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城的头像

雪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4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墙事

  墙事

雪城

A

肃然,仰望一山的秋雨,目光凝固的地方,是蜿蜒盘踞的石墙。

目光在穿越。

山石在中国四大发明的火药的蛊惑下,轰的一声,挣脱了山的束缚,独立成了一种自我的存在。

或一路翻滚,猛扑向山下的沟壑,一时惊鸟;或修棱正角,塑型后成了世间的孑遗,积攒着不朽的传说与瞬间的永恒。

把石头平铺开来,有了长度就是条石路;把石头立垒齐砌,有了高度就是堵石墙。路,通远方,承载的是运动的状态;墙,筑一地,却是宜静不宜动的。

坐标石墙,济南章丘长城岭,齐长城。

之所以称为齐长城,可能是区别于秦长城吧。气势磅礴的秦长城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雄姿,闻名于世。抑或因这长长的石头墙早于秦长城几百年的缘故,得以“长城之父”的美誉。

城墙在山岭之上,犹如苍龙伏卧。

“绵亘山川一带长,

萧条断垒锁残阳。

已经作俑开秦祸,

空使千秋罪始皇。”

清代缪公恩的诗句是写给齐长城的,将秦长城和齐长城同框了。诗句和长城本身那石灰色,矗立在荒草稀木的野岭,虽有阳光,也不免携带着一丝悲凄。

齐长城已不是想当年的风貌了。

齐长城就是一堵墙。

司马迁说: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史记.楚山世家》)

《守望文祖》载:城墙高6-7.5米......垛口间隔1.20-1.70米,城垛长2.5米,高2.10米,墙厚1.20米,中间有0.4xo.4米的瞭望孔。

修筑墙的材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青石垒墙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一堵条状石头干砌而成的长墙,高度因地形起伏而定。城墙下宽上窄呈梯形。

真想问问齐宣王,这墙是你下令所筑吗?

风吹石墙,雨打石墙,一年,一年。

齐长城虽是选择了沉默,但有种感觉相信,它始终是在醒着的。它是怕失掉山上每一季节的精彩轮回,还是怕错过山下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

除了沧桑,还能看到的是从古老的韵脚里流出来的强国富民和掠土固域的影子。面对这堵墙,虽近在咫尺,却有着隔世的牵挂。

厮杀声,古商队的马蹄声,夹杂着远古的风声,回荡在石墙上。石墙是静的,如同“静”字一样,丰厚的岁月里,“争”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齐长城是厚重的,不止是石头本身,还有时光在这些石头垒砌的墙上的堆叠。石墙那按兵不动的样子,给了将士们坚毅的斗志和民众坚实的依靠。

阳光倾泻时,将士倚在石墙上,此刻便升起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当一块石头和另一块石头时缝补成一道坚毅的墙。无论是秦长城还是齐长城,这堵墙足以支撑一个民族的自立,不让她摔倒。

山再高,也在石墙在的脚下。齐长城的姿势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也是一个民族自立的依靠!

B

齐长城并不是关于墙事的序言,城子崖下的古城墙才是。

一堵古城墙,在由现在墙体支撑的封闭的空间里耸立着。

这城墙剖开的姿态所表现出的价值是难以想象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三个时期的城墙像五花肉一样,三个分层明显的很。

三叠层的古城墙,从地层上无可辩驳的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乘仰韶文化层、下启商文化层。

走进龙山文化城的段落里,是可依稀以触摸到龙山先民或浓或淡的呼吸的。

城墙为泥土墙,有版筑痕迹,也有夯筑的痕迹。

龙山文化城是一座中国城市最早的雏形。

读你,懂你。痴迷中,触摸着你约面积20万平方米,呈方形的古城遗址。

最上层有春秋战国时谭国的物件,下面一层就是修建在岳石文化城墙之上的商周的城墙。岳石文化城墙墙体陡直、高大、坚固,采用的是版筑墙。最底层是龙山文化城墙,是夯筑之墙。修建城墙时外挖内筑,夯层由外及里,由下而上堆砌。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那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先生对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首次证明了中国存在发达的史前文化,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颠覆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假说。

谎言就是谎言,再完美也掩盖不了事实!

龙山文化城遗存中的代表性器物——黑陶的发现彻底结束了“中华文明西来说”假说的谬论!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的黑陶,可谓石破惊天,惊醒了世界,有力的佐证了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

黑陶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

龙山文化古城墙,耸立在黄土与光阴里,给了后人一个带着巨大惊喜的“盲盒”。

面对一堵墙,是需要抬头、低头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一堵墙的全貌。抬头是对墙的仰视,姿势里自然有尊崇之意。低头也是对墙的一种姿态,弯下的不只是身体,还有人自身的傲气。

不管是从当初寸高起身的简单,还是到如今阅尽霜华的沧桑,墙都会若无其事面对发生的一切。

这便是墙的格局。任凭万载风雨,苍海桑田,古城墙的姿势始终不变,得失与成败最好的态度,就是从容镇静地站着。

埋在黄土里由黄土做成的墙,可是溯源中华文明的依靠?

C

与一代大商孟洛川的对话,印象极深的是那里旧军的的圩子墙。

梁晓声说:“墙是人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空间的标志。”也可以说,墙因利益而生。

旧军是儒商孟氏家族“祥”字号商业的“根据地”。纪念馆里有关于圩子墙的描述,尔后又在村西,“安澜桥”畔见到了古韵犹存的圩子墙。

圩子墙是由孟家出资修建的,是用于保护族众居住安全的。

把岁月往回翻转,停留在1861年2月,旧军的圩子墙开建,9月竣工。不同以往,采用了灰土结构。圩子墙灰土浇筑与素土夯筑相结合的圩子墙。

如此构造的圩子墙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外壁灰土浇筑成的城墙。

原来的圩子墙墙体材质是黄土,始建于明末清初,主要用来防水患。在准备建圩子墙的墙外先挖出圩子濠,如同古县城墙外的护城河,这样既增加了排水、防御的能力,又为建筑圩子墙准备了物料。

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

这足见孟家的财富是北方首屈一指的。说白了,修建这样防御能力极强的圩子墙是为了保护孟家的族人与财富,在向世人展示,匪盗对旧军孟家是不容有非分之想的。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时,也会想到了旧军孟家的圩子墙。那是因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诞生在旧军孟家的瑞蚨祥。

旧军的圩子墙是“祥”字号的根。

毛主席提到历史名字要保存时说:“瑞蚨祥一万年要保存”。

这是圩子墙上一枚不朽的勋章啊!

旧军圩子墙的防御能力不亚于一座县城的城墙。它凝聚是“祥”字号的财力,儒士的才智。

与其说经风历雨的圩子墙是儒商繁荣的见证,倒不如说是圩子墙是儒商一个家族兴起的依靠。

D

抬头不见低头见。墙,谁也不会陌生。

墙如同人的脸面,心情的好坏是会浮现出来的。生活条件好了就把屋里的墙搞一下装饰,反之就任凭它那样。装饰院墙外头的还真不多。一个成天饿着肚子的人,是没有心思描眉画眼的。

犹记孩童时,不洗脸是常有的事,大人也顾不上管。

至于房子,大人说,上不漏墙不瘫的能住就行。大人孩子的一门心思就是下一顿饭能吃上啥,吃饭可是个大问题。

后来才知道这能吃饱肚子的粮食和“墙”还有着特殊的关系。

“墙”字最初的意思是筑墙把谷物保存起来。墙,会意兼形声,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由“爿(pán)”和“啬(se)”两部分组成,即“牆”。

“爿”是一个象形字,形如构筑墙体用来夯土的夹板。“啬”的古字形则如同藏谷于廪,有节俭收藏的意思。

粮食自古就是个关乎民生的大事,“墙”是民以食为天最好的佐证。

在儿时的印象里,用来保存粮食的地方叫囤。

那时候也没有条件去讲究,做饭、吃饭、睡觉,就是来了客人都在一个屋里。囤,也在这屋里。

把一年的收成都存在方方正正的囤里,每天都能看见它,这样心里才有了底,睡觉也会踏实。囤是四堵墙,却只需盘两堵就行,剩下的两堵墙是借助屋拐角的墙。

囤不是从地面开始盘的,它的底是和炕沿是平起的。囤底不与地面接触,炕头的一个墙面加上墙根的两个墙面就形成了一个洞,既可以盛煤炭,又防止了囤里的粮食受潮发霉、减少老鼠偷吃的机会。

囤在屋里,其实是墙围着墙,如同“啬”字的下部“回”的形状。囤的墙连着屋的墙,屋的墙连着院子的墙。

屋墙挡住了冬天里北风的呼啸,当阳光洒向大地时,带着毡帽的爷爷就会倚在北墙根下眯着眼睛晒太阳。屋墙的材质同囤一样,却要比囤墙承受的分量多,是承重墙。屋顶上的分量都压在了这墙上,这墙与父亲在家里的位置有点像。

“狗急跳墙”的墙说的是院墙了吧,形象的描述了院墙的高度和基本功能。

院墙人数高,尖顶,说是防盗防坏人,其实那堵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家鸡犬的进入。那时候家里的情况也不怕小偷小摸的进入,就那些口粮值钱,还在囤里,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日夜有人看着。

即使如此,有了院墙就会感到安全一点。

现在想想,羹墙之思更浓了。

囤之墙,是在粮囤最边沿的地方,却是粮食聚在一块的依靠;屋之墙,是在房屋最外围的地方,却是亲情彼此温暖的依靠;院之墙,是在整个院子最邻界的地方,却是家人安全可以依靠的屏障。

囤墙,屋墙,院墙构成了一家人生存最基本的依靠。

如此说来,墙是一个地域,或是一个空间最为边缘化的物体,却是它所形成的这个地域或是这个空间里事物的依靠。

E

目光从墙里拽了出来。

绵绵数日的秋雨,不仅淋湿了村落和街巷里舒缓的脚步声,也淋湿了时钟上的黄昏和偶起的晚风。

那些村落,一个牵着另一个的,如同一根藤蔓上结出的瓜。村落里的墙倒像是美颜了一下,简素、静雅了起来。

白色与青色蔓延在街巷里目之所及的角角落落。

白的是墙,屋墙与院墙,青的则是墙上的瓦和墙基、墙垛的砖。院墙里探出头来的和院墙外摇曳着的花草树木,色彩斑斓的,点缀于这白、青的主色调之间,静谧、温馨。大街小巷的路面是新铺的沥青,黑黑的,还画上了交通标志线,白白的,路灯下一不留神就可能忘了这是在乡下。

村口新建了一堵亮明村庄身份的墙,鲜红的字体衬托在白白的墙面上,乌青的墙根、墙垛和墙檐,一派古风模样。

似乎少了一点什么?

是炊烟。

没有了曾经是村落诗情画意的那种表白——炊烟的袅袅升起。若是在以前,为了表达一种意境总是会用到“炊烟袅袅升起”的,但以后恐怕这个词汇在章丘人的生活中被“下架”了。

原因简单得很,家家户户的墙上多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取代了烟熏火燎的时代。那些进入千家万户的管道像极了一株旺盛的植物的根系。

再出现“炊烟袅袅的升起”,怎么对得起那蓝蓝的如洗过的天空,怎么对得起那白生生的墙。

墙,就成了这个时代新农村最好的脸面。即使墙上没有“美丽村庄”这样的字眼,也已感受到了这如水墨画般美丽的村落背后是满满的幸福。

每每春风吹过大地,万物皆有萌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一场春风吧。乡村振兴的墙是老百姓幸福的依靠。

F

初秋还没有摆脱夏天的纠缠,秋雨倒是让这个秋天很没有尊严。仅一场秋雨就把季节拉进了初冬的寒意里。

秋雨中,三三两两的人结伴同行,说是去打疫苗。打疫苗是免费的,若是在国外那是需要几十万元人民币的费用才可以接种到中国疫苗的。

从德国回来的侄儿说,中国人很有尊严。

对外国人的羡慕,作为中国人自豪一点是应该的。侄儿是今年去德国谈项目的,来去时间不长,而大我侄子几岁的小表弟却是从日本回来的。

小表弟刚去日本的公司,上班没一个月,就爆发了新冠疫情。从疫情还未开始,直至这个没有秋天样子的季节里才回国,有两年了吧。

视频聊天时他说,他不敢出门,情况很糟,只能在租住的屋子里完成公司的研发项目了。不出门日常中的事情基本能想法解决,可头发都盖住眼了,只能自己拿剪刀剪,好不好看不再重要,头发捂不住眼睛就行。

小表弟终于从日本回国了,小舅悬着的心算是落地了。

没有离开家乡的人是不懂乡愁的滋味的;没到国外去的的人,也是没法体会回到祖国的土地上的感觉的。

想起了多年前一张从网络上看的照片:一个七尺男儿匍匐在地上亲吻着土地。

这是一位从利比亚死里逃生回到北京下飞机时的一个镜头。

2011年利比亚爆发武装冲突。滞留在那里的三万多华人华侨危在旦夕。

保护自己,祖国正在想办法带你们回家。当他们不约而同的收到一个简短的信息后,他们知道祖国是他们坚强有力的后盾。

那时他们高举的中国国旗成了那里最好的通行证。

能生在连一个公民都不放弃的国度是幸运的。

人的出生没有谁能选择母亲,但是母亲的担当是天性的。就像一堵墙的位置,是被动的,一旦成了墙,它的职责却是主动的。

由于墙的诞生,就产生了墙里墙外、墙根墙头、墙面墙角的区别,随之衍生出了阻隔与保护,文明与战争。

抗击疫情也是一场战争,只不过是没有硝烟罢了。

爱看cctv的《新闻联播》,从真实的信息中知晓了在全球的抗击疫情中,中国就是一个奇迹。也就是中国能有壮士断腕那果勇的豪气,封村、封路、封城。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尽最大努力断传播的途径。

那段日子最不能忘记的是像钟南山一样的国之重器,还有白衣天使那世间最美的逆行的身影。

五星红旗飘扬的中国,不仅有能力保护好国人,还伸出温暖的手去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民走出疫情的灾难。

既然发生了灾难,不管源头来自哪里,首当其冲的是拯救人类自身的安全。中国不仅公正透明地公开疫情的真实一面,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研究疫苗,增强人类对新冠病毒的抵御能力,以此来护佑民众的健康。

新冠疫情的经历足以让我一生铭记。

而面对墙上的五星红旗,仿佛还看到了2019年的8月台风“利奇马”的来袭......

济南普降大暴雨,致使洪涝成灾,村庄被淹没,墙倒屋塌。

当五星红旗在风雨中高高举起时,一双双在水中浸泡的无奈的眼睛,看到红旗,就是看到了希望!

当救援官兵的身影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的现场时,安抚了受灾的民众凄冷无助的心!

当手牵着手形成的人墙时,灾民内心的安全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五星红旗飘扬下的人墙是比院墙、圩子墙更加可以依靠的墙。

G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惟有阳光在岁月的折叠中,不偏不倚。

阳光会洒在院墙里,会洒在圩子墙上,还会洒在城墙上。

在童年屋墙根的阳光里看到爷爷在晒太阳,在旧军圩子墙里的阳光里看到孟洛川在端详绸缎,在齐长城石墙上的阳光里看到齐国的将士在剑拔弩张,在城子崖古城墙外的阳光里看到龙山先民在烧陶制器......

目光穿越了一堵墙,院墙、圩子墙、齐长城、城子崖古城墙在以五星红旗为底色的交织中,蓦地,我的灵光闪了一下:祖国就是一堵最为高光的墙!是每个国人坚实的依靠!

镰刀锤子所形成的支撑就是中国的承重墙,是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

当无型之墙成了有型之墙的墙时,那就是让依靠有了依靠......

                                              2021年初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