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泱泱渭河是一条生灵河、文化河、生态河、安澜河,没有谁能比她更懂得古老的中国。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途径天水,相传伏羲、女娲在此繁衍生息。她潇洒婀娜地穿过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宝鸡,神采飞扬地漫过农耕文明发祥地的杨凌,温文尔雅地流入十三朝帝王古都的咸阳、西安,飘然而至渭南市潼关县,最终汇入黄河。
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如果说秦岭是秦陇人身体里的一根软骨,那渭河便是身体里流淌的血脉。
对一条河流最崇高的赞誉,是“母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渭河是宝鸡人心目中的母亲河。
渭河的魅力毋庸置疑,所经之处,有很多城市都以“渭”来命名,当她从陇中鸟鼠山蜿蜒而出,千里迢迢来到宝鸡,接着又孜孜不倦地用她丰腴的曼体哺育着这个城市的儿女。
一条渭河将宝鸡这座安静而又秀美的城市分割成南北两半,使宝鸡这座城市沃野千里,美丽富饶,迅速崛起。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渭河病了,她所宠爱的孩子过于依赖和索取,忘了呵护她的身体。她瘦了,也脏了,开始变得奄奄一息。渭河受到严重的破坏,她没想到,她澄澈如洗的波裙竟然会被污水浸染,窈窕柔美的身姿竟然会被黄土填平……原来波光潋滟的渭河,水干了,散发着臭味,就连“泾渭分明”也跟着莫名其妙得错了。诗仙李白曾经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诗魔白居易曾经盛赞道:“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可是,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曾经清洌可鉴、鱼虾撒欢的渭河受伤了;曾经一路欢歌、碧水微澜的渭河呜咽着。她是宝鸡人手里不可或缺的一碗汤,更是宝鸡人心里难以忘却的一缕魂。人们都知道,渭河对宝鸡的分量有多重。宝鸡美誉,成也渭河,凋也渭河。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新世纪以来,被渭河哺育的孩子们终于觉醒了,开始对母亲河进行全面体检和诊断治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对渭河治理的步伐从未停歇,提出渭河三年变清的目标,誓要让母亲河重现往日的风采,按照“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绿化治污等综合措施,终于使渭河再次焕发往日的勃勃生机。
现如今的渭河,水清了,更美了,“泾渭分明”的景观终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一刻。尤其是西起宝鸡峡,东到扶风绛帐的渭河百里画廊,更是美不可言。谁曾想十里花海、千亩荷塘姹紫嫣红,谁曾想万顷芦荡、百鸟戏滩秀色可餐,谁曾想千渭湿地、渔舟唱晚动人心肠。
若要跟随母亲河的脚步,沿着渭河公园河堤东行,昔日杂草丛生、河床坑洼的乱象不见踪迹,映入眼帘的尽是芦苇婆娑,苍翠欲滴,波光粼粼,鸟飞鱼跃。若要遇见黄昏,回首望去,一眼看见的定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渭河终于回到她最初的模样,像诗词中描绘的那样。宝鸡这座城市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渭河全都看在眼里。她从上古神话里缓缓走来,以清风为侣,与流云作伴,借霞光披肩,揽星河入眠。她一直用生命伴随着宝鸡这座城市一起成长,不离不弃。
她哭过,也闹过,但她最喜欢和这座城市一起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