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岸风》的头像

《西岸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05/01
分享

四季交响

 

李少宗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一座码头城市,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密如蛛网的河流为津门四季奏响了华丽雄浑的交响乐章。

海河春晓

水是地球的血脉,河是城市的精灵。置身茫茫人海,放眼大千世界,许多古城与都市,大多因河而勃兴,因河而享盛名。如法国巴黎之有塞纳河,英国伦敦之有泰晤士河,美国纽约之有哈德逊河,德国汉堡之有莱茵河,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之有伏尔加河,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之有多瑙河。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绵延流淌着母亲河——海河。海河贯穿天津城区,从西北向东南,从远古到今天,世世代代哺育着千千万万的海河儿女。

海河既古老沧桑,又富有蓬勃朝气。这条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母亲河,我不知她源于何年何月,但知道她源于何地奔向何方。海河,自古有界河、逆水、直沽河、大沽河、白河、沽水等名称。宋、辽时期,海河就曾是北宋与辽国的地理分界,故有“界河”之称。直沽河,更是因金代设置的军事重镇直沽寨而得名,并与天津建城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天津南开学校有一首校歌唱道:“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歌中的白河,就是天津的母亲河——海河。海河之水,养育了众多津门儿女。然而,直至明末才冠之以“海河”之名。

海河,既目标始终如一,又胸怀博大包容。她犹如奔驰的骏马,朝着大海的方向一往无前,一路奔腾一路欢歌,任凭岁月消磨,日夜奔流不息,奔向大海,汇入大洋。她在不断前进的漫漫征途中,吸纳无数涓涓溪流,牵手路上小河支流,将华北平原之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汇聚一起,揽入怀中,这就是海河的性格,同时也造就了天津人豪爽热情、宽厚包容的品性。

海河并非总是俯首温顺,有时也骄横任性。海河支流繁多,干流狭窄且多弯,泄洪排涝不通畅,故而历史上水患甚多,洪水时常泛滥,虽经多次治理,但收效甚微。尤其近百年间,曾发生过1939年夏的两个月之久的洪水淹泡津城,天津受灾人口达800余万。1963年8月,洪水再次泛滥,直接威胁天津城市安全。为此,毛泽东主席于同年11月17日,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天津人民积极响应,齐心协力,经过12年的治理,改造疏通了河道,彻底根除了海河水患,免除了洪水威胁。此后,海河成为了俯首听命、温顺可人的孺子牛,无私奉献,造福天津人民。

海河,顺应四时更替而变幻美景,春季则将天津打扮得尤为美丽。阳春三月的清晨,我漫步海河岸边,只见两岸风光旖旎,一步一景,移步易景,临水修建的一座座亲水平台,使游人近距离感受到了海河的魅力。众多骨架丰满、形态各异的桥梁飞架河上,既有近代以来的建筑遗存,又有新中国诞生后的现代建筑,将海河两岸连成一体,构成了海河独特的自然风貌,展示了天津厚重的历史风韵。这里的每座桥梁,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海河两岸矗立的众多高低错落的楼宇建筑,见证了天津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大都市的融合与发展。虽然明代的“天子津渡”和明清的天津城楼、城墙早已不复存在,但饱经沧桑的望海楼却依然屹立,民国时期的五大道、小白楼几经改造依然繁华,天后宫宫前广场与古文化街依然保留着老天津卫的民俗民风。但劝业场、百货大楼、惠中饭店、国民饭店等昔日高大的标志性建筑,却不得不让位于一座座新建成的摩天大楼,让位于津门、津塔、津湾广场等新时代的宠儿。屹立天津一百多年的天津站,现在静静地站在海河风景区中心地带,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车站广场上世纪钟,敲响了海河儿女走进新时代的奋进钟声,迎来新世纪一个个黄昏和黎明。海河在经历一次次风雨后,迎来一道道彩虹,依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海河之春,最美是夜景。每到津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河两岸就会呈现万家灯火,灿若群星。此时,近代的万国建筑与中国现代建筑,在璀璨的灯光映衬下,显露出迷人的身姿与光影;站在天津站向对面的津湾广场望去,只见津湾广场惊现出童话般的世界,海河静静的流水倒影出的五彩斑斓与流光溢彩,如道道绚丽的彩霞,灯影迷离,水流不息。海河两岸灯火通明,游人如织,道道彩霞在水流中轻轻摇曳,龙舟、游船载着游客在海河畅游,水天相接,仿佛走进“天上街市”,这就是“沽水流霞”的海河之夜,这就是海河的天上人间。

啊,海河,世世代代天津人的母亲河,天津人打造出的世界名河,你承载着天津的发展和希望,走向更加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未来!

津河夏爽

历史进入21世纪,一条新河横空出世,给津门父老带来惊喜和好运,他就是 “津河”。

提到“津河”,天津人反而陌生,但提到墙子河,老天津人就印象特别深刻。其实,津河就源于墙子河,它曾经是天津人的骄傲。墙子河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开挖的一条护城河,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军出师北伐,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清政府为防止太平军攻占京津,便命清统兵大臣僧格林沁亲王在天津城外挖壕筑墙,修筑城防工事。此壕墙环城一周,距城墙三五里不等,同时建有营门,其周长约18公里,地跨现今南开、红桥、和平等中心区。天津人将此壕墙称之为“墙子河”。墙子河作为城防工事,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防御了太平军、捻军的北上京津,见证了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数十年后,人民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其中西营门就是天津战役中战斗最激烈的战场,墙子河又见证了天津解放这一最重要的历史时刻,它在解放战争中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墙子河在160余年的岁月中,还承载了防洪排涝、水运行船、灌溉抗旱等诸多作用。然而在历史上,它因长期失修失养,致使多次洪水破堤,造成洪灾水患,较严重的是1917年、1939年。天津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废水的排入与污染,墙子河的水质逐渐变差,成为天津“四大害”之一。1953年以来,市、区政府曾多次对墙子河清淤疏浚,对臭水臭沟进行治理,以确保排水、排污通畅。1970年,天津市政府利用墙子河道,在大营门西至海光寺建成地铁1号线部分路段。其后,又将南丰路以西的河道改造为地下排水通道,并使墙子河与1960年开挖修建的红旗河连通。由此,昔日的排污河、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如今墙子河两岸已是鲜花绿树青草茵茵。2000年7月,天津市政府在完成对墙子河的彻底改造后,便将其与清淤疏浚后的红旗河、复康河一起,整体命名为“津河”。津河全长9670米,在八里台立交桥汇入卫津河。

炎炎夏日,漫步津河岸边,这里波光粼粼,绿树掩映,成为人们消夏纳凉的好去处。纵观两岸,一条条宽敞的平整的柏油马路,一幢幢的高楼大厦、一排排的商店公寓,映入眼帘,美在心间。津河水宛若玉带环绕,沿红旗路、复康路静静地流过。最先走过的红旗路东面的长虹生态园,已是繁花似锦、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游人在公园的湖水边、绿荫下、树丛中、长廊里,谈天说地、赏花观草、避暑纳凉,好一个清凉世界。津河岸边建起的以“天地日月星”五环命名的住宅楼,一字排开,绵延数里,虽然只是六七层高的公寓楼,但造型美观大方,排列错落有致,它们犹如五尊护卫津河的守护神,被称为“五福临门”降临人间,可谓风水宝地。在此地高高的住宅楼与清清的津河水堤之间,形成长长的林荫小道,给行人带来颇多清凉的感觉。在红旗路与复康路西南连接处建起的天津一中心医院前,有一处宽广的水瀑广场,津河之水从一块块高耸的巨石上飞速流泻下来形成瀑布,如飞珠溅玉,发出巨大声响,给游人带来丝丝凉意;巨石上镌刻的“津河”两个红色大字,在瀑布水流映衬下格外光鲜耀眼。沿着复康路北侧的津河堤岸一路行走,这里绿树成荫、绿草茵茵,河水缓缓流淌,于碧波清澈中透着微微的清凉之意,使人产生一种心静与惬意的奇妙感觉。生活在津河沿岸的新建住宅小区的居民,尽情享受着津河改造后带来的心情舒畅与良好环境。享有百年高等学府之称的南开大学,就坐落在津河北岸东端,周恩来总理的高大全身塑像就树立在津河之畔、南大楼前,令人敬仰,成为南开人的骄傲。

漫步津河,津河给盛夏之中的天津,奉献片片绿荫和缕缕花香,使人们感到清风送爽与生活惬意。啊,我爱家乡的津河,更爱创造津河美、保护津河美、奉献津河美的津门人。

卫津秋歌

天津河流众多,纵横交错,除海河水系诸多主要支流外,还有更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开挖的以泄洪、灌溉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河渠,其中流经市区的卫津河,是我最熟悉的河。

这条卫津河开挖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兴修天津城南水利,动用了弁勇、公帑兴建的。此河挖好后,李鸿章将此河取名为“卫津河”,据说有保卫津门以防水患之意,卫津河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卫津河北起南马路,经海光寺在八里台处与复康河相交,南经聂公桥、纪庄子闸流向津南区,在津南区赵庄子附近入海河,它流经南开、河西、津南,全长26.6公里。历史上的卫津河河道较宽,最宽处35米,可行船至南开一纬路的菜桥子;此河因与墙子河、南运河、海河相通,水质较好,它不仅承担卫南洼和南郊区的农田灌溉,而且沟通了城乡的水陆交通,是天津郊区向市区运送蔬菜、粮食的重要通道。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污水不断排入河道;另外,一些居民、单位圈地建房挤占河道,并向河内倾倒垃圾、杂物。致使卫津河水质变坏,河道变窄,河床缩小,水运也随之断航,逐渐成为一条只能排泄城市污水、雨水的臭河道。其中有条称为“赤龙河”的支流,竟成为天津“四大害”之一的臭水沟。为解决卫津河的臭水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危害,1951年,人民政府填平了赤龙河,并将南马路至海光寺段接墙子河,改为暗管排水,消灭了臭水沟。1953年与1968年,市、区政府对海光寺至聂公桥段进行了疏浚清淤,使卫津河道得到初步整治。1979年以来又多次疏浚清整,在河道两侧砌石护坡,修筑防水墙并设置铁艺花栏,同时在两岸广植树木花卉,美化了河岸,净化了水质。21世纪的卫津河,更是旧貌换新颜,成为天津一道靓丽风景线。

时值十月金秋,我从长江道漫步来到南京路南侧的卫津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津河水舞广场,她是卫津河改造后的起点。2001年9月建成的水舞广场,是以水为主题营造动的旋律和美的交响曲。此广场以带状公园呈现,中央建有一座叠水台,钢结构的基座托举起巨大的粉红色花岗岩石球,此石球直径约2.1米,基座重约16吨。我颇为新奇地看到,在直径16米的水池底部,110个喷头劲射出一束束的泉水;38盏彩灯聚焦石球,石球借助水的浮力慢悠悠地旋转舞动,既壮观又神奇。水舞广场四周,在流线型的草皮间,以红、灰相间的花岗岩铺装地面,230余盏地灯蜿蜒曲折穿插在绿地之间,星光闪烁,犹如梦幻般的世界。在250平米的广场上,遍植多种名贵树木,并以南方剑兰点缀绿地。面对车水马龙、彩旗招展的南京路、卫津路,这里可谓闹中取静、世外桃源,她成为提升卫津河品位的一处标志性的景观,为古老的卫津河增添佳景亮色。

我乘车沿着卫津路由北向南驱车而行,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天津师范大学(北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三座高等学府就坐落在卫津河西岸。卫津河水在三所大学门前川流不息静静流淌,我仿佛又听到河对岸历史的回声,听到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是那么亲切熟悉。越过举世闻名的八里台立交桥,来到聂公桥,昔日这里曾是一片片农田和荒草地。只见不远处的天津广播电视塔高高矗立在天塔湖中央,无比依恋地看着卫津河转向东南,从南开流向河西,流向津南,在秋雨欲来、秋叶泛黄之际,承载着历史使命深沉地流向海河。

运河冬曲

古代京杭大运河中有两条支流,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流经天津,在天津市区汇聚成为海河干流,她们如同“双子星”造福于天津,这就是南运河与北运河。而我对南运河最为熟悉。

南运河从山西高原自西向东一路奔流而来,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从山东临清流向天津,汇入海河,由山东临清至天津海河段即为南运河。南运河始建于东汉末年曹操命人开挖的古白沟和古清河,其上接漳卫河,上游有漳河、卫河两大支流,由此史称卫河、御河。南运河,自隋唐以来就是漕运的重要通道,尤其明清时期更是对天津繁荣发展,使之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经济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历史上的古运河由于河道上游宽下游窄,泄流不畅,常闹洪灾。

南运河有着辉煌的过去,为天津城市发展默默奉献。然而到了现代,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引发的各种问题矛盾随之而来,工业和生活垃圾堆积,水质遭到污染,严重侵蚀着古运河的素雅风貌,古老的运河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生活的一条废河。新中国成立后,市、区政府多次进行清淤治理,虽然有明显改善,却未彻底根治。2000年以来,南运河得到彻底治理,扩挖了河道,加固了河堤,兴建了道路、桥梁和绿地,新建了河畔的园林景观,使破败的古运河重新展现新的形象和风采。如今的南运河,面貌焕然一新,彻底脱胎换骨,水质澄清透明,两岸柳绿花红,河水碧波荡漾,风景秀美如画。南运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带正在进一步规划建设中。

在一个风停雪住的冬日,我沿着南运河南侧的堤岸,一路向东漫步河畔。此时,马路与人行道上的残雪堆积在树下,道路上的薄冰也已清除,只是有些湿滑,但并不妨碍出行。沿途的金华桥、金钟桥、金刚桥,依次排开飞架在南运河下游,如三座巨型的金刚横卧桥上,厚厚的冰面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冷光。昔日的浮桥、老铁桥,早已脱胎换骨,托举行人在河上来来往往。雪后的南运河的冰面、堤岸,冬季运动并不冷清、寂寞,依然有人在加强体育锻炼。堤岸上锻炼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做保健操,有的练武术,有的在慢跑,真是各有所爱,千姿百态。厚厚的冰面是天然的滑冰场,一些冰雪爱好者在划定的冰面上,正绕圈滑冰傲雪,身姿是那样优美轻盈,冰刀轻轻划过冰面,似在表演冰上芭蕾,又似展翅的春燕时时掠过水面,真是身手不凡,实在令人羡慕,我真想下河一试身手,可惜没有此般功力。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此体验滑冰,让孩子能爱上冬季冰雪运动,为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助力。在古运河的南侧,北门外大街两侧的针市街、估衣街、锅店街等百年商业街区,呼应着大胡同天奕商城,彰显着天津传统商业的繁盛,依稀得见自清代、民国以来运河沿岸商贸的繁华与兴盛。

接近中午时分,我来到三岔河口、金刚桥上,桥那边有我曾经居住过但已消失的寒舍,此桥则是我学生时代时常来往要经过的地方。故地重游,我感觉河更宽阔了,河水更清澈了。一座“引滦入津”纪念碑和母与子的塑像,高高矗立在三岔河口,鲜明、耀眼,成为古运河一处标志性景观。金刚桥,也不再是原来那个古旧、苍老且锈迹斑斑,走在桥上还有些晃动的近代钢架铁桥,她早已变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彩虹桥,宛如一道鲜艳的彩虹飞架两岸,更加稳固、美观,在车水马龙的川流不息中,颇富时代感和青春活力。

我站在冬天的南运河边,不禁想起了毛泽东那首冠绝千古的《沁园春.雪》,这里虽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但放眼河上,也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有着北方冬雪的素朴、雄浑。冬日的南运河是较为苍凉的,还透着彻骨的寒意,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时,我仿佛看到:即将到来的又一个新时代的春天,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以及南运河上那泛起的春潮与河岸满眼的新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