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大贵的头像

陈大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3
分享

来一碗糊锅,舒坦呀

很多离家在外工作和上学的酒泉人,心心念念回到家乡,来不及换掉衣服、梳洗打扮,就会直扑街头熟悉的糊锅店,迫不及待冲老板喊:“来个大碗糊锅,都要。”

“好嘞,您稍坐,马上就好。”

不到两分钟,一碗散发着浓浓家乡味的糊锅端上桌。先陶醉似的闻一下,小口喝点汤,夹起金黄的麻花、柔软的面筋、洁白的粉皮细嚼慢咽,慢悠悠把碗打扫得一干二净,再咂吧着嘴回味一番,方发出感叹:“舒坦呀!这才算真的回来了。”

糊锅是土生土长的酒泉特色小吃,有大碗小碗之分。“都要”是大多数人吃糊锅时的选择。糊锅里的食材只有三种:麻花、面筋、粉皮,“都要”即三种食材都放,挨挨挤挤一大碗,看着赏心悦目,吃得舒心如意。一些牙口不太好的老人多半选择面筋粉皮多一点,麻花少一点,或者干脆不要麻花。作为本土特色,糊锅从街头摊点到登堂入室专门开店经营,自然“吸粉”无数。无论是老酒泉还是外地来酒泉经商的人,无论老人还是小孩,也无论城里人还是进城办事的乡里人,都会自然而然到糊锅店大快朵颐。在外求学的学子,走出酒泉工作的人,回家乡的第一顿早点必是去吃糊锅。一碗糊锅,属于内心,满足渴盼,找回了记忆中家的味道。

一大早去北关一家糊锅店。女店主身着白底红绿色蜻蜓相间的连衣裙,外罩红底白格的围裙,戴着口罩,干净利落地招呼客人。他们早上五点多就起来了,先将准备好的鸡放入锅中水里,大火烧至水开后清除血沫,再小火炖煮至鸡肉烂熟,然后捞出,将鸡肉撕成鸡丝。在鸡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花椒粉、味精或者鸡精及大量姜粉,加入鸡丝,用水淀粉勾芡成糊状。把炸好的麻花掰成麻花瓣,把面筋和蚕豆制成的粉皮准备好,客人来时,将三种食材放入汤中稍煮即可。糊锅汤浓味鲜,姜和胡椒的辣味更能提神。麻花香脆、面筋酥软、粉皮爽滑,喝一口鸡汤,香而辛辣,吞而润喉,咽而回味,一天的幸福生活由此开启。

作为一个酒泉人,我吃糊锅的“历史”却很短。由于家在农村,我的小学中学高中都在乡里学校就读。无数次听进城办事的亲朋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说起吃糊锅的情景和经过,恨不得自己也能进到城里,买一碗糊锅尝尝。奈何家里条件差,作为小孩,没有机会和闲钱进城。直到1994年参加高考,才随着班里同学真正进了一次城。早上我早早起来,乘老师和同学没注意,偷偷溜出宾馆,按从小听来的地址往酒泉城的东北方向走。所幸那家糊锅店还在。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装的很镇定,穿过攒动的食客,略为紧张地买了一大碗糊锅。端上桌来,迫不及待喝了一口汤,结果辛辣的味道呛得我咳嗽个不停,引得其他顾客频频看我,有的还皱着眉头。好容易吃了半碗,我逃也似的跑回宾馆,挨了老师一顿数落。我恨恨地想:这糊锅有什么可吃的,一点都不好。

大学毕业回到酒泉工作,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刻意不去吃糊锅。早点一直是牛肉面、包子稀饭什么的,时间久了也不怎么想吃了。后来一位朋友让我陪他去比较有名的宋记糊锅店。这个店的门面不大,却人满为患。我们两个排队等候,瞅了个别人刚吃完的桌子坐下,在热热闹闹的环境中匆匆吃完了糊锅。奇怪的是,这次的感觉很好。我没被呛到,从汤里夹出几根肉丝,和麻花一齐放入口中。炸得香脆的麻花在汤里煮了不到两分钟,嚼起来嘎嘣脆,酥软的面筋上沾满了浓汤,把面筋和汤都吸入口中,不用怎么嚼就满口生香;再夹起粉皮,也沾了汤,让它和面筋一起顺着喉咙滑入胃里,马上感觉全身暖和,好似丹药滋养,聚齐能量进入了身体。一下子,糊锅重新在我心里站稳了“头把交椅”。这之后,仓后街、北大街、东大街、盘旋路、环城路和其他小巷里开着的糊锅店,我挨个吃过来了,每一家的味道都觉得很好。

从儿子三岁多,我和妻子就经常带他去吃糊锅。刚开始小家伙嫌辣,我们要一碗水,把麻花和面筋淘一下喂他吃。不久他就能适应糊锅的辛辣了,而且乐此不彼。有一次他很好奇地问我:“爸爸,它为什么叫糊锅?是因为做它的叔叔阿姨不小心把锅烧糊了才起了这个名字吗?”我给他讲了酒泉糊锅的故事:很早以前,有几位来酒泉经商的外地人,因为交通不便,春节了还无法回家。无奈之下,大家就在旅店中把各自带的油饼、鸡肉等食物烩成一大锅稠糊糊的年夜饭一起来吃。店家发现这种吃法味道不错,便学会了做给南来北往的客人吃,久而久之流传开来,并被酒泉本地人改良成一道风味独特的特色小吃。因为它黏稠得如同饭糊了锅,所以取名“糊锅”,一直传承至今。现在儿子十六岁了,我们一家三口依然非常爱吃糊锅。有时候不想出门,儿子就自告奋勇,到糊锅店里买回来一起吃。

如今,酒泉城区大街小巷开着很多糊锅店。店主在门内架起火炉,支一口大锅,使糊锅汤一直保持滚烫,客人来了,把面筋、麻花、粉皮现放到汤中搅一搅,稍煮一下就能端上来。有时候座无虚席,很多人端着大碗在店门外吃,是一道好看的风景。糊锅的吃法和适应性也有了变化。有些店里配上包子,满足不想吃麻花面筋粉皮的客人,他们要一碗糊锅汤,就着新鲜热乎的包子吃得很惬意。还研发出了外带的“方便糊锅”,把调料盒食材按照比例配好,买回去用水煮出来就能吃,尤其是在外的酒泉人,可以随时吃到家乡的味道,慰藉乡愁,解了思乡之苦。

每个城市的特色小吃,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适合自己口味和秉性、最具城市特点的美食。糊锅,就是西部名城、航天摇篮、飞天故乡酒泉的一张靓丽名片。它土的掉渣,看似粗糙,但贵在地道、实在、醇厚,一如善良淳朴的酒泉人民,在热气腾腾的“锅”里创造了热气腾腾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