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云飞的头像

江云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30
分享

发现之眼 惊喜之心

一个人,大抵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时,才能投入,才可能陶醉和安宁。

周末带孩子去书城,顺便看看一个搞篆刻的朋友设在那里的工作室。工作室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字在。那是个午后,没几个人,朋友正埋头专注于一幅篆刻作品中,丝毫没察觉到我的到来。好一会儿,我静静地在一边看他的刻刀无声地翻飞腾挪,石头的屑末纷纷扬扬,这场景一时间竟让我有些陶醉。

其实,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人生中有很多很多这样让你陶醉的瞬间。看一场演出,发现琴师弹琴时最好看最有味儿,织毛衣的女子银针翻飞最有味,还有专心写字的人、捏泥人的艺人……每一种职业,每一个营生,做熟了、做精了,都有一种可言传也可意会的美。

这世上有各行各业,安于本分,无限深入,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幸福。记得大学时有个写诗的朋友,他讲过他的父亲,贵州山区的一个普通的邮递员,一辈子都在爬山涉水、走村串巷,他能记得方圆几十公里上万户人家的姓名、门牌,也从没有因为自己的疏忽遗失过一封邮件。他说他父亲是在65岁那年一次送邮件的途中突发脑溢血倒在水沟里去世的。人们发现他时,偌大的邮包是他临死前挣扎着推在沟沿边的,数十件信函,整整齐齐摆里面,一封也没少。朋友说,这不是敬不敬业的问题,对于他父亲来说,那是他一生最拿手的东西。邮差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行业,但他的父亲默默地活在自己的最拿手里,一生不变。他说,父亲走后,很多很多的乡亲街坊大老远过来吊唁,大家都说也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父亲那样的邮差了。

可见人活一辈子,看清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是多么重要,人生最怕的是上窜下跳,左右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转向……但我们身处的恰是一个跨界成常态的时代,身边似乎人人都坐立不安,辞职创业的,转行改行的,不改变似乎一夜之间成了一种罪过。可人人都求变,人人都跨界,整个时代就显得动荡不安。特别是媒体这个行业,大概是变化最快的。身边很多人都在变化,从传统媒体出来,创业,改行,做自媒体,可转行成功的又有多少,大部分只是汇入了某种潮流,然后消声匿迹……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好的方面是显得不落伍,可心乱了,很难看清自己,很难再深入某一件事。

一个安宁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该有自己的样子!生意人,读书人,老师,记者,钢琴家,播音员,演员,作家,手艺人,甚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做一行像一行,行业即专业,任何一行都需要漫长的沉淀积累才能蜕变,以至炉火纯青。

我一直觉得,70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多其他年代的人享受不到的幸福或是幸运。这一代人,还是懂节制的一代。

我们年幼时,物质不丰富,但精神却很富足。没那么多的学业压力,没那么多起跑线上的竞争压力。旧旧的衬衣,露出脚趾头的球鞋,青春的汗水,天还很蓝,微微风,还有诗和远方,小伙伴们成天在田野土地上疯,热腾腾的很快乐。没有手机,没有王者荣耀,但可以自己设计贺年卡,还会写情书,还有等待和期待,喜欢拆开信封的心情,不常见面,却有想念。那时还没朋友圈,还没有成为低头一族,大家都会面对面地聊天,坐在草地上晒太阳,发呆,听收音机,想心事……什么都没有,只有青春的欢颜。“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并肩躺在草地上/ 风在林梢鸟儿叫/ 不知何时就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现在想来,那时我们个性中的美好并不如何依赖外物,并不是吃个什么大餐买个什么昂贵的礼物,不是弄个无人机送几十克拉的大钻戒,一切反倒显得弥足珍贵。万事万物太过盈余并不是好事,它只会让感观更钝化和麻木,与心越来越远。所谓与时俱进并不是频繁地换工作换职业,而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内心,有工作之外持续学习吸收的能力。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身体健康,生活安定,思想不安定。”能适度与时俱进,并且能守住点什么,懂得选择和放弃,不太会跟风,拥有身心贯通的能力。

我的大学时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彼时的校园充斥着一种世纪末情绪,同学们穿着警服、留着平头,起床、列队、出操,京郊大兴团河的荒凉破败,丝毫不影响大家写诗、弹吉他、聊摇滚、谈恋爱,还有小酒馆里的大醉和青春的迷茫。毕业后,大多数同学风流云散,分在了各地,但很多这么多年仍在警队,他们大多靠谱、持久、专业,不只是为稻粱谋,还坚持着一种信仰。偶尔会有同学出差来深圳,或是来抓捕追逃,或是来考察学习,大家聚在一起,还是如同回到团河的那段时光,还是那般的性情和熟稔,还是那样的有向好之心,发现之眼,惊喜之心。

人与人之间,老朋友新朋友,真的不一定天天粘在一起,重要的是交往之间,能量要有流动,不然就是一潭死水,难有长进。我平生最怕见的人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永远在谈赚钱,永远焦虑,任何时候都是这些问题,都是负面的东西,也会影响人的平静。一类是任何一次见面,都是在沉闷和抱怨,领导如何不好,同事如何倾轧,家人如何不理解,孩子如何不听话,颠过来倒过去,让你在交往中永远得不到提升和点拔。

细水长流,人各有使命,不妨碍他人,尽量接近于内心。如果你是外冲型的性格,尽管冲吧,因为这样会让你更快乐;如果是内敛型的,那么就守住内心,往深里走,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心生愉悦……

昨晚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忽然就想起多年前,那次去湘西的夜,夜行慢火车到怀化,中途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为了安全,火车临时停车。车内一片昏暗,睡不着,起身听惊雷看窗外闪电,那种记忆一辈子难以忘记。同样的感动于一位朋友,多年来曾数次去到凤凰,去沈生生的墓地探访,只因为欣赏沈从文先生个性的通透和淡然。其实,我们都是以各自的方式在记得那些属于真实和生命的东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