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风的头像

清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28
分享

先生沈从文

第一次听到先生的名字是在课本上,那一篇课文是《边城》节选。在书页的下方有作者简介,突然“乡下人”三个字映入我的眼帘,为什么作家会用“乡下人”自称,这让我感到惊奇。一想到自己也是大山里的孩子,又倍感亲切。在那个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书店似乎更容易找到先生的作品,一本《边城》看了好多遍。从那以后对先生的敬仰和对作品的喜爱便在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可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机会去凤凰看看,去边城看看。每当看到有人到了凤凰就以为到了边城,其实他们理解错了。凤凰是先生的故乡,而边城指的是茶峒,在距离凤凰一百一十公里左右,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的花垣县,我虽从未去过,可我的心无数次飞向那里。

先生年少时活泼好动,私塾里背了无数次的课文似乎失去了兴趣,而大自然却张开了温暖的怀抱。先生和小伙伴将书本藏在庙里,蹦蹦跳跳,尽情撒欢。仿佛挣开牢笼的小鸟,自由自在遨游于天地间。喜欢去田里抓蟋蟀,还在河边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美味;喜欢去山林里爬树,去看看枝头有没有鸟窝;去河里游泳,把衣服用大石头压住,从悬崖上跳入水中,小小年纪却异常勇敢。在阴雨天气,雨下大了便不情愿从水里爬起来,在大树下躲雨,听着雨声,脑海里记录着河边的景物,或是在山林中跑到庙里躲雨,看手艺人做工,帮着做些简单的活计,眼睛里记录着一招一式。傍晚回到家照例是要受惩罚的,跪在空荡荡的谷仓,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味着所见所闻,偶尔也会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入山水中。从小这种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点滴记录,再加上善于思考想象,让先生受益匪浅,为先生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自然这本书,先生愉快地阅读着。

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先生却因生活所迫投身行伍。黑暗、冷酷、荒唐,触动了先生小小的神经,先生不想同流合污,便学着古人那样寄情山水,学杜甫的诗,填古韵的词,甚至还有几个铁杆读者咧。先生一有空就跑到山林里,仿佛那里才是最好的归宿。听鸟语,赏美景,足以慰藉心灵。或是跑到河街集市,看沿街各式的铺子,有磨豆腐的,有打铁的,有卖古怪玩意的,增长着见识。或是跑到渡口船边,与来往的客商交谈,与划船的水手打趣,听一听外面的见闻。在写公文之余,先生还有机会看到一些古籍,这让先生如痴如醉,又看到了一些新式杂志,让先生大开眼界。终于在二十一岁的年纪,踏上离家的小船,带着遥远的文学梦,前往千里之外的北京,那里新奇而陌生。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与信念。道阻且长我们也应该为了理想而奋斗。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先生还不忘幽默地给自己的小住处取名“窄而霉小斋”。零下二十多度,没有火炉,裹着被子也要坚持写作,投稿上百次才终获成功,这岂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下去!生活的苦痛,先生却化成温柔的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即使去往天涯海角,他的心里应该永远装着家乡,故乡是心灵的港湾,是生长发育的根。先生永远怀念着故乡的山水,特别是那魂牵梦萦的沅水,在先生的作品中总能见到身影。撑着长篙,坐着小小的渡船,徜徉在这清澈的沱江河,看着两岸矗立着的吊脚楼,听着沿街人们的欢声笑语,踏着青石板的台阶,望着雨水从檐角滴落。是何等亲切,是何等心安。这是先生的故乡,是先生的梦,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书写着、赞美着。相比于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鲁迅先生的笔如长刀直刺人心,读来义愤填膺;沈从文先生的笔如长笛声声入耳,读来温和柔美。他们都是伟大的作家,都值得我们敬仰。

先生只读过几年小学,却成为一名作家,却成为青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这仅仅是靠别人以为的“天才”吗?先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看到?这世间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那只是努力付出才取得的成果。用先生的话说就是“耐烦”。先生对于爱情同样耐烦,还留下一段佳话。别看这“耐烦”二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要有稳定平和的心态,要有不惧失败的勇气,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先生曾说过:“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先生用如椽大笔向我们描绘着湘西风土人情,那优美的自然风光,那淳朴善良的人性。仿佛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仿佛一首首感人的诗歌。我们在先生“爱”与“美”的笔下接受精神的洗礼,渴望寻找一处内心的世外桃源。

先生的前半生是作家,后半生却是历史文物研究家。人这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难能可贵了,如果是突然转入陌生的领域还取得非凡的成就,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先生乐观以对,孜孜不倦地进行文物研究。这是一份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更要忍受一份孤独和寂寞。那里都是文物冬天不能生火,需要忍受寒冷,我虽未去过北京,却早闻北方的朔风。先生还常常因全身心投入研究忘记时间被锁在房间里,认真态度可见一斑。还要克服路途遥远、饮食不便等难题,何等敬业。历经二十余年,数易其稿,完成了二十五万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先生还做过讲解员,耐心细致地给访客讲解。先生尚如此,我们岂能不学学先生的人生态度?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纵观古今,能有几个一生顺遂之人。先生依然风度翩翩,泰然自若。我们可能无法学到先生那如椽大笔,但我们可以学学先生做人的品格,学学先生做事的态度。正如张兆和女士说:“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先生刚步入大城市举步维艰时得到朋友的热情帮助,先生又同样帮助后来的年轻作家,这种爱的传递让人倍感温暖。我们也应该永远保持内心的善良,让人性的光辉照亮人生。

曾听闻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有可能是沈从文先生。这让许多人为此扼腕长叹,先生的作品需要诺贝尔文学奖来证明吗?那只是增加一项荣誉罢了,何况先生淡名如水。经典永不过时,衡量一个作品不是它一时卖得多好,作者一时有多火,而是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还会有人知道这个作家,去读他的作品吗?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活得优美、健康、自然。优秀的作品犹如黑夜的光,照亮前行的人。有机会一定要去先生的故乡看看,去梦中的边城看看。寒风凛冽,枯叶凋零,万般感慨,停笔之时岂能尽诉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先生已离开我们34年了,先生千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