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味乡村的头像

回味乡村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30
分享

回甘

 福建省建阳区回龙中心小学  王秋文

人生中有多少的偶然与必然,在漫漫的路途之中不得而知。或许走过之后,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

几天之前,为了创业竞赛考评,总辅导员在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七年前我指导学生获奖的作品以及奖状,当时,我也是格外的兴奋.于是,在班上还提起获奖的学生当时学习是何等的勤奋、刻苦。虽然当时她是读四年级,可我还常常带她到五、六年级教其他的学生,至今,她那天真可爱的模样还历历在目。

今天中午我值日时,在值班室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我走出了值班室,我看到了一位女孩穿着端庄的休闲服,正在和一位老师讲话,她见到我时,眼睛凝视了我一会儿,随即叫道:“啊,是王老师!”

我仔细瞧瞧她的脸,圆圆的,有点红润,也许是太阳晒的原因。当我的眼睛与她的目光对视时,她微笑道:

“王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吧!”

我尽力搜寻以前教过学生的音容笑貌,突然有点诧异道:“你就是陈春蕾同学吧!”

“王老师,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太谢谢你了!”她也很是惊讶。

“前几天我在办公室还谈起你呢,我那里还有你在小学六年级获得的奖状。”我解释道。

“真的,能让我看看!”陈春蕾同学也喜形于色。

就要上课了,我与她一同到了办公室后,我立刻拿出她当年的奖状与作品,她的确高兴。交谈之中我知道她现在在北京的一所著名外国语大学就读。第一节课我要代语文课,第二节、第三节是自己的英语课,我突然问道:

“你这名校大学生给我们小学生上上课好吗?”

“当然可以!”她爽快地应道。

我急忙拿出教科书和《考亭文苑》让她看看,匆匆离开了办公室。当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时,她已经写好了上课的教案。我注视了一下她的英语书法是那么的流畅、优美。课间的十分钟瞬间就结束了,上课的预备铃声响过之后,我与她一同走进了所要上课的班级,我做了简短的介绍:

“同学们,我非常高兴地请到在某某大学读书的陈春蕾同学给你们上课,也就是前几天我还在班上提到的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我的话一说完,学生们就热烈鼓掌了。

接下来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听着她那标准的语音,感觉到她的课堂组织教学有条不紊,学生们上课兴趣高涨,师生互动的热烈,我真实获得了久违的赏心悦目、性情怡然!

不知不觉就听到了下课的铃声了,学生们依然兴趣盎然地享受上课的欢乐,都不想下课。还是我中断了课堂,随后,我对着全班的学生鼓励道:

“同学们,只要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努力,今后一定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你们的梦想!”

我和陈春蕾同学是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离开教室的。

深夜,我看完几页书后,上床休息,可是,辗转反侧不能眠。白天的情景始终在眼前萦绕着,多年前的教学场面还记忆犹新。我起床回到办公室,大寒过后的深夜,我早已忘记寒冷,敲打着键盘,记下白天真实过往,快要三点了,依然不觉得困,或许是看到多年前的付出有所回味,或许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激动,或许是砥砺自己,继续坚守执着同时还必须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或许是暗示自己只有一如既往潜心扎根,事业的苍松才能枝干遒劲……

白天,陈春雷同学用手机专注地拍下了当年的作品与奖状后深情地说道:“我要好好地保留着它!”给我提了个醒,我们也是他们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我们需要多少的从容与淡然?我很清楚,小学阶段或许我们不能给一个人的成长设计未来,我们也无法设计。然而,我相信:

 当我们用艰辛去做垦荒者时,寂寞的人生自有一种回甘。

反哺

                           北京 陈春蕾

 《回甘》一文的作者王老师,是我小学时唯一的英语老师。

那天送家教班的孩子们上课,本想混进学校去上卫生间,没想到在门口遇见了六年级的班主任邹老师,便拥着她开心地说着话。王老师突然悠悠地从门卫值班室走出来,我一眼就认出他,眼神和声音和当年教我的时候一样亲切温和。

小学毕业已经这么多年了,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之中,回龙小学的这些较老一辈老师们却几乎都还记得我。每个教过我的老师都会提起当年的我学习是多么勤奋、用心,可我对于自己小时候候读书的往事实在记不起太多。除了参加过的那些比赛还让我回味无穷之外,小学时的记忆就只有儿时天真纯洁的友谊和情窦初开时对某个男生的朦胧好感。

初高中在建阳城里,在学校时学业繁忙,各种事情也多,一回到家也总是帮着爸妈干活儿。记得高二那年的寒假我在家待了一个月,即使是那么近的回龙我都没去一次。就在这六年间,我几乎没有和曾经的老师们打过照面,小学同学除了几个发小之外也渐渐失去了联系,相忘于江湖。

我们中国普通百姓的传统观念里,在孩子的教育和成才上,没有完成“十年寒窗苦读”的使命似乎就是一种遗憾。没有完成战胜高考、考入名校的目标,就不算给自己的十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上大学之前,大概也是因为对自己的未来并不确定,也并不是很自信,所以不敢也不想就这样走回到自己曾经待了六年的小学,去看望那些相处了六年,也敬畏了六年的老师们。

初高中那几年,我唯一联系着的是带了我三年的班主任葛老师。一二年级打基础的时候,是她带着我认识汉字和汉语,教我写,教我读,教我在课堂上当一个大胆发言的孩子。每次公开课,一定会有我举着手。这个习惯,直到今天上了大学仍然保持。那几年我给葛老师写了几封信,每一次写信都是在我觉得学习压力和情感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感觉这种时候若没有人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就真的不知该如何了。给老师写的那些话,对爸爸妈妈是无法真实表达的,尤其在那些叛逆懵懂的岁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似乎只有一个人或几个人能让你从头到尾地依赖、信任,或者尊重与敬爱,对于我,这个人只有唯一一个,葛老师。

除了葛老师,小学时的另外两个班主任翁老师、邹老师也特别好。

翁老师一到冬天手上就长冻疮,手指头又红又肿。到了期末考复习的时候,她就让我把提纲上的正确答案抄在黑板上。有一次我一连抄错了好几个词语,老师便一脸严肃地问我:“你今天到底怎么了?”我背对着同学们心里觉得好迥,不过今天再也想不起原由了。

邹老师既漂亮又有气质,为人处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爽快干练。邹老师常常让我帮她做些事,她的要求就是高效,毕业班一年我的做事效率着实提升不少。升学考试结束后,我第一次打电话给老师问成绩。记得她在电话里很激动,说我的语文考了满分,是整个回龙学区唯一的满分,数学也考得不错。我知道自己能上外国语了,当时很兴奋,只恨在电话里没好好对老师说声谢谢,感谢她一直以来的付出和鼓励。

我想感谢的不仅仅是这三位班主任,更要感谢教我唱歌的黄老师,教我写字的詹老师,教我英语的王老师,还有把我从小值日生一路“拉扯”成大队长的两位戴老师。

几位年轻的女老师在之后的几年结婚生子,不知后来又到了何处。留在回龙小学的王秋文老师和戴立忠老师,则在这么多年的留守和坚持中,一位成了校级行政主任,一位成了副校长。那天回到小学,看到门口宣传栏上贴出老师们的简介才发现,当年的老师们早已是小学高级教师了。

正如王老师在《回甘》这篇文章里的描述,我在老师办公室看到了近八年前的作品和奖状,纸张微微发黄,却仍棱角分明,印章鲜红,纸张拿在手里似乎有着沉甸甸的重量。我问了好几遍“还能拿走吗”,老师笑而不语,我知道他的心思,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老师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对我的意义。

王老师给我看了些他近期写的文章,书上、网页上都有。趁老师去上第一节课的缝隙,我认真地读了几篇散文。王老师的文章基本围绕自己在农村和小学里的所思所感,字里行间有赞美,有批评,记录一些自我反思,还有些山水游记、工作手记。几篇文章读下来,我发现王老师这些年把心沉得很深,很静,在烦乱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之余,还能这样耐着性子读书钻文、反复锤炼揣摩,写出来的东西也确实有质有量,心里不能不说佩服。

王老师一时兴起让我给孩子们上他这学期的最后两节英语课,是五年级两个班的。因为不少孩子之前都听说过我、见过我,一到教室气氛就很热闹。在办公室备课的时候我明明是有些紧张的,不知为何到了讲台上却也收放自如,十分享受。

连上了两堂课,体力消耗不少。王老师知道我还要赶回家教班督促学生写作业,就骑车送我离开学校。在我的小教室里,王老师连连说做得不错。末了,他一再嘱咐我,今后放假早的话就常回学校去。

“说实话,我们看到你今天的样子,真的很开心。你是我们回龙小学的骄傲。”

直到这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回到家乡自己开家教班,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当一个业余的老师,不仅仅是为了赚取那些投入大量心力而得到的金钱。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一个老师都应该拥有自己该有的行为准则和责任心。

作为一个老师,能得到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学生的纯真、信任,家长的殷殷嘱托。老师带给孩子们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他们的人格魅力、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和标杆影响力。老师的优秀,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未来的优秀。爸爸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看着我在家长们面前演讲后,回家告诉我,他觉得我未来就是一个当老师的料。虽然他常常吐槽教师是个没“钱途”的职业,却不阻止我朝着这个方向靠。我想,如果今后我真的成为老师,一定不会是为了钱。

孔子的弟子说来是有三千,但后人从孔子那里得来的教诲,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延续之后才一直鲜活。作为已毕业的学生,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反哺----老师们给我的,我咀嚼之后再送达给家乡的孩子们。我希望自己永远会是家乡小学老师们与孩子们之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和联系,能拉近老一辈老师和新一辈孩子们的距离。

衷心祝愿他们,彼此相安,携手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