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我喜欢秋天的夜晚一个人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一切,无论天气如何,无论景色凋零,更无论人声惊扰。只是静静地看着,追求内心的宁静。
从八月十五到现在一眨眼两个月过去了,中秋夜很难不想到苏东坡的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是当你站在窗边,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亲人却不在身边,那种孤寂之感,再美的风景也觉得索然无味了。回忆里只记得那晚的月亮特别圆,不知嫦娥在广寒宫中静静地看着人间这喜庆场景,作何感想?
中秋之后,再站在窗边便觉得有一丝凉意了,衣裳单薄,凉风阵阵,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窗外昔日高大茂盛的杨树也渐渐的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在月光下,树影显得更加稀疏了。树叶也由青变黄,垂头丧气的相互道别,随着一阵风便飘落四方了,在长满白菜的菜园里,在青色的瓦间,在颓圮的墙角边……有的飞得远,便到了河水中,随着水流不知去往何方;有的倒霉落在茅坑里,也只得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就算暗自垂泪也无人知晓。我静静地看着树叶飘散,任月光如水,任寒风凛冽,任寒鸟悲鸣。只是沉醉在自己的思考中。
秋天对于人来说也是悲喜不同的。农人眼里的秋天是忙碌、收获的季节,先是采摘花生,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出晚归,清晨裤脚被露水打湿,傍晚回来身上被汗水打湿,全身上下满是泥土。即使如此之累,秋夜里饭桌上传来的欢声笑语便抵消了一切;接着便是种油菜,橘子也在这个时候成熟了,看着满树金黄的“小灯笼”,心里别提多甜了,这也是大自然对劳作大半年的人们的馈赠,人与自然多么和谐啊。秋天啊,应该是充满笑声的季节。文人墨客眼里的秋天则多是悲秋之意,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刘梦得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改悲秋之意,独抒胸臆,甚妙。杜甫伤落木,杜牧爱红叶;李太白秋夜思故人,范仲淹秋夜人难寐。可谓处境不同,情感各异。今夜无星,月光黯淡,远处的群山显得更加昏暗了,只隐隐看到山峰独立,不知山的那边是怎样的景象,我是否有勇气去一探究竟?
秋天的月亮也像人的心情一样。有时像个大圆盘;有时像一张弯弓;有时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层后若隐若现;有时生气了便不出来了,眼泪化作雨水淅淅沥沥的洒向人间。我便有机会站在窗边听着秋雨的声音了,滴答滴答,落在枯叶上、落在菜地里、落在房顶、落在窗边……看着这凄凉之景,便有点触景生情了,突然有两个小家伙鬼鬼祟祟的出现在菜园里,虽看的不是十分清楚但知道是白天见过的小松鼠,旁边那干枯的树皮都被啃的露出了白色树干便不忍心赶走它们。让它们吃吧,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只希望你们能在冬天到来之前,储藏足够多的食物,这菜叶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也许这被秋雨淋过的菜叶更香甜吧,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忙碌无比。这一刻便没有了悲秋之感,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俩小家伙忽跑忽停,一片落叶都能吓得魂飞魄散,便不由得轻声呼吸,生怕打扰它们。
这大半年以来,我在窗前见过春的繁华:绿草如茵,红花争艳,不远处的桃花林开了,红的、白的甚是好看,白鹭在小河里走来走去,牛在旁边吃草偶尔抬起头看着远方……也见过夏的热闹: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青蛙呱呱声更是此起彼伏,讨厌的苍蝇、蚊子也时常在耳边聒噪,令人不胜其烦。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这让人沉醉的秋夜,我把身心寄托在秋夜里,只有这秋夜让我得到片刻安宁。不远的小河里传来哗哗流水声,带去了绿叶红花,带去了蝉声蛙鸣,带去了春与夏,也带去了无尽的忧愁。
我喜欢秋夜,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窗外,远处又传来清脆的寒蛩声,喜鹊早已回到了巢儿安然入睡,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晴时赏月,阴时听雨,写诗寄情,怡然自得。观树叶飘零,听流水之音。忽想起东坡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有高峰便有低谷。纵使凄风冷雨,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