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历山》的头像

《历山》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2404/22
分享

《历山》2024春季卷之名家诗经||叶延滨:关于自然生态诗歌的五则札记

札记一:中国诗歌自《诗经》始,开创了师法自然,敬畏天地的诗歌源流及诗歌精神。

中国诗歌的源头始本《诗经》,以风雅颂,开中国诗歌先河,采诗官们从宫廷庙堂到民间市井,取歌谣俚曲,经孔子修编,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西方的《圣经》唱诗不同,唱诗是对上帝和神的歌咏,诗经是对世俗人心的写照。其中《七月》《苤莒》《十亩之间》等农事诗,可以视作自然诗的民间源头。《圣经》引领人们向天祈祷,《诗经》带领我们走向大地远方的地平线,师法自然,敬畏天地,是中国诗歌精神的重要源头。


  札记二:中国诗歌自然诗写作多以田园诗呈现,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理想。

中国古代的自然诗多以田园诗方式呈现,田园诗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精华的呈现,是这种文明的最优秀的结晶。悠久的农耕生活方式,稳定的农耕社会结构,传承深远的伦理道德,尊卑有序的人际关系,使山水田园诗有极其丰富的内涵。田园诗盛于晋代陶渊明,表现了享受农耕文明成果的富裕知识阶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的生存状态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以及后来者范成大之流《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园诗在发展中也有流变,如杜甫的诗作,从自然入社会,从田园入底层,写农村的凋零农夫的苦痛“三吏三别”等。


札记三中国自然诗歌出现山水诗鼎盛的南朝是知识份子出世思想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自然诗歌出现了远离尘世的山水诗。山水诗盛于南朝(宋)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诗派。诗人们以山水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果说田园诗食人间烟火,入世的儒家态度,山水诗有出世的道家风骨,如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当然也有借山水抒发不得志的牢骚,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札记四自然诗歌中的边塞诗创作,是田园的人他乡,是家国的生死体现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写自然的诗歌与田园诗和山水诗有同等重要位置的还有历代的边塞诗。边塞的山水是与政治中心的庙堂,与家乡父老的故园相关联的“他乡”。田园是入诗之诗,温情亲情,也寄托乡愁。山水是出世之诗,仙风道骨,也写胸中块垒。边塞是家国情怀,赤子心声,忠烈肝胆。《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边塞诗中的山水,正如林则徐所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写君臣之道,言生死之大!

传统自然诗歌发展中的田园、山水、边塞诗歌形成了中国诗歌中的一条大道,师法自然,书写自然,融入自然,其最核心的哲学背景和立足的宗教理念是: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入世的儒家伦理,出世的道家庄周思想。


    札记五:当代诗歌中的自然诗歌写作两个重要的方面,前期的乡土诗歌是精神之家园,近期的生态诗歌是危机之家园。

进入当代,自然诗歌的写作大抵有两个时期,背景是中国城市化的两个时期:

改革开放之始,饶庆年、马新朝等的山水田园诗歌,城乡大移民湖引起的怀乡之风。在城市书写乡愁,是断臂之痛的写照。这些诗人大多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一代人,身体进入了城市,心还留在乡村。肉身需要城市,城市尚没有接受他们的心神。于是诗歌回归乡村自然,成为其精神家园。

近些年的自然诗歌写作,引人注目的是生态诗歌写作,是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对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对自然生态的侵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强调在自然与作中,强调生态意识,赋于了这类与作更强有力的社会意义。而人类社会遭遇的大主题:气候变化,全球疫情等现实的紧迫,催生了自然诗歌中生态的关键词,,诗人们强调并付诸行动的生态诗歌的写作,正是顺应时代主题,同生态诗歌的写作者的实践,也为中国自然诗歌悠久的传统添上了新的篇章,让生态诗歌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诗歌主题。

                     2023岁未整理在生态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叶延滨,当代诗人作家。曾历任四川《星星诗刊》主编、中国作协《诗刊》杂志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名誉委员

迄今已出版诗集、散文随笔集、杂文集、诗论集等专著54部。代表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优秀诗歌奖(1979年——1980年),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1985年——1986年)。其余诗歌、散文、杂文先后获青年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四川文学奖、郭沫若诗歌奖等多种文学奖,作品被收入国内外600余种选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