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涌津的头像

王涌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0/20
分享

寻访眄柯阁

 1

 小羊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氿城市氿镇文化站。

 小羊刚报到没几天,文化站谷站长就召开会议,宣布市文化局的一项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物普查,为筹建中的氿城市博物馆充实本地文物,更为氿城市创建全国文化历史名城作努力。

氿镇是氿城市政府所在地,南边有群山,两测有氿面。何况氿镇街上曾走出过多位历朝宰相,考取过许多状元。氿城文化历史悠久,早就名闻遐迩。但要真正申报国家历史名城,光有民间传说典籍记载还没用,应该有历史文物作证。

鉴于此,谷站长把这次文物普查的意义讲得很透彻。为体现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镇里成立了有镇党委宣传委员任组长的镇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在镇文化站设立文物普查办公室。谷站长任镇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镇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文物普查办公室人员除小羊是文化站专干外,其他四五位同志都是从全镇有关企业学校抽调借用来的人员。

谷站长宣布了这次文物普查的意义和组织情况后,特地指出,为加强对全镇文物普查工作的专业指导,市文化局从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专门派来了一名专家,卢老师,名牌大学历史专业高材生,大家有业务方面的问题可以向卢老师请教。

小羊朝参会人员看了一遍,只见一位瘦瘦的年长者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请大家多多关照。小羊一看卢老师,就觉得他真的是学究派人物。

文物普查办公室就设在文化站办公楼二楼。氿镇文化站单门独户,在镇政府大院同一条街的东侧,临街是三层办公大楼,一楼是图书馆阅览室,二楼是办公室和会议室,三楼是多功能活动中心。办公大楼前有个小院子,小院再前面有幢两层楼,大部分是镇文化站办的印刷厂,二楼两间是文化站经营办公室,对外挂着氿镇文化实业公司牌子。

小羊初到文化站,觉得毕竟是氿城市府所在镇,文化站的规模绝对是全市一流。小羊的办公室就在谷站长隔壁。谷站长的办公室门边只有一块站长室小牌,而小羊办公室门边在原有文艺创作办公室基础上,又挂了一个文物普查办公室的小门牌。办公室内其实就两张办公桌,一张是小羊的,另一张是给卢老师临时用的。文物普查办公室其他同志主要是户外工作,难得回文化站碰头时就到会议室,也有同志临时来文化站,就在小羊的办公室喝茶聊天。

2

文物普查办公室人员第一天出发工作就在开会后的第二天。谷站长专门问镇政府要来了一辆小汽车,又问派出所借来了一辆小汽车,分成两个组,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出发。

小羊和卢老师,还有一个从村办小学抽调来的陈老师一个组。谷站长和其他三位企业抽上来的同志一个组。他们第一天主要任务是与山区有关村领导作好联系,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当然这样的开头一天自然有小汽车相伴,往后具体工作时,大家只能以自行车为主。

当天上午,小羊一行首先来到了溪隐村。镇政府司机老吴和村干部都很熟,领着大家直奔村部徐书记办公室。氿城溪隐是明朝宰相徐阁老的家乡,民间有许多关于与阁老的美好传说。

小羊一行刚进徐书记办公室,徐书记忙站起来迎接,简单地安排好正在谈话的村干部,就认真地接待小羊他们。大家一坐下,吴师傅就向徐书记介绍小羊一行。小羊把文物普查的来意和谷站长的问候向徐书记作了传达。

徐书记边给各位泡茶边笑呵呵地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市里正准备开辟一条环城主干道,要把溪隐村前的梅林山地打开,梅林山地可是氿城城郊历史上的风水宝地,历朝历代有许多达官贵人亡故后就安葬在这一带山里,特别听说徐阁老有多处墓葬地,至今都不知道哪处是徐阁老的真墓。

听徐书记介绍,老吴师傅忙说,小羊你们到这里来找徐书记真是找对人了,徐书记可是这一带知名的七古经八古通的“百晓”,你们有什么事情问徐书记,徐书记肯定都知道。

小羊说,文物普查刚开始,谷站长特地让我们第一站就来拜访徐书记,肯定就是要徐书记指点。

徐书记客气地说,你们谷站长才是多才多艺,整个氿镇的文化历史风情没有他不知道的。

徐书记知道谷站长另外一组去了南岳村,忙用固定电话打到了南岳村部,一问南岳村万书记知道谷站长一行也到了,就忙着叫谷站长接电话。徐书记说,你那边忙得差不多了中午赶到梅林山庄,吃饭,我有好些事情向你汇报呢。

谷站长征求万书记意见,万书记接过电话说,徐书记,谷站长难得来我们村里,你确要把他叫走,不好吧。

徐书记忙说,你和谷站长他们中午一起过来吃饭,我真的有急事向谷站长汇报。万书记听徐书记这么说,也只得答应了。

小羊看出徐书记和谷站长的交情不急。

徐书记说,你们来得正好,不瞒你们说,开辟环城公路的消息一出来,这边山里一带的民间考古者立即行动了。他们往往白天探寻地下古董半夜行动挖宝。那几个带头者居然带动了村里许多乡邻,一下子形成了挖宝热。有的人因挖的山坑比较深,遇上下大雨居然来不及爬出坑就被坑顶四周泥土压在了里面。村里半夜派人巡山都来不及,不知道他们躲在哪个山坳里挖宝,等出了事情才知道。

徐书记说了这些,忙招呼小羊他们,我们上午就先去山里看看吧。

小羊一行就在徐书记带领下朝深山里进发。车到山脚下没有路了,就只得让老吴师傅坐在车里,他们普查组的人就跟着徐书记继续往山里走。小羊他们跟着徐书记看了几个被村民挖的深坑,发现坑沿上还留有一些陶片。

卢老师边看边听边连连称赞,这些地方来对了。他每到一个坑边,就要捡起不同的古陶残片放进随身带的大布包里。

小羊知道,这些虽是残片,可在卢老师眼里也许就是宝。

徐书记领着大家看了几个山坑,又回到车上。徐书记又让老吴师傅开车把他们带到了村里石场上。

徐书记带领大家直奔几户已经挖到许多宝贝的人家家里。村民们见徐书记带着客人来以为是徐书记领了收宝人来了,都很客气地领着大家看他们已经挖到的古董。徐书记一再宣传,古董是国家的,大家先放好,绝不能卖给文物贩子。

卢老师对村民挖到的古董非常感兴趣,一样一样细细鉴赏。卢老师只看不说,看到比较珍贵的陶器石器就让陈老师拍照。陈老师就用带来的相机把那些卢老师认为价值比较高的古董一样一样拍了照。

看完村民家里的宝贝,卢老师提出能否去看看溪隐村东氿边山坡上的梅林桥。

徐书记说,可以去看看,但可惜梅林桥早已被毁,只有几块当年的桥石了。

大家赶到梅林桥遗址真的发现已经没有了桥的影子。这时谷站长一组的车也赶到了梅林桥边的大路上。两组人就一起跟徐书记走向了梅林桥边的梅林山庄农家乐。

3

吃饭时,徐书记让大家喝了些饮料。谷站长自然感谢两位书记的安排。

卢老师无意喝饮料,就把包里带来的梅林桥的照片给大家看。谷站长知道梅林桥对氿城的重要性,也了解有关梅林桥的许多传说。

卢老师喝了一点饮料,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眄柯阁吗?

大家一时愣住了,徐书记也是第一次听到。谷站长也不大清楚,就请卢老师介绍。卢老师就边吃饭边讲给大家听。

氿城白果巷有座吴仕楠木厅,建于明正德年间,为邑人吴仕的私宅。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山西、福建、广西、河南四省提学副使,四川布政司参政等职。著有《颐山诗稿》十卷。

楠木厅面北座南,北临西庙巷,南接白果巷,共有建筑三进。其中第一进于抗日战争中被焚。第二进为朱萼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其东侧建有“太朴楼”,厅上悬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书“眄柯阁”匾额。第三进面阔四间,进深七檩,硬山顶,其柱、梁、枋、椽等均系楠木结构。

明末,制壶名家时大彬曾被聘至吴家的朱萼堂“坐艺”。吴氏一家三代都痴迷于紫砂器的收藏,朱萼堂则可视为历史上第一座紫砂博物馆。朱萼堂东建有一楼,称“太仆楼”,厅上悬“眄柯阁”匾。“眄柯”一词语出晋代陶潜名作《归去来辞》之“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之怡颜”句。

卢老师说,眄柯阁对于氿城的文化历史有很高的价值,据说眄柯阁牌匾现流落于氿城南郊一带。他这次能参与氿镇的文物普查,有一项挂在心里的任务就是找到眄柯阁牌匾。

大家听卢老师这一说,觉得他们普查组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家说能够找到眄柯阁也是真正为氿城创建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立下功劳吧。

吃饭时,谷站长说,他们这组在氿镇西南不远的丘陵山区,也是南岳寺的东边发现了仅剩的一杆石柱华表,也发现了那一带岳飞抗金的营盘千子墩等,可惜也只有遗迹了。

卢老师说自己是卢象升将军的后裔,听族人说过南岳寺东侧山坡上曾是狄青的墓地,当年墓前石人石马很是气派,那柱华表是仅剩的一件古迹了。

谷站长说,卢老师说得很对,那华表所在地就叫狄家坟,那柱华表应该建议政府好好保存。

4

小羊想不到大家第一天普查就发现了这么多文物信息,他一一记录在案。

接下来的几天里,卢老师就在办公室研究陈老师拍了的那些陶器照片,特别是对陶器底部的印章一一进行比对研究。他知道时大彬的几把紫砂壶底印章都印有“制于眄柯阁”字样。当然那样的紫砂壶已经很难看到了。

卢老师又进一步研究有关氿城宾馆的资料,他查到许多珍贵资料都给小羊看。小羊这才知道位于城南岳堤大桥边的宾馆早年有个很好听的名称翡翠园。翡翠园曾于民国年间作为于佑任嫁外孙女的地方,更接待过国联李顿调查团,颇有历史来头。小羊因外婆家在岳堤桥边,从小到大在那里玩就听舅家大人说过岳堤桥的许多传说。传说岳堤桥两侧桥栏上的石狮子是活的,夜里眼睛会发光,更有岳堤桥与岳飞抗金的传说。

有一天,陈老师赶来文物普查办公室,说他曾任教的氿滨小学里发现有张老师讲台的背面有字,听说是当年乾隆皇帝写的。小羊和卢老师一听一惊,那可是大发现。

小羊立即向谷站长作了汇报。谷站长也很震惊,马上问镇政府党政办要了一辆小车,大家马上出发赶往了氿滨小学。

谷站长在校长的带领下走到那个建室,看到了那张讲台。大家把讲台翻过来细瞧,卢老师第一个认出上面的三个字是“太师第”。

卢老师忙叫小羊拍了照。发现上面没有谁题字落款,很难确定是不是真的就是乾隆皇帝所题,到估计这匾的价值很高。他又建议谷站长最好能走访一下当地村民。

大家走进了氿滨村民人家,有位万姓长者听说有人打听万家的历史,就把大家迎进家里,给大家泡了茶。万姓长者说,我们这里历史上称为“氿里万家”,明清时期出过好多大官,他们回乡都是浩大的官船队从西氿过来,到团氿边的虾笼泾就往南的大河里进来。当年有位乾隆皇帝的万姓老师告老还乡,乾隆皇帝亲自给万姓老师赐予“太师第”的御匾。他是看到过太师第牌匾,可不知道如今在哪里。

小羊就把在小学发现太师第的事情告诉万姓长者,那长者马上说,那就对了,就是这块,好像是“破四旧”时,村里一位老书记把这块匾藏在一家木屋板壁里才保存下来的。

大家感谢万姓长者的介绍,吩咐氿滨村干部一定要保护好,就回城了。

有发现“太师第”的经验,小羊就建议卢老师是否也按照这个思路去找“眄柯阁”。

5

一连几天,卢老师和小羊说了喜欢一个人走走,就没有来办公室。其实是他到城南一带的小学里去走访。

小羊就和陈老师两个人骑车自行车到氿滨南岳一带走访。当然另外一组的同志跑得更远,一直到山边的梅园潢潼一带普查。

这期间,小羊和陈老师在城郊人家家里寻到了升溪桥上的一对古石狮。另一组在潢潼村叶家发现了十几幅明清时期的古画,据说是一直藏在农家猪圈的隔墙里才保存下来的。

有一天,小羊和陈老师在南岳一带山里发现了一个古石碑。他们知道,卢老师对古石碑特别赶兴趣,就用随带的宣纸和墨汁,将那古碑上的字全部拓了下来。

刚把古碑上的文字拓好,陈老师就把古碑搬正了位置。陈老师正要松手,古碑的一角却突然压下来。他手松得慢,居然两个手指被石碑刻出了血。

小羊马上找那里附近的茶场,把自行车丢在那里,麻烦茶场派了一部手扶拖拉机把他们俩送到了氿滨村部卫生室。卫生室的人都认识陈老师,忙帮陈老师的手指包扎好。

陈老师的家就在氿滨村部不远的东溪村。那天陈老师的妻子儿子都到外地吃喜酒不能回家。小羊只能送陈老师回家。小羊一进陈老师家发现他家是古色古香的木结构楼,觉得那楼倒也可以作为文物了。

小羊把陈老师送上二楼,又下楼烧了粥和鸡蛋,两个人就一起简单吃了晚饭。那时天下起大雨,陈老师又一个人在家,小羊干脆住了下来陪陈老师。

两人坐在床上聊到很晚睡觉。聊着聊着,陈老师神秘地告诉小羊,有个秘密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小羊好奇地问,什么秘密呀?

陈老师说,你知道市文管会派到我们一起的卢老师吗,他居然连户口都没有。

我说怎么会没有户口呢?

他说,卢老师当年是考取了名牌大学历史系,可后来那个名牌大学解散了,卢老师就回到原籍在村里做些文化方面的工作。时隔十余年到核发身份证时要大家的户口,卢老师才想起自己的户口一直在大学里,再想起当年大学的老师又到大学原来的地方查找,人家早已经没有了十几年前学生的资料。卢老师只能回来,一直住在哥哥家,一生也没有结婚,村里有按户口发放的副利,卢老师一样也没有。时间长了,卢老师也觉得无所谓了。

我觉得真奇怪,又问卢老师怎么会到市文管会办公室工作的呢?

陈老师说,是市文管会办公室的谈主任在一次下乡中发现卢老师对历史很有研究,就请卢老师到市文管会办公室协助工作了。

小羊听这一说,着实为卢老师叫苦。暗暗想业务上要都向卢老师学习。

6

陈老师手受了伤自然只能在家养伤。小羊在陈老师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帮陈老师烧好早饭,就到氿滨村部让人用拖拉机把他送到茶场,把陈老师的自行车托拖拉机师傅带回村部,自己骑了车回到了城里。

半月之后,卢老师来上班,跟小羊提起一件事,说是城郊小学边有个华佗庵,住着一个老太,听那里村人说华佗庵里有块古匾,可卢老师去了几趟那个老太就是不开门,不见任何人。卢老师分析了好久,觉得眄柯阁这块匾有可能就在华佗庵,就是不知道如何见到那位老太。

小羊一听,马上说,我舅家大表兄是那里村干部,他去找找大表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卢老师一听,有这层关系肯定不错。为慎重起见,卢老师还特地请示了谷站长。谷站长说,那个老太是有点孤怪,好在小羊的大表兄和自己也很熟。

于是他们三个直接步行来到了村部,先找到小羊的大表兄。大表兄一听这事,马上说,你们真的找对人了,老太不会见别人,但肯定会见他,因他经常送粮食和蔬菜给老太。

大表兄就领着大家来到了华佗庵门口,大表兄敲敲窗户朝里喊,姑婆,给你送菜来了哦。

那老太果然开了门。大表兄又说,这里来的是市里和镇里的干部,想看看你屋里的一块匾,市里在开展文物普查。

老太也不多吱声,让大家进了屋。

大家见老太挪着小脚,从厢房里拿出那块匾。

卢老师一看,果然是眄柯阁匾额,上面有董其昌书的字样。激动地说,谢谢老太保存,就是这块匾。

小羊知道,这个华佗庵其实早已经不是庵了,就两间房子,一直有老太住着,村里也有点照顾。

老太慢慢说,自己是吴仕后人,一直保存着这块匾,要不是她把这块匾保存在这里,早已经被人毁了。

谷站长忙说,真的谢谢你,政府要修善吴仕楠木厅,有关珍贵文物会送到市博物馆,当然我们会给你一点费用的。

老太说,你们是政府的人,什么时候要这块匾随时拿去,我都是政府照顾供养的人,不要什么费用呀。

大家告别了老太,回了文化站。

7

卢老师找到了眄柯阁匾额,就回市文管办汇报去了,而后也很少到镇文化站来了,好像他的任务完成了。只有找到文物需要卢老师鉴定时才请卢老师来。

又过了半年,全镇文物普查任务搞一个段落。想想已经几近一年,氿镇文物普查成果跑在了全市前列。

按照政府规定,该补贴的补贴,小羊通过各村把这次经过鉴定的文物都送到了镇政府大院后楼的一个不大用的会议室里,准备搞一个全镇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再按照文物等级,该送市博物馆的就送博物馆。

下面企业单位抽来的同志纷纷回了原单位。

有一天,谷站长告诉小羊,市文化中心创作组需要选调一名助理编辑,经镇党委研究同意选调调小羊去,你的工作责任更大了。谷站长又说,陈老师的事情有点复杂,原来他是聘任制民办教师,他原来任教的小学居然已经和他解聘不要他回去了。

小羊不知道详情也不便多问。

谷站长思考了好久,说,还只能把陈老师留在文化站,到文化站办的企业去跑供销吧。

小羊说,谷站长真好。

时隔不久,市文管会到镇里办文物普查成果展暨现场会。小羊知道,这个成果展原打算是镇里搞,现在变成市级搞了,规格高了要求也高了,他一定要做好。

文物普查成果展举办那天,市文化局长亲自为氿镇文化站颁发市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请谷站长上台领奖。同时市文化局表彰一批市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氿镇就小羊一个人。

小羊上台领取荣誉证书和紫砂壶具奖品。小羊朝市文管会来的人员找,独独不见卢老师。小羊就悄悄问谷站长,我个人的功劳其实应该归卢老师,怎么今天没有见到他的人。

谷站长说,卢老师应该受表彰,市里会考虑吧,听说他身体不好已经回老家山里了。

小羊愣住了。想不到卢老师怎么就身体不好了。

小羊走到文物普查展厅中间,看到墙的中间正挂着“眄柯阁”的牌匾,他仿佛看到了卢老师正在朝他微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