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肆虐之日,举国守土战疫之时,芜湖文艺界各协会文艺家们亦纷纷行动,各用一技之长为前线医护战士或鼓劲打气,或礼赞讴歌。其中芜湖市美协主办的《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芜湖市美术家协会网络作品展》已经举办多期,新老美协主席吴晓明、王彪身先士卒,挥笔上阵。我虽不通美术,观之亦深受感染。
【吴晓明 作品】
【王彪 作品】
偶见其中有一题为《化蝶》的作品,一看,原来作者是芜湖萧云从画学研究会的旧友汪伟林。姑且不论其造型与笔墨功夫,即令普通读者亦可感觉其命题的新奇和构图的独特。
《化蝶》画面内容,不过绘几位女性白衣天使因疫情严重,纷纷赶往工作岗位——此时称为战地医院更为恰当——投入救死扶伤之战斗。抗疫已举世瞩目,故内容不难理解,然画作题名为《化蝶》,何哉?
考中国“化蝶”典故,著名者有二。其一,庄生化蝶,亦称“庄周梦蝶”,庄子做梦化为蝴蝶,借指虚幻的梦境。其二,梁祝化蝶。梁山伯祝英台爱情故事在中国人人皆知(持绿卡者或除外),二人之化蝶,借用早年流行歌曲名,一言以蔽之,“死了都要爱”也。此二典故,应皆非作品要表达之含义。
还有一个“化蝶”,或曰化蝶成蛹,或曰破茧成蝶。破茧成蝶原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现在用来指重获新生,走出困境。原来如此!白衣天使赴汤蹈火,正是为了使病人重获新生,助国家走出困境。再深入一点想,不是所有的蛹都能破茧成蝶的,很多幼小的蝴蝶在蜕变时成了飞翔的牺牲品和祭品,白衣天使不也有为了救人而自己倒在战场的?——李医生就是其中最令人敬佩惋惜的一位。故《化蝶》命题颇佳。
绘画讲究构图,构图常有套路或曰类型。我不懂这些。《化蝶》的构图,让我联想起国画之四条屏,中式家具之屏风隔断。《化蝶》由横向并列的五个部分组成,实际上是两大部分。前三块是一大块,采用一种特殊的计白当黑手法绘许多医护人员匆匆走在赶往医院病房或手术间的路上,后两块是另一部分,即开始换装战斗。第一大块画面上侧重绘三位女性,年龄、动态、表情各异,笔触细腻;最后那位女医生或护士,则虚化处理。猜测作者运用横向切割并列展开式构图(恕我生造词语),一是想营造赶往战场的紧张感、运动感,二是想构成对比。她们平时本是爱美的普通女人,现在非常时期则是可敬的战士和病人的救星,前后对比,包括虚实、明暗等对比,给观众较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化蝶》没有采用常见的S式、对角式、环型式、开放式等构图形式,我觉得这也是这幅画的独特之处。
门外谈画,不值一哂。最后引鲁迅《赠画师》诗“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送给所有会画画的朋友和汪伟林,期待大家用手中画笔,多为百姓“鼓与呼”,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