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俊的头像

唐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31
分享

中都凤阳存知己,文化传承见匠心

很惭愧,作为一名资深安徽人,直到花甲之年,才因为有幸参加全国“知名作家下基层,行走江淮分水岭”采风活动而第一次踏上中都凤阳的土地。但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在采风活动中才处处都有新鲜感。可以说,这次采风活动颠覆了以往我对凤阳的那些主观想象。印象最深的则是,中都凤阳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仅工作做得非常精细,而且让人时有发现匠心独运的惊喜。

在来凤阳之前,我心想,朱元璋固然是一代雄主,但起初不过是一个讨饭的古代农民;而四十多年前小岗村里那群冒死按下包产到户手印的人,不过是想靠双手挣饭吃的当代农民。总之,凤阳在我心目中,就是脱贫的农村加普通的县城。

在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承天门遗址举行的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以后,随着活动的开展,渐渐地,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又十分重视文化传承的凤阳形象在我眼前高大起来。

走进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物塑像,虽然只是半身,但基座宽大,又立于中庭,所以十分显目。基座上刻的是我陌生的名字——王剑英。在参观了王剑英生平陈列室之后,才知道王剑英就是发现中都皇故城遗址、开启中都皇故城遗址考古大幕的第一人。

一座城市(包括县城)肯为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塑像,在国内不是少见,而是罕见——到过全国三分之二省份的我应该不算十分孤陋寡闻吧,各地的当代人物塑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伟人和当代英雄。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当代知识分子塑像并专门建陈列室,在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体现了凤阳对有重大贡献的文化人的敬重!

王剑英,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1969年,48岁的王剑英下放到凤阳。一次闲聊中,听老农说凤阳还有一个老县城。于是王剑英有了利用业余时间去勘察的兴趣。

勘察“老县城”的过程中,王剑英多次经受从惊讶再到发现带来的惊喜。城墙高大厚实,竟然有三个门洞,而故宫才有三个门洞;城墙的基座浮雕比故宫的式样多,而且还更漂亮;石础用蟠龙造型,但比故宫的大三倍……现场到处是散落的古建筑构件和古砖。当地老百姓“废物利用”,用古砖砌房子那是小意思,还有拉走大量古砖、石料盖厂房和仓库的企业呢。

历史专业出身的王剑英敏锐地感觉这绝非古县城,他联想起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加上后来又发现城砖上刻有“洪武”二字,王剑英推测这里曾是皇城。于是他开始查找史料。关于中都建造的原因与规制等等,史料记载虽然不全,不过《明太祖实录》在1369年这一年有明确记载:“朕欲以(凤阳)为中都。”遂断定这里就是明中都遗址。

限于当时的条件,想解开明中都皇故城谜底的王剑英只能采用土办法。比如在自行车前轮轮胎上绑上红绳,围着遗址推行自行车,数多少圈数,再乘以轮胎周长,丈量出中都古城规模。就是这辆自行车,还是找人借来的。据王剑英女儿王红介绍,仅1973年的一年内,王剑英就累计步行一千公里。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王剑英终于初步揭开中都皇故城神秘的面纱。有了王剑英的重大发现,才有了后来国家考古部门的跟进发掘,才有了中都皇故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才有了如今最有影响力的凤阳文化名片。

在王剑英生平陈列室,正对着入口的第一块展板,上书“中都之幸”四字显目标题。发现中都古城的王剑英被誉为“中都之幸”固然当之无愧,而遇见中都凤阳又何尝不是王剑英的人生之幸呢?

凤阳的明中都皇故城三重回套式布局是皇城最完美的体现,它还有其他一些有别于北京、南京皇城的地方,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明中都皇故城不甘湮灭于历史的烟尘里,即使被肢解拆分,也一直在苦苦坚持,等待那位发现自己的人,等待那位知己。这一等,就是六百年。

从1369年朱元璋敕造明中都到1969年王剑英初探明中都,整整过去了六百年。等待的时间真不短,不过令中都城欣慰的是,在王剑英发现自己、特别是在走进新时代之后,从此时来运转。

以“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为凤阳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此足证中都城在凤阳管理者和建设者心中的分量,也展现了凤阳治理者们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文化情怀。

凤阳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匠心独运,还体现在一些细微之处。

正在展出的历代度量衡展、历代玺印展和祭祀文化展等,皆令人有别开生面感。历代帝王庙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居于正中奉祀的是黄帝、伏羲、神农,有提醒每一个来参观的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之意。

帝王庙里对明朝诸位皇帝的简介也很有特色。除了通常都有的皇帝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和年号等要素外,对每个人寥寥几句话的介绍都很有意思。

关于太祖朱元璋,简介说:“当过和尚要过饭,当皇帝后,把皇宫的空地都变成了菜园,种满蔬菜。”呵呵,有点不忘初心的感觉。

宣宗朱瞻基的简介则是“重农抑商,限制商业,打压商人,特别喜爱蛐蛐,导致蛐蛐价格暴涨。”这让我不禁联想起蒲松龄的《促织》来。

武宗朱厚照,“因为姓朱又属猪,敕令全国不准杀猪、喂猪、养猪、吃猪,自己继续吃猪肉。”平平淡淡一行字,昏君面貌在眼前。

这些简介,真是颇有“春秋笔法”的风味。读了以后,让我强烈感觉到中国古代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实在不科学。例如熹宗朱由校爱好木工活,甚至还发明了木质折叠床,如果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岂不是可以成为“大国工匠”?却偏偏要他做皇帝。可惜了!

短短两三天的采风,不仅使我心目中原本有的“脱贫的农村加普通的县城”的凤阳“印象”冰消雪化,而且促使我思考中华文化应该如何有效传承的问题。在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里,巧遇正在进行春季研学活动凤阳前门小学的小学生,他们身着汉服,神情专注地高声朗读《弟子规》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答案就在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但绝不是只在教室里灌输,而是要在研学活动中开展,在人文环境中熏陶,在身体力行中传承……

凤阳你好!如有机会,下次再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