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南一片云的头像

江南一片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17
分享

母亲的泡蒜

在江南农村,泡蒜是餐桌上常见的腌制菜肴。自从我渐渐长大,离开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愈发贪恋这一口乡愁的味道。

每次回乡,母亲总是变戏法般做好吃的给我,一家人吃饭时总要摆上大大小小好几个碗。母亲亲手种的时令蔬菜,在我看来如同人世间至美佳肴。餐桌上,大蒜等泡菜必不可少,下饭可口至极。

母亲会在一大片自留地里,与父亲一道把土地一遍遍翻耕、浇水、施人工肥。反反复复不辞辛劳地精耕细作,种上大蒜种子。在阳光雨露下,大蒜种子生根发芽,渐渐长出蒜苗嫩叶来,随着蒜苗叶一天天长大,母亲采摘一些回家做菜,剩下的让它生长大蒜。

到五六月份,菜园里郁郁葱葱,母亲拔出蒜苗,下面好多大蒜坨。母亲把它们摆放在院子里。大蒜堆得老高,母亲留些种子蒜,挂在院墙上,很有一番农家风味。其余的蒜被装进陶罐,母亲用它们腌制酸甜辣各种口味的泡蒜。

这些泡蒜陶罐,大都是父母多年来慢慢屯积的,塞满屋子角角落落。母亲把蒜洗干净,有的是整团的,有的是剥开来的,分别装在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陶罐里,加入水,再加些盐、糖、醋、红辣椒之类,然后用厚实的薄膜密封。一段时间后,解开密封膜,蒜水面上有一层白白的斑块,用勺子划开,将泡好的大蒜拿出来清洗干净,拨开层层蒜皮,露出白嫩的大蒜心。晶莹剔透的蒜瓣,咬在嘴里,酸甜美味,蒜香四溢,让人回味久久。

母亲做的泡蒜,村里人常来讨,人家说她泡的蒜有种说不出的好味道。母亲很慷慨,一碗碗拿出来送人。她说:“大家分着吃,才香。”

小时候在家乡上学,到了夏季,酷热难耐,母亲给我装好一玻璃瓶子泡蒜,泡上温开水,带到教室去喝。她常唠叨:“多吃泡蒜既消暑又能解渴充饥。”

后来我渐渐离家远了,但无论是读初中,还是念大学住校,每次回家,母亲总要给我包里装上一些她做的泡蒜。母亲找来塑料瓶子,或是玻璃罐头瓶子,用筷子从家里陶罐中拿出泡蒜,放在碗里精挑细选,层层叠叠装进瓶子,其间放入腌制红的绿的辣椒。她放泡蒜的时候要一层层塞得满满当当,还要见缝插针地放入单个的小蒜。实在塞不下了,就倒入些她认为有营养的陶罐里的“蒜水”。

后来,我参加工作,回乡更少了。母亲到城里看我,有时托乡亲捎来些家乡土特产,包裹里都少不了瓶瓶罐罐的泡蒜。

如今,母亲走了六年多,想起她,总伴随着思念和愧疚。无论在外吃饭,还是偶尔去超市,我都忘不了购买泡蒜。吃起来就不由想到我的母亲。母亲给予我的爱,如同那装在行囊里的泡蒜瓶子,满满当当,严严实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