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端午节,是和农忙联系在一起的。此际正是收割小麦的季节,稍晚一点还要抢着割谷插秧,是大别山乡一年间最忙的“双抢”季节。在那个劳作繁重而又物质贫乏的日子,有这样一个端午节的来临,自然令乡亲们不胜欢喜。那时,幼小的我们,一边品尝自制的时令佳肴“发粑”(馒头),一边听大人们讲着此节的来历。
人们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这个人物叫屈原,是战国时期生活在我们这一带的楚国大夫。可是我想搞明白,为什么百姓们要把纪念一个古人设为一个隆重的节日呢?当时还专门问过学校的老师,老师说屈原忧国忧民,不满宫廷的腐败,在国家灭亡后,愤然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周围的老百姓感慨不已,纷纷驾着小船来打捞,为了不让鱼鳖吞食屈原大夫身体,人们用箬叶包裹米饭、肉馅等抛入江中,以乞水族能发慈悲,不要去打扰长眠的诗人。从此民间就发明了粽子,成为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既而赛龙舟、佩香囊也成了端午节民俗活动中的主旋律。
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认为,屈原如此深得人们纪念,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体恤民间大众疾苦。在他留下的宝贵诗篇中,常见饱含深情诗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身居高位而不放胆权色,忧虑天下而怜悯下层百姓的精神,极为难能可贵,人们如此怀念充满仁人之心的屈原情由可喻。
我儿时的故乡,却没有端午节这些典故中的节目。我们那里是偏僻的山区,没有水乡的箬叶可以包粽子,只有采摘山上的皮树叶子制作“发粑”,代替粽子过节。赛龙舟更不是我们那里小山溪中能够举办得了的节目。但小时候的我却有过一次端午节的遇见,映像深刻。那时随祖母到巴河岸边的浠水县走亲戚,正巧看遇上一场在我看来是极盛大的赛龙舟活动。巴河里的那些龙舟并没有什么装饰,也就是一只只普通的小木船,有的还破旧得很。船上站着一些持浆的人,船头的指挥者也不像现在所见的那样坐着击鼓,而是手握一个木棰类物件站立着,比赛时就用木棰有节奏地击打船头,嘴里大声喊叫一些我没听懂的号子,他喊一声,划船的众人马上应声“哦嗬、哦嗬嗬嗬”。粗犷的号声震得观看的人心旌摇荡,不自觉地随声附和。那天有七八只小船在河里比赛,河岸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还未看到比赛结束,就被大人以“要吃午饭”为由半途截断兴趣,强拉着回到亲戚家。至今几十年来那印象还在脑海萦绕,而且总觉得如今电视上的那些大型龙舟赛事,都不如儿时看到的那个场面激动人心。
我国传统的节日是以“吃”为主旋律的。在那贫瘠时期,像端午节这种处在山乡农家最繁忙的季节里的节日,与其说人们翘首以盼的是过节,不如说是生产队里发放的麦子。那时候端午节,生产队里总会有点微薄的供应,我们可在队上领回些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发粑,或炸些油果子,好让平日枯萎的肚子得以滋润,紧张的劳累稍事松驰。
一顿端午节的“发粑”盛宴,是从摘皮树叶开始的。就象粽子是与粽叶紧连一起的一样,发粑是与皮树叶子连系一起的。老家山坡上有的是树林,树林中从不缺少绿莹莹的皮树叶,据说这叶子宽阔厚实,用它蒸发酵的面粉粑特香。一大清早,人们上山去采叶,偶尔还会惊动歇息在树上的小鸟,吱吱叫唤着飞出树林,成为端午节的第一声喝彩。采摘回来的树叶,要用冷水和热水分两次漂洗干净,再搁上“发粑”放在锅里蒸煮。诸多美食的程序已经让母亲分身乏术,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时间上山摘皮树的叶子呢?所以住在村头的婶母,每年此时总是主动承担起供应树叶的职责,我们这些小伢们也总乐意跟在婶母后面,一大早就屁颠屁颠地上山摘叶。
大人们挑了队上分到的新小麦,到大队部轧成面粉。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用“老面”(酵菌面)兑进新轧的面粉,用水和好,放在钵子里盖上纱布,等它自然发酵。
端午节的早晨,母亲揭开头天盛着“老面”的钵子,这时面团涨得老高,散发一种发酵的气味,母亲把面团做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面粑,分别搁在皮树叶片上,摆进蒸笼里,放在土灶的铁锅上蒸。
灶膛里的火映红了我的脸,铁锅里的水咕隆咕隆地翻滚,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从东方透白到旭日东升,终于看到母亲做了一个停火的手势。揭开蒸笼,白花花、圆鼓鼓的发粑呈现眼前,此时满屋子弥漫着发粑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端午节味道啊!这样的味道,沁入整个童年,我长大以后再也未曾领略过。
鄂东山区的夏天热得迟缓,芒种都过了,村子里家家户户还在窗户上挂一帘竹席或簔衣,遮挡凌晨的寒气还能防蚊蝇。到了端午节这天清早,人们就把艾叶插到竹帘和大门的上框。然后就用滤饭的筲箕装着刚出笼的“发粑”,去敲左邻右舍的大门,让大家都分享自已的手艺。小时候的端午节这一天,我总会尝到好多人家送来的“发粑”,吃得肚儿圆鼓鼓,感觉每一家做的都是最好的美味。
艾蒿与龙舟、“发粑”一样,是我记忆最深刻的端午节三大节目之一。端午时节是进入夏季高峰的入口,山区的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于是以蛇、蝎、蜂、蜈蚣、蚊蝇等“五毒”为主体的虫豸纷纷从蛰伏中跳了出来,艾蒿就是对付它们的利器。艾蒿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端午节前后正是它们疯长成熟的季节,全株散发出阵阵独特的馥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是“五毒”的克星。山区里生长的艾蒿特别茂盛,一株株半人多长,叶片翠绿鲜香,扎一把放在窗口门前,就像多柄绿色的宝剑聚集在一起,可以驱邪除怪,护卫居室主人。
记得小时候我还戴过香包,身上用雄黄酒画过“王”字。香包又叫香袋,是用各种鲜艳的碎布片缝成桃心形或菱角状的小包包,里面放些干燥的艾叶和能散发香味的药材,再从外面缠上五彩丝线,缀一根绳索,挂在孩子们的颈脖上,据说有防“五毒”、避疫邪功用。有的家庭主妇心灵手巧,在香包的制作上刻意翻新,除了普通的桃心、菱角型之外,还有枫叶形、狮虎等飞禽走兽形不一而足,再加上少量的流苏珠翠饰物,争妍斗奇,媲美工艺品。
雄黄酒写“王”字,是把雄黄粉兑到酒中,大人们可饮服,小伢们则蘸在脑门上画个“王”字,有的还满身涂抹。雄黄是一种含毒的矿物质,涂在身上,以毒攻毒,以驱“五毒”。
“到蓉姑儿家讨个饼子来吃啊!”一村的大人小伢儿喜气洋洋地涌到隔壁邻居蓉姑家里来了。蓉姑的婆家人挑着一担箩筐“送节”来了。箩筐里装的除了面条、鸡蛋、布匹、烟酒这些常用礼物外,还有应时节的发粑、芝蔴饼、馓子、蒲扇和雨伞等,满满的两大筐啊,人们一见就知道这是“送大节”,知道今年村里的蓉儿姑娘就要“过门”了。送节礼也是乡下过端午节的一部分。
如今端午节已列为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粽子成为全民皆食的美味,隆重的赛龙舟也常见于此节期间。但我总感觉没有童年那种节日的味道。可能这是我对故乡的一种眷恋吧!有时,我们怀念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和那些慢慢走过的时光。
图书馆,心灵的圣地
感谢市图书馆,邀请我们参加骨干读者座谈会,给我戴上“骨干读者”的桂冠。我认为,这是我最珍贵的荣誉,证明我这个人还不是那样俗不可耐,也在迈向大雅之堂,心中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是一群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回忆起自己与图书馆的交情,总是那么心潮澎湃。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20多岁,是基层乡镇粮站的一名合同工,一个偶然机遇,被借调到县粮食局从事文字工作,慢慢认识了县城的一些文化界人士。在一次文化活动中,我见到县图书馆馆长王力学,她是一位非常儒雅、和蔼的阿姨,听说我是从基层农村抽上来的文字工作者,就热情地向我推荐读一些书,我说这些书还没能买到。她说,可以到图书馆来借呀。我有点自卑地说,只听说过有图书馆,还从未去过,也不知道怎么借书。王馆长于是详细地告诉怎样利用图书馆,并约了时间要我一定去一趟,她会在那里等我。从此,我就成了县图书馆的常客。王馆长不仅免费给我办理借书证,还把我列为重点读者,后来又给予我一项特别待遇:只要是对我研究专题有作用的书,图书馆里没有的,可以自已去购买,购书票可拿到图书馆报销。就这样,我在图书馆和王馆长无私帮助下,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并写出一批较有影响的论文及文学作品,也就是在那几年内,我由于写作上的成就,被县政府破格招录为全民制职工,后又聘用为国家干部。可以说,是图书馆引导我走上精彩的人生之路。
90年代初期,我调到这个江南古城工作,除了到本职单位报到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市图书馆“报到”,与这里的工作人员一见如故。以后,我与历届馆长们都是好朋友,成为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参与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进入新世纪后,市里成立图书馆学会,我当选首届常务理事,是唯一一位非图书馆部门产生的理事。总记得新千年后的那几年,我提出建立“大图书馆与特色图书馆”建议,得到图书馆和市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多少个双休日子,我与图书馆的同志,约定到那些有著述的单位或作者家里,调查登记、采访劝捐,有时忙到深夜,拉着一车地方文献资料回到馆里。那是一段多么辛勤而充实的日子啊,至今回想起来都感到激动与自豪。
我经常说,图书馆是我心中永远的圣地,它让我的人生出彩,让我感到存在的价值,我这一辈子肯定是离不开她了。这个世界上,人各有意趣,泡歌厅酒吧,是一些人的业余生活;泡牌舖赌场,是一些人的消遣方法;泡球台棋室,是一些人的闲暇乐趣。而我们的暇余时光,注定是要去泡图书馆的。这没有办法呀,这是我们的宿命,只有在这片“圣地”,我们才精神抖擞,激越飞扬,灵感浮动,乐而忘忧。要是走进那些灯红酒绿的场所,我们就只有看别人激情如火,自己则焉哉呆哉。我们的位置在图书王国。在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大中华,没有人瞧不起读书这个行为,即便在市场竞争、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些越是有钱的老板,他就越希望自己的子孙多读书;他嘴里也许会说泡图书馆没意思,心里却一定在羡慕拥有一份读书的心境;他在别人面前可能会鄙视我们这些穷读书的不会赚钱,但回到家里一定会教育他的孩子要像我们这样,把心专在读书上。
我这样说,并非去排斥别人的业余生活方式。大千世界,因形形色色而壮丽多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们没权利干涉和贬斥别人的闲暇生活。只是我要说,读书是永远的时尚,图书馆是最好的精神栖息地。就我个人这些年泡图书馆的经历,至少有这样一些感受——
泡图书馆可以获得巨量知识。在我的本职工作中,经常要借助相关法规,要借鉴别人经验,这些,在单位的资料库中,当然有限,而图书馆是资料海洋,我经常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急需,解决了工作中大问题。在我的业余著述中,更需要大量的书刊以资证据,只有利用图书馆才是捷径。比如,我搜集宋末道教首领丘处机的资料,因宋末元初、蒙古帝国时期的资料,在明朝立国时,被人为损毁得非常厉害,故很难找,市图书馆的老师们不仅耐心地帮我调出所有相关馆藏,还主动帮我联系兄弟馆和书店,极大地拓宽我所需资料来源渠道。在知识的援助上,没有比图书馆更大的。
泡图书馆可以结识文朋诗友。世上多的是利益之友,而通过读书结缘的朋友,是最真挚的朋友,也是最让自己受益的朋友。我在这里借阅读书时,在这里发起的活动中,结识了不少朋友;还有,在搜集资料、交流联谊中,通过图书馆,我认识到本地外地、书上网上、电话中书信中的更多朋友,这些朋友是我的宝贵资源,是一辈子的财富。
泡图书馆可以享受无限乐趣。俗话说,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人生苦多,特别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常常饱受心灵的折磨。然而,每当我走进图书馆,倚靠在一排排书架前,身临一群认真读书的朋友之中,我就感到心中的块垒一吐而尽,不觉耳聪目明,心舒气畅,有时一读就是一整天,临走时,还要借上一两本带回家,放在床头,晚上躺在床上读一读,这一夜做梦都是香甜的。这种被美的享受所沉浸的感觉,非爱书人不能言也。
泡图书馆可以参加有益活动。作为“骨干读者”,我经常被邀请参加图书馆组织的活动,自己也主动帮助策划和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如新书分享、吴都讲坛、朗诵比赛、读书征文等,这些活动很有意义,人气很旺。比如,在我道倡下,由市图书馆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江之南”读书沙龙,定期举办读书活动,高峰时一年参加有近万人次,成为全省推崇的一个读书品牌。在这些活动中,不管对我的工作、学习、生活,还是对我做事做人,都受益非浅。
泡图书馆可以成就丰富人生。这些年来,如果说我在工作中,特别业余创作上还有一点点成就的话,那绝对是与图书馆的帮助分不开的。在直接成就方面,我写作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文学作品,出版了专著或编著数十部,获得了从国家到省、市各类多种奖励。在间接成就方面,通过图书馆的学习与活动,提高自己全面素质,成为省、市文艺界和社会科学界多个团体的成员或理事,被邀请到多地作交流、讲座,是当地较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我将一如既往地来泡图书馆,在这片心灵的圣地用心耕播,用情呵护,以更丰硕的成果回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