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岸风》的头像

《西岸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7/27
分享

三代同台诵党恩

滑卫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七一前夕,天津文学馆联合二三里资讯共同推出“诵读红色经典,铭记光辉历程”百名作家、诗人歌诵党活动,我们一家三代4口人受邀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在参与和诵读中,重温党的历史,到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前祭奠牺牲的烈士,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发展、壮大,所起的巨大作用,体会到十三亿中国人民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历史与现实,鲜血与笑脸,都化作诵党的诗句自胸堂喷薄而出,祖孙三代受到精神洗礼,爱党报国之情得以升华。

大约是4月初,因一个未接来电,我打电话给市作协秘书长王岚老师,得知天津文学馆要举办“建党100周年”主题书画展览,让我通知河西区的作家们积极搞创作,踊跃参加。说完这件事,王岚老师又对我说,您的电话来得正好,现在我们正与一家媒体谈合作,要举办一个大型诗歌朗诵活动,推介我市的作家、诗人,您先准备一下。我向来口笨笔拙,不善言辞,急忙推辞。王老师笑呵呵地说,您是党员,又是作协全委会委员,建党百年的活动您应该带头参加呀,可以请助演。她的话提醒了我,我姐姐滑盈欣是个诗人,经常参加市区的朗诵活动,我的小侄子滑牧石也有舞台表演经验,是红桥区文艺轻骑兵中的一员,经常下社区进行公益演出,他们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一家三代合诵一首诗吧。”我有了主意。王岚老师高兴地说,太好了,您父亲是一位老作家,你们姊妹俩也是市作协会员,第三代也爱好文艺,您家庭的这种文化传承太有意义了,就这么定了。等活动方案一确定下来,就请你们来录制。放下电话我即兴奋又忐忑,毕竟我是一个没有上过舞台的“小白”。我开始用心寻找与建党百年相关的优秀诗歌。半个月后,我又接到王岚老师电话,她告诉我,朗诵活动方案已经通过,马上就可以安排我们录制。当时我正在外地,建议把录制时间往后推延,然后问她有什么具体要求,她说录像时要脱稿朗诵。我愣住了,原以为是开卷诵读,没想到是背读,这无疑增加了参与难度,且不说我好久没背书了,仅是年近八旬的父亲对背诵也是力不从心呀,兼之我姐姐前几日突发高血压住院,一切都成了难题,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不能退缩,权当是一次考验吧。

返津后,我立即拿着一些诗稿与父亲、姐姐开“定稿会”。父亲说,这些诗是歌颂党的,但与“建党百年”这个主题结合不紧密,还有的诗扣题了,但句子过长,不适合朗诵,况且咱们祖孙三代人一同上台,得创作一首适合咱们朗诵的诗才好。姐姐接过话头,为这次活动原创一首诗歌确实好,但时间不等人,人家等着录制呢,况且还要背诵、排练,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怕,挑灯夜战!父亲一锤定音。父女三人交换了意见,确定创作思路。第二天早上,由老父亲执笔的诗歌就出炉了,姐姐在病床上用手机把父亲手写的诗句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变成电子文本,发送到她在微信上新建的“诵党朗诵群”,群里除了我们参演的四个人,还特意把几位家属也列入,起监督、督促作用,第一步迈得很顺利。

进入背诵、练习环节,新的困难又出现了。既然是四人合诵,就得一起排练呀,但我们几家分住在三个区,父亲与我家相距20多公里,10岁的小侄子天天上学,只能利用晚上作业完成后的时间,这空间距离成为巨大障碍。我提出利用高科技进行“排练”,大家约定好每天晚上上网时间,在微信群里接力背读,然后我再把一条条语音合成一个音频文件,放在群里,大家一起听,提意见,求改进,就这样完成了排练任务。在这个环节里,最难的是老父亲,他对微信语音的使用并不熟悉,边学边练,兼之记忆力衰退,往往摆弄好微信,又忘记了诗句;想起了诗句,手机又不给力了,气得老爷子要退出。我给他打气,您是领队,可不能撤呀。别着急,您慢慢来。我姐姐当时血压180/110,心率还快,诵读诗句时气息跟不上,影响朗诵效果,她着急上火,我劝她量力而行,以情感人。我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记忆力又不好,就以勤补拙,天天对着镜子练习,还揪着爱人当啄木鸟,给我捉错,把他烦得一见我就头疼。我的小侄子小脑袋瓜好使,背诵不成问题,就是调皮捣蛋,听不进去别人意见,没少让他妈妈着急。这期间,我们互相鼓励,边背诵,边对诗稿进行修改调整,使之更上口,更富感染力,经过几轮切磋磨合,一周后,我们这个节目初步成型。

确定好了录制时间、地点,4月24日早上,我们一家六口兵分三路赶赴录制现场——河西区郁江道39号,到了录制地才知道就在路边进行,这里有个纪念碑,是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碑后是一条护城河。因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我们仔细观看了这座纪念碑,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6军为解放天津在此处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两千余名将士负伤,419人牺牲,当时鲜血染红了城垣河床……如今,这里一片宁静祥和,鲜花盛开,树木葱茏,附近的居民在这里悠闲散步,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默默无语地高耸着,怀念着英魂,也护卫着和平。我们看到纪念碑下有市民自发送来的鲜花、花环,还遇到两位年过半百的男子在此祭奠烈士。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这两位男子父辈都是军人,而且都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役,一位是第46军409团(纪念碑上碑文有记载)团长的后人,现住天津;一位是409团突击营二连战士的后人,特意从沈阳赶来,就是想给牺牲在此的父辈战友们献上鲜花与敬意。在纪念碑前,两位军人后代还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起那场激烈的战斗,我的小侄子听得聚精会神,脸上写满崇敬之情,我想这堂现场课比他在课本里读到的战斗要生动具体得多,也会影响他的人生观,我们一行人和两位军人之后一起给长眠于此的英烈们鞠躬默哀。

录像师到了,录制开始了,我们先进行了合诵部分,两轮顺利过关。在单人分镜头录制中出现了一些障碍,首先是环境噪音大,来往车辆频繁,盖过了我们的音量,还有过往行人及玩耍的儿童时不时地闯镜,不得不尽可能大声地,一遍又一遍重录,我的父亲有冠心病,心脏装了四个支架,平时谢绝社会活动,今天为了录像,我们都起了个大早,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是为了在现场多彩排几次,争取正式录制时一次通过,但没想到现场没有休息的地方,站久了,父亲和姐姐的身体都吃不消了,彩排后口干舌燥,只好坐在地上。正式录制用时2个小时,录像师与导演精益求精,从多个角度取镜头,我们也被要求反复诵读,希望能拍到最佳状态,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父亲出生在静海,9岁才到市区,所以有静海口音,他诵读的诗句中有个词“披荆斩棘”(ji二声),他在背诵的时候一直读四声,我姐姐在彩排现场提示他音准问题,老爷子上心了,反复自我更正,结果在正式录像时,一读到这个词,注意力就跑到音准上,后面的诗句就忘记了。一连录了三四遍,都卡壳或停顿在这个点上,而导演是不允许有丝毫瑕疵的,老爷子着急了,加上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当场腿抖声颤,我紧张起来,怕引发老人的心脏病,急忙跑上前去安抚他,您别跟自己较劲,还按平时背诵的念,有口音也没关系,本色出演,又拿出诗稿和他一起重温。您身体坚持得住吗?不行就不录了。父亲稳了稳神,看着我,来吧,再录!摄影师打开机器,我们都屏住呼吸,父亲把四句诗大声顺畅地诵读出来,看得出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当导演说出“过!”这个字时,我们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我们完成了这次朗诵任务,祖孙三代合力打了一个小胜仗,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和国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