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德明的头像

龚德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7
分享

刘老师的马灯



         龚德明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赣县田村中学寄宿念高中。那时,学校用电是靠一台自备的发电机,停电是常有的事。农村中学停电,到处是一片漆黑。而我们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刘洁清老师用他的一盏马灯给全班同学带来了慈母般的关爱与光明。

 

晚自习时间没电或突然停电,虽然也有同学点蜡烛看书,但我们这些农村学生为了省钱,大多舍不得买蜡烛点。我们班上点蜡烛的很少,却没有人趁着没电在教室大声吵闹或外出,都在教室里等待刘老师的到来。刘老师的房间在学校厨房前的一条巷子里,离我们的教室不远,5分钟之内刘老师一定会提着马灯来到教室。刘老师的那盏马灯是大号的,总是擦得一尘不染,偌大的教室有了这盏马灯却也不显得暗。刘老师把马灯放在教室中间的一张课桌上,要大家围坐拢来,他拿出准备好的书,带上眼镜,就着灯光给我们朗读书中的文章,组织大家利用停电的时间一起学习。刘老师的嗓音虽不算洪亮,却也字正腔圆,韵味十足,每篇文章、每一语句都朗读得认认真真。有时也在马灯前组织一个学习方法交流会,刘老师首先介绍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与体会,然后由每个学生接着谈。

 

潜移默化,在刘老师的马灯前,在刘老师的朗读声中,我们还真的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方法。现在想起来,刘老师这种方法比起空讲一些大道理教育学生,其效果要好得多。

当时,我们班44名男寄宿生睡的是一个由木架制成的上下两层大通铺,一到晚上就寝时,来晚了的同学因学校停止了发电,总是难以找到自己的床位。所以每天我们就寝,只要学校发电机停了,刘老师就会准时把马灯提到寝室挂在他钉好的钉子上,待每个学生都睡好了,他还要提着马灯检查一遍我们是否盖好被子,脚是否架在别人身上,之后就一声不响地带上门离开。第二天早上起床铃一响,刘老师又提着马灯走进寝室。早上学校不发电,全班同学就在刘老师马灯的照明中迅速找到自己的衣服穿好赶去早操。我在田村中学读了两年高中,在那两年中,无论刮风下雨,刘老师从未间断过。有时天寒地冻,敲了起床铃,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想起床,真希望刘老师也不要来,但刘老师还是手提马灯准时进入寝室,同学们一看到那盏马灯就立即起床了,没哪个会赖床。

 

现在刘洁清老师已退休,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在我从教的近20年当中,刘老师就像我心中的一盏马灯、一盏明灯,时时激励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敢有所懈怠和偷懒。

 

(本文先后发表在 《光明日报》2005324日 《中国教育报》“文慧园”副刊

《江西教育》“杏坛春晓”栏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