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亚军的头像

任亚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30
分享

宝鸡擀面皮

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在饮食方面,大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标签。比如,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武汉的热干面,长沙的臭豆腐,四川的火锅,柳州的螺蛳粉,兰州的拉面,陕西的羊肉泡馍……

如果按照这样罗列,一提起宝鸡,你会迅速想到什么美食?我猜,十有八九都会想到宝鸡擀面皮。宝鸡有什么?论历史底蕴,谁能不知道宝鸡是炎黄故里,周秦王朝发源地,青铜器之乡……论文化底蕴,谁能不知道宝鸡有宅兹中国、姜太公钓鱼、暗度陈仓、横渠四句……但要说到宝鸡美食的代表,非擀面皮莫属。毋庸置疑,擀面皮的味道是最纯正、最正宗的宝鸡味儿。擀面皮的韧劲是宝鸡人的底蕴,擀面皮的酸甜苦辣咸是宝鸡人的情调。

宝鸡擀面皮于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又名御京粉,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相传,康熙年间,大清御厨岐山八亩沟人王同江在皇宫首创御京粉。王同江年老回乡之后,让宝鸡人也享受到了皇家的豪气、御宴的奢华。时至今日,擀面皮的皇家威严早已远去,但擀面皮的味儿却深入人心。一碗香辣可口的宝鸡擀面皮,不仅是宝鸡人的成长记忆,更让不少人因为这个味道记住了宝鸡这座城市。

在陕西面皮江湖中,最广为人知的面皮种类有蒸面皮、擀面皮、米皮、烙面皮,论风味特点,各有千秋,谁也不可能服谁。来到八百里秦川开篇之地的西府宝鸡,尝一口大火蒸制的蒸面皮,光滑细嫩,绵软如同面做的云朵,酥香可口;吸一口精心擀制的擀面皮,筋道爽口,柔韧好似面做的腰杆,唇齿留劲。宝鸡人爱吃擀面皮,究其原因肯定是擀面皮的筋道。咥面是根生在骨子里的乡味,咥擀面皮是忘不了流传在宝鸡人血脉中的韧劲。生活即使不易,但也要咥一碗擀面皮,嚼出韧劲,体会不屈不挠的滋味。

正宗地道的手工擀面皮是用擀面杖压出来的。先调制好面浆,接着将面浆熬制成膏状,然后取出一小块,擀成椭圆形,最后放入蒸锅蒸熟。蒸好的擀面皮用刀切成条,抓一把放碗里,放些配菜和面筋,接着把碗靠近装油泼辣子的盆,用筷子夹一撮面皮,随心所欲地蘸几下,放回碗里,最后将擀面皮搅匀,一碗勾人魂魄的宝鸡擀面皮就大功告成了。放眼望去,白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香,薄而美,凉而爽,筋而柔,让人忍不住想立即吸溜一口。

红与黑是宝鸡擀面皮最特别的两道色彩。红的是油泼辣子,这油泼辣子,看着红,吃着香,给面皮披上红装。挖一勺油泼辣子,汇集着辣椒的热情火辣、花椒的麻香可口、桂皮八角的醇厚浓郁、芝麻的清香绵长……黑的是香醋,这香醋,看着黑,吃着美,让面皮滋味悠长。浇一勺香醋和油泼辣子,再把盐水和蒜汁等配料也一起搅和在碗里酝酿。它们会预谋着想要唤醒每一个人舌头上的味蕾,让每一个吃过擀面皮的人,都难以忘怀。吃一碗宝鸡擀面皮,尝的是酸甜苦辣咸,这是生活滋味。

宝鸡擀面皮,源于唐朝,兴于当下。在宝鸡,面皮无处不在,比如大街小巷的店铺,或者婚丧嫁娶的餐桌等,都能看见擀面皮的身影,尤其是民俗庙会会场上的擀面皮,更让人垂涎三尺。摆摊的老板听着余音绕梁的秦腔,跟着二胡的旋律,哼唱上几句过过瘾,看见客人来了,用带着秦腔的调调吼一句:“来来来,吃不吃,先坐哈。蒸的还是擀的?”客人盛情难却,随口说一句:“擀的,多放点辣子。”老板手法娴熟地用筷子夹起面皮蘸油泼辣子,用勺子加盐水、蒜水、醋水,用手抓一撮面筋和配菜,接着跟着秦腔戏的节奏颠起大勺,三下五除二就把调制好的馨香扑鼻、酸辣爽口的擀面皮端到客人面前,望着客人憨憨一笑,说:“你尝调和,辣子不够,我再给你加。”整个过程虽然简单,老板却用一勺一碗让生活变得充满诗意,让每一位客人都能穿过人间烟火,感受到生活的百千滋味,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借助日月精华品味岁月醇厚,让每一位客人都能通过酸甜苦辣体味乡愁浓郁。

宝鸡擀面皮,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养育一方人的民间美食,更是无数宝鸡人心中的乡愁。远行之前,肯定要吃一碗擀面皮,带着擀面皮的韧劲离开;返乡之后,肯定先要与一碗擀面皮相见,填满身在异乡之时对家乡的心心念念。现如今,宝鸡擀面皮已成为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正引领着人们走向芳香四溢的致富大道。现如今,擀面皮凤凰涅槃,早已远销国内外,更能让身处异乡的游子饱尝家乡的滋味,慰藉心中的乡愁。

一碗具有“白、薄、光、软、筋、香”的宝鸡擀面皮,一定是解开异乡游子思乡的密码。一碗宝鸡擀面皮,一座城市的味道;一种酸辣筋道的滋味,一缕魂牵梦绕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