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梅花应邀去朋友韵家喝茶,刚进门见朋友在忙着烧水泡茶。
韵是兰幼时同窗好友,自小生长在“西湖龙井”的家乡杭州,对于茶的知识十分精到。
韵的爱人老高是梅花的同学,他对梅花说:“阿梅,今天除约你喝茶,也约了另一个朋友。”老高的话还没说完,就听门叮叮当当的音乐响起。
韵笑道:“你看,这人的嘴真灵,说到曹操曹操到。”老高跑着去开了门,不一会他领着客人进来,向我介绍着:“阿梅,这是我的同事省委宣传部长老于。”
梅花忙站起礼貌地与他握手并叫了一声于部长。梅花见于部长盯着自己看,就知道老高和韵不怀“好意”。为了避免尴尬,梅花与老于寒碜了几句就去韵的书房。
刚走两步,只见韵叫:“喝茶,喝茶,阿梅快坐下,请品我刚从杭州购置的新式茶具砌的茶的味道怎样?”
身不由己得我重新坐在韵那景致华丽的客厅里,看着韵十分娴熟地摆放那精致的茶具。先见她在电热盘上的四个玻璃茶盅里放了水,然后插上电热盘上的插头。就在我们说话的工夫,放在电热盘上的玻璃盅里的水开始吐气泡。老于见了笑道:“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老高笑着忙说:“有好茶,没有好水,就像空有满腔抱负的人,耽于一隅,白白浪费了一身的才华。” 韵接过话说:“除了好水外,烹水的温度也有讲究,水沸要适度。”
我一旁听了他们的话想起苏东坡在茶诗中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作松风鸣”不由吟诵起来......
老于听了频频点头说:“看来,梅花对茶道也有体会,请梅花解释一下”。
听了老于的话,我不由笑着:这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鱼眼已现,正适合泡茶了。”老于听了赞许地点头说:“ 好水配好茶,今天韵准备了什么好茶让我们品评呢?”
老高不急不慢地笑道:“呵呵,前几天刚买了狮峰龙井茶叶,是刚上市的新茶,品质最优,色泽青绿发亮,香郁,味醇,现在我们就来尝尝鲜吧。”韵在旁边接着说:“这泡茶得有工夫也就是技术,是这技术就是“三重”重香,重甘,重纯。茶汁以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甘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否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
听了他们的介绍感觉自己有点在云雾里,因为我不喝茶,懂得也只是父母亲的老式泡茶术。没有想到韵他们也学会喝茶的道道,而且都是新式的泡茶方法。忍不住笑道:“呵!这些日子不见你们,你们到学会了生活,也学会了许多茶道,可我还在那里疯似地写作,是不是有点不会生活了?”
韵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我说梅,你呀,真是没有事情做了,整天在网上瞎捣弄,写个什么文章还遭人骂,赶快清醒过日子吧......。”
我想解释,可见老于在场,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但我的心里却反省了一下,是不是要戒写作了,感到自己已经给生活淘汰了,整天就是工作和上网写作,其余什么也不会。
老高见我不说话忙打岔说:“阿梅,来看韵砌茶。”,韵一边为我们演示,一边为我们讲解。只见她先是“仙女沐浴”,用开水烫洗沏杯;接着“叫龙女入宫”,将称好的三克龙井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慢慢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轻轻刮去浮沫,叫“细风拂面”;大约加盖一分半钟后,韵打开杯盖要我们细闻香味,说这叫“梦里寻香”;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包公巡城”、“周瑜点兵”,做得端滴茶不漏,闻香过来。
我拿起韵给我的小小的白瓷茶盅细品起来,真是入口饱满,一股自然的茶香在舌尖两侧溢开,随后变成甘爽,果然妙不可言。
一杯茶让我喝得连连打嗝。我有些不好意思说:“我真要什么都不会,我不爱喝茶,只喝白开水。”韵听了笑道说:“梅,你就知道喝白开水,那有什么味呢?我看你的生活该加点作料了。”老高也接过话说:“是啊,梅,你是该学习生活了,都四十多了,怎么还象个小姑娘那样的纯情。”我看着他们夫妻一唱一和的在转移目标,我忙打断说:“今天只谈喝茶,其他什么事情也别说。”老于好像很懂我的心事,忙附和我说:“对,对,今天只品茶,其余改日再说。”
我们四人尽情地品尝了上好的狮峰龙井,随后我看了看表见时间不早,就婉转地向韵他们提出告辞:“韵,我得赶回家去写作,下次请大家去我家品茶,”带着满口茶香,我向老于、老高、和韵作别。他们目送我们走出庭院。待我走出大门那一会,不由自主回头,却看见老于在那隐隐的院落中向我眺望,我不知道为何一点没有再见他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