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生态空间 畅享河西美好生活
——河西区城市绿道公园
安扬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位于海河之滨的我们的家乡天津焕发出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马路边的绿化带花团锦簇,夜晚的海河流光溢彩,无处不洋溢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激情与活力。
随着津城的现代化高速发展,广大市民对身心健康和绿色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首善之区,建设城市绿道是河西区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项重要举措。建好城市绿道公园不仅能扮靓城市风貌,进一步凸显地域特色,而且能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共享空间,构建人居和谐环境,同时还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河西区建设城市绿道公园可谓势在必得、势在必行。
陈塘支线铁路的前世今生
虽然建设城市绿道公园的设想是美好的,但是万事万物皆有起源,河西城市绿道公园的起点究竟应该设在哪里呢?本着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原则,主持该项目的相关部门将目光放到了河西区复兴河旁的津浦(陈塘支线)铁路上。
这段始建于1908年、目前已经停用的废旧铁路全长约4公里,也称铁路陈塘庄支线,既是天津连接京沪铁路和西营门货场、陈塘庄货场的一条铁路支线,又是服务天津市区西南重要货运的支线铁路。众所周知,天津是中国铁路文化的发祥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廷正式批准修建津浦铁路,为了给津浦铁路转运修路器材,修建陈塘庄支线(良王庄至陈塘庄,全长25.467公里,也叫良支线),设立了陈塘庄车站。1939年4月,侵华日军将陈塘庄车站及支线全部拆除,将所得铁路器材发至京山线张贵庄车站修建铁路复线。
天津解放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北京铁路局于1957年动工修建陈支线(天津西站至陈塘庄站),全长23.1公里,重建陈塘庄车站,1959年竣工,同年4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新建的车站货场,东起解放南路南围堤河(今复兴河)立交桥,西到黑牛城道现长青集团有限公司;南临南围堤河,北至黑牛城道与尖山路交口(今河西装饰城),占地面积为235000平方米。货物线11条,仓库3座,站台2座。东面为生活区(生产辅助区),占地68750平方米,设办公用房一处,为苏式筒子型平房,红砖青瓦、尖顶,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用于货主接待和业务往来。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使陈塘庄车站驶上了快车道。增加了多条企业专线,日均装卸车300多辆,其中卸车250多辆,相当于1959年开站运量的5倍。年运输收入3000万元,90年代初达7000万元。陈塘庄车站成为天津铁路枢纽主要卸货车站。铁路沿线聚集着大量工厂、仓库和工人新村,鼎盛时期就有10万产业工人临铁路工作和生活,成为运送物资和通勤的城市黄金线。往事如烟,陈塘庄铁路支线既经历了清末的兴建到日伪沦陷时期的夭折,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辉煌,以及新社会的重建和发展,它的变迁已然成为天津近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工业区逐步外迁,铁路货运功能消失,中心城区内的部分铁路成为环境死角,地形复杂、标高不一,由于长期失管失养蘖生苗丛生,建筑垃圾堆积如山,路两侧成了人们堆放废物、垃圾的场所,每到夏天臭味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没有规划的人行道路,对附近居民出行也造成不便,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阻碍周边地段的发展,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内生活力。
正是鉴于此,河西区委、区政府为彻底根治陈塘支线铁路周边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联合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研究讨论,下决心启动城市绿道公园
项目,把陈塘支线区域这段旧铁路作为天津环城铁路城市绿道公园的起步区域,以微创方式,将承载着近代中国工业记忆的中心城区废弃工业铁路进行生态化改造,推动天津中心城区后工业时代的土地利用更新,将其转变为能给带动天津城市建设提升的新亮点,为周边的城市更新和社区升级带来新的契机。
各部门勠力同心攻坚拆违
为了给环城铁路绿道公园项目的顺利开工扫清障碍,同时为了以优良的环境秩序迎接第十三届全运会到来,2015年5月12日,时任河西区委书记的贾凤山同志首次调研此处违建现状,指出中央环保督察组为河西指出陈塘支线沿线环境问题意义重大,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国有财产,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其沿线周边环境需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使用。在此次整治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拿出敢打敢拼的劲头,用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将陈塘支线沿线整治工作尽快做到位。同时督促各部门尽快建立台账,着手整改。
5月16日,贾凤山再次带队来到珠江道路段及环渤海装饰城周边,调研铁路陈塘支线沿线违章建设治理进度,指出铁路陈塘支线沿线治理要兼顾当前,也要考虑长远。在拆除违建同时,还要思考管理长效机制,探索铁路与河西城区文化、交通等资源融合模式,让陈塘支线真正成为河西区一张特色名片。贾凤山同志的两处深入调研和指示,彰显了河西区委区政府对陈塘支线沿线违章建设治理的决心。
5月19日,河西区召开铁路陈塘支线两侧拆违工作动员部署会,对拆除违章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方案及构建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机制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加快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针对陈塘支线沿线环境专门提出整改意见,推进拆违工作顺利开展。
拆违工作摸底调查阶段结束后,东海、陈塘、尖山街道办事处及综合执法大队对铁路沿线进行了全面调查取证,建立了台账。区房管局、规划河西分局对涉及到的建筑物是否为违法建设进行了认定,保障各环节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盯紧进度,保质保量,对一部分违法建设建在高压线下的情况进行彻底整改,清除安全隐患。
河西区开展多部门联动,对铁路陈塘支线沿线违章建设下达限期办理通知。公安河西分局、消防河西支队、区安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成员单位组成了尖山街专项组、陈塘庄街专项组、东海街专项组,分别在铁路陈塘支线的各自辖区范围,入户做工作,下达限期搬离通知及通知书。
5月26日,河西区正式启动铁路陈塘支线拆违工作。因为铁路陈塘支线违章建设规模大、库存多、时间紧、商户工作难做,全区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体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制定周密计划,做细群众工作,拿出敢打敢拼的劲头,切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用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成果,将陈塘支线沿线整治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到位。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部门的高效联动及紧密配合,第一天即拆除了5100平方米,可谓首战告捷,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了身体和家庭的困难,发扬“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精诚团结、勠力同心,通过“自拆+清拆”的方式推进拆违顺利展开,六天时间共计拆除违建4万余平方米。
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艰难和挑战只会更大,但全体工作人员没有迟疑和退缩,而是一鼓作气、迎难而上。与此同时,各部门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工人安全作业。拆除违法建设拆的准、拆的稳,确保了拆违工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推进,彻底根治这块“城市顽疾”,还周边百姓天蓝水清的美好环境,为日后修建城市绿道公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旧貌换新颜变身城市绿道公园
2019年初,河西区城管委开始着手城市绿道公园建设的前期方案设计和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停用铁路因地制宜,保留铁路文化元素,在不破坏老工业城市的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依托铁路遗存,重塑生态系统,将其改造为一座焕然一新的城市绿道公园,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群众营造生态、大绿、低碳、慢行、休憩“五位一体”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该项目同时被列为2019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
先期建设的示范段项目一期工程,从友谊路至环湖中路,涵盖解放南路至友谊路复兴河南侧绿地、友谊南路至环湖中路段复兴河、四化河两侧全部绿地的提升改造,建设面积14.55万平方米,长度1.7公里。城市绿道公园一期项目于2019年5月18日进场,同年9月29日竣工并对外开放。该项目建设以大型乔灌木为基调,营造品种多样、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上充分结合现状植被景观,增加彩叶、开花植物的使用,提高整体效果,展现色彩特色。种植白蜡、国槐、法桐、垂柳等23种乔木3200余株,种植海棠、碧桃、紫叶李、丁香等36种灌木54000余株,种植剑麻、油松、黄杨球等常绿植物700余株,种植鸢尾、玉簪、二月兰、假龙头等宿根花卉28000余平米,种植沙地柏、黄杨等绿篱约5000平米,铺设丹麦草、芒硝等各类草坪73000余平米。
除了满目花树的郁郁葱葱,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装置更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深探究。城市绿道内设置老式的月台、信号灯杆、站台上林立的人形雕塑、3D墙绘火车头、标注了历史性事件的锈板、各式机车的演变贴画,让人有十足的穿越感,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个虽然物质贫乏,但激情燃烧的岁月。
滨水观景平台、景观亭,篮球场、康体健身设施等多功能场所,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性需求。慢行系统由铁轨步道和滨水慢跑道组成。铁轨步道长约1700米,依托原有的陈塘支线铁轨,打造了现在的生态塑木铁轨,保留场地铁路文化元素,与天然大绿浑然一体,彰显林荫秀丽。沿线设有很多月台,月台上还设置了旅客留言板。
滨水慢跑道长约5300米,搭载了智能步道,只需用手机与设在步道旁的智能终端“扫码”连接,即可获得自己的跑步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等运动数据。步道沿线设置了景观节点,有滨水观景平台、景观亭,也有篮球场和各类康体健身设施,“隐身”于绿道中的多功能场所,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性健身需求,让人在这里真正感受到天然氧吧的绿色与健康。滨水慢跑道临河蜿蜒,连接各处景观小品和健身空间,曲径通幽,构思奇巧有趣,富于韵律变化,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体验感。
城市绿道公园将城市公园景观、健身设施和工业遗存巧妙、有机结合起来,在百姓家门口建成“环城体育公园”,向周边社区辐射。城市绿道公园配建的适合群众健身需求和特点的健身设施,极大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锻炼的需求,努力打造活力社区之环。
城市绿道公园二期将绿意延伸
为了助力宜居城市推进,同时进一步提升河西的城区生态绿色水平,优化城区环境,让“品质生活”成为河西的品牌与标识。河西区积极推动城市绿道公园二期工程建设,二期与一期工程相邻,从友谊路至解放南路全长约1.6公里,面积约5.2万平方米。2021年6月28日,河西区城市绿道公园示范段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3.3公里的城市绿道公园全线贯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使人们在喧闹的都市中能够放松身心,在绿荫中享受安静的休闲时光。
城市绿道公园二期项目的设计风格是一期风格的延续,从工业质感的铺装、原生野趣的绿化、文化的保留更新、高品质人性化的设施布置、智能互动装置等方面着手,设计目标通过统一、创新,在与一期理念、元素相统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示范段一期景观的“升级版”,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多样化的、沉浸式绿道景观。
与此同时,城市绿道公园二期项目的景观也是独具特色的,脚下的铁轨、枕木,头顶的紫藤隧道以及陈塘印记系列景观,都是结合这片区域原有铁路文化元素的巧思设计。“陈塘记忆”占地面积约3000平米,是对“天津铁路分局陈塘庄站”旧址的场景再现,有火车、站台、包裹,有正在装货的铁路工人雕塑等,以此来记录城市记忆,历史遗存,体现铁路文化的时代精神。陈塘印记候车亭,长度约77米,占地约552平米,重现了该货场的昔日荣光和历史风貌。在候车亭对面的铁轨上,陈列了一组以真实机车为样板的机车模型,硕大的机车与候车亭相映成趣,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时空之中。
城市绿道公园二期项目的区域显然比一期更宽阔,在植被种类和种植面积上更是下足了功夫,种植了白蜡、法桐等树木,草木相互掩映,错落有致。这其中还有长度约224米、占地约873平米的富于浪漫色彩的紫藤廊架,参照铁路穿越隧道的空间变幻,辅以灯光的交汇,为市民提供惬意的休闲漫步空间。这里的一草一木与人工景致相映成趣,徜徉其中,倍感神清气爽,尽享生态环境之美。
此外,为了方便更多的老年人、残疾人到此畅享绿意盎然、共享美好生活,城市绿道公园二期的无障碍设施、健身设备也是一大亮点。方便残疾人轮椅车顺畅通过的坡道,利于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扶手,充分彰显了人性化与浓浓的大爱情怀,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健身休憩、无障碍游览的城市化空间体验。
除了提供休闲游憩功能之外,线性的绿道还增加了市民间的互助和加深人们的社区归属感。通过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连接,将不同的社区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不同社区居民间的联系和交流。城市绿道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绿色的生态景观系统和简单的体育慢行道,还承载了塑造城市形态、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作用,将眼中所见的绿意延伸到人们心中,让游客们感到心中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其间
如果你以为河西区的城市绿道公园仅仅只是假日游玩、休闲的一个好去处,那就有失片面了。其实在城市绿道公园二期里面,还蕴含着一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天津战役突破口纪念亭。精心打造的“登城先锋”主题纪念铜像,与复兴河畔的解放天津攻城突破口纪念碑遥相呼应,见证着始建于1947年的弯曲而宽阔的复兴河(旧称护城河)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河两岸树绿草青,繁花锦簇,更加映衬和凸显出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站在这里重温那段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历史画卷,耳边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传来了战士们誓死捍卫民族大义的声声呐喊……
位于津城东南部的尖山一带,是当年守敌“大天津堡垒化”城防工事的坚固防线。当时,国民党军队为抵御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在东南部设置了两道防御阵地,其中一道防御阵地自土城、陈塘庄、前后尖山至黑牛城,并在阵地外沿挖出宽10米、深4至5米的护城河,内筑6米高土墙,每隔200米筑一座大碉堡,周围有子碉堡群,并设有密集的铁丝网、地雷区、高墙、碉堡群等,城防工事纵横交错,企图藉此深沟高垒固守顽抗。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战役打响后,根据解放军天津前线指挥部制定的“东西对进,拦腰截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上午8时,人民解放军46军对国民党天津城防南部防线发起攻击。在炮火支援下,46军138师从灰堆向上河圈、陈塘庄方向,159师(原冀热察独立7师)从纪家庄向八里台方向同时发起佯攻并占领部分阵地。9时40分,46军137师、159师以主力在前尖山南护城河桥(现河西区南围堤河立交桥附近)东西两侧地段发起强攻。由于地形不利,46军攻城部队几次强攻未能奏效。在调整部署后,人民解放军以强大火力压制住敌地堡群的火力,137师409团重新发起冲击,3营7连和1营2连的战士率先冲在前面,2连3排3班长吕树华高举“登城先锋”的红旗,率领全班战士跃出战壕冲向突破口。子弹像雨点般射来,吕树华中弹牺牲,战士于米福接过红旗继续前进。在通过第三道铁丝网时,于米福被挂倒,副班长罗开云接过红旗奋勇前进。通过护城河时罗开云身负重伤,于米福再次接过红旗,终于在13时32分登上城垣,将“登城先锋”的红旗插上城头。随后,46军所属各部队乘胜追击,相继歼灭土城、杨庄子、福建路、西楼、马场一带的敌人,直插耀华中学,与其他攻城部队胜利会师。整个战役中46军共歼敌26337人,人民解放军也有491名同志英勇牺牲,2424名同志光荣负伤……
2002年复兴河疏浚改建工程中,河西区人民政府在复兴河南岸建造了一座石头雕塑,以纪念革命烈士们的英雄壮举。在西侧纪念碑的底座上,雕刻着“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几个大字,而东侧纪念碑上方的石头上则记录着“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这一重要日期。
城市绿道公园二期项目建设时,在复兴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宽20米、长10米的景观平台,平台上方设置一座铜制人物群雕,以“登城先锋”为主题,长3米、宽3米、高4.5米,与复兴河南侧对岸突破口纪念碑交相呼应,表现了72年前东北野战军第46军参战将士们一举突破国民党守军号称“大天津堡垒化”的津南城防,将“登城先锋”的胜利红旗插上天津城垣的丰功伟绩。如今,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默默的向享受着和平岁月的人们讲述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提醒人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解放而牺牲的先烈,更以别样形式鼓励人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河西区城市绿道公园自开放以来,不仅深受周边市民的喜爱,还迎来了八方宾客,甚至外国友人。人们或举家来此游览,或邀三五知己携手同游,或独自健身休闲。在清晨或傍晚徜徉其间,在喧闹的都市中闹中取静,调整呼吸,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获得情绪的释放和心灵的宁静。如今,城市绿道公园已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和新地标,有效提升了河西区品质城区、生态城区、宜居城区的发展理念,打造“工业文明之环”,将多年的城市消极空间转变为城市绿色经济增长带,提升区域整体价值。
从昔日停用的废弃铁路变成生态环保的城市绿道公园,绿树掩映、草木清新、鸟语花香,还兼具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河西区城市绿道公园就这样在喧嚣的城市街角,成为闹中取静的一方沃土,串联起城市的风景人文,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首善河西通过大力兴建城市城市绿道公园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形成生态体系和绿色屏障,有效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