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艳烘,碧艾香蒲处处忙。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食粽子、赛龙舟、门口挂艾草、菖蒲……在我们老家,还风行在孩子的手脚腕拴上五色丝线。这些煞是好看的五色丝线,当地俗称“耍线”。
耍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早晨系上,要一直戴到六月初六,再剪开来扔到屋顶上。端为初,午为阳。端午是刚阳正气汇集的极点。端午节的来历,既有源自纪念屈原的说法,更有祖先驱邪避恶、祈求福佑的寄托。带上五色丝线,百病不侵众鬼难犯。据说这些孩子们带过的耍线,还会被喜鹊衔去搭鹊桥。这样,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那天,才能在鹊桥上相会。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习俗,但由此不得不钦佩先人的善良和想象力。
我小时候农村大都很穷,那时加工制造水平有限,普通百姓家要筹备五色丝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家孩子多,每人手脚腕拴上耍线,需要很多五色丝线。好在母亲心灵手巧,生活中什么难事她都能从容应对。
大地开春,柳树绿了。看着自己动手孵化出的鸡鸭门前屋后跑,经常与邻居家的鸡鸭混淆难以区分,母亲在悄悄地留意。终于等来了腆着大肚子的卖货郎老童,他挑着沉沉的货担来到村里。母亲用一只酱油瓶从货担上换来两包色粉,两包色粉被称作“洋红”“洋绿”。母亲用两包“洋红”“洋绿”调制出好多种颜色,她将色料涂在鸡鸭身上做成记号。凭借用剩下的色料,她找来几球白线,开始提前染制五色丝线。
母亲为小孩手脚腕佩带耍线,她拿捏精准到位,绳扣系得不紧不松。对年龄稍小的孩子,她还会在每处耍线上增挂一枚桃核。左邻右舍的人喜欢请母亲为他们的孩子佩带耍线,当然,这些额外所需的耍线,也都是母亲无偿计划在内。看着大人孩子围成一圈欣赏自己系耍线,母亲十分开心,她还会从园中采摘来红苋菜,在每个孩子脸上涂红。孩子们带上五色丝线,手脚挥舞增添几分威武,母亲会笑着鼓励大家说:“耍线耍线,放开胆子耍去!”
母亲不识字,但她知道端午节的来历,经常告诉我们说,世间邪恶多,古时候有个大人物,就是被坏人逼死的。五色丝线是端午节的吉祥饰物,带上它便会不惧邪恶,更能增加勇气与疾病抗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其实在很久以前,五色丝线并不仅佩带在孩子身上,成年的女子也会用来为自己装扮。
母亲的五色丝线,也会有货源紧缺时候。村头一家人忘记为孩子准备耍线,大人牵着孩子的手来找母亲。母亲毫不犹豫地脱下侄儿手脚腕上的耍线,让那家人很是感激和不安。母亲安慰她们说不要紧,因为她还有办法。母亲的办法还是来自于她的心灵手巧,她从每个孩子的耍线中抽出一两根凑齐,重新为侄儿带上,轻而易举就化解了难题。
母亲敬奉先人口口相传的交待,对习俗执行异常严格。不是六月初六那天,她决不让孩子们手脚腕上的耍线提前或推后脱掉。有一次,大侄女手上的耍线不小心丢掉,母亲得知后将村庄找了个遍,终于在一处草垛旁找到。母亲认真地说,丢掉耍线事小,耽误了搭鹊桥相会,会让人家牛郎织女白等一年。
五色丝线端午耍。石榴花开季节,杨柳被细雨打湿,孩子们佩带着五色丝线,在村庄里尽情奔跑和玩耍。“耍线耍线,放开胆子耍去!”端午节的耍线,是吉祥护身的丝线,为成长和奔跑壮行。五色丝线既是对英雄的祭奠,更是一次人间扶正祛邪的总动员。这种正能量爆棚的习俗,一路走来,溶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让我们作永恒记忆和传承。“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江虽然没有洗去屈原的冤屈,但时光如水,水没有做到的,时间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