很多辽阔的远方在等着它,它需要它们,它生来就属于它们。

正是因为有了许多的它,那些远,那些辽阔,也才有了充实而具体的意义。

我再也没有见着它,于我而言,它流星般快速划过我故乡的夜空,只留下惊鸿一瞥。

/02/

它曾经的主人还在!它在的那几天,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一个无需马鞍,一个舍不得用马鞭,一个更不用吆喝的壮年男子,弓身于马背上,将一匹儿马驾驭得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它和他那么和谐地统一于奔跑,他们越来越近,裹挟着一团融融的夕阳。

如果,他生于草原,他一定是最出色的骑手;如果,他长于天空,他一定是翱翔的雄鹰。他——,只是属于我的故乡;胯下的这匹马,是他灵魂的短暂苏醒。

他,弟兄众多,家境贫穷;他,母亲失明,父亲失败;他是光棍,他没有走完一生,他走过的光阴黯淡无比。

可是,他却那么强劲有力地和他的马奔跑在我的脑海里。

※青螺

回到老家的时候,父亲在家,正挑着粪,母亲出去了。父亲说:村里有几家养螃蟹,他们需要大量的螺子喂食螃蟹,你母亲出去打捞螺子了。一斤螺子四毛五,一天下来,也能挣几个钱。

我兜眼一看,堂屋间两三个塑料盆里满满的水,那些泥黑泥黑的螺子正在随意蠕动,盆的四壁上、口沿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很有了那种我挤你、你挤我的闹腾景象。父亲说,你自己挑吧,回去再爬它个一天半晌的,去了泥,剪了屁股,洗净,自己做着吃吧。这正合我意,偶尔这样吃吃,确实解馋。于是,蹲下来,眼睛尖起来,将那些大个儿的一一拈起,不大一会儿,就已经好多好多了。

“爸,我出去一会儿,有个熟人去见见。”跟父亲招呼了声,我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傍黑了,而我也要回到自己的家中去了。母亲还不在家,父亲说:你母亲回来已把你准备的螺子清理了半天,直起身来的时候,头发昏眼发花,差点儿跌跟头,她将螺子送给养蟹的人家去了。你的螺子就装在那个塑料袋子里,你回去再把它们在清水里养养,净净泥。

我回到了自己的家,找来一只盆,装上清水,打开塑料袋,“哗啦”一声,将那些螺子倒进去。仔细一看,螺子变了!不是我挑的那些大个儿的,而是小了一点儿。我心里不大乐意,我们在饭店,都是这些大个儿的,端上桌,很精神,很养眼,吃在嘴里,挺香的。大概母亲要让自己的螺子好看一些,把那些大的又放了回去,这样才有卖相吧。

第二天,将这事说给其他的人听。办公室里一个有了点儿岁数的老师说:呆子,这个时候的螺子,就数这些不大不小的好吃。大的,有籽,泥多,不容易出净,而且肉质松垮,小的,又太没意思。你母亲真细心和周到啊。

我满怀羞愧。晚上回到家,那些盆子里的螺子很是好看,它们外壳上的淤泥已经被母亲洗净,黝黑中泛出青色的光泽。我和妻子一起动手,我剪她洗,切姜瓣,剁蒜末,一阵忙活,将这些青螺做成了一道朴实而馨香的家常菜。一只青螺入口:第一口,是汤汁,鲜润,暖心润肺;第二口,是肉质,瓷实,很是韧口。

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手机响了,拿起来一接,是父亲:你母亲又给你们准备了些螺子,有空回来拿吧。

我噎住了,一只螺子,连汤带肉的,在喉咙里久久不肯下肚。※窗外

为了看清楚我的样子,那三只小小鸟雀一齐向屋里的我飞来,由于用力过猛,飞到我近前,稳不住身,飞过屋脊去了。越过我的瞬间,我倒是清清楚楚看见了它们腹部上灰灰的羽毛;腹部还一起一伏的呢,像个小小的发动机。在我愣神之际,它们又折了回来,荡了开去,一圈一圈地盘旋着,实在让我疑心它们是在圈画着它们的势力范围。这样的话,我是圈里的,还是圈外的呢?它们一次又一次靠近我,大概是要实地考察我的可靠程度。我甚至看清了它们黑黑眼睛里的探询,探询里的小小光芒。

其实,不止是鸟,还有它们,都在向我靠近。

你看,今天的银杏叶片就比昨天的放大了一点儿,往深里绿了一点儿,更精神了一点儿。只要一抬眼,我就能满眼嫩绿,满眼生机,而刚刚过去的整个冬天,即使我展眼十万八千里,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绿来。而我今天又比昨天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们的努力。

我这样慢腾腾地叙述,实在赶不上它们向我走来的速度,它们快过了窗外那条路上的任何一个行人,快过了我笔下的任何一个字。南风徐徐,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次又一次地更新着自己,它们的金黄汹涌,任谁都赶不上黄金的步伐;你让我挑选一个动词,来捉住青青麦苗向上、向碧的生机。很气馁地告诉你,我努力过了,都失败了。我只好将注意力放在那些行人身上。

南来的、北往的、南来一阵又北往一阵的,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背着书包的学生、赶往田地的农人,红的、黄的、银白的、黑得发亮的……

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我的叔父!他向我走来了,他是一定要走进我家、走到我面前的,并且我们叔侄俩要有一次长谈,推心置腹的。昨晚上,突然接到他的电话,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因为一点点过节,我们之间冷场好长时间了。他打电话说,春天了,青菜、大蒜都要抽薹了,韭菜要拔茎了,趁它们还没缓过劲来的时候,多带些给我们吃吃,再让一段时间,菜园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这个电话,我等了一个春天、两个冬天,想不到它和第二个春天一起到来了!

叔父弯着腰身,身体前倾,显然他的三轮车被装满了。跟他周边的一切比起来,他缓慢得跟一只蜗牛差不多。他慢,但是他慢得有重量,慢得从容。我还看到,因为这么长时间亲情的积攒,整个清晨甚至都稍稍向叔父倾斜了过去。

我赶紧下楼,去帮衬着叔父。我们叔侄俩一起向前走的情形,肯定会成为别人窗前的又一道温馨美丽的风景。

※故乡有匹马

/01/

它是褐色的。我看见它时,那种褐色很是有光泽。阳光的投射下,那光泽在身上一漾一漾的,显见出它的年轻和与年轻一起到来的鲁莽、闯劲。如果再加上它的奔跑,流线型的奔跑身姿让你十分眼热。“嘚嘚”的马蹄声,多远就能听到,并且再传到比麦田和劳作还要遥远的地方。

只是从来没有听见它的叫声。是因为刚到,还腼腆,抹不开脸面,还是因为它根本不屑于用声音打扰周遭的一切?实在不得而知。在我的记忆里,这匹马始终奔跑在一部无声的电影里。

那么他的主人该听见了它的长嘶或者短鸣,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它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总该有点自己的想法,它的嘶鸣就是它想法的流露。我一直想寻找机会,请它的主人向我描述一下它鸣叫的神态,虽然他不可能做到生动,但干巴巴的表述一定会聊胜于无的。后来,是怎样的阴差阳错,我与它的鸣叫失之交臂,至今我后悔不已。

它终究在我的故乡没有呆多久,只是几天,只是这几天当中的几次奔跑。“嘚嘚”的马蹄声,将我弱小的故乡紧紧围绕;就像严冬里面,母亲在我们脖子上系上一条围巾一样,暖和,熨帖。

它去了哪里?我知道,还有很多辽阔的远方在等着它,它需要它们,它生来就属于它们。

正是因为有了许多的它,那些远,那些辽阔,也才有了充实而具体的意义。

我再也没有见着它,于我而言,它流星般快速划过我故乡的夜空,只留下惊鸿一瞥。

/02/

它曾经的主人还在!它在的那几天,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一个无需马鞍,一个舍不得用马鞭,一个更不用吆喝的壮年男子,弓身于马背上,将一匹儿马驾驭得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它和他那么和谐地统一于奔跑,他们越来越近,裹挟着一团融融的夕阳。

如果,他生于草原,他一定是最出色的骑手;如果,他长于天空,他一定是翱翔的雄鹰。他——,只是属于我的故乡;胯下的这匹马,是他灵魂的短暂苏醒。

他,弟兄众多,家境贫穷;他,母亲失明,父亲失败;他是光棍,他没有走完一生,他走过的光阴黯淡无比。

可是,他却那么强劲有力地和他的马奔跑在我的脑海里。

※青螺

回到老家的时候,父亲在家,正挑着粪,母亲出去了。父亲说:村里有几家养螃蟹,他们需要大量的螺子喂食螃蟹,你母亲出去打捞螺子了。一斤螺子四毛五,一天下来,也能挣几个钱。

我兜眼一看,堂屋间两三个塑料盆里满满的水,那些泥黑泥黑的螺子正在随意蠕动,盆的四壁上、口沿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很有了那种我挤你、你挤我的闹腾景象。父亲说,你自己挑吧,回去再爬它个一天半晌的,去了泥,剪了屁股,洗净,自己做着吃吧。这正合我意,偶尔这样吃吃,确实解馋。于是,蹲下来,眼睛尖起来,将那些大个儿的一一拈起,不大一会儿,就已经好多好多了。

“爸,我出去一会儿,有个熟人去见见。”跟父亲招呼了声,我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傍黑了,而我也要回到自己的家中去了。母亲还不在家,父亲说:你母亲回来已把你准备的螺子清理了半天,直起身来的时候,头发昏眼发花,差点儿跌跟头,她将螺子送给养蟹的人家去了。你的螺子就装在那个塑料袋子里,你回去再把它们在清水里养养,净净泥。

我回到了自己的家,找来一只盆,装上清水,打开塑料袋,“哗啦”一声,将那些螺子倒进去。仔细一看,螺子变了!不是我挑的那些大个儿的,而是小了一点儿。我心里不大乐意,我们在饭店,都是这些大个儿的,端上桌,很精神,很养眼,吃在嘴里,挺香的。大概母亲要让自己的螺子好看一些,把那些大的又放了回去,这样才有卖相吧。

第二天,将这事说给其他的人听。办公室里一个有了点儿岁数的老师说:呆子,这个时候的螺子,就数这些不大不小的好吃。大的,有籽,泥多,不容易出净,而且肉质松垮,小的,又太没意思。你母亲真细心和周到啊。

我满怀羞愧。晚上回到家,那些盆子里的螺子很是好看,它们外壳上的淤泥已经被母亲洗净,黝黑中泛出青色的光泽。我和妻子一起动手,我剪她洗,切姜瓣,剁蒜末,一阵忙活,将这些青螺做成了一道朴实而馨香的家常菜。一只青螺入口:第一口,是汤汁,鲜润,暖心润肺;第二口,是肉质,瓷实,很是韧口。

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手机响了,拿起来一接,是父亲:你母亲又给你们准备了些螺子,有空回来拿吧。

我噎住了,一只螺子,连汤带肉的,在喉咙里久久不肯下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