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响水散文集 “征文”
难忘那方热土
唐树华
初夏,相伴30多年的气象站拆迁,大家依依不舍地陆续搬走了。我是最后一家,装满家俱的车子即将离开。伫立大门前,凝望着观测场、四合院、宿舍楼,我深情地鞠躬道别。眼前,已是残垣断壁,一片瓦砾世界。小站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看到跌打滚爬,为之建设和奋斗几十年的气象站,顷刻将夷为平地,我不禁阵阵酸楚,袭上心头。这是一方热土啊!她的变迁、枯荣、与辉煌是祖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她见证了新中国繁荣昌盛的历史。32年弹指一挥间,我在追寻、回忆……
和谐的小站
1977年春天,我正值18岁青春年华,怀着火样的热情,背起行囊,来到了苏北平原,从废黄河滩上建立起来的响水县气象站。
青砖灰瓦,石灰勾逢,6间锁壳式平房组成办公用房。两层见方的小楼是观测平台,上面耸立着风向标和环形天线,在这个不大的小镇算是高层建筑了,当地人戏称为“小炮楼”。大学生实习基地、防雹土火箭厂、宿舍、食堂这些六十年代建筑,构划成“井”字式天井,天井外是全国统一的气象站观测场。旁边,有一汪水塘,全站十几户人口,就是从这里挑取饮用水。再往前走,一片绿洲,那就是人工开挖的荷花塘。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绽漂香,好一派旖旎风光,宛如一幅淡雅清韵的水粉画。我就是在这个风水灵气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锤打历练,和战友们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
气象站虽小,水土却能养人,招贤纳士。我们站里有上海人、杭州人、南京人、盐城人和本地人。说起话来南腔北调,北侉南蛮。有的话音硬朗,有的柔绵;有的富有跳跃感,有的平铺直叙。六十年代,江苏省委为了改变苏北地区贫穷落后面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我们站里,光南京大学的就有3名,还有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校、扬州水利学校分配来的学生。站长是“老八路”,还有退伍军人、返城知青和招工进来的各路人士。可谓人才济济,各显神通。他们从繁华的大城市携家带小来到边远小站,把吴侬软语、苏南文化、太湖习俗、大都市理念融入乡土气息。就像大家庭一样相敬相处。他们艰苦奋斗,辛勤耕耘,为了祖国的气象事业,把青春和汗水默默地奉献给这片盐碱地。在这里,练达人生。后来,他们从这里走出去,有的担任了省市气象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为研究员和首席预报员。
欢乐的小站
在人们的心目中,气象站是清凉、孤僻的角落。可是,在我们这一方水土上,她却充满生机。
1977年暑假,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系的全体师生、书记院长、教授、连炊事班近百号人,来到 小站“开门办学”。气象台搬来了,雷达车开来了,每天大气球升天,雷达天线转动,给县城增添了神秘色彩。书记县长,部委办局的领导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县委宣传部拍摄了女大学生高空探测时的照片,被《气象》封面刊登。
有个上海的女大学生,乒乓球打得非常棒,全站人轮番上阵,都败下阵来。我这个站内冠军上场,人家让了5 个球才勉强及格。消息传出后,县里的高手闻风而动,跃跃欲试。结果都是手下败将,让男人汗颜。有一个下放女知青,曾是无锡市少年宫专业选手,拿过冠军。与这位女大学生交手,墨绿乒台上推挡厮杀,一点儿看不出江南女子的温柔。六轮之后,打成平局,方才握手言欢。
一场文娱晚会,展示了大学生的风采。京腔、豫剧、昆曲、相声给这个文化枯燥的小站带来了不尽的欢乐。
沸腾的小站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1978年淮北大地,热浪炙烤。百年不遇的大旱威胁人畜饮用水安全。地区行署商请驻江苏某部55师高炮连,整体开进我县实施人工增雨。一个连的队伍,100多条人马,16台高炮,5辆卡车浩浩荡荡开来了。一下子给清静的小站带来了欢乐。墨绿色的军装,威武的军魂,生龙活虎的战士给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时,我也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相仿的年龄,共同的语言很快就和他们打的火热。大家都说我和连长像兄弟,指导员、一排长也把我当成朋友相处。人工增雨时,我是业务指导。炮弹打向云块,高度、方位由我决定。偶尔,我也会坐上炮车发射炮弹;也会手握方向盘,过把汽车瘾。前线歌舞团毛阿敏来演出,我穿上军装“混迹”队伍看了一场演出。就是走路姿势和“大包头”露出了马脚。
腾飞的小站
30多年过去了,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步伐,气象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我局告别了平房,搬进了气派的办公大楼。这也是全县最后一个进驻楼房的局级单位。我们除了人员而外,所有的业务行政办公设施等等都是全新的。过去的测报全靠人工。报表要通过抄录、初算、复算、预审四道程序。每月抄录三份报表,数十万个数据,只要有三个数字错误就要重抄,害得我们苦不堪言。一天三次人工观测,无论电闪雷鸣、还是严寒酷暑都要毫不犹豫地去室外观风云、测雨量、换自记纸等取回实时资料。现如今,全县布设了6个自动气象站,12个温雨站。不管外面刮风下雨,还是热浪滚滚,我自巍然不动。只要敲下鼠标,天下风云尽收眼底。10年前,我们装备了WR—120火箭作业系统。射程与高度分别达9公里和6公里,方位、仰角可自由调度,多次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雨和消雹作业。昔日的“土火箭”---哑弹、低空炸、横飞、穿落农户茅屋锅台中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小站,依托计算机通讯技术,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GPS定位水汽监测仪、96121自动答询平台、移动手机平台、电子数据接收机、LED天气预报显示屏及无纸化办公系统投入运行,构架了多极防控、无逢监测、智能预报的科学体系。天气预报准确率、灾害预案响应力大幅度提速升高。30年前,凌晨起来抄预报,画简易图,看看云彩,骑自行车到广播站、县政府送天气预报的事已经成为给孩子们讲的故事了。
本文发表在中国气象报,2009年9月6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