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赣县志》记载,清代嘉庆年间,流经石龙、白鹭村的鹭溪河河面宽广,水流平稳,盛行小舢板。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当时,江西境内走水路南来北往的客商乘小舢板经鹭溪河,自万安良口入赣江,则可绕开赣江赣州下游险象环生、事故频发的十八滩,鹭溪河成了较为繁忙的交通水道。靠河兴市,借河发展。在南来北往的客商中,有的在石龙客栈住宿歇脚,其中的售牛购牛者在此达成交易。渐渐地,有人直接把牛赶到石龙出售,购牛者也直奔此地购牛,久而久之,形成了石龙耕牛交易市场。到了民国,石龙牛市进入鼎盛时期,来此交易的客商遍及吉安地区的万安、泰和、遂川,赣南的赣县、兴国、南康、于都等地,每个交易日成交量逾百。村里老辈说,当时石龙客栈用于牛市集日接待客人的八仙桌有100套之多。可惜在1941年,过日本时,石龙客栈钟老板携家人与村人一道躲到偏远山林里了。宿营于石龙客栈数日的众多日本兵便在此翻箱倒柜,杀羊宰猪,大吃大喝,把客栈大量的八仙桌和长板凳也劈成柴火烧掉了。
今天,石龙牛市热闹不减当年,不仅有临近县市的客商农户,还有福建长汀等地的省外商人,常驻石龙,把买下的牛通过车辆源源不断外运。石龙也从原先单一的耕牛交易转变为现在的肉用牛交易为主的牛市。老家的瑞福、隆华等好几家老邻居得益于石龙牛市,都走上养牛致富之路。每逢牛市集日,快餐摊、米酒摊和小吃摊上的烧鱼条、南瓜巴、茄子巴等当地的特色小吃喷香扑鼻,生意火爆,忙得一对对夫妻搭档的摊主喜笑颜开。
石龙牛市活跃着一批练就一手相牛绝活的牛市中介人,老家人称其为“牛岗客”,70多岁的成财是其中之一,他祖上三代都是石龙牛市出色的“牛岗客”,逢集必到,端着个茶垢厚厚的老茶杯,走到牛旁边,绕上一圈,细细打量一番,提着缰绳,拨开牛下巴看看牙口,便能慢条斯理地讲出牛的年龄,是否好拉犁耕地,是否挑拣饲料,可否用作种牛,适于何种家庭购买饲养,甚至一些外观长相有某种缺陷,农村称之为“当凶”的牛,成财也能让购买饲养此牛的主人家平安吉祥。在牛的价钱方面,他凭着其对市场行情的把握,给出的数目买卖双方一般都能接受。
(本文原载《赣南日报》“八境台”副刊 《客家摇篮》杂志“客家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