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顺
春天的脚步总是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时而不紧不慢,时而火急火燎。不过不管它有多任性和调皮,还是被古人用一字点破。
古人喜欢闹春。好一个“闹”字,真是准确无误。新年到,春意闹。仅从年画里看,就有《百子闹春》、《红雀闹春》、《仙鹤闹春》、《腊梅闹春》等系列闹春图,可见春是从闹开始的。记得有好多年春晚的开场舞蹈,遇猴年总是金猴闹春,遇鸡年总是金鸡报春,遇蛇年总是银蛇舞春,总与闹字占上边。还是冰封大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筹备一场闹春的计划。搭台唱大戏、舞龙舞狮、放爆竹、接财神、逛庙会……直到闹完元宵才能消停些。
也许是闹声惊动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春神,它开始睁开惺忪的睡眼,春风开始怒吼,惹来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雪。这场春雪好像春天派来的探子,来探一探深浅。果不其然,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探子露出了马脚。雪迅速溶化,残雪站立在枝头,仔细一看,上面还有寒梅点点。也有青草不畏严寒,从雪地里露出了青青的头,惊恐地打探着这洁净的世界。
也许是探子回府的报告,这场雪过后,就遇到了打春日。这一个“打”字,极有意思,既透着几分欢腾、几分喜庆,又透着几分亲呢、几分不舍。这一鞭子打在春牛上,牛发出了“哞哞”叫声,好似告诫这春牛,你享了一冬天的清福、长了一身膘,是时候了,该醒醒了,该舒舒筋骨,准备春耕了。农人听到这叫声,眉宇间突然舒展开来,好像听到了希望,看到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在这清脆的鞭子声中,春天从沉睡的土地上,从沉睡的河流上,从沉睡的枝头上,从万物沉睡的眉睫上,一跃而起。哎呀,一拍打,浑身都是劲,它伸胳膊踢腿,满世界地撒着欢儿。春天不负众望,就这样,被打来了。
紧接着,花朵以花朵的样子绽放,青草以青草的样子碧绿。是谁摘了一叶春绿,制作成了春饼、春卷,刚出锅,咬上一口,那味道有韭菜、荠菜的,也有胡萝卜、豆芽和金针菇、粉丝的,但人们却吃出了一个字的味道,那就是春的味道。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会会意一笑到:原来春是通过“闹”、“探”、“打”、“咬”而来的。其实还远远不够,春还是被“裁”、“插”、“衔”来的。
说“裁”,人们一定会想起唐代的贺知章老先生。他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可以说家喻户晓。特别是一个“裁”字,让人浮想联翩,谁这么手巧?能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新妆? 原来是二月春风。
春风给人们送来了希望。一年四季在于春。人勤春早。有谚语云:“打了春,赤脚奔”。这时,正是春播的好时节,也正是插柳的好时节。我有时纳闷,插柳也就是栽树,而古人为什么说插柳不说栽树?“无心插柳柳成荫”、“ 插柳不让春知道”。一个“插” 字,也道出了人们对春的惊喜。
与“插”字异曲同工的是一个“衔”字。“紫燕一夜衔春来”,一个“衔”字十分神奇。燕子衔来泥巴,衔来树枝、青草,在农家的屋檐下、房梁上筑巢建窝,天天叽叽喳喳,像人们一样忙碌。人们与燕子世代友好,一直将燕子看作是吉祥鸟,“燕子垒窝,好事多多”。我一直感觉,春天是燕子衔来的,小时候就会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什么,燕子说,这里的春天真美丽”,这首儿歌被一代代唱下去,每个人都有这一段美妙的记忆。
对春天的解读,不用字多,有时一个字就能读懂。庚子年的春天,我们对这几个字有更多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