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晖的头像

赵晖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08/27
分享

《两半》  连载

 《两半》  第2  县情  

      1

1986年.L县由T市划M市(当时为M地区)后,经历了太多的突然。

突然参观,突然开会,突然督查,突然统计数字,突然考察干部,突然通知班子,突然检查验收,突然代表M市参加省上的文艺汇演,一系列的突然把L县搞了个脚忙手乱,始终赶不上点儿。

M市听起来是个市,其实是长江流域亚热带北缘窝在大山褶皱里的一座小暖城,全省撤地建市最晚(2004), 辖区最多,九县一区,辖域最广,东接陕西,南下四川, 东西两头距离千里。

进得市区,从北往南 ,正常步行十九分钟,四分半车程,由东到西,步行三十一分钟,九分钟车程。

市内,满世界的机关,看不到一条象样的马路,一块宽展的地方,大山事无忌惮的压过四周,铁一般地围着清一色的大小衙门,撤地建市时,连市人大,市政协都靠出租办公。一条不起眼的巷子,挤着一所中学,两所幼儿园,两所小学。放学,大中小学生“三军会师”,肩挤歪了,鼻子碰塌了,脚后跟踏扁了,有的学生趁挤作乱,害得家长们挤在人疙瘩里拿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架势接孩子。

从空中看,市区灰麻麻一片,建筑密集,楼楼拥抱,楼沿接吻,从这楼一步就能跨到那楼,看不到绿色,城区成了连片的岛礁,岛上的方块建筑成了通电的加热器,外地人说,“ M县(M市府所在地),擦划根火柴转三转”虽是夸张了些,但却道出了实情,两平方多公里的市区居住着十几万人,密度超过了上海。

市周山头密接着顶入云层,挤压得人透不过气。市郊人家,依山而坐,房子码了起来,这家的房顶就是那家的院子,

冬天是这里最好过的季节,三九天,气温不下零度,用凉水洗衣服也不瘮手,穿件薄薄的保暖内衣就可过冬。夏天就遭了,挺大的热头猙咛地射着毒光躺在山谷里不挪步,刺得人眯眼,照得市区着火, 走一步象走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烤炙得瘦人肋条子发软,胖人赘肉冒油星子,呼吸喘气无法均匀。

3

L县是离市最远的一个县,属于黄河流域的长江水系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 ,三九天不穿棉衣就不敢出门,没冒着气的热水是不能洗衣。

刚划过去那阵,专员头一回下L县,熬不惯十一个小时的苦旅 ,被颠来倒去的车抖散了似的,疲乏地靠在座位上打起了呼噜。车开进招待所,刚停下,县头儿旋在了车门口 ,书记一步跨过去,缓缓地打开车门,一手搭在专员头顶和车门之间 ,等专员低着身子钻出车门,站直,显示了高度,书记才躬着身子,满脸堆上笑意,仰视着伸出适度弯曲的双手。

从热烘烘的车里走出,感觉从飞船回到地面一样双脚轻度摇晃,加上县头儿依次迎了上来,捉着专员的手叽里咕噜问个不休,第一次见到新辖区的头儿,下属们难免激动,握手时总少不了摇晃 ,三摇两摇,风一吹,专员圆溜溜脑袋向后一仰,不觉“啊啼”一声, 一个响亮的喷嚏,接着下面“啵”地又一声略带低音的回响,弄得尾随在身边的人一脸尴尬,有人忍不住现场偷笑,贴身随从臭着脸说“领导胃胀胃酸胃疼,叫车颠得头晕目眩,笑个啥子!”

“笑个屁子!”

 一位不谙官场的青涩居然低声一句。

随从不太生气地:“还不去拿胃复舒!”

简单的一个生理消化,经过坊间扩散,添油加醋就成了津津有味的笑话,很快,被全县公认的头号自媒体 ,绰号“冒泡”的一位官场余渣编了顺口溜:“专员车上瞌睡,下县不知天地,不知是醒是睡,一张口就放屁。”

此后, 县上接待地区的头儿就多了一道程序,备好换季衣服。

4

L县地形象一杆垂偏的称,西高东低 。东头连着T市,西头与M市相接,由东到西,就低往高,渐高渐窄,县城象块称砣挂在了中间,把全县分成了两半。县人习惯上把县城以东,开阔平坦 ,象浓缩的八百里秦川的沿川一带称“东半个”,把县城以西,大山环抱,象小号的青藏高原山区称“西半个。”

“东半个”是全县的县魂县骨,以卤都镇为轴心,沿公路呈扇形铺开,南北平展展,延伸百余里 ,东西坦荡荡,贯通四百余里,形成了巨十字,有点象郑州铁路,南来北往,四通八达。遗迹,古刹,景点遍及山川,这里的一条河,一座山、一处墓、一道川、一眼井、一湣泉、一块石、一块碑、一棵树、一尊庙, 一段景总能衍生一页历史,一段传说 ,故有学者放言:先秦文物甚丰,不亚埃及。

西江水三环卤都,是这里的一条母亲河,发源于T市嶓冢山,纳众溪一路蜿蜒奔腾,纵贯卤都中,穿过至L县城,西流南下,流入四川(称嘉陵江)。相传为龙马所生,昔东海龙王瑶池觞西王母 ,驾四驷骏,乘八龙赴蟠桃盛会,发现少一龙马,玉皇大帝踏云一看,龙马已变成了清澈浩瀚之水(民间称“龙渊水”,亦称天水)。西王母本想降灾于两岸,但知其庶民以勤劳勇敢,建功立业报答河水养育之恩受了感动,便派赐盐仙女下凡做了“盐婆婆”掌管神水。

5

卤都川一带自然是水草丰茂的肥瓤子,阡陌纵橫,茂林荫翳,鸾飞风鸣,且地下宝藏卤水,润下作咸,遍地成井,调和百里,赖及百姓,化披草木,白驹食场,马大蕃息。战国后期为著名的井盐产区,有“卤城骡马名五省”之美誉,西汉时汉武帝下旨,在卤城专设司盐衙署盐官。三国蜀伐魏,卤都为蜀国粮仓盐库,诸葛亮造 “木牛流马”运送粮草食盐,保证了三十六万大军的给养。隋唐,盐井开发兴盛空前,卤都大户多以盐为生,有盐户五百余家,盐业经营者千名,盐池广阔十余丈,日出水盐五千多斤 ,销往秦州,陇南、四川,陕西等地。杜甫看到此番盛景,挥笔写下了“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的盐井诗。

井盐的开发火了集市,带动了“东半个”商业,养殖业以及药材柴禾,粮食蔬菜,金银铜铁,锅碗瓢盆,绸缎布匹,锨杈耙等边缘经济蓬勃发展。一到集日,卤都,周边养畜大户,外地客贡,风风火火牵着骡子赶着骡马进入市场。

腊月的集市人流翻番 ,男女老少,压肩叠背,挤挤抗抗,叫买叫卖,沿路两边,搭蓬摆摊,各种商品应有具有 ,置办年货一站式购齐,嘈杂声能喧闹出一里多远,行到远处,回头望,黄腾腾尘云连天。

临街的老树也很得济,被淡淡的咸味和煎炒烹炸的油香熏得枝繁叶茂,闪着黝黝亮星。当然,最能书写卤都集史的首数繁华景象中的骡马交易。

频繁的骡马交易派生出了最早市场经纪人——“牙行”,他们穿梭于买卖双方 ,凭着三寸不难之舌,竞争上岗,出色当起了两面派,大喧“屈驴吊马高骡子”的行话,说得买卖双方心服口服 ,高高兴兴为他上税。

据守护盐井祠老者介绍,河川之上,常有鱼鳖蚌贝现于星池,有犀牛,三趾马,四不象出入山峦,天地同气,风调雨顺,故盐圣母(盐婆婆)显灵施惠。

国有兴衰,井有盛涸。民国六年,袁贼称帝,盐井干枯。是年,西北产盐管征收局局长,海军部上将姚启飞重修盐神庙,立碑撰记盐井圣德,曰:“天生大仁,三皇五帝 ,坐朝论道,埀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顺乎民意,井惠众生,流泽孔长,百姓相饮和食,安居乐业;蚩尤,共工、夏桀、王莽、杨国忠、蔡京、高俅、秦桧、慈禧,天生大恶,扰乱国政,讪谤圣贤,侵凌道德,残暴乖戾,朝纲混乱,天子失败,倾人取位,嗟乎!黑手先驱,诛降戮服,摄职扰政,贬正排贤,祸因恶积,上下相诈,紫气不聚,怪象环生,弃法受赂  正不胜邪,故天不爱道,地不献宝,盐水枯涸,食之素味 ……”立碑祭祀后,盐水丰盛,泽闰百姓 。

此前,盐水枯竭,盐民以为“盐婆婆”难忍孤独,跑到秦州和“盐公公”团聚去了。卤都人急着想了一招,等过完年,举荐德性之人装扮成盐圣母,或坐或站庙檐,吹唢呐,放鞭炮,热热闹闹迎接圣母归来显圣,恩赐盐水。见川里人这番光景,南北山人骑马下山助阵,盐圣母庙不易容纳,便骑马身走出卤都城,朝着秦州,敲锣打鼓,又恐盐婆婆回来受阻,挑选出脸方面阔,身材魁梧男子扮成王灵官,黑虎赵爷,手执赶妖鞭,驱魔令牌,骑马开道,每到路口,上香点蜡,直走到岔路口消失,才算接到了“盐婆婆。”   

“盐婆婆”给大众赐盐,教化男人沤盐赚钱,教化妇女调盐做饭,纺织做衣,成了女子娃心中的模范女性,卤都女子娃很是羡慕,便欺负着大人乔装打扮一番,在街头,院落击鼓踏歌,一顿欢唱,在咚咚的击鼓声中,复念:“巧巧——乞巧乞”,扭一阵,舞一段,唱一曲:“盐婆婆,施巧来,快从秦州赶着来,盐公公不放你回来,我就用轿抬你来,盐婆婆,施巧来,快从秦州赶着来,盐公公不放你回来,我就用马接你来……”

曲调和演唱形式历经多年活态传承,流传至今,成了今天“东半个”颇有地域特色的“高台”,“马社火”,“乞巧节”地方文化“三套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