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国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避祸梁山泊,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众人推举晁盖做了寨主,自此梁山泊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但是他只是梁山泊的过渡性人物,被排挤出108星宿之外,妥妥的悲剧人物。这是由他的政治志向、个人性格造成的。
晁盖在《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5年10月北京第1版、1997年1月北京第2版、2021年10月第43次印刷)第十四回出场:“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江湖上都闻他名。”赤发鬼刘唐来投奔他,说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来与他说知。”阮氏三兄弟、公孙胜也都慕名而来。不光如此,当地郓城县两个都头雷横、朱仝也都是他的好友,常在他讲述上吃吃喝喝,接受他的银两馈赠,劫取生辰纲事发后,虚张声势,故意放走了他。
晁盖没有远大政治抱负。劫取生辰纲,不过是为了得一套不义之财,兄弟们图个一世快乐。落草梁山泊,志向不过好汉聚义,为的是兄弟们同生共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成套换衣服。他虽然和宋江称兄道弟,生死相交,但他与宋江“三观”不同。宋江的志向是受招安,为朝廷服务,晁盖则从来没有说过“只待招安”的话。晁盖死前嘱咐宋江:“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可以看出,晁盖并不想让宋江接班,反映出晁盖对宋江是不放心的。晁盖死后,宋江第一件事就是把梁山泊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一改动明显看出二人政治主张方面的巨大差异。
晁盖厚道憨直。在劫取生辰纲过程中, 晁盖虽然是强盗的头,但他是个直肠子,“智取”的整个过程如何买酒如何投放蒙汗药,都是吴用运作的。在官府破案过程中,何涛何观察的弟弟何清讲了一个情节:晁盖等七人到安乐村住宿时需要登记姓名,何清认识晁盖,晁盖却不认识何清,问他道:“客人高姓?”未等晁盖回答,“只见一个髭须白静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这髭须白静面皮的是吴用”,可见吴用知道晁盖实诚,怕他报出真姓名,抢着过来撒个谎。劫取生辰纲事发,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泊,王伦只是酒肉招待,不说接纳落草。晁盖却看不透,说道:“我等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时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说“兄长性直,只是一勇。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吴用欲让林冲火并王伦,晁盖不懂阴谋诡计,说:“全仗先生妙策良谋。”
晁盖宽容朴厚。第四十一回,晁盖率军马冒着天大的风险,劫了法场,救出宋江。宋江不顾众人安危,执意要攻打无为军,杀了黄文炳,以报私仇。晁盖说道:“贤弟众人在此,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提备,不若且回山寨聚起大队人马……都来报仇,未为晚矣。”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勾得来。一者山路遥远,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几时得来,不要痴想。”接着便对如何行动发号施令起来。宋江一个刚出牢笼的人,本应感谢晁盖的搭救之情,即使说得有道理,也不能这样不顾晁盖尊严,越过晁盖指挥军马。对宋江明目张胆的当众顶撞,晁盖没有再言语,对宋江调动指挥军马,也听之任之,足见他的宽洪大量。
晁盖还有鲁莽草率的一面。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来投梁山泊,晁盖听说一路来的时迁偷了祝家庄的报晓鸡,引来祸端,让山寨受辱,就要斩首杨雄、石秀,后被宋江等人劝住。可以看出作为寨主的晁盖,在决策过程中不是先听取他人意见,深思熟虑,权衡利弊,而是不问青红皂白,草率决策。第六十回,晁盖坚执亲自率兵攻打曾头市,“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起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攻打曾头市过程中,作为主帅,理应是谋划指挥,但他亲自“挺枪出马,直奔曾涂”。之后又轻信所谓和尚之言,不听林冲劝阻:“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导致中计被毒箭射死。对此,小说写道:“威镇边陲不可当,梁山寨主是天王。最怜率尔图曾市,遽使英雄一命亡。”晁盖的遗嘱,也是简单鲁莽的,临死前他嘱咐宋江:“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个遗嘱交代谁抓住射死他的仇人史文恭谁做寨主,明显有点盲目和不切实际:史文恭一定会被捉住吗?一个小喽啰捉住了史文恭也可以做山寨之主吗?小说中后来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宋江要兑现晁盖的遗嘱,让卢俊义做山寨之主,却受到众头领的抵制,也只好作罢。
总之,《水浒传》中的晁盖是一个仁义大哥,但算不上一个好统帅,他没有宋江的黑心机和杀伐手段,他的形象令人尊敬,他的命运令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