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程静倩的头像

程静倩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0/14
分享

也说交友

随着年龄增长,有时不免思考人际交往的焦点问题,与什么人交往,不与什么交往。与与友善的人交往,与有才能的人交往,往往受益良多;反之,可能只有负能量、负作用。孔子讲,“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倡导的即所谓古人眼中的君子之交,说白了就是多与充满君子风范的人交往,少于小人交往。可是,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君子,按照圣人眼中君子的标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平素能够接触的人也没有黑白分明的明显区分,因而很难确定其不是君子就是所谓小人。对我辈俗人而言,大量的具体的,都是凡夫俗子之交,难免势利、算计、世俗、粗鄙等所谓低层次的东西裹挟其中。

这么多年,一直在读书学习,但细论起来,与交友相关的书或内容不是太多,印象深刻的是读过一篇中国某外交官的访谈,讲到这方面内容。这个外交官说他坚持三不交,不交酒肉之徒、好色之徒、亡命之徒。读这篇访谈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记得外交官本人没有就此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我觉得很受用,很受启发。

说起酒肉之徒,我立马想到一个与之有关的场景。电视剧《情满珠江》中,两个一块儿长大的好朋友,企业经营困难的甲方请生意已经做大的乙方吃饭喝酒,酒酣耳热之际,甲方请求乙方帮忙,乙方答应的挺好。第二天,甲方去找乙方,请求兑现昨日酒桌上的许诺,乙方立马变脸;甲方紧接着说你昨天不都答应的好好的,怎么今天又变卦了。乙方立马说,酒桌上的话你也当真。大致情节如此,印象深刻。回想起来,以自身经历体验看,酒桌上大话虚话场面话居多,特别是酒喝高了之后,恐怕连说话者本人自己在说啥都不太清楚,因而真不能把酒肉朋友太当回事儿,遇着难事急事更不能寄希望于酒肉朋友。

再说好色之徒。大学时代一青年老师跟我们聊天时讲过,参加工作后有个已婚好友也跟我说过,大致意思是不要与招女生喜欢的男生深交。当时我尚未结婚,也没有谈对象,没什么感觉;等到我结婚了,想起来老师和好友的教导才有所体会,后来还听说这位老师的媳妇跟别人好上了,离婚收场。令人唏嘘的是,老师、其媳妇和后来的插足者三人同为大学同学;那位已婚好友跟我说过那番“告诫”之后,没几年也离婚了,与老师经历类似的是,他、他媳妇和后来插足者都在一个大单位工作,即互为同事。

再说亡命之徒,现实当中这种人可能不是太多,至少我没怎么遇到过,可能主要是因为和平日久、中国文化特点、社会治理大环境等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然。稍微细想一下,外交官的这一告诫还是挺现实的,尤其适用于凡夫俗子,普通人最好离这种人或者有这种倾向的人远一些,以免自己与家人有生命之忧。

受此启发,越发觉得交友须谨慎的真理性,特别是有意或无意间进一步深交的时候,更要认真辨别、选择,以免交往之后再后悔,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联想个人生活经验,至少有四种人少交往甚至不交往,准确地说,生命有限,尽量远离这些人。

远离太聪明的人。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工作交往中,这种人都可能经常会遇到,而且只要与他有交集,他总会或多或少地捉弄你,有些时候可能只是占用了一点时间、增加了一点工作量,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但事后想起来总有些气不过。对付这种人,我往往真没什么实际招数来回应。分析原因,不是我境界高、有格局,而是第一时间我没想到会被捉弄,第二时间采取措施已经来不及,还有就是我也不愿意把关系闹僵。曾经有个同学讲,夫妻关系,第一次吵架必须压制住对方,否则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似乎有些道理,许多事,如果涉及到双方主动被动,就像吵架,现场没有占据上风,事后联系人家“重新开始”,除非时光倒流。因而从省心的角度,最好的办法还是远离这种人,敬而远之,省得让人家惦记。

远离太自私的人。这几年,有一个流行语,叫“精致利己主义者”,我觉得形容得非常到位。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比例还是很高的。这种人有的往往很直白,直白得能够颠覆一般意义上向好向善的“三观”,因为他们只追求个人利益,只计较个人得失,没有丝毫的利他倾向,更遑论集体荣誉感。更为重要的是,与这种人交往,物质上不可能得到一丁点儿帮助,精神上得到的似乎也都是负作用、负能量。因而,一旦发现与之交往的是这种人,我觉得必须断绝来往,因为再继续下去只能浪费时间。

远离太粗俗的人。讲文明有礼貌,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体来讲,人类的文明程度,会随着生活改善、教育普及而自然提高,但对于个体来讲,两者之间未必存在这种必然性。当然,这类人也有区分,从里到外都粗俗是一种,外表言行粗俗但本质不坏是一种。除非工作需要、处理事情需要,这两种人还是避免接触,特别是前一种;另外后一种,也不必鄙视,因为人类尚未发展到人人斯文的阶段,某些特定的人群、工作环境中,粗俗一些,可能更接地气,更有助于加深感情、拉近距离。受从小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影响,长大后接受了更多院校教育、从事着社会认可度的工作,因而我对粗俗言行始终谈不上喜欢,特别是一言不合就甩脸子甚至爆粗口尤其厌恶,故而我尽量避免与这类人接触。

远离太晦气的人。有一些人,本质不坏,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往往出现在熟人甚或亲友当中,本身对自己也无恶意,但是处理事情如果摊上他们,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至少不能够顺利进行。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想通了,从理论上与这些人加强交往没有任何毛病,但从现实来看,常常没有时间陪这些人玩,或者真的玩不起。因而,为了把事情做好,也为了保持好心情,必须有意识地躲避他们。

当然如果这几种情形都聚合在一人身上,那这种人更要终生远离,最好永远不见。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和平时期,大半生过去了,精力和时间最好集中于为至亲好友做好事,再高一些层次为国家为社会做实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