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渤
儿时上学,听老师讲过一篇题为《火烧云》的课文。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声情并茂地朗诵……至今记忆中残留着这些片断:天空一片红红的晚霞。静谧而富有诗意的黄昏里,树下的老奶奶手里拿着拂尘为孩子们哄赶蚊子……从那时起,黄昏的火烧云在我的思维中留下了深深的划痕……
长春九台四家子的黄昏记忆
1962年,我十八岁。军列把我从津门拉到吉林九台县。
夏日的一天,我随连队到九台四家子村执勤。黄昏时刻,我在四家子村对面的小山包上站岗。遥望西天,红色、黄色的绚烂云霞,映照着逶迤起伏的山岭。啊,是红着脸的夕阳和情意迷乱的西山在疯狂地互吐情愫?还是坦胸露腹的青山迎接了浑身燃烧爱情火焰的落日?它们滚在一道,融在一起……晚霞羞得红了脸,天空也难为情地用纱幕悄悄遮住了那一片片绯红的云。哦,那片红黄相染的云霞,是火烧云吗?我被火烧云的美陶醉了。晚归入巢的乌鸦,似乎也被火烧云陶醉了,嘎嘎地乱叫,好像在为晚霞唱赞美诗。
火烧云映照下的村庄,被飘荡的炊烟形成的白色雾霭掩映着,犹似九天仙境。五彩云霞下面,晚霞的辉光、飘散的雾霭,让村落、篱
笆,还有散落在山坡上的牛、羊、鸡、鸭、鹅和狗,都头顶着点点彩光,披着片片的彩衣。脚底下那一片只有黄昏时刻才怒放的黄花菜(山萱),为了迎接晚霞的到来,也都穿上了黄艳艳的衣裙。还有那不甘寂寞的红彤彤的山百合,也在晚风中优美地舞蹈,迎接着灿烂的火烧云……
我在一片火烧云的黄昏中,依依不舍地,顺着山路和庄稼地里的田埂,走回了四家子村驻地营房。
在北京东单青艺剧场前看火烧云
在北京东长安街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门前,我在等待入场。我和天津河西文化馆的张耀东、鲁杰,相约去观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风雪夜归人》。
来早了,还没有到检票时间。我随意漫步在马路旁的边道上,突然,我发现西长安街尽头的西山上空,是一片火烧云。远处的山峰在黄昏的晚霞里呈黑灰色的剪影,座座山峰像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像波涛汹涌的海浪……此刻,我想起了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我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一旁的朋友说:“看!演员们来了。”几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演员说笑着走来了,等待的观众里,许多人迅速围拢上去请求签名。无论是签名的演员,还是等待签名的群众,笑脸上都堆积着绯红的色彩——那可是人们脸上愉悦的“火烧云”?
青艺大剧场的特色,是舞台从来不关闭大幕。我已经陆续在青艺看过他们演出的《金子》《街上流行红裙子》《沙恭达摩》《可口可笑》等剧目。每次不闭大幕的舞台上,都悬挂着一件大道具——那是本场剧目的主题。今天上演的是《风雪夜归人》,舞台上是一条长长的围巾。暗示着风雪之夜,天气严寒,人生旅途的荒凉、苦楚和悠远……
演出开始了,漫天风雪,走上一位夜归之人……眼前的布景设计,音响效果和演员的台词都和风雪之夜相关,而我的思维还是燃烧的火烧云。因为,风雪让我联想起吉林省的小烧锅村,那风雪过后的黄昏,山上山下是一片燃烧的火烧云。真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初冬列车行过秦岭的黄昏
那年,我受聘替一家酒店赴兰州招聘员工。返津时列车途经秦岭,放眼车窗外,紫黛色巍峨壮观的秦岭上空,正燃烧着彩霞般的火烧云……
紫黛色的山峦,红、黄和橙色的火烧云,立刻在我面前绘出一幅大自然的山水画卷。我正深情地欣赏着,突然,醉人的火烧云画面下出现了一排陕西特有的窑洞。定睛远望,窑洞门前有几个小孩子在举臂跳跃,向列车上的我们招手致意。我想,可能是孩子们听见列车的鸣响,便兴奋地舞动手臂……此刻,我不由联想起童年时代,我和几个小伙伴,为了完成自然课老师的要求,约定黄昏时到近郊护城河畔
的铁道上,寻觅花岗岩的碎石块。当时火车的铁轨下不是枕木,都是花岗岩的条石。铁道边经常会有各色的花岗岩小块,这就是我们寻找的宝贝——做标本的好材料。披着西天上的火烧云,在铁路上四处寻觅“宝贝”的我们,每当有列车经过,不也是这样向着喷冒白烟的列车欢呼雀跃吗?感谢火烧云又让我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
河北省平泉县金杖子村的黄昏
2009年,应好友之约,我与摄影老师来到河北省平泉县金杖子村采风。金杖子,是个幽静的小山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黄昏时刻,王老师带我们沿着蜿蜒山路登山。走在山径上,王老师介绍说,我们脚底下的山和远处的大山都是燕山余脉。当我顺王老师手指方向远远望去,呀,我心头为之一振——火烧云!火烧云染遍起伏的青山。山峦的颜色由近的青黛到远处的淡灰,居然有六个层次,加上红黄两色相染、橙紫色彩共融的火烧云的映衬,我能用什么词句来形容?绚丽多姿,天然画卷,人间仙境,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山风轻拂,带着山村特有的一股清新,被这透着田野自然气息的风迎面吹来,我和摄影师几乎陶醉在火烧云壮观的景象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