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岸风》的头像

《西岸风》

内刊会员

小说
202006/15
分享

长篇小说《八大里》前言连载

王军强

第一节

地 标

八大里实际上是一个统称,它是由八个里组成的,它的面积如果大体划分应该是由南面的黑牛城道,东面的解放南路,北面的大沽路,西面的尖山路这样的一个四方形区域,这个面积看上去比早先的老城里面积都大。现在像八大里这样的称乎已经不再有了,而这样的称谓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代的产物,八大里便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它的建成和诞生跟历史背景有关联。它晚于天津工人新村,因工人新村建设均是平房,苏联代表团来访天津时提出为什么工人新村建设都是平房而不是楼房?因此,一九五三年在到处是野草水洼的开阔地里开始还八大里建设。八大里建设有百分之八十是为了给河北省(当时天津属河北省管辖,为河北省省会,二附属医院那会儿叫河北省医院)机关干部和那两年一大批退伍复员军人们提供的,出生在全国各地操着种方言的复员军人们就在那个时候心满意足高高兴兴毫无怨言落户扎根在了这个地方。

整个八大里的建筑几乎完全是仿苏模式:尖顶楼,每所楼高三层,三个栋口,每个楼层有两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均为两室一厨一厕一阳台,其中还有带刀把的房子,每个厨房厕所阳台面积都很大,每个单元里基本上住着都是两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一个阳台,厨房里并排垒着两个带有煤池的一米来高的灶台,有的家有手工打造的小铁洋炉子就不用垒灶台了,有洋炉子的家庭算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生起火来也比较方便,比砖垒的省劈材省煤球。不管你是灶台炉也好,小洋炉也罢,一旦哪家早上一生炉子整个楼里都是浓烟,因为习惯了没有人把它当火情。

大家在一个厨房里做饭炒菜,谁家今天吃的什么饭什么菜,大家都一目了然,如果谁家今天要来客人了,从炒菜的搭配花样儿上就能看出来。另外要是哪家在厨房大铁锅里炖了肉,全楼栋从上到下都知道了,那诱人的炖肉香味儿顺着每个出口四处飘溢。不过八大里仿苏楼也有一些区别,有的里过道跟屋里都是非礼宾条形木地板地,有的就不是,完全是水泥地,住在木地板的房子仿佛就有了一些优越感,可以假装无意间说出这种话:我们是木地板,不好,吵闹,楼上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那时叫炫耀现在叫嘚瑟。

要说比较有特色的应该说是八字楼,可以说它是八大里有代表性的地标之一。八字楼坐落在红光里,对面是红光公园,早先是红光里菜地,冬天用做地窖,窖里窖的都是青萝卜,每一个青萝卜个头都很大,水头特好,咬一口脆甜,比吃什么都美。到了晚上就有忍不住嘴馋的小朋友们,趁着夜色暗淡结帮成伙去菜地里偷挖地窖里的萝卜,年轻人腿脚利索一抬腿就出去了几米远,看地人一旦发现了他们,想逮也逮不着他们,只能站在月色下的菜地里干着急。

八字楼实际上比较好理解,它就像中国汉字八,上面堵一横。八字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八大里的一种代称。就好比我们通说的老城里人们都知道它是南市一样,八字楼也是普通三层尖顶楼,不过它的最底层不是用来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用来做了底商:有副食店,理发店,百货店,土产店,八字楼下面的商铺已经很全了。这些小商铺每到星期日就给八字楼增添了热闹景象。后来又有了旁边红光旧货市场和对过食品一条街,八字楼就更显得热闹非凡了。

红霞里的干部大楼也是八大里一个具有特色的楼房,干部大楼不是仿苏联尖顶式的那种楼房,它是四层高的平顶房,每一层屋顶都比一般楼房的屋顶高许多,我们一般的屋顶高基本都在2.8到3米,可干部大楼差不多将近四米高。也算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了,不知道为什么只建了这么一所?红星里有几所楼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就不再赘述。

第二节

特 色

晾晒炕被。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冬秋夏春,只要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都能在八大里楼群里看到人们晾晒的被褥,晾晒的被褥没有任何规律和方法,只要是阳光能够普照的地方就会有人把绳子系在那里,绳子一般是系在两棵树或者是水泥电线杆上,也有的是系在自家一楼窗台护栏上,系好的绳子上姨哥挨一个搭满了各色各样图案和颜色的被褥,基本色调为三种:红绿蓝色。晾晒被子大部分都是从早上开始的,有的还睡眼惺忪,打着哈气,揉着眼睛把被褥从屋里扛出来,一床一床搭在系好的绳子上。还有的让孩子们一床一床从楼上扛下来,再让站在绳子边上的父母把被子晾在上面,有的一个懒觉起晚了,找不到凉被褥的地方,就在绳子上找别的被褥借借光把它们挤在上面,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只当是自家系的绳子。凉被褥工作完成后女人在家里忙碌家务,而男人们就有了自己的另一份“工作”,每个人都自带小凳子或者是小马扎围坐在楼洞口一个上面垫有一块黑胶皮的专业小方桌,开始打六家,打六家分为三个人一拨对打,往往这个时候都会围上一些公休在家喜欢看热闹的吃瓜客,他们一般情况不打只看,喜欢点评,每结束一次他们都会不失时机进入点评,第一位点评:你刚才别用打毛砸对门的蛤蟆,让他倒牌,看他倒几?第二位不同意:你说的不对!不拿大毛砸他蛤蟆下家怎么走?管他怎么走干嘛?他肯定能走!挨不了蹲。他走不了!你没看他手里一把四五六吗?

观点不一样就会挣得面红耳赤,但是打牌的六个人却不为所动,不受任何干扰,该怎么打还怎么打。这边打牌的和看牌的是一种享受,晾晒被褥那边的孩子们也是一种享受,他们在各种色彩的被褥里迂回穿插,钻来钻去在玩摸瞎瞎或是抓小人,玩的比打六家还兴奋还陶醉。孩子们在晾晒的被褥中间跑来跑去的时候,被褥上被抓上去的小手印惹起了女人们的不悦,她们站在二楼或三楼平台上大声驱赶着他们:哎呦喂小祖宗们!你们别在那里面瞎跑瞎钻了!看把我们的被褥都弄成什么样子啦!有时也有拿着鸡毛掸子跑下楼佯装要抽打他们,直到把孩子们吓跑为止。尽管这样也很少有真正动怒和大动干戈的时候,邻里之间一团和谐,若赶上天空突然打雷要下雨了,打六家的男人们还有那些疯跑的孩子们,都会朝晾着的那些被褥跑去,不管是谁家的被褥都会抢着一起帮着往楼里抱。外面大雨磅礴的时候露天里所有凉晒的被褥都已经被大家抱进了各自家中。按说八大里楼房的平台面积也不算小,晾晒被褥也可以,但很少能看见有人在里面晾被子晒褥子。

八大里大部分都是军人家属跟子弟们,这些军人家属的孩子们都喜欢穿军服戴军帽挎军包,女孩们除了军帽不能像男孩那样戴在头上外,军裤军褂照样穿。但是大多数女孩喜欢穿军裤的比较多,男孩却不一样,他们有条件的军帽军褂军裤军挎包一个都不少,跟其他地区相比八大里的男孩穿四个口袋的军上衣比较多。四个口袋军上衣跟两个口袋军上衣的最大区别是,四个口袋军上衣是军官服,两个口袋军上衣是士兵服,还有更讲究点的是浅黄色的衔服军上衣,这是解放时期的军官服,所谓衔服就是两个肩上有佩戴军衔的带扣,八大里男孩们穿这种军衔服的比较多,好多都是父亲转业的时候带回来的,这种军上衣是被所有男孩女孩们羡慕的。有这么一个口传,暂且不说它是真是假,有两个年轻人搞对象,因为个中原因女孩跟介绍人提出要和男孩散伙,介绍人觉得挺可惜就劝女孩说,男孩条件不错,他家还有两件衔服了。女孩说你怎么不早说呢?言外之意,我还可以考虑。这个口传听起来像笑话,其实恰恰反映了衔服在那个时候的地位和特色。

第三节

鸽 子

八大里养鸽子的人很多,每个里至少有一个喜欢养鸽子的,对鸽子的迷恋和喜爱胜过一切,每位鸽迷都有自己喜爱的品位和鸽子的品种,鸽子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放飞鸽,一类是观赏鸽。放飞鸽大都是粗毛鸽,观赏鸽基本都是细毛鸽。放飞鸽一般都是灰色跟黑色羽毛,观赏鸽就五彩缤纷了,什么色羽毛的都有,比如小嘴儿金眼白,两头乌,两头紫,一头乌,一头紫,点子,倒插,酱紫色筋斗鸽,蓝毛脚,开花鼻子,铁鼻子,罩红眼,兰格,杂花。放飞鸽都是用来打比赛的,鸽友们非常喜欢打比赛,拿上前几名不但给奖金还给鸽粮,可谓名利双收。观赏鸽就只能看飞自我欣赏了,其实各有各的喜欢和享受,目的一样。

晴空万里时,看着一群色彩迷人的小精灵们在蓝天下盘飞,对鸽迷们来说既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享受,趴在平台上一动不动仰着脸看着它们飞翔可以饭不吃水不喝,有一群鸽子里戴鸽哨的鸽子领头盘飞在蓝天里,鸽哨响彻天空。鸽子有错飞或是贪玩不会自己家的时候,鸽主人就会手里拿着一只鸽子挨个里去寻找,如果发现在哪个里的楼顶上站着,鸽子主人就会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子朝楼顶上掷去,把它轰跑,在它刚刚起飞的时候鸽主人就会把手里的另一只鸽子扔向空中,让它带着它飞回自己家。若是发现了不能把它带回家,就要发生一些战争,轻者两个鸽主人变会奋战一起,三拳两脚你来我往,练一练,严重的话就会相互约架,定好地点,各自码上自己的弟兄,多者十来个,少者也有三四个,来到约好的地点群战一通,打到一方头破血流倒在地上,方可罢休,四处逃散。结果索要鸽子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双方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

小小的鸽子能给鸽主人带来身心愉悦和生活享受,但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和烦恼。有的鸽主人过不了一段时间放在平台鸽窝里的鸽子就会被人夜里偷走了,梁上君子本事了不得,他们可以在夜色下从一楼平台空手爬到三楼平台,动作轻巧娴熟且麻利,他们只对平台里的鸽子感兴趣,其他东西一概不爱,梁上君子们绝对多攀岩高手,只是没用在正道上。不论是哪位鸽主,只要是鸽子被盗,他们自知都是八大里他们这些鸽主们互干的,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们才不管那一套了,甭管在哪有草就行。鸽主们勾心斗角都是因为这些小小的精灵们,但这些小精灵们才不跟你们参合呢,他们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小精灵们的玩就是在蓝天白云下快乐地盘旋飞翔。在八大里的蓝天下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飞翔的鸽子,它们一会儿飞向蓝天一会儿又盘旋在低空。站在楼顶上的鸽主们不停挥舞着手里的竹竿,或是从身上脱下来的上衣,大声高喊着,情绪亢奋而又难以抑制。在空中飞翔了很久的鸽子们似乎有家难归,它们不敢往楼顶上落,只得落在周边楼顶上,惊恐地向这边张望。再一次让这些小精灵们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那将是明天的事情了。

第四节

家 庭

八大里住户大部分都是带家属的转业军人家庭,他们子女基本上都是从天津出生,每家孩子大体三到四个不等,他们的父亲脾气都比较大,喜欢骂孩子打孩子,比较习惯的方法是喜欢用扎在自己腰上的牛皮带来教训孩子,牛皮带都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带回来的,比一般皮带要长很多,据说是为了在战场上往下背牺牲和负伤的战友们用的。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瞿家户主是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回来的大兵,他家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孩两个男孩,两个男孩是一对儿双胞胎(双子),小时很可爱,虎头虎脑,谁见谁爱。先出生的叫翟军,后出生的叫翟強,寓意为军队强大。为了上口好叫,八大里的人都称呼他们老大老二。老大老二脾气性格随翟父,脾气大,好战,经常有被打的孩子被家长领着来找翟父,每一次被打的家长找完翟父后,老大老二保准是一顿小皮鞭,若是一般孩子一顿皮鞭就不敢了,但对老大老二毫无作用,该惹事还惹事,我行我素,一如既往,军人性格一览无余。有一次老大老二又惹事了,这一次事情惹得挺大,两个人把对方脑袋开了一个大口子,家长不干带着亲属好几个人来找翟父。翟父又是给对方赔礼道歉又是答应赔付全部医药费,折腾了小半天事情才解决,送走了对方翟父回到屋把门反锁上,他要好好教训一下老大老二。经常家教使用的皮带终于又高高举在了翟父的头上,愤怒的皮带在空中不停地抽打在老的老二身上,两个人被打的东躲西藏,但却始终不向翟父认错。他们想跑出这间屋子可是屋门早已经被翟父提前反锁上了,被打的五处可逃的时候,老二看到已经打开的窗户,他一步跨上床铺再从床铺迈上二楼窗台,连犹豫都没犹豫就从二楼窗户上跳了下去......跳下去的那一瞬间翟父惊呆了,他不会想到老二会跳楼,他还敢跳楼!反了。翟父大声说,难消心中怒火,此刻他还在愤怒的情绪中。老大躲在墙角终于敢反抗了,他站直了身子说,狗急了还跳墙了!这是你把老二打急了,他不跳楼我们得被你打死!翟父说你们都反了是不是!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快速往楼下跑去。

老二没有死,左腿粉碎性骨折,在反帝医院(天津骨科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来落下了残疾——左腿瘸了,这条瘸腿一直伴随着他的后半生,影响到了他的娶妻生子为人之父,传宗接代,多年之后他说他一点也不恨翟父,他很他自己,恨他自己为什么要从窗户跳下去?为什么不跟翟父进行反抗?让翟父从窗户跳下去呢,那样的话他的后半生就没有遗憾就没有失落了。他忘记了他是军人的儿子,遗传着军人的基因。

第五节

龙泉澡堂

河西解放南路与大沽路十字路口两侧面对面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五层楼的河西商场;一个是只有一层楼的龙泉澡堂。早先河西商场不叫这个名字,叫“红卫兵商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还应该知道这个名字,后来改名易主叫河西商场,“红卫兵商场”也就慢慢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和消失了,现在的河西商场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河西商场了,里面的格局摆设规模以及员工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商场地下改建了地铁站后显得每天人流很兴旺。与它隔路相望的龙泉澡堂却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我行我素地坐落在那里,龙泉澡堂为这个行业默默坚守了五十多个春夏秋冬,耗走了多少来此泡澡搓澡的老主户。人们抵挡不住泡澡的欲望,来龙泉澡堂泡澡的人有各行各业,唯独有这么十几位来龙泉澡堂并非泡澡,他们就是每天在地铁站路边等活的出租司机,他们基本都是居住在八大里的住户,虽然有几位这些年买了商品房不在这儿住了,但他们这儿的房子依然留着对外出租着。他们早就听到八大里要拆迁的消息,更舍不得离开了。

这十几个的哥基本上都是五零六零后,他们每天早上陆续把出租车停在这,有活时先让排在第一位的哥们跑,第一位走后再来活时便让刚刚排在第二位的哥们跑,以此类推。这儿的活撑不死饿不着,也不怎么累,足够他们跑的,有的出租车想往他们这地方扎也扎不进来。等活的时候他们留一两个人在车里候着,其他人都扎在龙泉澡堂里砸红一,有客人打车时外面的人就会用手机通知里面来或者用微信喊活来了,没被喊到的继续砸红一。龙泉澡堂老板也是八大里住户跟他们都是从小光屁溜长起来的,好的跟亲哥们一样,每天他们在澡堂里砸红一的时候老板都会提前把一壶好茶给他们闷上,还要备上自己亲自切好的青萝卜,冬天青萝卜最贵的时候老板也没让哥几个断过,不想跑活时就在池子里泡上个热水澡,舒服又惬意,龙泉澡堂让他们每天的小日子变得无比滋润。

最近一条八大里就要拆迁的消息让他们改变了每天在龙泉澡堂砸红一的主题,话题也都集中到了八大里拆迁上,因为龙泉澡堂坐落在红升里这次也在拆迁范围之内。这些天他们在龙泉澡堂议论的都是八大里拆迁话题,话题由拆迁深入到小时在八大里时的生活,见他们每天津津乐道兴致盎然没完没了百感交集有感而发地陶醉在这些话题中,老板给了他们一个建

议,让他们每人至少讲一个八大里的故事记录下来,找一个能写文章的哥们把它写成一个八大里故事发到网上,让全国所有网民们都能了解到曾经的八大里,也算是完成了大家对八大里的一个情结。每人至少讲一个关于八大里的故事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老板这个提议不约而同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和认可。按捺不住要第一个开讲的大刘说,轮岁数我比你们都大就从我这开始吧。大刘住曙光里,家挨着曙光里小学,小学五年都是在曙光里小学度过的,十多年前他在小海地买了一套商品房,曙光里一楼那间十六平方米的房子租给了外地打工人,他说他们曙光里有一个叫亚枫的人一直让他忘不掉,他提到的那个叫亚枫的人是他中学时的同班同学,他们俩非常好,他说那时形容两个人倍儿好叫莫逆,也叫铁板一块,现在网络语言叫老铁。称谓虽然变了但意思还是一样。大刘说他每天都要到亚枫家找他一起去上学。亚枫家跟他家隔着两排楼,是那种三层尖顶楼房,每所楼有四个栋眼,每梯三个单元六户人家,一般都是一家一间屋子,亚枫他爸是正团级跟别人不一样住二楼一个单元。他每次找他上学都是站在楼下喊他,从来不上楼敲门,说他爸那把脸太厉害,从来没见他笑过!大刘说我就从七三年的那个夏天讲吧,因为那一年的那个夏天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天,他点上一支准姑爷这两天给他买的云烟,烟雾从他脸前缓缓飘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