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天仙子)
文/任冉
猗蔚蕙香苍滴玉,空谷幽花无媚俗。柔荑不采自含羞,鲜郁馥,常繁绿,不以娇娆人赞服。
戊戌年十一月廿七(2019.1.2)
(天仙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据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以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为正体,单调三十四字,六句五仄韵。
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双调即依单调叠一遍成上下两片六十八字。
另有近代词曲理论家任半塘说:“《天仙子》与《万斯年》应无关。因《万斯年》乃宰相所进之颂圣大曲,不应有小曲之别名。皇甫松作及敦煌写卷所见之《天仙子》,无不咏调名本意,辞内各有天仙、仙子、仙娥等字,尤不合宰相进乐之体。《新唐书•礼乐志》亦载其事,但并无即《天仙子》说。”
今人有人认为,《天仙子》是与道教有关的法曲。因李德裕为中唐时人,而盛唐时的《教坊记》就载有《天仙子》曲,且敦煌杂曲子《云谣集》中也有《天仙子》二首,可知曲名要早于唐武宗时的李德和晚唐五代的皇甫松。
天仙:仙女。多比喻美女。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云:“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子:“曲子”的省称,即小曲的意思。调名本意即为歌咏仙女或美女的小曲。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末五代韦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