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几千里的大运河,一路有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古迹,也有说不完的人文故事,更散落了一串串与河有关的文字。淮安境内,这三个字就值得玩味。
第一个字是“矶”字。“矶”字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比如长江有72矶一说,其实远不止,有水利专家专门作过统计,长江两岸一共有矶头125个,其中南岸有87个,北岸有38个。南京境内的燕子矶,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长江有如此之多的“矶”并不奇怪,因为长江是自然形成的,且经过之地,大多数山川林立。而由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地方基本上是平原地区,且南北走向形成的河道大多数曾直线,尽管也有弯处,但不足以形成矶。而位于淮安古城庆城门南侧的一处闸,却被称为矶心闸,又叫响闸,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来不怕人笑话,身为淮安人,以前经常听说过矶心闸,并没有真正去过矶心闸。听朋友说起矶心闸时,我却听成了鸡心闸,凭空想象,以为闸的形状像鸡心。随着淮安庆成门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位于其南侧的矶心闸也越来越被人所关注。矶心闸曾是老淮安古城九大水关之一,这座闸不但保存完好,而且至今仍然发挥作用,是淮安古城母亲河文渠从大运河取水的源头。如今这里已成为大运河矶心闸遗存文化公园,直到前不久的一天午后,我才与这座闸真正谋面。
矶心闸的闸身位于淮安里运河东堤上,闸的取水口上方,已建成了现代化的闸房和闸门。从出水口看去,闸道为古条石砌成,闸出水口宽仅有一米左右,闸塘真的呈鸡心状,约50多平方。那天我去时,正值开闸放水,闸口虽小,但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流直接撞击到了迎面的条石上,形成了朵朵浪花,又汨汨地流进了文渠。听着这奔腾的流水声音,我似乎找到了此闸为什么叫既叫矶心闸,又叫响闸的答案了,不由赞叹古人的智慧。
从淮安矶心闸遗存文化公园归来,我查阅了运河上到底还有哪些地方称为矶的,只有山东临清市的鳌头矶,那里是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分岔处,那里原来是两河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环水中洲,为了固堤,便以石砌之,成型后远看如鳌头突出,鳌头矶之名便由此而来。值得称奇的是,淮安和临清的两处运河上的矶,均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第二个字是 “埭”字。“埭”字是坝、堰的意思。如果说“矶”字是因长江而生的,那么“埭”字一定是为运河而生的。开凿大运河的本意是为了打通我国南北的水上通道,而“大河向东流”,我国绝大多数的河流是曾东西走向的,河水是从西向东流,一直奔腾到大海。大运河南北几千里,沟通了无数内河。而运河南北走向的地势,并不是一马平川,运河一路遇到河流的水位也有一定落差,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聪明的古人为了使得运河与一路遇到的河水不相互冲突,于是在河道之间建起可以拦水的“埭”,也就是坝和堰。有了埭确实解决了“井水不犯河水”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开凿运河是为了航运,有了这些埭,南来北往的船如何越坝呢?于是便于有了盘坝。
盘坝是一件很费力费时的事,如果是小船,或是空船,可以用人力或是牛力把船直接拉过坝去,也就是利用船底的头部和尾部,轮番作为支点,一边磨,一边往前挪移,虽然没有轮子,却也可以把船磨过堰坝,俗称“磨坝”。如果是大船或者有货物的船,那就要把货物先卸下来,让空船过去,然后再把货物搬过坝,重新上船,继续航行。这种借助人力或畜力,把沉重的船只硬生生地牵引过坝,就是盘坝。盘坝其实就是大运河上最早的船闸,难怪我国是世界上建造船闸最早的国家。
大运河在淮安遇到了淮河。为了保证运河的船只能过淮河,淮河的船只能进入运河,淮安境内有规模宏大的“埭”。老淮安境内就有“仁义礼智信”五坝。五坝上都有绞关,一种类似牛拉水车的机械装置,每逢有船只过坝,号子声和绞关发出的声音惊动了水鸟在头顶盘旋。明僧人姚广孝在《淮安览古》中写到的:“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劲惊鸟鹊,坝口帆开起白鸥。”就有盘坝的壮观场面。
如今五坝早就不见踪影,但仁义礼智信的品德却在淮安人心中烙下了常常的印记,现在五坝的遗址上,这五个字被高高地矗立。
第三个字是 “榷”字。“榷”字古意为“专营”、“专卖”。《汉书·武帝纪》中有“初榷酒酤”一词,意思是说“开始由国家管理和经营酒的专卖”。由“榷”字引申开来,“榷关”在古代便是指国家专设专营的关卡--税务大关。
位于淮安运河线板闸境内,就有一处这样的大关,叫“榷关”。板闸为明代平江伯陈瑄开挖运河时所建四闸之一,为南北舟车之要道。《山阳县志》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沿运河北运,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淮安板闸,亦皆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板闸实为咽喉要地也。”在此建立一处“榷关”最合适不过了。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关具体办理货船的查验、报关、收税等事宜。淮安榷关是全国七大税关之一,设有三关十八卡。三关为板闸关、宿迁关和海州关。十八卡为:上一铺、下一铺、清河闸、码头、高良涧、顺河集、东沟、益林、流均沟、车桥、老坝头、蒋坝等。规格为道台级别,历史上建筑规模当在三万平方米以上,比淮安府署还要雄伟。淮安榷关的监督为最高长官,一般为旗人,也有由皇帝亲戚担任的。清代著名学者、诗人王渔洋,古文三大家之一的冒广生均任过淮安关监督。
因为有榷关,此地也形成了运河线上的一个重镇――板闸镇。沿河石板街店铺林立,十分繁华。道观三元宫大雄宝殿十分壮观。清代卢贞吉在《淮阴竹枝词》诗中写道:“板闸人家水一湾,人家生计仗淮关。婢赊斗米奴骑马,笑指商船去又还。”生动记载了榷关与板闸古镇当年一派繁华景象。
现在这里分别建成了大运河榷关遗址和板闸遗址公园,201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文艺晚会的直播现场就在这里举办,如今这儿成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来淮观光者都到此打卡。
淮安在运河线上围绕“矶、埭、榷”这三个字做足了文章,既让这些遗址,成为运河线上的重要明珠,也增添了淮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