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幸福晚年(散文)
奶奶的童年生活在清朝。在她当姑娘的时候,为躲避太平天国的战火,从镇江逃难到南通金沙的杨港镇。当时,对于奶奶的小脚,(封建社会妇女都被裹脚)近千里的逃难路可真让“三寸金莲”吃足了苦。抗日战争时期,奶奶和爷爷在杨港镇开小店维持生计,日本鬼子放过两次火,鬼子一走,奶奶和爷爷忙着救火,重建家园。
解放后,和平时期来到,奶奶的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参军的,革命的,工作的,都有了出息。我的两个叔,还有我的姑父,都走进了革命队伍。
虽说我的叔远离南通,但有部队探亲假,叔们还是千里迢迢回到杨港镇看望他们的父母亲。
我的记忆里,爸爸拿到工资,常给杨港镇汇款。然后,我爷爷在收到汇款后总有回信寄到我家,表示汇款已收,还说有人进城托人带上羊肉、鱼、、、、、、
叔们回杨港镇,必经南通。于是,我爸,还有城里的三叔,也相约一块回杨港镇。可能这该是杨港镇最风光的事情了。
我跟父亲去杨港镇,记忆中充满了清新和新鲜。虽然是小镇一条街,可在当地的十里八村,可是经济中心。
可想而知,爷爷和奶奶在那个小镇与四邻八居和谐为乐,生意兴旺。
奶奶老了,爷爷也老了。虽然没有社保,没有退休工资,但她们的儿女们常寄生活费,她们的生活是绝对有保障的。
奶奶和爷爷平时和大伯生活在一个小院子里。大伯是一位乡邮员,大妈也开小店。因为解放了,和平了,大伯和大妈的“大生产”可谓红红火火。除了第一个是女儿,后面的全是儿子,儿子,儿子,乳名排名一直到十侯。
在奶奶健在的时光,奶奶为大伯的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地喂饭把尿,忙得不亦乐乎。农忙时,奶奶还须照看好自己的一点自留地。
起先是奶奶家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孙子孙女们。直到孙子孙女们长大了,孙子孙女们有好吃的,大家都忘不了孝敬奶奶。知恩图报成为一个大家庭里的光荣传统。
后来,我的两个叔在外地也先后成家,奶奶还不远千里到青岛、温州为两个叔带孩子。从北到南,奶奶的小脚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
奶奶沉浸在多子多福的幸福和快乐中。她少有文化,但她心胸很宽广,与人和蔼可亲。她常说:心好不落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过年的时候,镇里的干部会给奶奶家的门上贴上“光荣人家”。
可以说,奶奶是健康了一生,忙碌了一生,也快乐了一生。直到90岁才生病卧床很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奶奶有很多很多的子孙陪伴着,她是带着幸福感走远的。
回想奶奶的幸福晚年,我总是异常羡慕。就物质生活而言,我们这一代比奶奶一辈富足多了,可是在儿女亲情方面,我们与奶奶一辈相比,我们与子女的代沟却又深了许多。看着身边一个个空巢的老人家庭,我多么希望她们能有我奶奶的幸福晚年的一半也就不错了。
哦,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活法。
“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结束,是又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开始。
我祝福着,深深地祝福着天下所有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