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博物馆看到一方柴火灶,用水泥砌成,表面刷成白色,锅盖是黒旧的木材,锅盖上放着一个长柄锅铲,灶眼漆黑漆黑的,一个烟囱靠墙,烟囱上钉着几个挂钩,挂钩上挂着一块腊肉。这个模型,一下子把我拉进那段乡村岁月。
裡姜的晨曦总是在一声声悠长的鸡鸣中醒来,随之而来的,是袅袅的炊烟,那是裡姜独有的味道,是这个崇岭深处岁月静好的注脚。而在这炊烟中,最让我怀念的,便是那一方小小的柴火灶。
柴火灶,它不仅仅是做饭的工具,更是乡村的象征,是家的温暖所在。它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回忆。在柴火灶旁,有过欢声笑语,有过泪水与汗水,有过家的温馨与幸福。
那时候,每当我经过厨房的门口时,总能看到老奶奶在柴火灶前忙碌的身影。她熟练地添柴、点火、翻炒,不一会儿,一锅香气扑鼻的农家菜便做好了。那香气,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老奶奶常说,柴火灶是最诚实的,你给它多少柴,它就给你多少热。这正如乡村的生活,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在乡村,没有太多的奢华,只有最朴实无华的生活和最真挚的情感。
柴火灶的火,是温暖的火。它不仅能煮熟食物,更能温暖人心。在寒冷的冬日里,老奶奶总会准备一个大火盆,从柴火灶中铲出红彤彤的火炭添至火盆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烤着火,聊着天,那种温馨与惬意,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火光映红了一家人的脸庞,也照亮了全家人心中的希望。
人们说“堂前教子”,老奶奶总在“灶前教子”。我记得有一次,小叔、小婶因为一些琐事闹了矛盾。小婶伤心,就告状到老奶奶那里。老奶奶不多说话,让小婶把小叔找来,小叔耷拉脑袋进到大夫第时,老奶奶正在厨房的柴火灶边煮饭。老奶奶也不多说话,只是自顾自地洗菜、切菜、炒菜。让他们两个人坐到灶眼前添火,火光映照着他们紧绷的脸庞。小叔、小婶总是在一个递柴,一个添柴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你挨挨我,我碰碰你,夫妻间的小矛盾,在柴火灶旁的火光中融化,生活又归于和谐。柴火灶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们暂时忘却纷争与烦恼,又回到眼前的温暖与美好。
读小学时,我有彩色蜡笔却借口没有借给朋友,朋友远离我,我很苦闷。老奶奶让我在灶前添火。我添柴越多,火膛的火却越小,老奶奶告诉我:“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你要把柴架起来,让火膛里有空气,火才会旺。”我突然明白,是自己错了,朋友才会离开自己。事后,我主动找朋友承认错误,他原谅了我。从虚心的柴火灶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燃烧中,是去发光,去照亮别人。
柴火灶与乡村同喜忧,共悲乐。村里哪家办寿喜,办结婚喜事了,柴火灶“呼呼”唱出欢畅的歌曲;哪家办丧事,柴火灶“呜呜”低泣。柴火灶是有灵性的,柴火灶的火,也是变化的火。它时而猛烈,时而微弱,正如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与挑战。但无论火势如何变化,柴火灶都默默地承受着。
在乡村,柴火灶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象征。人们最忌讳的是“铲了你的灶,砸了你的锅。”柴火灶是一个家立门立户的象征。记得年轻时看过的电影《咱们得牛百岁》中牛百岁带领众人帮懒汉田福重新垒灶,让这个懒汉告别过去,带着一帮“落后者”战胜困难和挑战,像柴火灶一样坚韧不拔地努力着,终于走上一条勤劳发家致富之路。柴火灶见证了乡村的变迁与发展,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每当我看到柴火灶,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和乡村的淳朴风情。
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乡村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无论如何变化,乡村的精神内核——和谐、包容、坚韧、勤劳——却永远不会改变。
民俗博物馆里看到柴火灶的存在,就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如今,虽然在乡村看不到柴火灶了,但柴火灶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每当我看到有关乡村的图片或文字时,柴火灶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它让我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刻,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所拥有的一切。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一座柴火灶,无论走到哪里,虚心旺火,默默温暖,在平凡中坚守,烹饪出一天天香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