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溱潼夹河口
柳庭宝
溱潼镇有个出名的夹河口,在镇西,位于鹿鸣路(旧名六一桥)的北侧。
我记忆中的溱潼夹河口,呈现字母“V”形状,面朝西,旧时是溱潼较为热闹的地方。溱潼镇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从北边、西边、南边来的大小船只,往往都停靠在夹河口,还有小商小贩也聚集到夹河口做生意。夹河口两边的街道,虽然不宽,但非常繁荣,尤其是夹河口北边的街道,店铺一个挨着一个,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夹河口外宽里窄。尽管没有任何规定,可前来停靠的大小船只都能先里后外,依河两边依次靠船,有条不紊。河中心空着,方便船只进出。不论是农用船,还是做生意的买卖船,彼此客套,和睦相处。一批人上街买东西,另一批人逛街购物回来,你来他去,川流不息。
小时候,我每次到溱潼,总要在夹河口逗留好一会,看看河口的船只。清一色的木船,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有竹篙撑来的,有双桨划来的,有摇橹来的。或是集体来溱潼粮库交公粮的,或是个人来溱潼办私事的,或是商贩来溱潼做买卖的。无论来自何处,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自然而然都在溱潼夹河口相聚,夹河口不想热闹也不可能。乡下人到溱潼商店买生活必需品,镇里人来夹河口购新鲜的蔬菜鱼虾。有时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彼起此落。足见夹河口生意红火,市场繁荣。
有时在溱潼夹河口还能看到江湖艺人的表演。我印象特别深的曾有一位七十上下的老者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在夹河口卖唱。大概是爷孙俩。老的饱经沧桑,几乎骨瘦如柴;小的青春靓丽,活泼可爱。老人拉二胡,姑娘唱小曲。二胡娴熟,歌声甜美,不时迎来一阵阵的掌声,获得听众一分、二分、五分、一角的打赏。我对二胡不胜了解,对小姑娘的歌声是十分赞叹的,她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实在好听。至今,我还记得她唱过的两首歌谣,一首是:“小燕子,吱吱吱,面对房主窃细语,不吃你谷子,不吃你糜子,在你房檐下抱一窝儿子。”另一首是“ 妹家门前一条河,郎想过河河水阻,妹若有情丢把草,稻草当船也能渡。”
那时,我总以为溱潼夹河口最热闹。自古溱潼多繁荣,唯独河口不一般。可以说,溱潼夹河口是溱潼古镇的窗口。
我对溱潼夹河口情有独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在洲城上初中时,兼任生产队的记工员。当时因生产队识字的人太少了,找个记工员都找不到。队长实在没办法,就找到了我。队里的社员全知道我是老实人,上学成绩好,个个都赞同。于是乎,我走马上任,当上了溱潼人民公社洲西大队第四生产队的记工员。
何为记工员?就是每天给全队社员记工分。无论男女老少,参加一天劳动就记一天工分。平时队里分粮分草以及其他东西,都是按工分按人口决定的。尤其是年终结算分配,工分是唯一标准。工分多的多得钱,工分少的少得钱,达不到标准工分的还要倒扣钱。足见记工员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上学怎么好当记工员呢?那时学校放学早,社员劳动收工晚。我每天放学后就去田间登记。生产队里的活儿多种多样,而且分散多处。我就依次一一记录,从没漏记一人,记错一分。我很小心,如果漏记,有人就白干一天。我知道关系重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劳动者吃亏。
我当记工员享受到的最大甜头就是跟随队长来溱潼交公粮。不知队长是不是有意安排让我赏点甜头,他把来溱潼交公粮的日子总是安排在星期天或节假日,带我一同前往。
社员们都知道,去交公粮是个美差,不仅不要花多大力气,而且还有得吃有得玩。一船小麦或一船稻子,万把斤,从队里仓库挑到船上,撑船到溱潼,再从船上挑到溱潼粮库里。我和队长不挑,八个男劳力挑下挑上,是不当回事的。队长甩膀子走走玩玩,我坐在磅秤旁记账。用不了两小时完工,然后到粮库会计处结完账就撑船来到溱潼夹河口。在夹河口停靠好船,先逛街,后吃饭,我感觉其乐无比。
我们每次交公粮都可能地把船对着那家朱姓人家店门靠着。这家专门给乡下人加工煮饭。老板娘看上去四十多岁,高挑的身材,瓜子型的脸庞,白白净净,非常秀气。我们的船一到,老板娘就来迎接。老客户,老规矩,五十斤小麦或五十斤稻子给老板娘,管我们一顿中饭(含菜)。其实,不止五十斤,常常是浅浅一箩筐。反正是集体的,不要个人掏腰包,多给点老板娘没人心疼。老板娘很会做生意,心里有数,既要多赚点,又要做回头生意,总把来客服侍得无可挑剔。
在老板娘的邀请下,我们先到她店里坐一会,喝点茶,然后上街逛一逛。走到烧饼店,队长给我们每人买一个烧饼;走到卖“金刚齐”的铺子,队长又给我们每人买一个“金刚齐”(土语)。那时为了表示说话算数,常用一句歇后语“三分钱一个金刚齐——六角正正”。我们走着,吃着,看着,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在大炉烧饼店前,我总要稍稍逗留一下,看看老师傅赤膊上阵,甩开膀子,手掌托着生饼伸进炉膛里,把生饼贴到被火烤得发红的炉壁上,火苗窜窜的,丝毫不畏惧。我不得不佩服,不得不被烧饼师傅的行为而感动。三分钱一个烧饼值得,老师傅做烧饼也不容易啊!逛街后,队长买了两瓶泰县粮酒,又到溱潼供销合作社给队里买一些农具。等我们回到船上,老板娘的饭菜早已准备好了。十个人坐一张方桌,两个挂角,挤挤的。一盘猪头肉,一盘红烧鲫鱼,一盘油炸蓝花瓣(蚕豆瓣),一大碗韭菜炒卜页,一大碗麻辣凉粉丝,一大盆萝卜豆腐汤。老板娘的手艺不错,每个菜都有滋有味。我不会喝酒,只赏了一点点,猪头肉吃得不少。那时候难得吃一回肉,感觉猪头肉油腻腻的,特好吃。我也特别喜欢豆腐汤。那时是用盐卤点浆,不像现在用石膏点浆。盐卤点浆做成的豆腐,原汁原味,有一股浓浓的黄豆香;石膏点浆做出来的豆腐味口就差多了。鱼虾蔬菜,我们农村人不稀罕,因为自己种蔬菜,自己很容易捕到鱼虾。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就要打道回府了。临走前,队长又想起要去石灰店买点油石灰带回去修船。我生怕队长一人不好拿,就随他一道去了石灰店。石灰店就在夹河口向东一点点。店里出售生石灰和熟油灰。熟油灰是用生石灰与桐油搅拌之后,经过石碾子反复推碾而成的,主要用于修理木船。我看着石灰店里的工人推着石碾子不停地转,顿生感叹,溱潼夹河口的繁荣离不开工农的辛勤付出。都说乡下农民辛苦,城里工人也好不到哪里。
溱潼夹河口,这个城乡集合的场地,这个工农交流的平台,不能忘,也忘不了。
可惜的是,如今再也见不着溱潼夹河口了。好多年前,溱潼夹河口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楼房,古镇大变样了。现代建筑掩盖了古老的砖瓦房;宽阔的鹿鸣路取代了石板街。溱潼变得亮丽的同时,溱潼古色古香的韵味也渐渐没了。
可喜的是,现在为开发旅游业,上级政府开始重视修复古镇了。前些年给溱潼定位,给溱潼规划,今年又给鹿鸣街两边的楼房上了一层灰色的涂料。但愿定位不会因领导的移位而移位,规划不会因领导的变化而变化。恢复古镇的色汁韵味非一朝一夕,工程浩大,不是涂一层灰色涂料所能解决的。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要同心合力,为重塑溱潼古颜,再现古镇古韵,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虽是溱潼乡下人,但说真的,我爱古镇溱潼,我确实难忘溱潼夹河口。
201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